目前分類:敗家物 (19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新世代的AMD顯示卡終於陸續上市了,其採用14奈米 FinFET 製程優化的革命性 Polaris 架構,期待高效益效能表現及相對低廉價格吸引市場的目光,Polaris 架構精準地結合了最新的 FinFET 14 處理技術以及 AMD 的進階節能、閘控和時脈技術,為使用者提供無雜音的遊戲體驗。提供多種可根據實際溫度和工作量動態最佳化音量的遊戲功能。而且適用於最新型的顯示器,支援 HDMI 2.0 和 Display Port 1.4 HDR,其中Radeon RX 460 顯示卡搭載多達 14 個運算元件(CU),基礎運作時脈為1,090MHz,最高可自動提升至1,200MHz,記憶體運作時脈1,750MHz(等效7Gbps),記憶體介面為128bit,記憶體頻寬為112 GB/s,並提供2/4 GB 的 GDDR5 記憶體容量,以及高達 2.2 teraflop 浮點運算的處理性能,板卡功耗更低於 75 W。Radeon RX 460運用 Polaris 架構及Ultra HD HEVC 編碼與解碼,串流並錄下使用者最愛的遊戲,對於效能幾乎不造成任何影響,並設有專用的多媒體區塊,現在可以進行 4K、H.265、60 FPS 編碼與解碼,也是迎合市場顯示卡主流規格,Radeon RX 460 官方售價為99美元,也是頗具競爭力的價格,以下就分享PowerColor Red Dragon Radeon RX 460 2GB外觀及效能!!


RADEON RX 460 顯示卡規格



 顯示卡外盒 
RX 460開賣了



PowerColor Red Dragon Radeon RX 460 2GB GDDR5外盒正面

搭配紅龍系列風格做產品外觀設計,支援HDR Ready、AMD Freesync、FinFET 14及DIRECTX12等技術。


Radeon RX 460 繪圖晶片

採用全新AMD Polaris 11 繪圖晶片架構,能耗效益表現優異。


外盒背面

Radeon RX 460採用第4代GCN架構。


內盒包裝

提供顯示卡基本的保護。


顯示卡及配件

顯示卡、說明書及驅動程式光碟。


 顯示卡 
PowerColor Red Dragon Radeon RX 460 2GB GDDR5顯卡本體

非公版設計。


輸出端子

提供1個DL-DVI、1個HDMI 2.0及1個DisplayPort 1.4介面


電源供應接口

Radeon RX 460原廠設計規範TDP小於75W,當然就不需外接PCI-E供電接口,不過部分廠牌之RX 460為了設計供電餘裕給喜歡挑戰極限的使用者做效能調教,仍設有PCI-E供電接口。


PowerColor Red Dragon Radeon RX 460 2GB GDDR5外觀及散熱設計





外觀部分則是採用黑色風罩,散熱系統配置9公分大風扇及全鋁放射狀散熱片,透過風扇將熱量向I/O介面端及顯示卡尾端排出。


顯卡背面

整體用料相當不錯。


顯示卡散熱器



顯示卡散熱器採用佔用2 Slot,配置9公分大風扇及全鋁放射狀散熱片,配置的散熱設計壓制力還算可以。


 顯示卡用料 
顯示卡裸卡正面

PCB本體部分則是可以看到GPU使用了3相供電,記憶體則使用了1相供電。


GPU

採用14nm FinFET製程。


前端用料

GPU供電部分使用了3相數位供電。


中後端用料及細節

可以明確看到無需外接供電。


電源管理晶片

採用ON(安森美)NCP81022數位PWM控制晶片。


GDDR5

採用SKhynix H5GC4H24AJR ROC GDDR5顆粒 4顆組成2G之容量。


 效能實測 
測試環境
CPU:Intel Core i7 6700K @4.5GHz
RAM:AVEXIR ROG CERTIFIED Red Tesla DDR4 2666 8GB kit @ 2800 15-16-16-35
MB:ASUS Maximus VIII Ranger
VGA:PowerColor Red Dragon Radeon RX 460 2GB GDDR5
HD:AVEXIR S100 240GB(AHCI)
POWER:Antec HIGH CURRENT PRO 1200W
COOLING:CPU空冷,GPU原廠空冷
作業系統:WIN10 X64


基本繪圖效能及3DMARK測試部分
PCMARK 8



PCMARK 7



3DMARK
Time Spy


Fire Strike Ultra 


Fire Strike Extreme


Fire Strike


Sky Diver


Cloud Gate


Ice Storm Extreme


Ice Storm



3DMARK 03



3DMARK 06


3840*2160 8AA



3DMARK VANTAGE
P模式


X模式



3DMARK 11
P模式


X模式



奇點灰燼Ashes Of The Singularity
1920*1080 DX11 Low


1920*1080 DX12 Low



 待機、燒機溫度測試及結語 
FURMARK 1.17.0

GPU待機溫度約在39度左右,此時風扇是不轉的,顯示卡此時基本上是沒有明顯噪音產生。


此時待機功耗

約在45.4W左右,待機功耗也控制的相當不錯


燒機

模擬全負載7分鐘燒機,GPU最高溫度約在80度,溫度控制還算可以。


燒機功耗

約在114.9W左右。


 結語 
小結:
Radeon RX 460 採用14nm FinFET 製程優化的Polaris 11架構,能根據顯示卡溫度進行調適,在閒置與低負載遊戲模式時完全關閉散熱風扇,有效降低風扇噪音。另外預設無需電源連接器加上低溫運轉特性,Radeon RX 460 顯示卡成為中階玩家升級時的極佳選擇,實測效能及功耗確實表現不錯,對於輕中度遊戲需求的使用者來說,確實頗具吸引力,比較令人詬病就是現在的顯示卡價格,都偏離原廠建議價格一段距離,個人入手的PowerColor Red Dragon Radeon RX 460 2GB GDDR5價格算是比較貼近原廠建議價格,對於使用者來說這點也是出手升級前相當重視的一點,以上提供給各位參考!!


文章標籤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固態碟(SSD)廠商不斷的研發新控制晶片,已儼然成為系統碟的不二之選,一般高階SSD產品效能實測存取速度高達存取速度多在550MB/s上下,已經相當接近SATA 6Gb/s傳輸介面極限,已漸漸無法滿足SSD的需要,解決之道已漸漸走向使用高頻寬、低延遲的PCIe匯流排作為儲存傳輸通道,如Intel Z97晶片組主機板產品開始導入的M.2傳輸介面、使用SATA結合PCIe技術而成的SATA Express傳輸介面及Intel主導開發與制定規範推出Non-Volatile Memory Express傳輸介面,簡稱NVMe,當然目前支援NVMe的SSD還非常少價格也貴,但是目前的產品效能確實比起採用SATA傳輸介面的產品高出不少。

在SSD市場上Samsung也早已針對市場的使用環境、價格、效能需求等層面,透過用料的選擇讓產品的效能、規格及單位價格比等要素推出一系列產品,也獲得市場不錯的反應,其中採用NVMe傳輸技術的SM951 256GB效能實測存取速度高達讀取2,150MB/s、寫入1,260MB/s,由這點來說效能十分驚人,輕鬆將SATA 6Gb/s傳輸介面拋在後頭,是追求極限傳輸效能使用者的極佳選擇,比較可惜的是台灣並沒有代理商,如果要入手就大概只能透過代購或自己從淘寶淘回來,目前價位約在3K多,已經算是十分合理的價位,以下就分享Samsung SM951 M.2 NVMe SSD 256GB的效能表現吧!!


 Samsung SM951 NVMe M.2 SSD 256GB 
SSD PCB正反面



正反面共有2顆NAND Flash顆粒及1組SSD的主控制器,組成256GB的容量,主控制器為MDX S4LN058A01-8030,NAND Flash顆粒採用Samsung 16nm MLC Toggle 顆粒。


 效能測試及結語 
測試環境
CPU:Intel Core i7 6700K 
RAM:AVEXIR ROG CERTIFIED Red Tesla DDR4 2666 8GB kit @ 2800 15-16-16-35
MB:ASUS Maximus VIII Ranger
VGA:GALAX EXOC GeForce GTX 970 4GB
HD:Apacer AS720 240GB(AHCI);Samsung SM951 NVMe M.2 SSD 256GB(NVMe)
POWER:Antec HIGH CURRENT PRO 1200W
COOLING:CPU水冷,GPU原廠空冷
作業系統:WIN10 X64


HDTUNE
讀&寫測試

SM951表現不錯,讀取速度及存取速度也相當快平均在2,238MB/s,搜尋時間不到0.05ms,充分表現出SSD的特性。


IOPS測試&額外測試&檔案效能



AS SSD BENCHMARK

IOPS效能表現讀取接近143,000及寫入達95,000左右的成績,讀取最高突破1,719MB/s,寫入效能部分突破1,145MB/s,效能與原標示規格相符,總體成績也有1,700分以上的表現,算是有極佳效能的SSD產品,搜尋時間也相當快,充分表現出SSD的特性。


ATTO

效能表現,讀取最高突破2,188MB/s,寫入效能部分突破1,226MB/s,基本上讀取及寫入速度已達到原廠規格或超越原標示規格。


CrystalDiskInfo



CrystalDiskMark

效能表現一樣不俗,因為非採用壓縮技術,如果選用其他壓縮演算法測試,效能差距不明顯,讀取最高達2,202MB/s左右,寫入也突破1,219MB/s左右,讀取及寫入速度算較原廠規格為佳。


AIDA 硬碟測試

讀取速度也相當快最高達到2,229MB/s左右,整體搜尋時間約在0.03ms,充分表現出SSD的特性。


AJA TEST

讀取最高達1,968MB/s左右,寫入也有1,321MB/s左右。


PCMARK Vantage

也獲得108,347的成績。


PCMARK 7

也獲得5,989的高分。


PCMARK 8

也獲得5,070的成績,頻寬為530.26MB/s。


AnvilBenchmark
Incompressible

獲得5,248的成績。

0fill模式

獲得5,338的高分。


TxBENCH

效能表現一樣不俗,讀取最高達2,261MB/s左右,寫入也有1,245MB/s左右。


SSD-Z



IsMyHdOK

效能表現一樣不俗,讀取最高達1,520.67MB/s左右,寫入也有1,171.68MB/s左右。


 結語 
小結:
Samsung SM951 NVMe M.2 SSD 256GB的產品效能十分優越,整體存取效能部分,ATTO測試讀取最高達到2,188MB/sec左右的傳輸效能,寫入效能部分突破1,226MB/sec的效能,IOPS讀取及寫入的效能表現也分別高達143,000及95,000左右的水準。整體來說各家的控制器各有優缺點,這次採用 MDX S4LN058A01-8030作為SSD的控制器,傳輸效能絕對是上乘,不過目前國內尚無人代理引進,不然就容量、品牌、價格跟效能而言確實是值得入手的一款頂級SSD產品,不過目前SSD產品大量面市,廠商間的殺價競爭已讓SSD持續降至讓更多使用者滿意的價位,讓消費者有福氣輕鬆享受平價且高效能SSD的效能表現,入手後就是找個時間進行安座大典,然後享受SSD的傳輸快感囉!!


文章標籤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固態碟(SSD)產品目前價格已進入甜蜜區間,240GB採用TLC顆粒入門款產品多數開在2K有找的價位,480GB的TLC顆粒產品也多能看到殺破4K以下價位的產品,可見得TLC顆粒的SSD產品已漸漸成為平價市場主流,MLC甚至SLC顆粒的SSD則是偏向中高階的產品定位,選擇越來越少,價格也較硬一些。SSD傳輸效能令人不可忽視,使用之後確實能感覺系統效能明顯提升,加上廠商不斷的研發新控制晶片,已成為系統碟的不二之選,一般高階SSD產品效能實測存取速度高達存取速度多在550MB/s上下,已經相當接近SATA 6Gb/s傳輸介面極限,已漸漸無法滿足SSD的需要,解決之道已漸漸走向使用高頻寬、低延遲的PCIe匯流排作為儲存傳輸通道,如M.2傳輸介面、SATA Express傳輸介面及Non-Volatile Memory Express傳輸介面,簡稱NVMe,目前支援前述傳輸介面的SSD選擇不多價格也貴一些,但是目前的產品效能確實比起採用SATA傳輸介面的產品高出不少。

在SSD市場上ezlink也早已針對市場需求推出一系列產品(例如Panzer IV-H,T34,CV6系列等),也獲得市場不錯的反應,這次下殺的ezlink Panzer IV-S選用SMI SM224EN控制器,NAND Flash採用Intel 25nm eSLC顆粒,這系列SSD代表原廠針對市場的使用環境、價格、效能需求等層面,透過用料的選擇讓產品的效能、規格及單位價格比取得一個相對的平衡,效能實測存取速度高達讀取500MB/s、寫入400MB/s,由這點來說相對的這顆SSD效能也是不容小覷,實測單顆效能已經相當接近SATA 6Gb/s傳輸介面極限,此次分享是屬於Panzer IV-S產品線的高規用料容量則是屬於入門款固態碟產品,之前入手價格僅要1788,算是相當實惠的價格!!(目前價格回漲到2099),以下就分享ezlink Panzer IV-S 120GB的效能表現吧!!


 ezlink Panzer IV-S 120GB 外包裝 
外盒圖

鮮明的ezlink SSD產品品牌LOGO,顯示產品形象,也可以發現SSD產品的外觀,這次入手是該系列的最高容量產品120GB,這次購買分享的容量SSD大概是系統碟的入門款。


背面產品資訊

有繁體中文介紹,原廠也提供5年保固,臺灣製造精品。


 ezlink Panzer IV-S 120GB 
SSD及配件

SSD本體及產品使用說明書,算是基本的配件組。


ezlink Panzer IV-S 120GB正面

原廠提供5年保固,外殼正面為鋁合金,產品整體質感還不錯。


ezlink Panzer IV-S 120GB背面

底部外殼為鋁合金,採用標準規格的SATA連接埠及POWER連接埠。


 ezlink Panzer IV-S 120GB 內部用料 
外殼拆解



SSD PCB正反面



正面共有8顆NAND Flash顆粒及1組SSD的主控制器,扣除OP空間後組成120GB的容量。


SSD控制器及快取記憶體

主控制器為SMI SM2246EN,記憶體快取部分選用南亞 NT5CB64M16FP-DH 128MB DDR3-1600 顆粒。


NAND Flash

採用Intel 25nm eSLC顆粒。


 效能測試及結語 
測試環境
CPU:Intel Core i7 6700K 
RAM:AVEXIR ROG CERTIFIED Red Tesla DDR4 2666 8GB kit @ 2800 15-16-16-35
MB:ASUS Maximus VIII Ranger
VGA:GALAX EXOC GeForce GTX 970 4GB
HD:AVEXIR S100 240GB(AHCI);ezlink Panzer IV-S 120GB(AHCI)
POWER:Antec HIGH CURRENT PRO 1200W
COOLING:CPU水冷,GPU原廠空冷
作業系統:WIN10 X64


HDTUNE
讀&寫測試

ezlink Panzer IV-S 120GB表現不錯,讀取速度及存取速度也相當快平均分別在508.3MB/s及449.3MB/s,搜尋時間不到0.05ms,充分表現出SSD的特性。


IOPS測試&額外測試&檔案效能



AS SSD BENCHMARK

IOPS效能表現讀寫平均接近70,000左右的成績,讀取最高有突破501MB/s,寫入效能部分突破439MB/s,效能與原標示規格相符,總體成績也有950分以上的表現,算是平價且有極佳效能的SSD產品,搜尋時間也相當快,充分表現出SSD的特性。


ATTO

效能表現,讀取最高突破564MB/s,寫入效能部分突破483MB/s。


CrystalDiskInfo



CrystalDiskMark

效能表現一樣不俗,因為非採用壓縮技術,如果選用其他壓縮演算法測試,效能差距不明顯,讀取最高達562MB/s左右,寫入也突破463MB/s左右。


AIDA 硬碟測試

讀取速度也相當快最高達到511MB/s左右,整體搜尋時間約在0.03ms,充分表現出SSD的特性。


AJA TEST

效能表現一樣令人驚嘆,讀取最高達504MB/s左右,寫入也有438MB/s左右。


PCMARK Vantage

也獲得84,959的成績。


PCMARK 7

也獲得5,521的高分。


PCMARK 8

也獲得4,983的成績,頻寬為277.49MB/s。


AnvilBenchmark
Incompressible

獲得4,220的成績。

0fill模式

獲得4,221的高分。


TxBENCH

效能表現一樣不俗,讀取最高達562MB/s左右,寫入也有464MB/s左右。


SSD-Z



IsMyHdOK

效能表現一樣不俗,讀取最高達503MB/s左右,寫入也有429MB/s左右。


 結語 
小結:
ezlink Panzer IV-S 120GB的產品效能表現不錯,整體存取效能部分,ATTO測試讀取最高達到564MB/sec左右的傳輸效能,寫入效能部分突破483MB/sec的效能,IOPS讀取及寫入的效能表現也在70,000左右的水準。整體來說各家的控制器各有優缺點,這次選用SMI SM2246EN作為SSD的控制器,效能表現確實還不錯,加上NAND Flash顆粒採用eSLC FLASH顆粒,這點是加分不少,不然就容量及品牌而言確實比起其他競品吸引力稍弱一些,整體而言確實是算是值得入手的一款SSD產品,不過目前SSD產品大量面市,廠商間的殺價競爭已讓SSD持續降至讓更多使用者滿意的價位,讓消費者有福氣輕鬆享受平價且高效能SSD的效能表現,然後享受SSD的傳輸快感囉!!


文章標籤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固態碟(SSD)產品價格已進入戰國市場,目前使用TLC等級顆粒的240GB SSD產品大多在2K有找的價位,採用較佳的MLC顆粒等定位較高的SSD產品則大多在3K以下,又因SSD傳輸效能優越,一般使用者也能感受到系統效能明顯提升,已成為系統碟的不二之選,一般高階SSD產品效能實測存取速度高達存取速度多在550MB/s上下,已經相當接近SATA 6Gb/s傳輸介面極限,已漸漸無法滿足SSD的需要,解決之道已漸漸走向使用高頻寬、低延遲的PCIe匯流排作為儲存傳輸通道,如Intel Z97晶片組主機板產品開始導入的M.2傳輸介面、使用SATA結合PCIe技術而成的SATA Express傳輸介面及Intel主導開發與制定規範推出Non-Volatile Memory Express傳輸介面,簡稱NVMe,當然目前支援NVMe的SSD還非常少價格也貴,但是目前的產品效能確實比起採用SATA傳輸介面的產品高出不少。平價的SSD產品還已漸漸導入使用TLC等級顆粒,使用相對寫入壽命較長的MLC等級顆粒的SSD產品則是中高階產品,選擇也漸漸變少,更高等級的eMLC或是SLC更是價格更高或是難得一見,而對岸淘寶總是能找到一些怪雞絲,想說沒玩過eMLC等級顆粒SSD產品,就淘一顆回來玩看看,以下是簡單的測試。


 TOSHIBA eMLC 256GB 
TOSHIBA eMLC 256GB正面

賣家是有提供保固,不過人在台灣就當沒有比較省心,外殼為鋁合金,產品整體質感還可以。


TOSHIBA eMLC 256GB背面

採用標準規格的SATA連接埠及POWER連接埠。


鑽切

側邊採用鑽切技術,讓產品質感還不錯。


PCB正反面



正反面共有8顆NAND Flash組成256GB的容量及1顆主控制器。


主控制器

採用Sandforce SF-2582VB1企業級的主控制器。


NAND Flash

TH58TEG8E2HBA8C為Toshiba 24nm Toggle eMLC顆粒。


 效能測試及結語 
測試平台部分
CPU:Intel Core i7 6700K 
RAM:AVEXIR ROG CERTIFIED Red Tesla DDR4 2666 8GB kit @ 3000 15-17-17-35
MB:ASUS Maximus VIII Ranger
VGA:GALAX EXOC GeForce GTX 970 4GB
HD:AVEXIR S100 240GB(AHCI);TOSHIBA eMLC 256GB(AHCI)
POWER:Antec HIGH CURRENT PRO 1200W
COOLING:CPU水冷,GPU原廠空冷
作業系統:WIN10 X64


HDTUNE
讀&寫測試

TOSHIBA eMLC 256GB表現不錯,讀取速度及存取速度也相當快平均分別在487.2MB/s及418.9MB/s,搜尋時間不到0.12ms,充分表現出SSD的特性。


IOPS測試&額外測試&檔案效能



AS SSD BENCHMARK

IOPS效能表現讀取達到54,600及寫入突破59,600左右的成績,讀取最高有突破480MB/s,寫入效能部分突破267MB/s,總體成績也有780分以上的表現。


ATTO

效能表現,讀取最高突破551MB/s,寫入效能部分突破525MB/s。


CrystalDiskInfo



CrystalDiskMark

效能表現一樣不俗,讀取最高達537MB/s左右,寫入也突破523MB/s左右。


AIDA 硬碟測試

讀取速度也相當快最高達到505MB/s左右,整體搜尋時間約在0.04ms,充分表現出SSD的特性。


AJA TEST

效能表現一樣令人驚嘆,讀取最高達497MB/s左右,寫入也有478MB/s左右。


PCMARK Vantage

也獲得67,566的成績。


PCMARK 7

也獲得5,379的高分。


PCMARK 8

也獲得4,938的成績,頻寬為221.55MB/s。


AnvilBenchmark
Incompressible

獲得3,391的成績。

0fill模式

獲得4,244的高分。


TxBENCH

效能表現一樣不俗,讀取最高達541MB/s左右,寫入也有308MB/s左右。


SSD-Z



IsMyHdOK

效能表現一樣不俗,讀取最高達438MB/s左右,寫入也有287MB/s左右。


 結語 
小結:
TOSHIBA eMLC 256GB實測ATTO測試讀取最高有突破551MB/sec左右的傳輸效能,寫入效能部分突破525MB/sec的效能,IOPS讀取及寫入的效能表現接近60,000,雖比不上高效能的SSD產品,但整體存取效能還算不錯,採用Sandforce SF-2582VB1企業級的主控制器,並採用TH58TEG8E2HBA8C為Toshiba 24nm Toggle eMLC顆粒,額定寫入壽命較MLC等級顆粒更高,不過這些顆粒來源並不清楚,使用上可能多少打個折也會比較安心,入手價格約在2張小朋友有找,算是還值得一玩的價位,當然最近有臺灣廠商推出採用SLC等級顆粒的SSD產品,價位在2張小朋友有找的價位也是不錯的選擇,以上提供給有興趣的朋友參考。


文章標籤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般平價USB3.0隨身碟多數標榜讀取能破百MB/s的效能,不過多數寫入效能難同達到達到破百MB/s,甚至也僅在50MB/s以下,比起USB2.0隨身碟表現並未突出多少,有點浪費USB3.0高傳輸頻寬介面,對於寫入大量資料時使用者確實就得等上較長時間,隨身碟幾乎是現代人必備的隨身紀錄3C產品,隨著3C產品的普及,科技的演進及產品入手的門檻較低,大容量高傳輸速度的產品也降到1G不到10元的價格,市面上的隨身碟類產品可說是五花八門,各種訴求的產品幾乎都有,例如防震、防水、高速傳輸、高速寫入、Mini、USB3.0等級隨身碟等,今天要測試分享的是SanDisk CZ80 Extreme USB 3.0 64GB隨身碟則是採用USB 3.0 ,可提供讀取達245MB/s及寫入190MB/s的讀寫效能表現,能讓您更為快速的儲存及讀取最愛的相片、音樂、學校作業及報告等資料,其採用無蓋式外殼設計,可避免接頭因外力毀損致無法使用的狀況,向下相容 USB 3.0/2.0 連接埠,原廠一樣提供終身有限保固,入手之後當然要與各位分享這支隨身碟的傳輸效能表現。


 SanDisk CZ80 Extreme USB 3.0 64GB隨身碟 
外盒

蠻簡潔的吊卡包裝,具備 USB Type-A 連接埠介面、產品提供終身有限保固,明確標示64GB的儲存容量,系列產品共提供16GB、32GB及64GB的容量供使用者選擇。


存取速度標示

讀取最高可達245MB/s左右,寫入效能部分最高可達到190MB/s左右。


吊卡背面

提供產品的多國語言簡介。


產地及代理商

世界工廠產品,代理商則是展碁。


SanDisk CZ80 Extreme USB 3.0 64GB隨身碟



明確標示64GB的儲存容量


USB連接埠



採用推拉式設計,不用時可以收納起來!!


 效能測試及結語 
測試平台
ASUS ZenBook UX305
作業系統:WIN10 X64


AS SSD BENCHMARK

讀取最高突破241MB/s左右的傳輸效能,寫入效能部分突破128MB/s的效能,讀取與寫入效能符合原廠標示。


ATTO

讀取最高突破259MB/s左右的傳輸效能,寫入效能部分突破198MB/s的效能,讀取與寫入效能符合原廠標示。


CrystalDiskMark

讀取最高突破213MB/s左右的傳輸效能,寫入效能部分突破196MB/s的效能,讀取與寫入效能符合原廠標示。


AIDA硬碟測試

讀取最高突破261MB/s左右的傳輸效能,搜尋時間為0.45ms。


TxBENCH

讀取最高達到257MB/s左右的傳輸效能,寫入效能部分突破199MB/s的效能,讀取與寫入效能表現都相當亮眼。


IsMyHdOK

讀取最高達到244MB/s左右的傳輸效能,寫入效能部分突破191MB/s的效能,讀取與寫入效能表現都相當亮眼。


 結語 
小結:這支隨身碟整體效能表現優異,CZ80隨身碟也提供終身有限保固,最快傳輸速度擁有破250MB/s,最高寫入也有約在200MB/s左右的表現,讀寫速度都能有接近200MB/s的實力,相較於一般USB3.0隨身碟,不論是讀取還是寫入速度都高出不少,尤其是寫入部分,一般平價隨身碟,讀取速度雖多能破百,但寫入速度都遠不如讀取優異,是這支隨身碟的優勢,價格也算實惠,約略1張小朋友的價位就能購得,搜尋時間也還不錯,適合平常資料高速傳輸使用,以上測試供各位選購時的參考。


文章標籤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SD傳輸效能向來是令人不可忽視,安裝之後應該也是能感受到系統效能明顯提升,加上廠商不斷的研發新控制晶片,已成為系統碟的不二之選,近期SSD市場殺聲四起,產品價格下殺對吸引消費者敗家而言絕對是好招,平價固態碟(SSD)產品不僅價格已進入甜蜜區間,目前120GB的產品跳水下殺到常見1K有找的價位,480GB產品也能看到殺破4K以下價位的產品,最近更以3.5K有找的價位挑戰消費者耐心,大容量SSD產品對消費者的有著一定吸引力,價格更為低廉的TLC顆粒的SSD產品也越來越多,使用者可以針對需求及價格選用適合自己的產品。AVEXIR近期在SSD市場上也陸續針對市場需求推出一系列產品(例如S100、E100及V1系列等),也獲得市場不錯的反應,其中V1系列SSD選用Phison PS3109-S9控制器,高品質的Mircon L85A MLCNAND快閃記憶體這系列SSD代表原廠針對市場的使用環境、價格、效能需求等層面,透過用料的選擇讓產品的效能、規格及單位價格比取得一個相對的平衡,效能實測存取速度高達讀取540MB/s、寫入380MB/s,由這點來說相對的這顆SSD效能也還算不錯,屬於AVEXIR V1產品線的入門款固態碟產品,剛推出就以不到千元價格殺入市場,對預算有限的使用者有著一定的吸引力,以下就分享AVEXIR V1 128G的效能表現吧!!


官網硬體介紹及規格
http://www.avexir.com.tw/product/ssdv1.html


 AVEXIR V1 128G 
外盒圖

斗大的AVEXIR SSD產品品牌LOGO,顯示產品形象,也可以發現SSD產品的外觀,這次入手是該系列128GB,這次購買分享的容量SSD做為系統碟算是夠用。


背面產品資訊

有多國語言介紹,原廠也提供3年保固,產地為世界工廠,代理商為青雲。


 AVEXIR V1 128G SSD本體 
AVEXIR V1 128G正面

原廠提供3年保固,外殼正面為塑膠,產品整體質感還不錯。


AVEXIR V1 128G背面

外殼為鋁合金,內部貼有導熱膠幫助SSD散熱,採用標準規格的SATA連接埠及POWER連接埠。

 

 
文章標籤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新一代的Skylake-S處理器產品於2015年8月5日發表之後,搭配Intel Z170 晶片組讓Intel Tick-Tock(新工藝/新架構交替發展策略)戰略持續發揮效用,平台效能做一定程度的推升,最近Intel Celeron G3900處理器 也終於在市場上鋪貨了,完整了產品線,Celeron G3900處理器規格為2C2T,時脈2.8GHz及2MB快取,是最為入門款式,官方建議價格為美金42元,目前臺灣市場售價約在新臺幣1,450元左右,算是相當經濟實惠。實際上 Intel Z170 主機板擁有 BCLK 超頻能力,但由於Intel 官方限制僅能調整K系列處理器BCLK,其他入門及主流級處理器均無法透過BCLK進行超頻,不過之前眾家主機板大廠紛紛有非官方 Non K OC BIOS 被流出,讓其他入門及主流級處理器可以透過調整BCLK進行超頻,也讓Intel Celeron G3900的效能透過Non K OC BIOS超頻之後有著驚人表現,以下是簡單的測試。


Intel Celeron G3900規格

http://ark.intel.com/zh-tw/produ ... 0-2M-Cache-2_80-GHz


 CPU包裝及配件 
CPU外包裝



原廠盒裝,Intel Celeron G3900一樣採用LGA1151腳位。


標準盒裝出貨版

Celeron G3900為2C2T處理器,時脈為2.8GHz,2MB快取。


代理商

聯強代理


外盒背面資訊

產地為馬來西亞。


 CPU 
開盒及主機板配件

CPU、原廠散熱器及說明書等。


CPU說明書



散熱器



G3900原廠散熱器為鋁合金放射狀散熱片,風扇則是DELTA製品,規格為DC 12V 0.6A,扣具採用傳統Push Pin。


Intel Celeron G3900處理器正面



Intel Celeron G3900處理器背面



 Intel Celeron G3900預設值效能測試 
測試環境
CPU:Intel Celeron G3900 @2.8GHz 
RAM:AVEXIR ROG CERTIFIED Red Tesla DDR4 2666 8GB kit @ 2666 19-19-19-43
MB:ASUS Maximus VIII Ranger
VGA:GALAX EXOC GeForce GTX 970 4GB
HD:AVEXIR S100 240GB(AHCI)
POWER:Antec HIGH CURRENT PRO 1200W
COOLING:CPU水冷,GPU原廠空冷
作業系統:WIN10 X64

效能測試
CPU-Z的偵測、GPU-Z、CPU MARK、PI 1M、WPRIME效能測試



Fritz Chess Benchmark、Nuclearus



Intel XTU



CrystalMark2004R3



AIDA記憶體頻寬



CPU-Z效能測試



WinRAR效能測試



CINBENCH R10 X64



CINBENCH R11.5 X64



CINBENCH R15 X64



PCMARK 8



PCMARK 7



3DMARK 



3DMARK 03



3DMARK 06



3DMARK VANTAGE



3DMARK 11



DirectComputeBenchmark



X264 FHD BENCHMARK



 G3900超頻至4.85GHz效能測試 
測試設定
CPU:Intel Celeron G3900 @4.85GHz 1.45V
RAM:AVEXIR ROG CERTIFIED Red Tesla DDR4 2666 8GB kit @ 2771 19-19-19-43
MB:ASUS Maximus VIII Ranger
VGA:GALAX EXOC GeForce GTX 970 4GB
HD:AVEXIR S100 240GB(AHCI)
POWER:Antec HIGH CURRENT PRO 1200W
COOLING:CPU水冷,GPU原廠空冷
作業系統:WIN10 X64

除了要服用特殊版本的BIOS之外,在BIOS中也必須調整成如下的設定。

Advanced\CPU Configuration
- Boot Performance Mode -> Turbo Performance

Advanced\CPU Configuration\CPU Power Management Configuration
- Intel(R) SpeedStep(tm) -> Disabled
- CPU C states -> Disabled

另外已知的影響就是內顯功能失效,時脈固定無法依系統負載動態調整,Turbo Mode失效,CPU溫度偵測不準確,AVX功能效能變低,不支援Windows XP ACPI等不良影響,不過上面幾點對於想玩超頻的使用者來說,應該是還好,如何取捨就看使用者。


效能測試
CPU-Z的偵測、GPU-Z、CPU MARK、PI 1M、WPRIME效能測試



Fritz Chess Benchmark、Nuclearus



Intel XTU



CrystalMark2004R3



AIDA記憶體頻寬



CPU-Z效能測試



WinRAR效能測試



CINBENCH R10 X64



CINBENCH R11.5 X64



CINBENCH R15 X64



PCMARK 8



PCMARK 7



3DMARK 



3DMARK 03



3DMARK 06



3DMARK 11



DirectComputeBenchmark



X264 FHD BENCHMARK



AIDA燒機

接近1小時燒機完走,超頻之後系統保有一定穩定度。


 挑戰5G及結語 
超頻至5G效能表現



Fritz Chess Benchmark、Nuclearus



CINBENCH R11.5 X64



CINBENCH R15 X64



DirectComputeBenchmark



AIDA燒機



燒機接近半小時,此時系統算有一定穩定度表現,能跑完CINBENCH R11.5、R15等測試程式,此時的效能確實更加亮眼。


小結:
超頻之後Intel Celeron G3900的效能表現比起預設效能明顯提升許多,就單核效能來說算是變身成為暴力小狼,雖然僅僅只有雙核心,超頻之後對於一些不支援多工處理的應用環境仍有一定明顯助益,但是如果在支援多工環境的狀態下,僅有雙核心就是G3900的劣勢所在,如果考量到價格可能會是玩家們眼中值得一玩得的逸品,一般使用者如有明顯效能需求者,G3900也是一顆值得一玩的CPU,預設時脈已達2.8GHz,超頻之後更可能達4.5GHz以上,只是超頻能力就要看體質,G3900在某些條件下透過超頻確實能提供給使用者更高的效能,價位也僅要1.5K左右,是Skylake入門款處理器,當然市售品上市之後的超頻能力也是取決於CPU本身的體質,希望大家屆時入手顆顆是大鵰!!超頻超翻天,以上測試提供給各位參考!!


文章標籤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軟體功能介紹 
ASUS RT-AC88U網路設定精靈

初次接上會進行網路的設定,這次使用平板電腦進行設定,過程也是蠻簡單的!!


帳號密碼

預設是admin/admin,建議使用者入手後修改避免有心人士竄改。


網路設定



目前家裡網路是DHCP,選擇自家網路類型就對了。


無線網路設定

設定無線網路密碼。


無線網路設定完成



5G訊號速度

使用Sony Z Ultra連上ASUS RT-AC88U進行網路測速,5GHz頻段(802.11ac),連線速度約在433Mbps


網路地圖及韌體更新





顯示目前基地台的工作情形,採用圖形化的介面,使用起來相當簡易,韌體也已經更新到入手時最新版本。


網路地圖



訪客網路設定

讓訪客使用獨立的無線網路設定,避免其進入內網,影響工作環境資安。


AiProtection





AiProtection技術是基於Trend Micro安全防護措施,提供使用者安全的家用無線分享器,其中也包含路由器安全評估。


家長電腦控制程式

可以管理家庭成員電腦上網的時段,並包含網頁及Apps過濾功能。


Adaptive Qos管理





還有網際網路、有線網路、2.4Ghz及5Ghz無線網路頻段的監控頁面。


Game Boost





流量分析





USB相關應用



















包含Download Master、AiDisk、Server Center、Time Machine、印表機伺服器功能、3G/4G備援能力等。





Aicloud 2.0個人雲應用









輕鬆建立私有雲,讓使用者可以更簡單使用家中的無線基地台輕鬆備份資料。


無線網路設定









包含一般設定、WPS、無線橋接、無線存取控制、RADIUS設定、專業設定等頁面。讓使用者可以根據需求進行細部調整。


區域網路設定









包含內網位址設定、DHCP伺服器、路由設定、IPTV、Switch Control等頁面。讓使用者可以根據需求進行細部調整。


外部網路

















包含網際網路設定、雙WAN、通訊埠觸發程式、虛擬伺服器、DMZ、DDNS、NAT Passthrough等頁面。讓使用者可以根據需求進行細部調整。


IPv6設定頁面



VPN伺服器



設定VPN伺服器的相關設定,對於需要建立自有私人網路連線連回家中或是至對岸出差、旅遊均可以透過這樣的方式,突破網路長城或是網管的阻擋,
進行網路瀏覽或是管理家中的電腦,算是非常實用的功能。


防火牆設定









包含一般設定、網址過濾、關鍵字過濾器、網路服務過濾等頁面,讓使用者可以根據需求進行細部調整。


系統管理









包含運作模式(無線路由器模式、Media Bridge、AP模式)、系統設定、韌體更新及還原/匯出/上傳設定等頁面。讓使用者可以根據需求進行細部調整。


系統紀錄



網路工具







 結語 
小結:測試結果發現ASUS RT-AC88U表現相當不錯,除雙頻之外RT-AC88U硬體配置4天線,提供高達 3167 Mbps雙頻資料速率,降低線上遊戲延遲及流暢的 4K 串流以及檔案分享能力,4x4天線設計搭配ASUS獨家AiRadar強化連線技術,提供最寬闊的無線網路訊號覆蓋,1.4 GHz 雙核心處理器提升 USB 和 WAN/LAN 速度,8個 Gigabit LAN 連接埠,是一般分享器有線連接埠數量的兩倍,並內建圖型化管理介面,相當的簡單易用,讓使用者可以輕鬆完成網路管理作業。讓無線傳輸的速度比美甚至超越一般家用主機板有線網路的傳輸速度,讓使用者可以免去佈線的困擾,另外基地台強大的管理軟體及加值應用服務,讓使用者對於無線網路基地台的需求幾乎都能兼備於一身,例如Aicloud 2.0私有雲的建立、Download Master、AiDisk、Server Center、印表機伺服器功能、3G/4G備援能力、訪客網路等功能,讓使用者可以有效管理無線網路,並且讓無線基地台具備基本NAS功能、隨時能透過網路存取私有雲、支援DLNA串流分享影音檔案。另外3G/4G的備援能力,讓家中固網發生狀況時,家裡設備仍能透過3G/4G網路上網。另外區分工作及訪客網路的功能,給訪客獨立的帳號,有效避免訪客使用者進入內網窺探資料。都是非常實用的功能。最後針對USB3.0的高速傳輸能力也持續優化,更增添無線基地台的功能性,化身成為家中網路及資料管理中心,缺點就是價位並不平易近人,只能說功能太過強大,相對的需要的代價也會高昂一些,以上提供給各位參考。


文章標籤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無線網路基地台的使用者可說是越來越多了,畢竟人手一機的智慧型手機或是平板電腦,如果真要仰賴上網流量有限的智慧型手持裝置的網路進行網路連線遊戲或是傳輸高流量的資料時,傳輸的速度相對不穩定,等待緩衝時間可能也會讓使用者無法制敵機先,稍減遊戲樂趣,所以將家裡的固網透過無線基地台的分享,讓使用者也可以享受固網的高速傳輸能力,連線品質也是相對好上不少,雖然目前寬頻速度還未跟上國外主流,但第一大固網業者也至少推出1G/600M的光世代,價位尚嫌高貴一些,不過算是可以接受的進步了,當然以目前個人使用的100M/60M的傳輸速度及品質來說,是相當不錯了,每個月也僅需1000元有找的價格,話說回來,透過無線基地台使用者上網速度就不會受限於3G/4G的有限速度,到了遇有鄰近使用者多的時候,大家還要搶頻寬的噩夢可以稍解,盡情享受智慧型手持裝置的便利,可以進行更新資料、瀏覽網頁、看影片、同步裝置資料,甚至部分新的基地台也提供架站或是建置個人私有雲的功能,讓使用者不一定要使用付費的網路備份儲存方案,透過自有的私有雲端空間,盡情享受無線裝置的便利性。還有最新的雙頻段網路功能,一般11n無線傳輸使用大多是2.4GHz頻率,受到干擾的機率很大,若是使用5GHz頻率,就可以提供大流量低干擾且穩定的無線網路傳輸,因此雙頻分流機制更顯其價值。

文章標籤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目前個人挑選智慧型手持裝置或相機的儲存周邊應該會傾向選購大容量microSDXC且寫入速度表現不錯的產品為主,畢竟microSDXC可透過轉接卡轉成標準尺寸的SDXC來使用,確實是便利許多,加上儲存容量應該是數大就是美,多數人對於儲存容量應該對多多益善持正面的想法,也無怪乎就連Apple iPhone較新的系列手機中也開始提供高達128GB儲存容量的手機,畢竟智慧型手持裝置考量到成本,不可能無限制提供使用者儲存空間,多數會採用價格區間推出搭載16/32/64GB容量版本,那如果未提供32GB以上機種,通常也會增加記憶卡的擴充能力,畢竟加上64GB Micro SDXC記憶卡之後,可以使用的儲存容量也大於內建64GB版本,況且這樣的建置成本還比較低。

文章標籤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產品價格下殺對消費者而言絕對是好事,平價固態碟(SSD)產品不僅價格已進入甜蜜區間,目前240GB的產品跳水下殺常見2K有找的價位,SSD傳輸效能更是令人不可忽視,安裝之後應該也是能感受到系統效能明顯提升,加上廠商不斷的研發新控制晶片,已成為系統碟的不二之選,一般高階SSD產品效能實測存取速度高達存取速度多在550MB/s上下,已經相當接近SATA 6Gb/s傳輸介面極限,已漸漸無法滿足SSD的需要,解決之道已漸漸走向使用高頻寬、低延遲的PCIe匯流排作為儲存傳輸通道,如Intel Z97晶片組主機板產品開始導入的M.2傳輸介面、使用SATA結合PCIe技術而成的SATA Express傳輸介面及Intel主導開發與制定規範推出Non-Volatile Memory Express傳輸介面,簡稱NVMe,,當然目前支援NVMe的SSD還非常少價格也貴,但是目前的產品效能確實比起採用SATA傳輸介面的產品高出不少。

文章標籤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28GB的大容量microSDXC記憶卡只要千元有找的價位加上Kingston原廠提供終身保固,讓人敗家慾望大增,應該不少網友趁這波跳水敗入這張記憶卡吧!!儲存容量應該是數大就是美,多數人對於儲存容量應該對多多益善持正面的想法,也無怪乎就連Apple iPhone較新的系列手機中也開始提供高達128GB儲存容量的手機,也是因為手持裝置受惠於平均價格的調降,實際上已經可以算是人手一機的情況了,智慧型手持裝置帶給使用者相對的便利,讓以往資料的管理方式也面臨相對挑戰,這也是對智慧型手持裝置依賴度較高的使用者常會面臨到的問題,在影音檔案的使用及管理上,會趨向於唾手可得的情況,相對的對智慧型手持裝置的儲存空間就是一種挑戰,也讓手機或是平板這類的智慧型手持裝置,主打的功能都基本上會考慮記憶卡的擴充能力,畢竟智慧型手持裝置考量到成本,不可能無限制提供使用者儲存空間,多數會採用價格區間推出搭載16GB/32GB/64GB容量版本,那如果未提供32GB以上機種,通常也會增加記憶卡的擴充能力,畢竟加上64GB Micro SDXC記憶卡,容量也大於內建64GB版本,況且這樣的建置成本還比較低。

文章標籤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新一代的Skylake-S處理器產品於2015年8月5日發表之後,採用Z170晶片組打造而成主機板也陸續面市,當然Z170晶片組對玩家來說功能最為完整,高階Z170主機板價位當然也是屬於偏高,各家主機板廠價格最高的產品都突破萬元之譜,如果有小資玩家想在有限預算下使用Z170主機板搭配Core i7-6700K、Core i5-6600K兩款處理器來做超頻,其實也有入門款可以挑選,當然功能沒有高階產品相對完整,但是Intel Z170 晶片組搭配Intel新一代Skylake處理器,讓Intel Tick-Tock(新工藝/新架構交替發展策略)戰略持續發揮效用,這次1151平台推出架構升級版後確實再次將產品效能做一定程度的推升。Z170提供1組PCI-E X4 M.2、6組SATA 6G、2組SATA Express、PCI-E 3.0,內建10組USB3.0,近期應該可以看到由各大板卡廠針對不同等級的產品線所推出的主機板陸續上市搶佔先機,Z170也支援首發兩款Core i7-6700K、Core i5-6600K系列CPU的倍頻調整功能,同樣支援內部整合顯示核心輸出以外(可開啟編解碼加速引擎),也能完整提供調整倍頻的功能,滿足玩家在超頻方面的需求。

文章標籤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多數人對於智慧型裝置的儲存容量應該不會嫌多,如果能擴充記憶卡,microSDXC或microSDHC記憶卡系列記憶卡應該是手持智慧型裝置使用者常常會選購的配件之一,因為消費者手上的設備的紀錄能力越來越強大,相對的對記憶卡讀取、寫入速度的需求也就越來越高,加上對裝置內建的儲存空間大小不敷其所需,如果預算足夠的話也多會選購較高容量的產品,所以也有許多廠商推出標榜高速的大容量SDXC或microSDXC記憶卡產品,例如個人之前測試過的Patriot EP SDHC UHS-I記憶卡及ADATA Premier Pro系列SDXC記憶卡、PNY Elite Performance SDXC UHS-I 64GB/256GB記憶卡及SanDisk Extreme microSDXC UHS-I 64GB記憶卡等,都有相當不錯的讀取及寫入速度,在使用上更能滿足最適合喜歡具備一定傳輸效能與大容量的使用者所選用。SanDisk也針對不同需求推出不同等級的記憶卡,其中 Ultra microSD USH-I 64GB記憶卡是屬於較為入門款式,最低資料讀取傳輸速率為30MB/s,寫入則為10 MB/s,對於有這樣高儲存容量的使用需求市場獲得不錯的反應,效能表現也確實不差,以下就簡單分享其外觀及實測效能表現。



 記憶卡外包裝 
網購入手

入手價格6張國父有找。


SanDisk Ultra microSD USH-I 64GB記憶卡 記憶卡外包裝

記憶卡外包裝採用吊卡式包裝,主打高容量的Micro SDXC記憶卡產品,SanDisk Ultra microSD USH-I 64G系列記憶卡標示為Class 10 UHS-I,表示至少寫入速度最低達10MB/s以上,也算是夠用的效能表現,僅記憶卡,並未附上轉接卡。


外包裝背面

標示產品規格及說明,其中當然也有正體中文,增你強代理,世界工廠製品。


 記憶卡及效能測試 
SanDisk Ultra microSD USH-I 64GB 記憶卡 

記憶卡本體可以看出為SanDisk製品,提供高達64GB的儲存容量,也明確標示Class 10 UHS-I U1規格,代表最少提供10MB/s的寫入速度。


SanDisk Ultra microSD USH-I 64GB 記憶卡背面

僅有金手指、序號及產地標示。


 效能測試及結語 
接下來就是上機實測囉
測試環境
CPU:Intel Xeon E3-1240-V3 ES
RAM:ADATA DDR3 1600 8G X2 
MB:ASRock Z87-E ITX
VGA:PowerColor HD7750 1GB
HD:TOSHIBA THNSNF256GMCS 256GB(AHCI模式)
POWER:Corsair RM450W
COOLING:空冷
作業系統:WIN10 X64
讀卡機:Kingston MobileLite G3(USB3.0)
記憶卡:SanDisk Ultra microSD USH-I 64GB 記憶卡


ATTO

效能表現,讀取最高有突破46MB/s左右的傳輸效能,寫入效能部分突破44MB/s的效能,較原廠標示的效能為高。


CrystalDiskMark

讀取最高有突破46MB/s左右的傳輸效能,寫入效能部分突破40MB/s的效能,較原廠標示的效能為高。


 結語 
小結:小結:這張SanDisk Ultra microSD USH-I 64GB記憶卡,在格式化之後可以提供高達接近60GB的儲存空間,已經大於一般手機內建的儲存容量,實測效能表現也有相當的水準,讀取速度平均多能有達到46MB/s以上,寫入速度平均也多能達到40MB/s以上,保固部分原廠也提供終身保固的服務,實際入手價格算是相當合理的價位,相對於讀寫速度高達95/90 MB/秒等級記憶卡來說,價格相對會便宜不少,但實際表現差距算是讓人可以接受,對預算有限制的使用者來說價格還是相對便宜的,當然對於追求儲存空間最大化的專業攝影師、熱愛攝影人士或追求智慧型手持裝置有著不錯的存取效能的使用者來說,可能會略嫌不足,不過寫入速度的表現確實已經相當超值,以上提供給各位參考!!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儲存容量應該是數大就是美,也使得microSDXC或microSDHC記憶卡系列記憶卡應該是手持智慧型裝置使用者常常會選購的配件之一,因為消費者手上的設備的紀錄能力越來越強大,相對的對記憶卡讀取、寫入速度的需求也就越來越高,加上對裝置內建的儲存空間大小不敷其所需,如果預算足夠的話也多會選購較高容量的產品,在使用上更能滿足最適合喜歡具備一定傳輸效能與大容量的使用者所選用。近期入手PQI micro SDHC Class10 32GB記憶卡,效能表現也確實不差,以下就簡單分享其外觀及實測效能表現。


 記憶卡及外包裝 
網購入手
[XF] PQI micro SDHC Class10 32GB 記憶卡 平價手機儲存解決之道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DDR4 SDRAM是最新一代的高傳輸效能電腦記憶體規格,在Intel X99及Z170平台陸續發表之後在高階及主流產品都已經正式支援DDR4記憶體模組,目前DDR4記憶體模組產品價格也來到跟DDR3記憶體模組價位差距不大的黃金交叉點位置,DDR4 SDRAM是由JEDEC(記憶體標準的主體制定組織)在2012年9月確定,運作時脈由2133到4266(暫定),標準電壓為1.2V,桌上型的電腦採用288 Pin U-DIMM模組,外觀與現行的DDR3 240 Pin U-DIMM模組相近,不過兩者當然是不相容的。Micron Crucial DDR4的記憶體模組產品市場應該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在市面上也確實推出相當多款記憶體模組產品,包含超頻或是平價取向記憶體模組,也具有高效能及一定的可靠度。


Z170平台架構特點

採用14nm製程,插槽類型為LGA 1151型,支援雙通道DDR4 2133/DDR3L 1600記憶體。


X99平台架構特點

支援22nm製程的Haswell-E處理器,更支援4通道DDR4 2133MHz記憶體。


Micron Crucial DDR4 2133 4GB記憶體模組產品的運行電壓為 1.2V,目前X99及Z170平台原生支援的記憶體僅到DDR4 2133,再上去的除頻就是屬於超頻,這部分的運作速度除了要看記憶體本身之外,也需要CPU內建之記憶體控制器(IMC)的強弱,方能互相搭配展現極限傳輸效能,以下分享 Micron Crucial DDR4 2133 4GB記憶體模組在X99及Z170平台上的基本傳輸效能實力吧!!


 記憶體包裝及配件 
入手價格及地點



一般通路購得,價格是一張小朋友有找。


價格越殺越低



目前更高頻率及其他廠商也將價格殺到800(甚至更低)有找的價位,顯見DDR4記憶體模組的價格應該不致成為更換平台的門檻。


盒裝包裝正面

Micron Crucial DDR4記憶體模組系列一貫的包裝方式。


盒裝包裝背面

單組4GB的記憶體模組,在1組2支或是2組4支的搭配組合下,就能分別組成8G或16G的容量,這點就看使用者如何配置,捷元代理。


保固

原廠提供終身保固服務。


內部包裝



 記憶體模組及效能 
Micron Crucial DDR4 2133 4GB記憶體模組正反面



記憶體模組正面上有Micron的品牌識別標籤,也標有記憶體工作頻率、工作電壓等標記,世界工廠製品,記憶體規格是DDR4 2133 1.2V工作電壓的產品。


記憶體顆粒



記憶體模組

搭配X99及新的Z170平台,可以期待優質的產品效能表現。


 DDR4 X99平台基本效能測試 
CPU:Intel Core i7 5820K 
RAM:Micron Crucial DDR4 2133 4GB @ 2133 15-15-15-36
MB:ASUS Rampage V Extreme
VGA:GALAXY EXOC GeForce GTX 970 4GB
HD:Silicon Power Slim S80 240GB(AHCI)
POWER:Antec Edge 750W
COOLING:空冷
作業系統:WIN8.1 X64


效能測試
CrystalMark2004R3



AIDA記憶體頻寬



 結語 
小結:基本效能還不錯,加上目前DDR4記憶體模組價格不斷下修,單條4GB的價格已經來到不用千元的價位,甚至只要800元有找的價位,相信對需要搭配DDR4記憶體模組X99及Z170平台的使用者來說,是一大福音,以上分享請參考看看!!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機殼是最容易依據使用者需求及預算而有所不同的搭配,一般中高階機殼的設計及用料都沒話說,不過價位以一般消費者整機預算來說都是偏高的情形下,要選到便宜又兼具中高階機殼的特色的產品可說是不多,或是對某樣顏色有特殊喜好等,或是對內部空間由獨到需求,如水冷裝機、ITX小殼、絕佳的內部空間規劃等。Thermaltake Core V31機殼其定價並不高,實售價格不到1,800元,Thermaltake推出的 Core 351不僅完整支援了ATX的擴充性,而且還保持了原有Core系列的亮眼外型設計,在外部尺寸僅比Core V51稍微縮小的情形下,讓使用者能安裝高階的顯示卡,大大增加了其擴充及靈活性。內部結構的設計更是有著強大的擴充彈性,更能安裝多達3顆3.5"硬碟或是5個2.5"的SSD或硬碟裝置,甚至也同時支援3排的水冷散熱排都能搭載,達到中高階機殼的設計及用料,價位以一般消費者整機預算來說都還能接受,以約2K不到的價格並擁有高品質享受的機殼,可說是平價的優質水冷ATX機殼產品,以下是簡單的開箱介紹。

原廠網頁
http://tw.thermaltake.com/%E6%A9 ... ore_V31_/design.htm


 外包裝 
Thermaltake Core V31外箱

可以看到機殼整體外觀,畢竟每個人的審美觀及對外型的需求均有所差異,可讓使用者可以依愛好來選購。


網購敗入



Thermaltake Core V31

簡單的多國語言產品介紹。


Thermaltake Core V31

以英文標示產品的規格並以圖示主要的長寬,也標示各項組件支援的長寬高,CPU散熱器支援高度185mm以內的產品,VGA支援長度278mm以內(含硬碟架),拿掉硬碟架可支援至420mm,電源供應器支援長度220mm以內的產品。


Thermaltake Core V31組件圖示

以圖示介紹機殼的外部及內部配置情形,方便使用者快速掌握機殼特性,機殼設計體積偏向中大型,主要支援ATX, Micro ATX和MINI ITX主機板及高階顯卡(實際上E-ATX的主機板也可有條件的安裝使用),可使用2個5.25吋裝置、3個3.5吋裝置或5個2.5吋裝置(含2組3.5吋裝置轉接),外型質感也相當優越。另外提供2組USB3.0連接埠,機殼採用大量網孔設計,增加進氣量,另外也是世界工廠製品。


開箱

內部採用保麗龍保護機殼本體,算是相當不錯的處理,避免運送途中的碰撞損傷。


機殼及配件

機殼及說明書


 Thermaltake Core V31機殼本體 
Thermaltake Core V31機殼正面

本體全黑外觀、2大的5.25吋擴充空間,內部可安裝ATX, Micro ATX和Mini ITX主機板,可容納8個SLOT的配置,另外機殼外部開有大量網孔,加強機殼散熱能力,,讓機殼質感也提升不少,機殼內部前後方預設各1組12CM風扇,內部設有防塵濾網可以快速拆裝,進行清潔。

LOGO

機殼正面有Thermaltake自家的銘牌,加強產品形象。


正面IO面板

提供2組USB3.0及耳機麥克風功能,開關及RESET鍵也設置在兩側,方便使用者使用的設計。


透明側板及機殼外部網孔

機殼左側提供透明側板設計,喜歡做機殼改裝或是加裝LED燈光的使用者更是一大賣點。


機殼右側

側板採用外凸設計,讓使用者走線及空間規劃更為便利。


機殼上蓋



採用大量網孔以利內部的熱空氣排出,也規劃有3組14公分或是12公分風扇安裝區域,方便使用者加裝水冷排使用,外部也是設有1組磁吸式過濾網,清潔便利,也可以減少灰塵進入的量。


機殼後方



採用最近受歡迎的下置式POWER設計,介面卡擴充能力採用8SLOT擴充設計,提供1組12/14CM固定風扇孔位及手鎖螺絲,預設提供1組12CM風扇,風扇下方留有外接式水冷走管空間。


機殼下方進氣孔

另外機殼下方開有網孔及加裝濾網,加強進氣量,讓外部冷空氣能有效進入或將內部熱空氣排出,加強機殼散熱能力,也可以減少灰塵進入的量。


機殼側板手鎖螺絲

側板一側為透明側板,一側為外凸,手鎖螺絲旋鬆之後則是會留在側板上,避免遺失。


 Thermaltake Core V31機殼內部 
機殼內部





2大的5.25吋、3組3.5吋及5組的2.5吋(含3.5吋轉接)擴充設計的裝置擴充能力。POWER安裝區採用下置式設計下方並在前方進氣孔置有濾網,以減少灰塵之進入,POWER部分採用下置獨立區劃,讓使用者可以使用大瓦數的電源供應器,畢竟高瓦數的電源供應器長度通常較長,讓電源供應器的進氣不會吸到內部經過加熱的熱空氣影響散熱效率。


主機板背面走線空間

留有相當多的空間餘裕,使用者可依自己使用方式進行走線配置。


前方進氣網孔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瘋狂或是資深的水冷玩家應該都知道德國aquacomputer是蠻有名氣的一家水冷系統廠商,製作的水冷產品都蠻精美,效能也都還不錯,只是價格一直都不算便宜,畢竟這是要加上飄洋過海的運費,向來便宜不到哪裡去。水冷與空冷是屬於不同取向的散熱器,尤其是水冷系統的組成價位都偏高,又依據使用的水冷管不同有所區別,目前改裝的主流多以使用硬管為主,雖然硬管的漏水可能及建置維護費用比較高一些,不過也因為硬管的走線因改裝的功力,易於展現水冷系統美感,水冷系統改裝已漸漸從使用軟管(太空管、CF管等)轉變成硬管(壓克力管、PETG管及銅管等)。Aquastream XT Ultra水冷幫浦是aquacomputer與EHEIM技術合作的產品,電控功能相當豐富,在目前水冷系統已多屬於DDC及MCP650等2大系列幫浦(兩者改裝套件相當豐富多元,價格也合理)環境下,因此目前台灣手上有Aquastream XT Ultra水冷幫浦的使用者應該不多,實際上水冷幫浦是蠻耐用的產品,Aquastream XT Ultra水冷幫浦表現也是相當不錯,只是當初配接的KP不銹鋼轉接頭使用M12牙規,不是一般通用的G1/4牙規,在水冷管路使用軟管的環境下還可以應用,如果要改接硬管難度就高,這點就要找其他的轉接頭來因應,在拜了G大神之後發現國內知名的水冷廠商Bitspower有推出Aquastream XT系列水冷幫浦的轉接頭,就敗來作為後續改裝使用,以下就針對轉接頭產品作簡單介紹,有興趣的朋友們請參考(雖然國內通路沒有鋪貨,不過可以透過網路客服訂購!!)


Aquastream XT Ultra



KP不銹鋼轉接頭及Bitspower Aquastream XT 轉接頭。


KP不銹鋼轉接頭

原本使用的KP不銹鋼轉接頭,因為KP轉接頭使用M12牙規,不是一般通用的G1/4牙規,在水冷管路使用軟管的環境下還可以應用,如果要改接硬管難度就高。


換裝Bitspower Aquastream XT 轉接頭

將原本的G1/8及G3/8牙規轉接成水冷系統較為通用的G1/4牙規。


通用的G1/4牙規

讓PUMP能在新的水冷系統發揮其功能。


改裝硬管

雖然硬管的漏水可能及建置維護費用比較高一些,不過也因為硬管的走線因改裝的功力,易於展現水冷系統美感,水冷系統改裝已漸漸從使用軟管(太空管、CF管等)轉變成硬管(壓克力管、PETG管及銅管等)。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平價級SATA3產品,不僅價格已進入甜蜜區間,目前以多數在2K以下甚至往1K靠近的價位,效能更是令人不可忽視,安裝之後應該也是能感受到系統效能明顯提升,也就是因為固態碟(SSD)存取效能性能極佳,也隨著市場接受度越來越高,廠商不斷的研發新控制晶片及利用SSD體積較為迷你的先天優勢,其效能表現絕不容小覷,已成為系統碟的不二之選,雖固態碟以本身特性而言要取得大容量儲存市場的青睞,仍有待科技的演進來改善,這塊市場應該是傳統硬碟仍能在個人電腦中取得必要之位置,一般高階SSD產品效能實測存取速度高達存取速度多在550MB/s上下,已經相當接近SATA 6Gb/s傳輸介面極限,使用AHCI(進階主機控制器介面)的傳輸介面已漸漸無法滿足SSD的需要,解決之道可以升級成本較高的第3代 SAS傳輸介面(傳輸頻寬12Gb/s),或是使用高頻寬、低延遲的PCIe匯流排作為儲存傳輸通道,如Intel Z97晶片組主機板產品開始導入的M.2傳輸介面及使用SATA結合PCIe技術而成的SATA Express傳輸介面等,雖暫解燃眉之急,實際上仍是不敷高階SSD產品的高傳輸頻寬需求,因此Intel 主導開發與制定規範推出新的Non-Volatile Memory Express傳輸介面,簡稱NVMe,全名為非揮發性記憶體儲存裝置,當然目前支援NVMe的SSD還非常少,但是目前的產品效能確實比起採用SATA傳輸介面的產品高出不少。

Intel也早已針對SSD推出一系列產品(例如X25系列、520系列、530系列、320系列、330系列及、最新的535系列等),獲得市場不錯的反應,也持續針對市場的需求提升產品的效能及規格,選用自家的控制器,搭配自家的20nm MLC製程FLASH推出SSD 750系列產品,Intel SSD 750 系列使用 NVM Express 技術,透過四線道的 PCIe 3.0,輕鬆提供使用者毫不妥協的效能。Intel SSD 750 系列提供擴充卡與 2.5 吋規格選擇,減輕從 SATA 移轉到 PCIe 3.0 的負擔,沒有功耗或散熱限制影響效能。這款固態硬碟可以發揮極致的效能,用在多種不同的系統尺寸規格與配置,其中400GB效能實測存取效能為2,200MB/s、寫入900MB/s,隨機4K讀取430,000 IOPS,隨機4K寫入230,000 IOPS,耐用性評等 (生命週期寫入)70GB/日,原廠5年保固,待機功率4W,使用中功率12W,整體表現極佳也因此獲得市場相當多的好評價,以下就分享Intel SSD 750 400GB的效能表現吧!! 


原廠規格



 Intel SSD 750 400GB 外包裝 
外盒圖

彩盒正式版包裝,斗大的Intel SSD 750 SSD產品品牌LOGO,顯示產品形象,也可以發現SSD產品的外觀,採用目前Intel主流產品的藍底數位化風格設計。
簡單標示出產品採用的 PCIe NVMe 3.0 x4技術。


Intel SSD 750 400GB外包裝背面

Intel SSD 750 400GB實測效能,連續讀取速度最高可達2,200MB/s,連續寫入速度最高可達900MB/s,多達400G容量SSD做為系統碟已經是超級夠用,目前相對的價位大約在14K,是不算便宜,不過考量到效能表現讓對手瞠乎其後,Intel SSD 750 SSD性價比應該不是追求效能的使用者所關注的,產品原廠提供5年保固服務,世界工廠製品。


產品資訊



SSD及說明書



包含SSD本體、low Profile擋板、驅動程式及說明書。


 Intel SSD 750 400GB 
Intel SSD 750 400GB

Intel SSD 750 400GB採用PCIe NVMe 3.0 x4傳輸介面。HHHL (CEM2.0),採用自家的20 nm MLC NAND FLASH顆粒。


Intel SSD 750 400GB背面



產品資訊及規格



也標示通過相關的安規及認證。


Intel SSD 750 400GB本體正面

傳輸介面為PCIe NVMe 3.0 x4,正反面各18顆共有36顆NAND Flash顆粒,扣除OP空間後組成400GB的容量,SSD主控制器源自於自家企業級DC P3700系列,型號為Intel CH29AE41AB0,頻率為400MHz,通道數為18,支援NVMe傳輸技術。


Intel SSD 750 400GB本體背面



NAND Flash及快取記憶體



NAND Flash採用自家 29F16B08MCMFS 20nm MLC快閃記憶體顆粒,記憶體快取部分選用Micron的 2Gb DDR3L-1600 SDRAM。


Intel SSD 750 SSD

呼應主打玩家級及追求極限效能使用者的產品規劃(如果能加裝LED燈光效果就顯得更炫)。


 X99平台效能測試 
接下來就是上機實測囉
測試平台
CPU:Intel Core i7 5820K ES @4.5GHz
RAM:Kingston HyperX Predator DDR4 3000 32GB kit @ 2666 15-16-16-39
MB:ASUS X99-Pro
VGA:GALAXY EXOC GeForce GTX 970 4GB
HD:Silicon Power Slim S80 240GB(AHCI);Intel SSD 750 400GB(NVMe)
POWER:Antec Edge 750W
COOLING:空冷
作業系統:WIN8.1 X64

HDTUNE
讀&寫測試

Intel SSD 750 400GB表現相當嚇人,讀取速度及存取速度也相當快平均分別在2,886MB/s及985MB/s,搜尋時間不到0.03ms,充分表現出SSD的特性。


IOPS測試&額外測試&檔案效能



AS SSD BENCHMARK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時間飛逝,家裡的小公主不知不覺也從襁褓中的小寶寶,漸漸長大成破壞力十足的小惡魔,這個時期免不了也喜歡拿著筆進行塗鴉工程,就想說要不要找個可以讓她輕鬆塗鴉無負擔的產品,剛好看到知名的網路購物平台在特賣今天要介紹的塗鴉手寫板,讓她盡情的塗鴉,展現其創意,以下是簡單的開箱介紹。


 外包裝 
Boogie Board 8.5吋 手寫塗鴉板外包裝

輕鬆呈現產品的特點,具有下列特色:
環保:無紙化書寫 ,減少垃圾減少碳,環保愛地球。
便利:極致輕薄好攜帶,一板抵做萬張紙,乾淨俐落好整理。 
新概念書寫:不用筆也可書寫,手也輕鬆變利器,找回真實手寫感,讓力道決定線條粗細。 
◆8.5吋LCD面板 
◆超薄設計,僅0.3公分,攜帶方便 
◆Erase一鍵清除,方便又輕鬆 
◆外殼及面板使用無毒耐用塑膠材料 
◆壓力感測板,筆觸的輕重決定線條的粗細 


產品特色

包含多國語言的簡單產品介紹,可應用在辦公室、家裡或是學校。


產品技術特點

以取代傳統紙張為發想。


入手地點

看到這張貼紙,對常使用網路購物的朋友來說應該不陌生,入手地點就是PC家購物中心。


入手價格請參考



內包裝



產品及配件

手寫板、手寫筆、磁鐵、掛勾及簡單的使用說明。


手寫板正面

上面的白色圓圈就是消除鍵,一按就清掉塗鴉。


手寫板背面資訊



試寫看看

感覺還不賴,就收起來準備送給小公主玩囉!!


小結:
個人覺得使用感覺還不賴,確實蠻適合辦公室、學校或是家庭使用,當然作為小公主的塗鴉創意天地也是不錯的應用,除了僅手寫功能無法儲存外(這點會提高產品成本及設計複雜度),另外較為考驗使用者就是價格,網路售價1699不算便宜,當初也是趁著1張小朋友有找的時候入手,以上提供給有興趣的朋友參考。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