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來Fujifilm就以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色彩演繹技術而讓使用者推崇不已,也隨著科技的演進,數位相機的價格已不若早期的高不可攀,優質產品的2手價位可讓使用者能在可以負擔的價格之內入手,就鎖定評價不錯Fujifilm X-E1加上XC16-50MM組合,套件入手價格9K,算是能輕鬆進入X-Trans CMOS感應器繽紛色彩的領域,在2012年推出的Fujifilm X-E1感應器採用與X系列旗艦機種X-Pro1相同的高性能1600萬像素 X-Trans CMOS感應器。採用原創無序性彩色濾鏡矩陣,X-E1的X-Trans CMOS感應器能消除傳統系統所使用的光學低通濾鏡所產生的摩爾紋。X-Trans CMOS感應器能充分捕捉來自鏡頭的光線,在高感光攝影時也有強化排除雜訊的優越效果,另外採用大型APS-C感應器能提供使用者創造美麗"散景"效果的能力。另外已習慣閃燈使用條件下也入手Fujifilm EF-20閃燈來搭配使用,以下是簡單的使用心得。
Fujifilm EF-20
Fujifilm EF-20外盒
EF-20 TTL Flash,GN值:20 (ISO100‧m)。
Fujifilm EF-20
產地
世界工廠
內包裝
含說明書。
內部保護
保護的還不錯。
保固書及相關說明文件
Fujifilm EF-20閃燈
約100克 (不含電池),以重量而言算是相當輕便,可見EF-20 屬於簡便而小巧的閃光燈,另外熱靴部分可以向內收納後放入口袋,方便使用者攜帶。
後方控制區
分別有閃燈開關、EV補償功能及測試開關。EV 補償功能,使用者可以在 +1.0EV 至 –1.0EV 的 EV 補償功能 [EV ADJUST] 上,可以在 5 個階段(–1、–0.5、0、+0.5、+1),且上方 90 度的可調節範圍,可自由改變照射角度發揮間接閃光的作用。
閃燈金屬接點
產地及型號
電池室
採用2顆3號電池。
閃燈
柔光片
Fujifilm X-E1+EF-20
結合圖
90度正面。
結合圖
90度側面
閃燈直打(0度)
閃燈可提供0、45、60、75和90度垂直等角度使用方式。
閃燈直打(0度)側視圖
閃燈45度側視圖
閃燈60度側視圖
閃燈75度側視圖
閃燈90度側視圖
實際試拍及結語
實際試拍
僅縮圖,自動白平衡,EV 補償功能0。
結語
心得:
Fujifilm顏色演繹能力果然讓人心動不已,還原現場光線實在有獨到之處,相當適合追求眼見真實的使用者,X-E1對焦性能在韌體升級之後略有提升,實際使用對焦速度上就網路實測而言確實也是有感升級(但個人感覺仍比不上現役的SONY a6000),對於喜愛傳統底片機使用者而言,使用者能簡單快速上手,使用者也可自定義部分功能鍵,使用起來更為順心,X-E1的對比式對焦系統共有49個自動對焦點,也提供5種的對焦框尺寸讓使用者使用,Fujifilm透過相機的軟硬體升級及增添更好的鏡頭,最近的X-T1或是即將上市X-T10都獲得使用者的好評或肯定,這幾年下來可以發現X-mount系列產品功能及組合可說是越來越完善,只是個人仍較習慣SONY系列使用方式(畢竟也使用蠻久一段時間了),這次僅做個紀錄,雙系統狀況實在是負擔不起,以上提供給有興趣的朋友參考。
目前分類:敗家物 (197)
- May 31 Sun 2015 04:17
色彩吸睛 出色動感 Fujifilm X-E1&EF-20閃燈使用小心得
- May 17 Sun 2015 04:01
2015年版小米活塞耳機簡單開箱
小米的產品通常訴求是高CP值的產品,今年的米粉節已結束,因為老婆大人時常找不到耳機,所以在米粉節裡也幫她添購1組新版小米活塞耳機備用,免得要用時找不到可以用的耳機,新版小米活塞耳機採用陽極處理及鋁合金髮絲紋效果,質感不錯,榮獲 2015 年德國紅點設計大獎,獨家音質優化專利金屬複合振膜技術,提供使用者出色高傳真音質、解析力也升級,性能媲美高價位入耳式耳機,主打500元以下市場等級聽歌神器,入手後不能免俗的就簡單開箱一下!!
官網
http://www.mi.com/tw/headphones3/
規格
新小米活塞耳機
新小米活塞耳機外包裝
外包裝規格標示
打開外包裝
耳機細部用料介紹
耳機控制鍵的功能介紹
耳塞選用介紹
耳機收納介紹
內部包裝
內盒背面
耳機的規格介紹。
耳機及收納盒
3種尺寸的耳塞
標示明確,使用者可依需求選用適合的耳塞尺寸。
收納
耳機的保護及收納方式。
新小米活塞耳機
耳機採用陽極處理及鋁合金髮絲紋效果,質感不錯,榮獲 2015 年德國紅點設計大獎,獨家音質優化專利金屬複合振膜技術。
線控
小米活塞耳機(標準版)採用美國 Knowles (樓氏)進口微機電麥克風,體積更小,穩定性極高。同時,線控採用直通式設計,耳機線從插頭開始到雙耳採用直通設計,線控中無焊點,確保聲音訊號傳輸不間斷,更低的失真度,具備更好的音質和更清晰的通話品質。並且完全相容小米手機,並全新支持 iPhone、iPod 等 iOS 設備部分功能。
鍍金接頭及線身
為了提升耳機線的韌性,耳機芯線採用了堅韌耐拉的克維拉防彈絲纖維,有效地保護耳機線,並延長使用壽命,為降低耳機線容易纏繞打結問題,線材表面採用編織線材質,使而耳機線保持柔韌性且不易纏繞,近耳端線材使用 TPE 表面,更能降低與衣服的摩擦,減少“聽診器效應”。
結語
小結:初步試聽新版小米活塞耳機個人認為物有所值,等Run in一段時間之後,表現應該會再提升一些,到時再交接給老婆大人使用,以上提供給有興趣的朋友參考。
- May 13 Wed 2015 01:23
墊定基礎 磨亮利器 ASUS ROG Whetstone 電競滑鼠墊評測
ROG玩家共和國產品開發主打中高階電腦玩家為主,已推出的產品主要有主機板、顯示卡、筆記型電腦、音效卡、滑鼠、耳機及其他電競週邊等,都受到相當多的玩家所喜愛,也堪稱ROG逸品共和國。近期電競市場相當夯,也可以看出電腦周邊市場越來越競爭,各家廠商都將產品的開發領域網不同方向延伸,就連不少板卡大廠也陸陸續續推出電腦周邊的產品,如ASUS ROG也順此趨勢,開發了不少電腦週邊產品,如電競筆記型電腦,電競滑鼠、電競耳機解決方案等,積極將產品生產領域突破,以期獲得更多消費市場,另外遊戲周邊中,比較熱門的有鍵盤、滑鼠、耳機等,之前引起不小波瀾的的光學電競滑鼠產品 ASUS ROG Gaming Mouse Gladius,成功打響名號,這次更再接再厲的推出電競訴求的滑鼠SICA及搭配兩者的滑鼠墊Whetstone,提供遊戲玩家更好的遊戲周邊,這次兩款新產品官方定價新台幣的話約在1,000左右,SICA滑鼠算是在消費者較能接受的價位,就一般市售電競滑鼠墊價格而言,Whetstone價位則是較為考驗消費者接受度,以下就這組ASUS ROG Gaming Mouse Pad Whetstone電競滑鼠墊作簡單的介紹及測試吧!!
原廠資訊網頁http://www.asus.com/Gaming/ROG_Whetstone/
滑鼠墊外包裝
ASUS ROG Whetstone電競滑鼠墊外包裝
採用ASUS ROG一貫電競系列產品熱血風格包裝設計,讓使用者了解產品的訴求及定位。
滑鼠墊窗格
這個位置放置ROG敗家之眼貼紙。
產品技術特點
配合ROG設計風格,以黑紅雙面色系電競滑鼠墊,圖示及技術特點展示,進階的電競滑鼠墊,擁有ROG特有的瑪雅風格紋路,也由於採用混合矽膠物,防水表面可讓使用者輕鬆洗滌,也能確保耐用及高品質,給使用者爽快的電競體驗。
產品特色
可彎曲設計,易於清潔及耐用的矽膠底部。
多國語言產品介紹
提供多國語言簡介(含正體中文),是原廠的用心之處。
產地及規格
鼠墊長寬為32公分 X 27公分,比A4紙稍大一些,面積算是中等大小,厚度為2公釐,產地為台灣製造的精品。
入手地點
內包裝
一樣具有滿滿的ROG設計風格。
產品內包裝及配件
滑鼠墊放置方式還算妥善,另外附贈ROG敗家之眼貼紙一張。
ASUS ROG Whetstone 電競滑鼠墊及結語
滑鼠墊及配件
共有滑鼠墊1張、貼紙。
滑鼠墊
身為進階的電競滑鼠墊,擁有ROG特有的瑪雅風格紋路,也由於採用混合矽膠物材質,順暢感十足及定位精準外,其防水表面可讓使用者輕鬆洗滌完稍事清潔就能立即使用,也能確保耐用及高品質,給使用者爽快的電競體驗。
滑鼠墊細節
雷射雕刻打上玩家共和國的血統印記,也擁有ROG產品特有的瑪雅風格紋路,顯示這張電競滑鼠獨特性。
滑鼠墊底部
採用混合矽膠物材質,提供相當不錯的止滑能力,搭配2mm的厚度設計,確實讓手感更好。
細節
冠軍之選。
搭配老大哥Gladius電競滑鼠
兩者相輔相成,是電競娛樂絕佳夥伴。
小結:
ASUS ROG Whetstone身為進階的電競滑鼠墊,擁有ROG產品風格外,搭配老大哥Gladius順暢感十足及定位精準外,其採用混合矽膠物材質,防水表面可讓使用者輕鬆洗滌完稍事清潔就能立即使用,也能確保耐用及高品質,給使用者爽快的電競體驗,這款Gaming Mouse Pad較為考驗使用者就是價格接受度了,以上提供給有興趣的朋友參考。
- May 02 Sat 2015 03:55
輕薄迷你 小米5000陽極紅行動電源簡單開箱
今年的米粉節已然結束,當天搶行動電源的網友可以說是像是在作戰似的,時間一到手腳慢的人,就是只能望網頁興嘆,等下一個開放時段再跟大家搶貨了,小米的行動電源自開賣以來都是相當熱銷的周邊產品,價格平實用料實在,想便宜入手的網友幾乎都要等官網的開賣訊息公告之後,再到官網等候開賣再搶貨,能順利搶到當然是相當開心的一件事,另外搶不到的網友也大有人在,當然有些網友可以接受黃牛加價,個人則是不太能接受,反正搶得到就用,搶不到就是等下次開賣再碰運氣了,剛好最近這波有順利搶到1組5000行動電源(額定電容量3300mAh),不能免俗的就簡單開箱一下!!
行動電源外包裝
行動電源外包裝規格標示
標示行動電源容量、顏色、型號、輸出入規格、生產商及製造商等資訊,這次購買的顏色是紅色。
行動電源及配件
除本體外,有一條Micro USB傳輸線及說明書。
行動電源正反面
分別標示XIMOMI品牌及網址,外殼顏色為陽極紅色,並採用噴砂處理,質感不錯。
開關及連接埠
包含電源開關、電量指示燈、充電時micro USB輸入埠、輸出USB埠等。
規格
於底部標示行動電源容量、型號、輸出入規格、生產商及製造商等資訊,這顆5000行動電源(額定電容量3300mAh)行動電源最高輸出為DC5.1V 2.1A。
結語
小結:
這款5000行動電源(額定電容量3300mAh)就整體而言,價位相當實惠,外型質感也相當精緻,電容量也足以應付一般人行動電源基本需求,如果有機會搶到的話,是不錯的行動電源選擇之一,以上提供給各位參考!!
- Apr 29 Wed 2015 02:06
換裝訂製模組線 NCASE M1 V3.0機殼&CORSAIR RM450 450W裝機簡測
之前開過箱的NCASE M1 V3.0這款機殼最大限度保留ITX的擴充性,而且還擁有高質感亮眼外型設計,在外部尺寸維持輕巧狀況下,讓使用者能安裝高階的顯示卡,大大增加了其擴充及靈活性。內部結構的設計更是有著強大的擴充彈性,更能安裝多達3顆3.5"硬碟或是3顆2.5"的SSD或硬碟裝置,甚至雙12CM風扇的薄型水冷排都能輕鬆搭載。機殼雙側邊的散熱開孔及保留走線孔位上等設計顯示了其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的全方位設計,滿足消費者選擇機殼產品的重點,並且請相當知名的鋁合金機殼的生產廠商-聯力公司代工生產這款機殼,以全鋁合金工藝及用料打造高品質機殼,可說是優質的ITX機殼產品(雖然價格確實不斐),在之前的開箱建議若要選用ATX電源供應器儘量選擇模組化設計產品,可減少線材無法合理收納之情形,在線材部分建議可訂製適當長度的模組化線材,以下是簡單的換裝線路的介紹。
原廠網頁
https://www.ncases.com/
訂製的模組化線及實際裝機
選用鐵氟龍鍍銀線
價格及訂製的長度。
鐵氟龍鍍銀線
共有1組ATX 24P線長度為25CM、1組EPS 8P長度為40CM及2組SATA線長度均為15CM。
裝機平台部分
CPU:Intel Xeon E3-1240 v3 ES
RAM:ADATA DDR3 1333 8GX2
MB:ASRock Z87E-ITX
VGA:Powercolor HD7750 1GB
HD:TOSHIBA mSATA 256G、WD Black 4TB
POWER:CORSAIR RM450 450W
CASE:NCASE M1 V3.0
COOLING:空冷
原本的配置及走線
使用CORSAIR RM450 450W內附的模組線路,搭配上NCASE M1 V3.0迷你的身形,顯得有點多餘,線也不好收納及藏線,才想說訂製模組化線路來改裝。
RM450搭配訂製的模組化線路
走線及配置更為簡潔
小朋友算花的值得!!
結語
小結:
NCASE M1(V3)是專為追求ITX主機最大運用空間的使用者所推出,內部空間相當充裕,可說是空間配置極致版ITX空水冷機殼,換裝訂製的模組化線路讓走線更為美觀且更有效率,減少收納多餘線材之困擾,讓使用者在合理預算及追求迷你體積中也可以擁有許多優質設計及夠用的空間擴充設計,可以輕鬆安裝水冷散熱排等組件,以上更換訂製模組化線路搭配情形提供給告位參考。
- Apr 21 Tue 2015 02:36
Verbatim microSDXC 64GB記憶卡評測
多數人對於儲存容量應該對多多益善持正面的想法,這點可以在Apple iPhone較新的系列手機中也開始提供高達128GB儲存容量的手機可以驗證,高品質影音檔案的使用及管理,也相對的對智慧型手持裝置的儲存空間造成挑戰,也讓非Apple系列的手機或是平板這類的智慧型手持裝置,主打的功能都基本上會考慮記憶卡的擴充能力,畢竟智慧型手持裝置考量到成本,不可能無限制提供使用者儲存空間,也讓microSDXC或microSDHC記憶卡系列記憶卡應該是可擴充記憶卡的手持智慧型裝置使用者常常會選購的配件之一,因為消費者手上的設備的紀錄能力越來越強大,相對的對記憶卡讀取、寫入速度的需求也就越來越高,加上對裝置內建的儲存空間大小不敷其所需,如果預算足夠的話也多會選購較高容量的產品,所以也有許多廠商推出標榜高速的大容量SDXC或microSDXC記憶卡產品,例如個人之前測試過的Patriot EP SDHC UHS-I記憶卡及ADATA Premier Pro系列SDXC記憶卡、PNY Elite Performance SDXC UHS-I 64GB/256GB記憶卡及SanDisk Extreme microSDXC UHS-I 64GB記憶卡等,都有相當不錯的讀取及寫入速度,在使用上更能滿足最適合喜歡具備一定傳輸效能與大容量的使用者所選用。近期網購發現Verbatim microSDXC Class 10 UHS-I U1 64GB記憶卡容量及價格比算是相當實在,其最低資料傳輸速率為 10 MB/s,對於有這樣高儲存容量的使用需求市場獲得不錯的反應,效能表現也確實不差,以下就簡單分享其外觀及實測效能表現。
原廠網址
http://www.verbatim.com.cn/zh_CN/products/memory-cards
記憶卡外包裝
網購入手
入手價格7張國父有找。
Verbatim microSDXC Class 10 UHS-I U1 64GB記憶卡 記憶卡外包裝
記憶卡外包裝採用吊卡式包裝,主打高容量的Micro SDXC記憶卡產品,Verbatim microSDXC UHS-I U1系列記憶卡,具有UHS-I、Class10等特色。
存取效能表現及終身產品保固
標示為Class 10 UHS-I,表示至少寫入速度最低達10MB/s以上,也算是夠用的效能表現,智慧型手機、平板或小型相機使用者也能快速完成資料傳輸,套件中包含記憶卡及轉接卡。
外包裝背面
標示產品規格及說明,其中當然也有正體中文,支援影片錄製及高存取效能使用者所設計、台灣封裝的精品。
記憶卡
Verbatim microSDXC Class 10 UHS-I U1 64GB 記憶卡
記憶卡本體可以看出為Verbatim製品,提供高達64GB的儲存容量,也明確標示Class 10 UHS-I U1規格,代表最少提供10MB/s的寫入速度。
Verbatim microSDXC Class 10 UHS-I U1 64GB 記憶卡背面
僅有金手指及序號。
轉接卡
可以讓使用者轉接成標準SD卡大小使用。
效能測試及結語
接下來就是上機實測囉
測試環境
CPU:Intel Core i7 4770K ES
RAM:Kingston HyperX Savage DDR3 2400 16G kit @2400 CL11-13-14-32
MB:ASUS Maximus VII Ranger
VGA:GALAX HOF GeForce GTX 970 4GB
HD:Intel SSD 530 180GB(AHCI模式)
POWER:Antec HIGH CURRENT PRO 1200W
COOLING:空冷
作業系統:WIN8.1 X64
讀卡機:Kingston MobileLite G4(USB3.0)
記憶卡:Verbatim microSDXC Class 10 UHS-I U1 64GB 記憶卡
ATTO
效能表現,讀取最高有突破83MB/s左右的傳輸效能,寫入效能部分突破24MB/s的效能,較原廠標示的效能為高。
CrystalDiskMark
讀取最高有突破84MB/s左右的傳輸效能,寫入效能部分突破24MB/s的效能,較原廠標示的效能為高。
結語
小結:這張Verbatim microSDXC Class 10 UHS-I U1 64GB記憶卡,在格式化之後可以提供高達接近60GB的儲存空間,已經大於一般手機內建的儲存容量,實測效能表現也保有一定水準,讀取速度平均多能有達到80MB/s以上,寫入速度平均也多能達到20MB/s以上,保固部分原廠也提供終身保固的服務,實際入手價格算是相當合理的價位,相對於讀寫速度高達95/90 MB/秒等級記憶卡來說,價格確實便宜不少,對預算有限制的使用者來說實際表現差距算是讓人可以接受,不過對於追求儲存空間最大化及高效能的專業攝影師、熱愛攝影人士來說,可能還是選擇效能更好的產品為優先,以上測試提供給有興趣的朋友參考!!
- Apr 11 Sat 2015 00:20
Brother PT-1280 輕巧型中英日文標籤印字機簡測
最近因為辦公室文書作業需要,經常需要標籤紙或是卷出紙來標示文章的重點,為了讓文書資料更為整齊美觀,想說市面上也有不少廠商推出標籤印表機,Brother PT-1280 標籤印字機特賣時價位在個人可以接受範圍,想說買一台來用看看,可列印兩行的可攜式中英文標籤印表機,具有邊框、垂直、序號等列印功能滿足辦公、商務、家庭等領域的需求。確實屬於經濟、易用的PT-1280中英文標籤印表機,機器使用的是3.5mm-12mm寬的TZ系列覆膜標籤色帶,原廠也提供多樣式的標籤色帶供使用者選用,也提供中英文鍵盤設計以及存檔功能,在使用的時候便於編輯操作,以下是簡單的測試分享。
外包裝
Brother PT-1280 標籤印字機外盒
Brother PT-1280 標籤印字機主要針對辦公、商務、家庭等領域的需求。具有邊框、垂直、序號等列印功能。
Brother PT-1280 標籤印字機配件
內含標籤色帶1組,另外這次購買套件為沒有變壓器的版本。
支援的標籤色帶
可更換的TZ標籤色帶:可方便快速地更換不同顏色、寬度的標籤色帶,原廠提供使用者可選擇的標籤色帶型號非常多樣。
外盒背面
有相關標籤印字機功能、配件及標籤色帶的介紹,讓使用者了解還有哪些原廠配件可以敗。
產品內部包裝
可有效保護產品。
本體及配件
相關說明書及保固書
Brother PT-1280 標籤印字機試用及結語
Brother PT-1280 標籤印字機
‧列印精度180dpi
‧標籤寬度3.5mm、6mm、9mm、12mm
‧可列印2行文字及3種字體大小
‧8字元液晶顯示
‧18種邊框可供選擇
‧序號列印功能
‧垂直列印
‧1118種內置符號:普通辦公用到的符號以及其他類型的圖形符號
‧2行列印:在小小的標籤上可滿足一般列印需求。
後方連接埠
裁紙器、標籤色帶室及電池室底蓋開關及外接式變壓器連接埠。
底部
提供2組止滑墊。
標籤色帶室及電池室
安裝標籤色帶及4號電池。
標籤色帶室
安裝標籤色帶區域。
電池室
可安裝6顆4號電池就能隨身攜帶使用,或是透過外接變壓器供電使用。
列印成果
結語
心得:列印成果蠻不錯,對於文書資料標示分類確實有幫助,是文書資料管理小幫手,小缺點就是原廠耗材價格不算便宜,大量印製也是需要不少小朋友,以上提供給有需要的朋友參考。
- Apr 08 Wed 2015 02:35
智取無線 PQI Air Card 無線網路記憶卡 microSDHC 16GB 簡測
智慧型手持裝置帶給使用者相對的便利,讓以往資料的管理方式也面臨相對挑戰,這也是對智慧型手持裝置依賴度較高的使用者常會面臨到的問題,在影音檔案的使用及管理上,會趨向於唾手可得的情況,如何迅速存取消費者手上的相機或是攝影機內部內容,也讓目前相機紛紛內建Wifi傳輸的功能,不過舊款或是尚未內建Wifi傳輸功能的相機如何解決無線傳輸的需求,這也是PQI Air Card與傳統傳統記憶卡功能不同的地方,即利用Wi-Fi技術,透過無線的傳輸,讓使用者可以隨時隨地盡情分享檔案資料,少了惱人的傳輸線,只要幾個簡單的步驟,無論在室內或戶外,都可以立即傳輸,無須透過電腦或讀卡機讀取檔案,解決一般檔案資料無法立即分享的困擾,以下就簡單分享其外觀及實測效能表現。
原廠網址
http://tw.pqigroup.com/prod_in.a ... d=85&prodid=427
PC家購入
趁特價時入手,價格為799。
記憶卡外包裝
PQI Air Card 無線網路記憶卡外包裝
記憶卡外包裝採用吊卡式包裝,主打Wifi無線傳輸記憶卡產品,支援4GB至32GBMicroSDHC記憶卡,這次包裝內含PQI microSDHC 16GB 記憶卡。
支援的作業系統
iOS / Android (建議使用 iOS 4.0以上 / Android 2.1以上),可自行下載AirCard+ 專用應用程式 ,最多支援 3 人同時連線 。
內含PQI microSDHC 16GB 記憶卡
外包裝背面
標示產品規格及說明,其中當然也有正體中文,世界工廠製品。
PQI Air Card 無線網路記憶卡
記憶卡本體可以看出為PQI製品,採用SD 2.0介面、支援IEEE 802.11 b/g/n無線傳輸技術。
PQI Air Card 無線網路記憶卡背面
有金手指及相關認證。
無線網路記憶卡套件
microSDHC記憶卡及PQI Air Card轉接卡。
管理介面
下載APP之後,與標示PQI Air Card的SSID建立連線即可使用。
效能測試
接下來就是上機實測囉
測試環境
CPU:Intel Core i7 4770K ES
RAM:Kingston HyperX Savage DDR3 2400 16G kit @2400 CL11-13-14-32
MB:ASUS Maximus VII Ranger
VGA:EVGA GeForce GTX 780 Ti Classified K|NGP|N Edition
HD:Intel SSD 530 180GB(AHCI模式)
POWER:Antec HIGH CURRENT PRO 1200W
COOLING:空冷
作業系統:WIN8.1 X64
讀卡機:Kingston MobileLite G4(USB3.0)
記憶卡:PQI microSDHC 16GB 記憶卡
ATTO
效能表現讀取最高有突破21MB/s左右的傳輸效能,寫入效能部分突破13MB/s的效能,符合原廠標示的效能。
CrystalDiskMark
讀取最高有突破21MB/s左右的傳輸效能,寫入效能部分突破13MB/s的效能,符合原廠標示的效能。
結語
小結:這次透過PQI Air Card 無線網路記憶卡即可輕鬆讀取手上如Sony RX1或是FUJIFILM X-E1等無Wifi傳輸功能的相機內的影音檔案,有效進行應用管理,以上提供給有興趣的朋友參考。
- Feb 15 Sun 2015 23:23
個人健康管理小幫手 小米手環
現代人越來越注重個人的健康自主管理,方式有相當多元,目前蠻熱門的智慧手環就是其中一種,透過智慧手環可協助使用者輕鬆記錄每日的運動數據,搭配APP就能管理及了解自己的運動及睡眠等狀況,所以在市面上也蠻多智慧手環產品可供選擇,近期小米也將產品的開發增加智慧手環產品,透過小米手環可幫使用者記錄全天活動,計算行走距離及熱量消耗,當然也可以自行設定每天目標,在智慧手環幫助下輕鬆完成每日運動量,全新的運動體驗讓使用者更熱愛健康生活,藉此可了解自己運動及身體更多資訊,以下是簡單的開箱分享。
入手及外盒
外盒
目前官網現貨發售中(個人是友人愛心脫售取得)。
外包裝
以一慣的再生紙外盒包裝,質感還不錯,與其他的智慧型產品的訴求平價實用相襯。
外包裝背面
產品相關規格的標示,諸如支援 Android4.4 及以上版本,並具有藍牙4.0的安卓手機;支援 iOS 7.0 或以上版本,與 iPhone、iPad 及 iPod touch 相容。也具備IP67的防水防塵能力。
內包裝
保護蠻確實的,智慧手環穩固的嵌在中間,可有效避免產品受到損傷。
智慧手環
已經通過台灣NCC的認證。
智慧手環及配件
包含智慧手環本體、充電線及說明書等。
充電線
小米手環續航力相當不錯,能達到30天左右,所以用到充電線頻率大約是1個月1次就可以。
小米手環
手環腕帶
目前提供6種顏色。
手環主體
有小米的商標字樣。
充電位置
要充電時將手環主體取下,將金屬接點對準充電線塞入即可。
小米手環APP介面
韌體升級
管理介面
我的設備
可設定尋找手環、指示燈顏色、佩戴方式、來電提醒及手環震動功能。
指示燈顏色
共有4種顏色可供設定。
配戴方式
可區分為左右手及吊飾。
來電提醒
智慧鬧鐘
個人資訊
可設定每天運動的目標步數。
跑步
這次韌體更新新增的功能,讓手環的運用更為多元。
實驗室
可以記錄跳繩及仰臥起坐。
服務
提供微信接入功能。
分享
可以分享至微信、Facebook及Line上的好友。
APP的版本
今天的活動紀錄
昨晚的睡眠紀錄
昨晚的睡眠情形
結語
小結:小米手環的功能蠻實用的,價格也相當親民,如果有智慧手環需求的使用者,確實可以參考看看,作為個人自主健康管理的小幫手,以上測試提供給有興趣的使用者參考。
- Feb 05 Thu 2015 01:26
Crucial M550 512GB 更新MU02韌體效能評測
M550更新MU02韌體效能測試
Crucial Storage Executive工具軟體
之前Crucial的SSD產品更新韌體程序稍微繁瑣些,現在透過原廠工具軟體就能輕鬆更新韌體,另外也可管理自家的M500, M550, MX100, MX200及BX100等SSD產品了!!
MU02 版包含下列變更:
• 改善電源狀態轉換期間的穩定性、效率及效能
• 改善電源供應不穩定環境的處理方式
• 改善 SATA介面訊號完整性問題環境的處理方式
• 改善 SMART讀取命令回應時間
• 修正處理 NCQ Trim 命令時發生的錯誤
• 修正 SMART屬性 5 報告
重新啟動之後就會進入韌體更新程序
HDTUNE
讀&寫測試
Crucial M550 512GB表現一樣可圈可點,寫入效能相當不錯,存取速度也相當快平均分別在528MB/s及422MB/s,整體搜尋時間不到0.04ms,充分表現出SSD的特性。
IOPS測試&額外測試&檔案效能
AS SSD BENCHMARK
IOPS表現相當不錯,讀取有96000、寫入也有82000以上的成績表現,高達1160分以上的表現,確實為效能等級的SSD產品,搜尋時間也相當快,充分表現出SSD的特性。
ATTO
效能表現,單顆讀取最高有突破560MB/s,寫入效能部分突破510MB/s,基本上與原廠規格相符。
CrystalDiskInfo
韌體已更新為原廠提供的最新版本的MU02。
CrystalDiskMark
效能表現也是相當優越,因為非採用壓縮技術,如果選用其他壓縮演算法測試,效能差距不明顯,讀取最高達526MB/s左右,寫入也有突破500MB/s左右。
AIDA 硬碟測試
讀取速度也相當快最高達到540MB/s,整體搜尋時間約在0.03ms,充分表現出SSD的特性。
AJA TEST
效能表現也是相當優越,讀取最高達524MB/s左右,寫入也有482MB/s左右。
PCMARK Vangate
也獲得74676的高分。
PCMARK 7
也獲得5497的高分。
PCMARK 8
獲得4992的高分,Bandwidth為293.14MB/s。
AnvilBenchmark
Incompressible
獲得4910的高分。
0fill模式
獲得4903的高分。
TxBENCH
效能表現也是相當優越,讀取最高達556MB/s左右,寫入也有511MB/s左右。
- Feb 01 Sun 2015 00:20
Crucial M550 512GB 評測
優質產品跳水時,應該會強烈引起玩家的購買慾望吧!!近期效能表現相當不錯的M550也慢慢出現跳水價格,這點會讓胃口被平價SSD效能養壞的使用者,可以透過這個機會敗家升級,尤其多數240/256G的SSD價格已慢慢降到3K以內的價位,想當初Intel推出40G的X25-V系列剛面市之時,也是讓許多玩家趨之若鶩,紛紛敗個一兩顆來玩或組個RAID0加速一下,當時個人電腦系統中較弱的存取速度,有玩過的玩家應該也是能感受到系統效能提升之感,那時的價位一顆也接近4K左右,兩顆也差不多約在8K左右,現在的256GB SSD產品市場也差不多符合這樣的條件,也隨著市場接受度越來越高,廠商不斷的研發新控制晶片及利用SSD體積較為迷你的先天優勢,其效能表現絕不容小覷,之前Crucial也早已針對SSD推出一系列產品,例如RealSSD C300、M4及M500系列也獲得市場不錯的反應,也會針對市場的需求提升產品的效能及規格,這次Crucial選用Marvell新推出的88S9189控制器,搭配自家的20nm Micron MLC最新製程FLASH推出最新產品M550,其中256GB效能實測存取效能為讀取550MB/sec、寫入500MB/sec,比起上一代Crucial M500 240GB產品讀取500MB/sec、寫入260MB/sec,效能進步不少,寫入部分更是增長不少,也因此獲得市場相當多的好評價,為了因應NB裝機趨勢預設厚度僅有7mm,可說是輕薄型筆電的使用者一大福音,當然如果是傳統9.5mm厚度的裝機空間,原廠也提供增厚架,讓使用者不用擔心安裝後會晃動,近期M550 512GB已下殺至個人認為十分合理價位,5.5K有找的價位,就心一橫敗入了,以下就簡單分享Crucial M550 512G的效能表現吧!!
Crucial M550硬體介紹及規格
外包裝及SSD
外盒圖
斗大的Crucial M550產品品牌LOGO,顯示產品形象,也可以發現SSD產品的外觀為科技感時十足的藍白色搭配風格設計。鑒於120/128GB對玩家們來說是有點不夠用了,240/256GB容量SSD通常是做為進階使用者的系統碟選購優先考量,這次入手的512GB高容量在實際應用上應該已能滿足多數使用者的使用需求,這顆SSD代理商是捷元。
產品特色
美光製品的品質、硬體資料保護、過熱的保護及3年的保固期。
外盒背面
簡單的產品特色介紹,簡單標示出產品特色,厚度7mm、SSD本體及增厚配件等,僅有英文及簡體中文其他語言特色介紹,沒有繁體中文是比較可惜,產自世界工廠的優質SSD產品,及通過的相關安規認證。
內部包裝
SSD以塑膠盒固定保護於其中,避免運送途中可能的碰撞震動造成產品損傷。
Crucial M550 512GB
Crucial M550 512G套件總成
SSD本體及增厚硬碟架等,相當基本的配件組。相當基本的配件組,主要提供裝機使用,價格屬於較為便宜的版本,所以沒有像一般SSD產品附上2.5吋轉3.5吋裝置架或是固定螺絲,這點倒是可以接受(反正網路也有販售便宜可以使用的轉接架)。
Crucial M550 512GB
Crucial M550 512GB 固態碟屬於3年保固產品,外殼為全鋁合金磨砂處理,整體質感非常不錯。
Crucial M550 512GB背面
產品規格確認,明確標示為Crucial M550 512GB產品,採用SATA 6Gb/s傳輸介面、支援TRIM技術,產自世界工廠的SSD產品。
保固貼紙
其中一顆螺絲位在貼紙下方,一般使用者建議不要拆解,可能會影響保固,另外參考國外的測試,512GB內部正反面各8顆2面共16個NAND FLASH,單顆容量32GB的自家20nm MLC NAND FLASH顆粒,控制器採用新的Marvell 88S9189控制器,整體效能提昇不少。
連接埠
採用標準規格的SATA連接埠及POWER連接埠。
效能測試
接下來就是上機實測囉
測試平台部分
CPU:INTEL CORE i7 4770K ES
RAM:Kingston HyperX Savage DDR3 2400 16G kit @2400 CL11-13-14-32
MB:ASUS Maximus VI Formula
VGA:EVGA GeForce GTX 780 Ti Classified K|NGP|N Edition
HD:Intel SSD 530 180G(AHCI);Crucial M550 512GB
POWER:Antec HIGH CURRENT PRO 1200W
COOLING:CPU水冷、GPU水冷
作業系統:WIN8.1 X64
HDTUNE
讀&寫測試
相較於上一代同級SSD產品表現,Crucial M550 512GB表現相當可圈可點,寫入效能相當不錯,存取速度也相當快平均分別在510MB/s及424MB/s,整體搜尋時間不到0.04ms,充分表現出SSD的特性。
IOPS測試&額外測試&檔案效能
AS SSD BENCHMARK
IOPS表現相當不錯,讀取有97500、寫入也有79000以上的成績表現,高達1170分以上的表現,可以歸類為效能等級的SSD產品,搜尋時間也相當快,充分表現出SSD的特性。
ATTO
效能表現,單顆讀取最高有突破560MB/s,寫入效能部分突破510MB/s,基本上與原廠規格相符。
CrystalDiskInfo
韌體部分仍是原出廠的MU01,最近原廠也提供的最新版本的MU02,有空再更新之後做個簡單的效能對比。
CrystalDiskMark
效能表現也是相當優越,因為非採用壓縮技術,如果選用其他壓縮演算法測試,效能差距不明顯,讀取最高達501MB/s左右,寫入也有突破480MB/s左右。
AIDA 硬碟測試
讀取速度也相當快最高達到540MB/s,整體搜尋時間約在0.02ms,充分表現出SSD的特性。
AJA TEST
效能表現也是相當優越,讀取最高達505MB/s左右,寫入也有468MB/s左右。
PCMARK 7
也獲得5141的高分。
AnvilBenchmark
Incompressible
獲得4984的高分。
0fill模式
獲得4960的高分。
TxBENCH
效能表現也是相當優越,讀取最高達562MB/s左右,寫入也有506MB/s左右。
結語
小結:Crucial M550 512GB的產品效能表現相當不錯,ATTO測試讀取最高有突破560MB/s左右的傳輸效能,寫入效能部分突破500MB/s的效能,IOPS效能表現也是相當亮眼,如果較為追求寫入效能及較大使用容量的使用者,這款SSD產品建議可以採購512GB,之後原廠應該會推採用16nm製程的產品。整體來說各家的控制器各有優缺點,當然SandForce和Marvell的效能對照是有興趣購買SSD產品的使用者,最難取捨的地方,就帳面數字言SandForce連續讀寫效能挺亮眼,Marvell則是實際使用及測試反映表現相當不錯,可說是各有優缺點,期待SSD產品間的殺價競爭能持續降至讓更多使用者滿意的價位,讓消費者有福氣輕鬆享受SSD的效能表現,接下來就是找個時間進行安座大典,然後享受SSD的傳輸快感囉,另外保固內如果產品有問題可透過原廠代理商保固進行處理,捷元的代理服務讓使用者多能滿意,以上提供給各位參考!!
- Jan 14 Wed 2015 23:37
設計精巧靈活 自由堆砌ITX空間極限 NCASE M1 V3.0機殼評測
說到機殼大概是個人最常不小心敗家的產品之一,對於優質的機殼產品,總不小心就失心瘋敗下去,讓家中機殼漸漸的越堆越多啊!!當然機殼的選擇常是取決於使用者不同的需求,例如預算常是使用者選擇機殼產品的重點之一,中高階機殼的設計及用料都沒話說,不過價位以一般消費者整機預算來說都是偏高的情形下,要選到便宜又兼具中高階機殼的特色的產品可說是不多,或是對某樣顏色有特殊喜好等,或是對內部空間由獨到需求,如水冷裝機、ITX小殼、絕佳的空冷規劃等。
ITX這類迷你機殼市場可說是越來越熱鬧了,畢竟ITX或是M-ATX主機板的功能甚至是Intel的NUC系列所提供的功能及效能,已經能夠基本滿足使用者的裝機需求,所以也越來越多消費者能夠接受或是選購新主機時會以機殼體積為優先考量產品。這點就是受惠於CPU整合度越來越高,一般消費者使用需求,以CPU或是APU的內建顯示部分都算可以滿足,相對的使用者也越來越可以接受小面積的主機板,例如M-ATX或是ITX的主機板,這些主機板基本上功能符合消費者的需求,也可以提供更小的體積,所以ITX或是M-ATX主機板的市售產品也越來約多,顯見ITX市場會越來越熱鬧也是歸功於ITX主機板的熱銷,各家機殼設計均有其不同的特色在,例如大型機殼、中階一般型機殼、M-ATX或ITX裝機用機殼或是追求靜音效果的機殼等,其中NCASE是透過提案於網路集資下單生產的模式,目前首款也是唯一的產品就是ITX機殼-M1,也確實因應市場需求,以自家獨特設計風格及獨樹一格的美感,重新定義了Mini-ITX機殼產品,最近也推出了第3款的小改款版本。
這款機殼最大限度保留ITX的擴充性,而且還擁有高質感亮眼外型設計,在外部尺寸維持輕巧狀況下,讓使用者能安裝高階的顯示卡,大大增加了其擴充及靈活性。內部結構的設計更是有著強大的擴充彈性,更能安裝多達3顆3.5"硬碟或是3顆2.5"的SSD或硬碟裝置,甚至雙12CM風扇的薄型水冷排都能輕鬆搭載。機殼雙側邊的散熱開孔設計顯示了其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的全方位設計,滿足消費者選擇機殼產品的重點,並且請相當知名的鋁合金機殼的生產廠商-聯力公司代工生產這款機殼,以全鋁合金工藝及用料打造高品質機殼,可說是優質的ITX機殼產品(雖然價格確實不斐),以下是簡單的開箱介紹。
原廠網頁
https://www.ncases.com/
外包裝
郵局寄送的包裹
NCASE M1(V3)採預訂制,下訂單之後由代工廠聯力公司直接出貨至消費者手上,想當然爾是MIT精品。
NCASE M1(V3)外箱
低調的外包裝,僅秀出M1的產品型號。
開箱
內部採用保麗龍保護機殼本體,算是相當不錯的處理,避免運送途中的碰撞損傷,上方白色紙盒收納其他配件。
配件包
包含ATX電源固定架、風扇護網、濾網、2.5吋硬碟架及螺絲組等。
ATX電源供應器固定板
如果使用ATX電源供應器只要將內部預裝的SFX電源供應器固定板拆除,換裝即可。
護網及濾網
2.5吋硬碟架及螺絲包
包含減震墊片、螺絲、喇叭等。
NCASE M1(V3)機殼本體
NCASE M1(V3)機殼
本體為陽極處理全黑外觀(使用者也可挑選鋁原色)、無5.25吋擴充空間,最多可擴充3個3.5吋裝置及3個2.5吋裝置,內部可安裝ITX主機板,可容納最多3個SLOT的配置,前方面板設計沉穩低調,讓機殼質感也提升不少。
NCASE M1(V3)正面
除前方IO埠外,無其他開孔設計,除電源開關外,提供2組USB3.0及耳機麥克風功能,開關及RESET鍵也設置在兩側,方便使用者使用的設計。
下方開孔設計及LOGO
機殼正面有NACSE自家的銘牌,加強產品形象。
側板及機殼外部網孔
機殼左側板外部開有大量網孔,加強機殼散熱能力。
機殼右側
一樣在外部開有大量網孔,加強機殼散熱能力。
機殼上蓋
採用大量網孔以利內部的熱空氣排出。
機殼上方側板
可以輕易移除。
採用卡榫固定
其實左右兩側也是採用卡榫固定,運作時也並未產生機殼共振情形。
吸入式光碟機裝置區域
可擴充1組Slim Type的吸入式光碟機。
機殼後方
採用前置式POWER設計,設有POWER線連接位置,介面卡具備3SLOT擴充能力,提供1組8/9CM固定風扇孔位,風扇孔下方留有外接式水冷走管空間。
機殼銘版
確認是NCASE M1 V3版本。
NCASE M1(V3)機殼內部
移除左右側板
機殼內部
上視角
左側
右側
內部空間相當空曠,可讓使用者依據需求自行調整運用,內部可安裝3組3.5吋及3組的2.5吋擴充設計的裝置擴充能力。
機殼下方進氣孔
機殼下方開有網孔及加裝濾網,除了加強進氣量,讓外部冷空氣能有效進入或將內部熱空氣排出,加強機殼散熱能力,也可以透過濾網減少灰塵進入的量。
側邊3.5吋硬碟固定架及SFX電源供應器固定架
移除前面板
可擴充1組Slim Type的吸入式光碟機或是2.5吋的裝置。
前面板後方2.5吋裝置固定位置
前方IO
硬碟及12CM風扇固定架
固定在機殼側邊,可以擴充風扇或是3.5吋等裝置,當然也可以擴充雙12CM的水冷散熱排。
固定架
硬碟架可以裝置2顆3.5吋硬碟裝置,移除之後可安裝12CM風扇。
安裝水冷散熱排
對準孔位固定即可。
內部安裝區域
SFX電源安裝區域
內接的線路組
USB3.0 19Pin線、前置音源線、POWER、POWER LED及HD LED等。
機殼QC
可以發現是非常新鮮的機殼,入手時間大約是12月20日。
2.5吋裝置安裝區域
在前面板背面一樣設有2.5吋裝置安裝位置。
後方8/9CM風扇安裝區域
底部安裝區
底部可安裝1組3.5吋裝置、2組2.5吋裝置或是2組12CM風扇安裝區
NCASE M1(V3)機殼裝機測試
安裝ITX主機板
空間仍是相當大,搭配預設的SFX電源供應器,安裝12吋以內的長度的擴充卡基本上沒有太大問題。
機殼實際安裝水冷散熱排
內部干涉情形
高度餘裕
基本上只要走線得當,要安裝雙排水冷散熱排也是沒太大問題,當然也可以直接選用具有雙12CM風扇散熱排的一體式水冷,相容性更高。
背面
ATX POWER固定板
限於SFX優質的電源供應器選項不多,透過固定板就可讓使用者輕鬆使用ATX規格的電源供應器。
實際安裝
基本上安裝也無太大問題,只是一來就沒辦法安裝長度較長之高階顯示卡,建議ATX電源供應器儘量選用模組化設計,可減少線材無法合理收納之情形,在線材部分建議可訂製適當長度的模組化線材,讓走線更為美觀且更有效率,減少收納多餘線材之困擾。
3.5吋硬碟快拆設計
固定於機殼底部
2.5吋硬碟快拆設計
固定於機殼底部
3.5吋硬碟架快拆設計
安裝於硬碟架
將硬碟固定完成後,安裝於機殼側邊即可。
2.5吋裝置安裝區
在前面有提到,在前面板後方共有2處可安裝2.5吋裝置,透過快拆設計,使用者可以輕鬆安裝。
結語
小結:
NCASE M1(V3)是專為追求ITX主機最大運用空間的使用者所推出,內部空間相當充裕,可說是空間配置極致版ITX空水冷機殼,訴求為讓使用者在合理預算及追求迷你體積中也可以擁有許多優質設計,及夠用的空間擴充設計,甚至可以讓雙12CM水冷散熱排都可以輕鬆安裝,也因應USB3.0成為擴充傳輸主流,也提供2組前置USB3.0埠,也能相容高階顯示卡的兼容程度,大量網孔散熱設計及實用前置I/O面板,對使用者來說都是相當實用美觀的設計。此外,也可以放置多顆3.5吋硬碟,也設計有專屬2.5吋的硬碟及SSD固定區,滿足使用者可能有擴充硬碟需求,空間整線設計也算充裕,基本上安裝標準ATX電源供應器也無太大問題,只是一來就沒辦法安裝長度較長之高階顯示卡,建議若要選用ATX電源供應器儘量選擇模組化設計產品,可減少線材無法合理收納之情形,在線材部分建議可訂製適當長度的模組化線材,讓走線更為美觀且更有效率,減少收納多餘線材之困擾,缺點就是目前實際售價算相當昂貴,需要6張多小朋友才可以帶回家,以上提供給告位參考。
- Jan 12 Mon 2015 23:56
4K視界 平價呈現 PHILIPS BDM4065UC LCD 顯示器評測
市面上越來越多4K影像相關產品,包括顯示器、錄影機及照相機等,許多機種都主打支援4K影像的功能,來增加賣點,其中4K顯示器部分也受惠於廠商投入大量資源及人力開發出越來越趨平價的產品,目前原生4K解析度的顯示產品也不若以往需要高昂的代價才能取得(當然高階產品價格還是相對偏高,不過已有不少平價且優質的產品可供選擇),其PHILIPS身為家電大廠,其實也曾經推出許多受到消費者喜愛的電腦周邊產品,例如電腦螢幕即是一例,不過可能由於原廠經營策略關係,台灣有很長一段時間是沒有代理商或是原廠來經營電腦螢幕這一塊市場,讓許多使用者只能望PHILIPS推出的一些優質螢幕產品而興嘆,近期自飛利浦螢幕重返台灣市場後,也將優質的產品再次導入於市場通路,其中也推出這款專為實現 UltraClear 4K UHD (3840x2160) 像素超清晰影像需求而設計的螢幕,顯示器支援 DisplayPort 1.2、HDMI 1.4b 等高頻寬輸入介面,讓高畫質的影像和圖像栩栩如生,對於使用 CAD-CAM 解決方案而需要極細部資訊的高標準專業人士,或是使用 3D 繪圖應用程式,或是需要處理龐大試算表的金融專業人士,這款顯示器都能為使用者帶來相當不錯的影像品質。採用VA面板及LED背光技術,運用先進的垂直配向技術,以超高靜態對比率,呈現生動明亮的影像。除了一般辦公室應用皆能得心應手之外,還特別適合用來觀看相片、瀏覽網路、觀賞電影、玩遊戲及高要求圖形應用。其最佳化的像素管理技術可提供 176/176 度的超廣視角(略遜於IPS的178度,但仍是高於TN的優質表現),以及極致清晰的影像,另外也支援MultiView 技術可同時進行主動式雙重連接與檢視,SmartImage 智能影像技術,預設最佳化影像設定,也支援MHL 技術可讓您在大螢幕上享受行動裝置的內容,台灣目前也正式上架販售,相對於對岸淘寶可以購入的價格是偏高許多,但是長途運送的風險及保固問題讓人還是考慮購買台灣原廠代理的產品,令人較為安心,以下是簡單的開箱分享!!
規格
http://www.philips.com.tw/c-p/BD ... backlit-lcd-display
PHILIPS BDM4065UC外箱包裝
外盒
明確標示出自PHILIPS之手,也點出本款螢幕採用VA面板及LED背光技術。
產品特色介紹
提供40吋的可視面積,支援UltraClear 4K UHD (3840x2160) 像素顯示能力,並且採用VA面板及LED背光技術,176 度的超廣視角,內建7W喇叭,多重的輸入介面(DisplayPort 1.2、mini DisplayPort、HDMI 1.4b、MHL及VGA),適合需要跟螢幕長時間抗戰玩家所使用。支援MultiView技術是一個可讓桌面畫面切格的工具,它可讓你的桌面分割成不同視窗,且讓每個視窗皆可顯示不同的執行畫面。只需操作OSD介面,即可直接執行使用。
顯示器面板方向標示
讓使用者可以注意螢幕的面板方向,在拆裝時可以避免傷及面板。
開箱及組合示意圖
按圖索驥,應該就能輕鬆完成。
產品特色
產品使用注意事項及產地標示
產品產地為世界工廠製品,經銷商3年保固。
內包裝
使用保麗龍保護螢幕及腳架。
金屬腳架及螺絲組
乘載BDM4065UC之用,較為可惜是不具角度調整功能。
線材
包含 VGA、HDMI、 MHL-HDMI、DisplayPort 1.2、RS232、音源線等連接線及電源線。
說明書及報告
PHILIPS BDM4065UC 顯示器
PHILIPS BDM4065UC LED LCD正面
窄邊框螢幕設計,超窄邊框之設計,增加可視區域的面積比,也讓螢幕的質感加分不少!!另外也再次標示產品的特點。
螢幕背面
可以看到支援VESA 200x200mm標準鎖孔,因腳架設計螢幕的高度及仰角無法調整。
螢幕安規認證及產地標示
確認型號為PHILIPS BDM4065UC,世界工廠(MIC)組裝之產品,通過多國安規,內建變壓器設計旁為電源線連接埠。
OSD控制搖桿
透過搖桿就可以輕鬆調整及控制OSD的設定。
顯示器電源開關
採用零瓦硬開關,即可完全切斷顯示器的 AC 電源,達成零耗電,更進一步降低使用者的碳足跡。
腳架固定位置
USB3.0集線器
後方提供4組USB3.0連接埠,其中1埠標示閃電符號並支援快速充電功能。
輸出入端子
耳機、AUDIO IN、D-SUB(VGA)、HDMI、 MHL-HDMI、DisplayPort 1.2、mini DP、RS232等。螢幕背面上也有明確標示。
同時瀏覽網頁
爽度相當高。
螢幕及OSD介面
OSD介面
OSD快速調整搖桿
基本上向右為OSD設定頁面,向上為MultiView設定頁面,向下為聲音設定頁面,向左為SmartImage設定頁面。
輸入設定
基本上有D-SUB(VGA)、HDMI、 MHL-HDMI、DisplayPort 1.2、mini DP等5種輸入模式。
畫面設定
可調整圖像格式、亮度、對比、清晰度、SmartResponse、智能對比、Gamma、畫素移動及Over Scan等功能。
PIP/PBP設定
MultiView技術主要設定頁面,MultiView 具有主動式雙重連接與檢視功能,因此您可以同時併用多部裝置,例如 PC 與筆記型電腦,簡單解決複雜的多工作業,也可依據需求設定顯示方式及位置。
聲音設定
色彩設定
可設定色溫、sRGB或是使用者定義。
語言
具有多國語言,當然也包含繁體中文。
OSD設定
設定
在這個頁面中,DisplayPort預設為1.1,建議入手後要進到這個OSD設定頁面中將其調整為1.2,方能達到60Hz更新頻率,30Hz更新頻率,使用起來滑鼠游標移動確實如其他網友分享地的會有鈍鈍的感覺,改成60Hz暢快不少。
MultiView技術
PIP功能
個人喜歡設定在右下角,當然使用者可以透過OSD調整至自己喜歡的位置及大小。
PBP雙螢幕顯示
PBP三螢幕顯示
PBP四螢幕顯示
結語
小結:整體表現不錯,確實適合作為採用VA面板及LED背光技術,適合需要跟螢幕長時間抗戰玩家所使用,MultiView技術是一個可讓桌面畫面切格的工具,它可讓你的桌面分割成不同視窗顯示畫面,增加多工使用效率,尤其是對於個人這種有多重平台要測試使用者來說,真是一大利器,可同時顯示4個畫面,等於可以顯示及管理4個測試平台或是主機,真是方便許多,另外40吋的大螢幕搭配UHD解析度,點距雖然比不上24吋1080P或是32吋1440P的較大點距,但是透過Windows 8.1等作業系統調整文字顯示大小之後(個人右移一格),實際上一下子就能適應,,視野開闊不少,缺點就是台灣市售價位較高,實際上淘寶價格真的算超值,有興趣的使用者可能要稍等或是透過淘寶購買(但運送及保固風險要使用者自負,也確實已有網友分享在寄送途中傷到螢幕),角度不能調整較為可惜,HDMI僅支援1.4b規範在UHD解析度下更新頻率僅有30Hz(個人認為無傷大雅,畢竟DP及mini DP都能完整支援在UHD解析度更新頻率達到60Hz),以上提供給各位參考。
- Dec 31 Wed 2014 23:34
寫意世代 登峰之品 SAMSUNG GALAXY Note 4 評測
目前4G服務各大電信商都已經開台了,整體傳輸品質及服務範圍也漸漸的提升或是增加,也讓4G智慧型手機市場競爭愈發激烈,相信對智慧型手持裝置有興趣的使用者可以發現目前智慧型手機已朝向5吋以上大可視面積的產品發展,或是極窄邊框的設計,讓使用者選擇接近平板的使用體驗或是便於攜帶及單手操作的體積,市面上也不乏5.5吋以上的智慧型手機產品,與平板電腦的螢幕面積區隔可說是越來越小,大螢幕智慧型裝置的熱賣,也顯示部分消費者對於隨身攜帶體積較大重量較高一些的平板電腦接受度也相當高,加上智慧型手機市場可說是越來越競爭,除了規格相對封閉的APPLE或是Windows Phone外,在原本規格就比較有多元化的Android可說是有越來越多的廠商推出不同產品來競逐智慧型手機的市場,也因為規格多元搭載Android作業系統的智慧型手機已成為市佔率最高的作業系統,不過也是因為規格並無一定的規範,所以使用體驗或是使用的流暢度,整體來說就無法跟前面兩種作業系統相比擬,當然您如果是挑選規格較高檔的產品其實這個問題就不會存在,只是預算要拉一點就是,SAMSUNG之前推出GALAXY Note 4系列智慧型手機,在市場上獲得相當多的好評,也靠著2大王牌將品牌智慧型手機市佔率也持續在第一的水準,2014下半年更積極推出新一代產品,就是今天要介紹的智慧型手機產品 GALAXY Note 4,這系列向來就是針對需要觸控筆及大螢幕智慧型手機這樣的產品的使用者,GALAXY Note 系列剛好可以一次滿足個人的使用需求,這樣的產品相信對類似這樣需求的使用者還是有相當的吸引力,另外這次SAMSUNG GALAXY Note 4所搭載的處理器自家的Exynos 5433 1.9GHz + 1.3GHz 8核心處理器,整體的使用體驗及效能表現比起現在女王手上舊款智慧型手機更為流暢,新一代的產品果然有進步,好了就不多說,直接進入今天要開箱的主題SAMSUNG GALAXY Note 4吧!!
SAMSUNG GALAXY Note 4規格
一樣看看規格先!!
支援GSM、LTE,其中FDD-LTE:700/900/1800/2600(支援CA 載波聚合技術,最高下載速度LTE Cat. 6 300Mbps / 上傳速度:50Mbps)。
官方網頁
http://www.samsung.com/tw/promotions/galaxynote4/
SAMSUNG GALAXY Note 4 外盒包裝
外盒正面
可以看到主角SAMSUNG GALAXY Note4 手機美型的外觀,基本上與 Note 系列風格設計相近,這次入手的版本是白色,手機外盒質感相當不錯,襯托出頂規Android手機的精品質感。
SAMSUNG GALAXY Note4
採用續約方式購買,所以是台灣大哥大的公司貨。
外盒背面
包含產地(產自越南)、手機相關規格的標示,重點就是用上了SAMSUNG 自家的Exynos 5433 1.9GHz + 1.3GHz 8核心的CPU。系統為Android 4.4(KitKat),主相機 1600 萬像素,LED 閃光燈,搭載一個 1600 萬畫素主相機,內建 1/2.6" 的感光元件,並具備 F2.2 光圈以及 最高 70 度廣角(換算約 28mm);而前相機則為 370 萬畫素,搭載 F1.9 光圈以及 90 度廣角鏡頭,比起上一代進光量提升 60%。另外,主相機還支援 1.5 級光學防手震。螢幕為5.7吋,Quad HD Super AMOLED (2560 x1440),515 PPI,螢幕含多點觸控面板,內建電容量為3220 mAh 鋰電池,電池可以更換,一樣可擴充Micro SD記憶卡,最大支援至128GB。
手機內包裝
保護蠻確實的,避免產品受到損傷。
手機配件
SAMSUNG GALAXY Note4配件有耳機、電池、Micro USB傳輸線、說明書及變壓器等。搭配手機顏色,配件均為白色系,Micro USB傳輸線為標準Micro USB傳輸線,整體感一流!!
110V轉USB 5V變壓器
變壓器規格廣域電壓輸入,一般輸出則為5V 2A,Note 4 支援快充功能,搭配原廠傳輸線使用,充電方式可以提升為 9V / 1.67A ,並在 30 分鐘之內充飽 50% 電力。。
SAMSUNG GALAXY Note4
手機正面及觸控鍵
5.7吋,Quad HD Super AMOLED (2560 x1440),294 PPI螢幕面板,上方有SAMSUNG LOGO及正面鏡頭 370 萬畫素可供視訊功能,另外下方有3組按鍵(2組虛擬,1組實體),而且控制鍵並未占用到面板的顯示區域。
手機正面上方
中間是喇叭,上方有正面鏡頭 370 萬畫素可供視訊功能,旁邊有光源感應器。
手機背面
上方為相機,相機旁為LED補光燈,外殼為塑膠設計,使用者可自行更換外殼配件,喇叭則是位於背面下方,整體質感是相當不錯。
手機上方
3.5mm的耳機孔。
手機底側
Micro USB傳輸線的連接埠,另外收音孔也位於此處。
手機右側
螢幕及電源開關。
另一側
有音量調節鈕。
喇叭
觸控筆
質感及手感相當不錯的SAMSUNG GALAXY Note4
手機四周使用鋁合金框並轉角採用雷射割處理及背面使用弧形設計,加上採用5.5吋 LCD的設計,螢幕為16:9的比例,整體手感蠻不錯的,視覺效果也較為輕薄,另外背面的仿皮格紋處理有防滑的效果,不容易因為手機太滑,就脫手而出。
SAMSUNG GALAXY Note4 移除背蓋
手機側邊凹槽設計
讓使用者更容易打開手機背蓋。
手機內部背面及背蓋
手機背面配置
可以發現電池一樣為可拆卸式,中間凹槽出為放置Micro Sim卡位置,左上方提供Micro SD擴充插槽。
UI系統介面及軟體
實際試用及軟體截圖
桌面
一樣是非原生的桌面,採用SAMSUNG自有深度客製化Zen UI,也確實獲得使用者的好評。
內建APP
設定
系統資訊
目前官方最新版本為4.4.4的KitKat。
內部儲存空間
扣除系統及內建APP,使用者大約剩下24.02GB的空間可以使用,一般而言應該夠用,如果內建的容量仍可能會不敷使用者,可以自行擴充Micro SDHC/SDXC記憶卡,最大容量支援至128GB。
記憶體使用情形
試用過程中占用的記憶體容量約在1.2GB左右,尚有1.6GB左右的餘裕,應該是非常夠用。
SAMSUNG GALAXY Note4 效能及4G網路速度測試
安兔兔
整體效能約在頂級手機的範圍,整體使用感覺非常流暢。
系統資訊
4G網路測速
分別在家中客廳、臥室、浴室及陽台,其中訊號最佳位置在陽台,其次為臥室,再來是客廳,最後是浴室。
結語
小結:
SAMSUNG GALAXY Note 4身為GALAXY Note家族的新的王牌,當然不僅僅是更換CPU及GPU這般簡單,強化過的相機功能,就實拍部分確實讓人有驚豔的感覺,雖不能與單眼或是類單相比較,但是所提供的相機功能及畫質都已經可以取代入門小DC的表現,作為個人生活紀錄的小幫手應該是達標,另外也持續保有使用者很在意的Micro SD記憶卡擴充能力,最高更能支援128GB的容量,擴充能力應該是無庸置疑,好用的手機當然會受到消費者的歡迎,當然如果有不可取代的特色,是維持產品競爭力的小助力,雖然Android高階智慧型手機銷售成績趨緩,但是若能注意潮流,持續強化產品的競爭力及特色,才是會讓消費者持續關注系列產品的重點之一,畢竟使用者對大螢幕或是追求較佳的單手操作的握持感者皆有,針對這兩種市場需求開發,應該能迎合消費者口味,讓自家產品市占率能持續有效提升,以上提供給各位參考。
- Dec 09 Tue 2014 21:34
突破價格門檻 輕便可攜入門筆電 ASUS EeeBook X205TA 簡測
最近小舅子因為課業需要,想要購買一台筆記型電腦,其需求為簡單的文書處理能力即可,要玩遊戲的話可以回到家再使用桌上型電腦即可,對筆記型電腦效能需求並不高,剛好可以對應到最近蠻熱門的小筆電,雖然小筆電的產品盛行過一段時間,不過隨著平板電腦裝置的崛起,讓其對消費者吸引力越來越小,因比起一般筆記型電腦效能差距不小,使用上跟一般筆記型電腦相同,仍需仰賴鍵盤及觸控板(或滑鼠)來協助控制裝置,讓其重量及體積無法與平板裝置有對抗的優勢,加上後續的UltraBook產品也相當輕薄,效能也相當優異。ASUS Eee PC系列首先推出在Windows系統,透過其具有競爭力的價格及體積輕巧設計,讓裝置具有筆記型電腦的使用方式也有接近平板電腦的輕便,在平板電腦未大舉入市前確實獲得相當多使用者的青睞,不過在Apple iPad正式推出之後,平板電腦已將這塊市場完全接管,也讓舊有之Eee PC系列吹熄燈號,不過呢平板電腦究竟仍有部分功能無法完全取代原有筆電功能,加上價格及輕薄產品對消費者實際上仍有莫大之吸引力,所以ASUS EeeBook X205TA基於Windows 8.1 Bing,搭配上Intel Atom Bay Trail-T Z3735F 處理器,這樣的軟硬體配置,可說是讓使用者有著兼顧輕簡工作及娛樂的使用體驗,以下是簡單的開箱分享。
網購入手
這次ASUS官方配合ASAP做預購服務,所以就到ASAP下訂,入手價格為新台幣6,680元。
ASUS EeeBook X205TA外箱
外箱
展示出ASUS產品的主要訴求。
ASAP出貨
確為ASUS EeeBook X205TA。
產地及安規標示
規格
處理器:Intel Atom Bay Trail-T Z3735F 1.33GHz(Turbo 1.83GHz)四核心
記憶體:DDR3L 2GB
儲存設備:EMMC 32G
LCD尺寸:11.6吋 1366 X 768 HD LED 面板
無線網路:802.11a/b/g/n, Bluetooth V4.0
其他:Micro SD (SDXC)、USB 2.0、Micro HDMI、耳麥孔
內附Office365 1年版
作業系統:Windows 8.1 Bing
保固:原廠保固1年
內部包裝
基本上有裝置保護膜套及固定紙盒槽位。
配件及說明書
內附有使用說明、保固書、Microsoft Office 365 1年期使用序號、變壓器等。
變壓器
並沒有採用一般平板裝置常見Micro USB介面進行充電,X205TA需要專用的變壓器才能充電,一般的行動電源並無法X205TA補充電力,需要使用專屬的DC 19V 1.75A的變壓器方能補充電力。
變壓器規格
輸出為DC 19V 1.75A 33W,顯示ASUS EeeBook X205TA也是相當省電。
ASUS EeeBook X205TA
外觀基本上與一般筆電相同,也具有ASUS筆記型電腦的風格。
底部
設有橡膠墊,讓產品使用時更為穩固。
ASUS EeeBook X205TA
使用上與一般筆記型電腦相同,透過合理配重設計,使用時也不易傾倒。
ASUS EeeBook X205TA 外部連接埠
前方LED訊號指示
包含充電、硬碟存取指示燈號等。
後方轉軸
也設計的蠻精巧的,並未突出一節。
面對螢幕的左側
有變壓器的連接埠、Micro HDMI連接埠、耳機麥克風連接埠及Micro SDHC讀卡機。
充電孔
為了讓整體更為輕薄,使用專屬的扁平變壓器連接孔設計,跟Micro USB孔位是有所不同。
螢幕上方視訊相機
120萬畫素攝影機
面對螢幕的右側
僅提供2組USB2.0連接埠,以筆電來說是有點少,可能需要外接HUB來因應,另外未提供USB3.0連接埠是較為可惜之處。
螢幕邊框
控制在合理寬度之內,讓整體體型更顯迷你可攜。
整機重量
實測整機重量僅約956g,相當輕盈。
ASUS EeeBook X205TA 鍵盤區
輕薄可攜ASUS EeeBook X205TA
鍵盤區正面照
採用巧克力鍵盤設計,就個人而言輸入手感還算不錯,短期編輯文書檔案應該是還算順手,作為工作機使用可能需要外接鍵盤及滑鼠使用上會更為順心些。
X205TA特色
輕薄長效及支援HDMI輸出,整機不到1Kg(實測為956g),也提供自家的500G網路儲存空間服務。
採用Intel Atom處理器
Intel Atom Bay Trail-T Z3735F 1.33GHz(Turbo 1.83GHz)四核心處理器。
大面積觸控板
方便使用者控制使用。
電源開關
巧克力鍵盤
效能測試
CPU Mark及SuperPi 1M
Fritz Chess Benchmark
Nuclearus
MaxxPI
MaxxPIM2M
AIDA記憶體頻寬
HWiNFO
WinRAR 基準測試
CINBENCH R11.5 X86
3DMARK 06
結語
小結:
小結:就個人使用體驗來說,運算效能還算不錯,適合輕簡的工作場合,這台筆電需要專用的變壓器才能充電,不像一般的行動電源就能幫T100補充電力。採用巧克力鍵盤設計,就個人而言輸入手感還算不錯,短期編輯文書檔案應該是還算順手,作為工作機使用可能需要外接鍵盤及滑鼠使用上會比較順心些。這次測試分享的ASUS EeeBook X205TA為EMMC 32GB版本,扣除系統佔用的容量大約還剩20G,雖然剩餘容量不大,作為外出工作筆電仍算是夠用,不過畢竟是入門機種,如果不敷使用,也可以透過Micro SDHC擴充記憶卡,雖然採用更低階的Z3735F,實際上與T100效能差距也不明顯,透過精巧設計及內置電池,讓整機的重量不到1Kg(實測956g),以上,提供給有興趣的使用者參考,感謝賞文。
- Nov 30 Sun 2014 13:25
價格取向 全頻4G 功能完備 InFoucs M2 評測
近期各大電信商4G服務開台了,近期手機功能競爭方向也會加入有無4G支援能力來做主打特色,智慧型手機市場競爭愈發激烈,相信對智慧型手持裝置有興趣的使用者可以發現目前智慧型手機已朝向5吋以上大可視面積的產品發展,或是極窄邊框的設計,讓使用者選擇接近平板的使用體驗或是便於攜帶及單手操作的體積,市面上也不乏5.5吋以上的智慧型手機產品,與平板電腦的螢幕面積區隔可說是越來越小,加上智慧型手機市場可說是越來越競爭,除了規格相對封閉的APPLE或是Windows Phone外,在原本規格就比較有多元化的Android可說是有越來越多的廠商推出不同產品來競逐智慧型手機的市場,以價位合宜硬體配置不俗的廠商相當多,其中InFoucs之前推出一系列智慧型手機,透過價格優勢在市場上獲得相當多的好評,在市佔率也取得不錯的成績,Infoucs想當然爾會再接再厲,積極推出不同定位之產品,如今天要介紹的智慧型手機產品 InFoucs M2,就具備平價且全頻4G的支援能力,目前是售價格為4K有找,比起僅僅單買4G分享器設備來說,僅高出一些,這樣的產品相信對類似這樣需求的使用者還是有相當的吸引力,加上這次Infoucs M2所搭載的處理器Qualcomm MSM8926(Snapdragon 400) 1.2GHz 4核心處理器及Adreno 305 GPU,整體的使用體驗比起現在這款智慧型手機真的也是不錯,好了就不多說,直接進入今天要開箱的主題InFoucs M2吧!!
InFoucs M2 規格
一樣看看規格先!!
官方網頁
http://tw.infocusphone.com/portfolio_page/m2
這次是透過台哥大的網購平台購買
InFoucs M2 外盒包裝
外盒正面
可以看到主角InFoucs M2,手機外盒質感還不錯,有襯托出手機的質感。
Infoucs M2
外盒背面
包含產地(世界工廠)、手機相關規格的標示,重點就是用上了Qualcomm MSM8926(Snapdragon 400) 1.2GHz 4核心的CPU,1GB RAM及8GB ROM, 系統為Android 4.4(KitKat),相機為前後800萬感光元件、閃光燈,及F2.2的大光圈,螢幕為4.2吋,1280 x 720,355 PPI,LTPS + IPS全視角全貼合高畫質螢幕,內建電容量為2010 mAh 鋰電池,比較可惜的是電池無法更換,一樣可擴充Micro SD記憶卡,最大支援至64GB。
手機內包裝
保護算蠻確實的,避免產品受到損傷。
手機及配件
除了InFoucs M2外,配件有Micro USB傳輸線、說明書及變壓器等,Micro USB傳輸線及變壓器,配件均為白色系。
110V轉USB 5V變壓器
變壓器規格廣域電壓輸入,輸出則為5V 1A。
InFoucs M2
手機正面及觸控鍵
4.2吋,1280 x 720,355 PPI,LTPS + IPS全視角全貼合高畫質螢幕,下方有InFoucs LOGO及上方前鏡頭 800 萬畫素可供視訊功能,採用虛擬按鍵,而且控制鍵會占用到面板的顯示區域。
重點規格
支援GSM、LTE
4G:
FDD-LTE:700/900/1800/2100/2600
Android 4.4 KitKat 作業系統
Qualcomm MSM8926(Snapdragon 400) QuadCore 1.2GHz 四核心處理器
1GB RAM 8GB ROM
4.2吋,1280 x 720,355 PPI,LTPS + IPS全視角全貼合高畫質螢幕
前後800 萬畫素相機 (F2.2 大光圈、LED補光燈、自動對焦)
1080p HD 錄影/30 fps、720p HD 錄影/30 fps、1080p 視訊播放
3.5mm 耳機孔
Micro USB 連接埠(支援USB 2.0,也支援OTG)
2010 mAh 內建電池
重量145g
手機正面
中間是喇叭,上方有正面鏡頭 800 萬畫素可供視訊功能,旁邊有光源感應器。
手機背面
上方為相機,相機鏡頭上方LED補光燈,外殼為碳纖維格紋設計,目前提供黑色/白色等2種顏色,喇叭則是位於背面下方,整體手感是還可以。
手機上方
3.5mm的耳機孔。
手機底側
Micro USB傳輸線的連接埠,另外收音孔也位於此處。
面對手機右側
有螢幕及電源開關。
面對手機左側
有音量調節鈕。
質感及手感相當不錯的Infoucs M2
手機背面使用弧形切角,加上採用4.2吋 LCD的設計,視覺效果不算太厚,但整體手感因為手機體積較為迷你,手持感較偏重,另外背面的碳纖維格紋處理有防滑的效果,不容易因為手機太滑,就脫手而出。
Infoucs M2 移除背蓋
手機側邊凹槽設計
讓使用者更容易打開手機背蓋。
手機內部背面及背蓋
手機背面配置
可以發現電池確實為不可拆卸式,下方凹槽出為放置2組Micro Sim卡位置,在側邊中間凹槽提供Micro SD擴充插槽。
卡槽
InLife UI系統介面及軟體
實際試用及軟體截圖
桌面
已非原生的桌面,有自製InLife UI。
撥號介面
聯絡人
瀏覽器
設定
雙卡
無線網路
行動網路設定
主螢幕
儲存空間
內建8GB ROM,扣除系統之後大約還剩4.55GB,以輕度使用者來說,算是夠用的容量,加上也可以擴充記憶卡,如果內建的容量仍可能會不敷使用者,可以自行擴充Micro SDHC記憶卡,最大容量支援至64GB。
節電器
系統資訊
目前官方最新版本為4.4.2的KitKat。
記憶體使用情形
試用過程中占用的記憶體容量約在653MB左右,尚有200MB左右的餘裕,應該算是夠用。
行事曆
檔案管理員
手機管理
小工具
內建多款實用的小工具。
氣象資訊頁面
手電筒
推薦軟體
美圖秀秀
美顏相機
美拍
全能名片王
WPS Office
facebook
Dropbox
工具列
桌面設定
桌面管理
InFoucs M2 效能測試
安兔兔
整體效能約在中階手機的範圍,整體使用感覺還算流暢。
系統資訊
CF-Bench
系統表現大約與前2年的Galaxy S3及ONE X相近。
效能測試
Quadrant Standard
在這個測試項目則是大幅領先ONE X。
3DMARK
ICE STORM
多點觸控測試
至少有3點。
搭配4G門號測速表現
測速結果
整體而言有4G訊號的地方,速度大約都能保持在上下載20Mbps左右,下載速度在訊號良好位置更能跑出突破70Mbps表現。
相機實拍
自動白平衡,僅縮圖。
結語
小結:
InFoucs M2的相機功能,就實拍部分確實讓人有驚豔的感覺,雖不能與單眼或是類單相比較,但是所提供的相機功能及畫質都已經相當接近小DC的表現,當然自動白平衡還是有點需要加強,但是尚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作為個人生活紀錄的小幫手應該是算是達標,另外也將使用者很在意的Micro SDHC記憶卡擴充能力導入,最高可以安裝64G的記憶卡應該是更為經濟實惠的選擇,便宜好用的4G全頻手機會受到預算有限消費者的歡迎,但是若能順應潮流,持續強化產品的競爭力及特色,才是會讓消費者持續關注系列產品的重點之一,有效迎合消費者需求,方讓自家產品市占率持續提升,以上提供給各位參考。
- Nov 29 Sat 2014 22:12
鋁質髮絲紋 ORCIO USB3.0 HUB 開箱簡測
USB3.0傳輸介面也漸漸成為主流產品必要提供的連接埠之一,只是有時主機板、主機貨筆電上內建的數量較少,或者是還是建構在機殼上,實際上機殼又離使用者距離蠻遠的狀況下,透過USB3.0 HUB來增加或是讓USB3.0傳輸介面更為貼近使用者,以便利使用!!以下就簡單介紹具備鋁質髮絲紋 ORCIO USB3.0 HUB。
外包裝
- Nov 13 Thu 2014 23:32
實惠6核能效 平價X99平台首選 Intel Core i7-5820K 市售盒裝版評測
Intel在2014年8月30日推出更強大的新系列處理器,即為最新的Haswell-E系列之CPU,搭配最新的X99晶片組,這次運算核心數是主要突破特點,Core i7-5960X是首款桌上型處理器採用8C16T的運算核心,另外在X99平台支援之處理器(Core i7-5930K及Core i7-5820K)也全面升級為6C12T的處理器產品,與主流的Z97平台產品做明顯區隔,包括Core i7-5960X、Core i7-5930K及Core i7-5820K價格分別為美金$999、583及389,採用LGA2011-v3接腳,TDP均為140W,支援HyperThreading、內建4通道DDR4記憶體控制器及新的連接介面,這次在2014年8月所發表採用22奈米製程代號Haswell-E的i7系列處理器最高將擁有8個實體核心,將是目前Intel 桌上型CPU產品的運算效能及頂尖之作。Haswell-E依據原廠規劃也將會在今年第3季起陸續取代現有的 Ivy Bridge-E 處理器產品線,其中屬於X99平台入門定位的產品Intel Core i7-5820K處理器,預設時脈相較於舊款頂級產品4820K時脈有所降低,但實質核心數及快取記憶體容量增加,仍然可將平台總體效能提升不少,另外高階平台一般都是採用更好的導熱介質,期待提供更好的工作溫度表現,也可以讓超頻的能力隨之提升,建議售價預期大約在12張小朋友多一些的價位,較上代相同定位產品價格稍有增加,以下就簡單分享其盒裝正式版外觀及效能。
產品規格
Haswell-E系列之CPU
共有3個型號,未來1年將是高階處理器主打的型號。
Haswell-E處理器特點
採用22nm製程,插槽類型為LGA 2011-v3型,支援4通道DDR4 2133MHz記憶體,TDP為140W,其中Core i7-5960X為8核心16線程設計,預設時脈為3.0GHz,Turbo Boost 3.5GHz,L3快取為20MB,擁有40條PCI-E 3.0通道,支援2x16+2x8或者5x8配置,Core i7-5930K售價583美元,為6核心12線程設計,預設時脈為3.5GHz,Turbo Boost 3.7GHz,擁有15MB L3快取,其餘和Core i7-5960X一致。Core i7-5820K,也是6核心12線程、15MB L3快取,預設時脈為3.3GHz,Turbo Boost 3.6GHz,PCI-E 3.0通道減少到28條,支援x16+x8+x4配置。
X99平台系統架構
X99晶片組所搭配的PCH南橋晶片提供了原生的10組SATA 6Gbps連接埠,USB3.0提供6組。
Core i7-5820K 盒裝版
當然是今天的測試文主角Core i7-5820K
盒裝版Core i7-5820K,彩盒正式版包裝,採用LGA2011-v3腳位,附贈McAFee防毒軟體,當然也跟之前同等級產品一樣沒有附上散熱器,使用者必須自己添購。
規格及熱設計功耗
Intel Core i7 5820K基本運算時脈為3.3GHz,Turbo Boost可至3.6GHz,具有15MB的快取,採用LGA2011-v3腳位,與X79晶片組的LGA2011腳位是不相容,TDP為140W。
聯強貨
Intel出品
產品多國語言介紹
也可以透過外殼發現Core i7-5820K
外盒及產品配件
CPU、說明書及外盒。
內盒保護
Intel Core i7 5820K正面
LGA 2011-v3腳位
安裝 Core i7 5820K CPU
追求效能的不凡組合。
Core i7-5820K 基本效能測試
測試環境
CPU:Intel Core i7-5820K ES@3.6GHz
RAM:Kingston HyperX Predator DDR4 3000 16Gkit @ 2133 15-15-15-36
MB:ASUS X99-Pro
VGA:ASUS Strix GeForce GTX 970 4GB
HD:Intel SSD 530 180GB(AHCI模式)
POWER:BitFenix FURY 550G 550W
COOLING:CPU水冷,GPU原廠空冷
作業系統:WIN8.1 X64
效能測試
Intel XTU
CPU資訊、GPU-Z、CPU MARK、PI 1M、WPRIME效能測試
Fritz Chess Benchmark、Nuclearus
MaxxPI&MaxxPIM2M
CrystalMark2004R3
AIDA記憶體頻寬
HWiNFO
WinRAR基準測試
CINBENCH R10 X64
CINBENCH R11.5 X64
CINBENCH R15 X64
PCMARK 8
PCMARK 7
3DMARK
3DMARK 03
3DMARK 06
3DMARK VANTAGE
3DMARK 11
FURMARK 1.13.0
DirectComputeBenchmark
COMPUTE MARK
異形戰場 DX11 Benchmark
STALKER Call of Pripyat DirectX 11 Benchmark
Final Fantasy XIV ARELIM REBORN Benchmark
勇者鬥惡龍
Core i7-5820K 4.5GHz效能測試
之前測試發現Core i7-5820K可以上到4.5GHz,這次也將DDR4時脈超頻至DDR4 2666使用,現在將他們搭配起來更將CPU的時脈往上調到4.5GHz,又會將效能推升至怎樣的階段呢?
測試設定
CPU:Intel Core i7 5820K Retail @4.5GHz
RAM:Kingston HyperX Predator DDR4 3000 16Gkit @ 2666 14-14-14-36
MB:ASUS X99-Pro
VGA:ASUS Strix GeForce GTX 970 4GB
HD:Intel SSD 530 180GB(AHCI模式)
POWER:BitFenix FURY 550G 550W
COOLING:CPU水冷,GPU原廠空冷
作業系統:WIN8.1 X64
效能測試
Intel XTU
CPU-Z的偵測、GPU-Z、CPU MARK、PI 1M、WPRIME效能測試
Fritz Chess Benchmark、Nuclearus
CrystalMark2004R3
AIDA記憶體頻寬
HWiNFO
WinRAR基準測試
CINBENCH R10 X64
CINBENCH R11.5 X64
CINBENCH R15 X64
PCMARK 8
PCMARK 7
3DMARK
3DMARK 03
3DMARK 06
3DMARK VANTAGE
3DMARK 11
FURMARK 1.13.0
DirectComputeBenchmark
COMPUTE MARK
異形戰場 DX11 Benchmark
STALKER Call of Pripyat DirectX 11 Benchmark
Final Fantasy XIV ARELIM REBORN Benchmark
勇者鬥惡龍
結語
小結:
這次Intel Core i7-5820K的預設效能部分比起上一代相同定位Core i7-4820K可說是明顯提升,已上市的Haswell-E系列的3顆處理器,確實吸引不少玩家的目光,Haswell-E桌上型處理器中能完整提供最強悍且全方位的運算能力的產品為Core i7-5960X,只是可惜價位一樣是屬於較為不平易近人的等級,市售價要30張小朋友,次一級的Core i7-5930K處理器,則接近19張小朋友,對預算有限的使用者也是不小的負擔,入門的Core i7-5820K的價格就相對低廉不少,加上這次Haswell-E系列之CPU一樣均屬於不鎖倍頻的產品,喜愛挑戰效能極限、需要4通道DDR4記憶體傳輸效能及多達40個PCI-E 3.0傳輸通道的使用者來說,相信建置6C12T運算平台門檻也隨之下降不少,對X99晶片組平台有推廣之效用,Core i7-5820K是一款CP值頗高的CPU產品(除了PCI-E通道數不若兩款處理器提供40條,i7-5820K僅有28條),Intel Core i7 5820K運算時脈為3.3GHz(Turbo Boost 3.6GHz),具有15MB的快取,採用LGA2011-v3腳位,TDP為140W。雖然入手門檻價格跟上代產品有明顯差異,但是這次為增加實質核心,個人認為對亟需高階硬體運算效能平台使用者而言,有預算限制者可選購Core i7-5820K,無預算上限者可選擇Core i7-5960X,在效能上應能帶給使用者顯著提升感,當然市售品上市之後的超頻能力也是取決於CPU本身的體質,希望大家屆時入手顆顆是大鵰!!超頻超翻天,以上測試提供給各位參考,讓對Intel Core i7 5820K系列CPU產品有興趣的玩家可以了解這世代產品的特色及效能表現,謝謝賞文!!
- Oct 27 Mon 2014 15:02
Phobya UC-2 LT CPU水冷頭效能評測
- Oct 25 Sat 2014 14:58
Bykski CPU MTX-C CPU水冷頭效能評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