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您是否對電腦改裝(PC MOD)有興趣呢?就個人了解台灣的改機風潮應開始於改網時代,那時網友都會將自己嘔心瀝血改裝的大作放上網路讓大家品評,獲得大家的肯定就是一種榮耀,不過目前使用者自行進行電腦改裝的部分隨著智慧型手持產品的盛行,確實不若以往,但電腦改裝確實有他的一番風趣,除了可以展現自我風格外,多少也是自己改機功力的呈現,電競風潮加上廠商推出許多改裝套件或是完成品,也讓使用者無須再花大把時間就能輕鬆完成改機工作,也能讓使用者的愛機簡單就擁有自我的風格,賦予電腦設備有著與眾不同的外觀或是內在,也是一種小確幸,剛好最近入手一款可以比美七彩霓虹燈的LED燈條,對於喜歡於機殼內部裝設照明的使用者來說,可說是一款改裝逸品喔!!以下是簡單開箱介紹。


 LED燈條套件組 
LED燈套件組合



套件組成

包含LED燈條、說明書、遙控器(您沒看錯這組LED燈條可以透過遙控器來控制及設定)、大4Pin電源轉接線、LED燈條電源供應及無線訊號接受器模組。


LED燈條

可以看出來燈條供電使用DC 12V。


LED燈條長度

大約是40CM。


LED燈條背膠

燈條後方有背膠,使用者可以將其固定在想固定的位置。


大4Pin電源轉接線

燈條供電使用DC 12V,透過轉接線就能使用電腦內的電源供應器對燈條進行供電,如果要將LED燈條做另外的使用,也只需要使用常見的DC 12V變壓器即可。


說明書、遙控器及LED燈條電源供應及無線訊號接受器模組



遙控器

可以看到遙控器上有著許多的控制鈕,使用者可以透過遙控器來設定LED燈條,設定需要的顏色、顯示的模式(如呼吸燈、閃爍、頻閃、漸層模式等)。


 LED燈條安裝方式、實測及結語 
連接LED燈條及LED燈條電源供應及無線訊號接受器模組

需要注意小三角形及箭頭標示,需要在同一位置組合,避免燈條無法正確啟動。


LED燈條電源供應及無線訊號接受器模組



連接大4Pin電源轉接線

再接上DC 12V即可完成安裝。


實際測試展示



 結語 
小結:喜歡改裝及裝飾電腦的使用者看到這樣的改裝品應該會有些興趣,安裝簡便,加上使用電腦內的電源就能順利使用,使用上也沒有多大難度,一般使用者購買後也能輕鬆完成安裝及設定,另外LED燈條可以透過遙控器來設定顯示的顏色、顯示的模式等,對喜歡求新求變的使用者更是一項不錯的改裝利器,今天機殼內想顯示綠色就切換至綠色、藍色就更換成藍色,喜歡呼吸燈模式就設定呼吸燈模式,也不用再更換LED燈,算是非常有趣且實用的改裝品,以上提供給有興趣的朋友參考。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在選擇資料的大量儲存設備時,蠻多使用者會選擇硬碟做為優先考慮的對象之一,也因此市場對於大容量硬碟需求越來越高,個人資料日積月累下,對硬碟容量需求僅會向上攀升,所以即使固態碟(SSD)性能隨著更強控制器的研發,效能至上的玩家們已漸漸將系統碟換裝SSD,不過SSD雖然存取速度驚人,作為個人電腦進階級的儲存產品來說,硬碟仍然是最主要的儲存及使用的首選,畢竟單位價格來說,3.5吋硬碟作為大容量儲存硬碟的角色就稱職許多,單位儲存成本更為低廉,顯見硬碟單位容量價格比相當漂亮,可靠性經過長久的技術應用,其實也是相當優良,最適合在高容量儲存、工作繁重的高效能運算環境, WD陸續推出Black、Blue、Green、Red及Purple等以色系做為系列產品區別的硬碟產品,並提供80GB到4TB等不同容量,WD在硬碟市場耕耘已久,開發硬碟產品多能具備自家高效能、高容量、高可靠性和尖端技術,是追求平價使用者、進階玩家或需要高階應用人員的好選擇,也依據產品的價位、定位及訴求對象分別提供 2- 5 年不等的保固期,以下是外觀及分享其效能。

WD的宣傳重點

針對不同市場及環境需求,推出不同的硬碟產品。


參加這次WD盃小奧運的選手們

比較不符合標題的容量產品就是Blue系列,因其最高僅由1TB容量。
目前市售價參考原價屋的報價,在相同容量下價位由高至低分別為Black、Red、Purple及Green,Blue部分則因容量僅有1TB,價位為最低廉。


主流產品都推出4TB的大容量囉!!

當然在企業級部分,業界也推出最高達6TB的產品,當然價位不斐外,何時導入一般市場才是大容量硬碟產品愛用者關注的吧!!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參加活動的贈品,個人感覺蠻實用的就分享給大家參考。

前視圖
出國好幫手 方便實用USB萬國充電器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隨身碟隨著3C產品的普及,已經幾乎是現代人必備的隨身紀錄3C產品,也因為科技的演進及入門的門檻較低,市面上的隨身碟類產品可說是五花八門,各種訴求的產品幾乎都有,例如防震、防水、高速傳輸、高速寫入、Mini、USB3.0等級隨身碟等,今天要測試分享的是Kingston USB3.0隨身碟,之前Kingston曾推出多款DataTraveler系列 USB 3.0隨身碟,Kingston DataTraveler Mini 3.0 32G採用USB 3.0 傳輸技術,擁有超快的讀取速度,可提供高達 70MB/s 讀取及 15MB/s 寫入速度 (USB 3.0)。能讓您更為快速的讀取最愛的相片、音樂、學校作業及報告等資料,精巧無蓋的設計以及袖珍的外型,搭配其時尚的金屬外觀設計,迷你尺寸,是空間有限之 USB 連接埠的理想首選,也與 Mac 及 Windows 相容,且向下相容 USB 2.0 連接埠,原廠提供五年保固、免費技術支援服務及品質保證,入手之後當然要與各位分享這支隨身碟的傳輸效能表現。 


官方資訊
http://www.kingston.com/tw/usb/personal_business#DTM30


 外包裝 
外盒圖

蠻簡潔的吊卡包裝,為USB3.0介面、產品具有五年保固。


外盒背面

有產品的多國語言簡介,封裝地則是MIT的優質產品。


Kingston DataTraveler Mini 3.0 32G隨身碟本體

金屬磨砂外殼,搭配上吊飾孔設計,質感不錯跟而且份量輕巧。


Kingston商標

標示產品的基本資訊。


USB連接端

隨身碟的外殼也以鋁金屬殼搭配噴砂處理。


 效能測試及結語 
接下來就是上機實測囉

測試平台部分
測試環境
CPU:INTEL CORE i7 4770K ES
RAM:GEIL EVO POTENZA DDR3 3000 8G@2933(CL12-14-14-36)
MB:ASUS Maximus VI Formula
VGA:AMD R9 290X 4G
HD:Kingston SSDNow V300 SSD 120G
POWER:Antec HIGH CURRENT PRO 1200W
COOLING:CPU水冷、GPU空冷
作業系統:WIN8.1 X64


AS SSD BENCHMARK

效能表現,讀取最高有突破104MB/s左右的傳輸效能,寫入效能部分約15MB/s左右的效能,最高讀取速度與原廠標示值相符。


ATTO

效能表現,讀取最高有突破115MB/s左右的傳輸效能,寫入效能部分最高破32MB/s的效能。


CrystalDiskMark

效能表現,讀取最高有突破117MB/s左右的傳輸效能,寫入效能部分最高破24MB/s的效能。


AIDA硬碟測試



 結語 
小結:這支隨身碟讀取效能表現真的還算不錯,保固部分也提供有長達5年保固的服務,最快傳輸速度接近115MB/s,最高寫入也有約在25MB/s左右的表現,搜尋時間也還不錯,讀取及寫入速度都是蠻適合平常資料高速傳輸使用,金屬外殼陽極噴砂設計整體質感不錯,最高有128G的產品,雖然還比不上HyperX及Ultimate系列,但在Z87平台上實測速度最高也有接近115MB/s的實力,以上測試供各位選購時的參考。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影像紀錄隨著科技的演進,已成為生活中常見科技應用之一,除了常見的相機、錄影機外,另外漸漸地取得民眾關注的產品如屢屢發揮舉證奇效的行車紀錄器、路口監視系統、公司行號的安全維護監視系統或是對自家安全較為注意的使用者也會在住家增設監視系統,隨著時間大量的影像檔案持續的產生,對儲存裝置容量需求就相對較高,另外也偏重資料的寫入部分,當然就影像紀錄特性而言硬碟更適合作為資料儲存及備份的裝置,選擇3.5吋硬碟作為大容量儲存裝置是相當具有優勢的產品,硬碟仍然是最主要的儲存及使用的首選,畢竟單位價格來說,單位儲存成本更為低廉,硬碟單位容量價格比相當漂亮,可靠性經過長久的技術應用,其實也是相當優良,相當適合在高容量資料中心儲存、工作繁重的高效能運算,商業關鍵性環境,儲存區域網路 (SAN)、網路附接儲存 (NAS)、直接附接儲存 (DAS)、網路監控系統(NVR,Network Video Recorders)等應用環境,其中NVR系統是一個以網際網路應用為基礎的網路設備,也因為NVR的運作基於網路架構,所以可以透過區域網路或網際網路進行遠端管理工作,對需要架構安全監控系統的使用來說,可說是具備相當強的靈活性,而NVR相當重要的功就是可以同時遠端存取並記錄IP攝影機所拍攝的視訊串流,加上NVR易於管理、使用、安裝簡易的特性,讓影像及環境安全監控市場對NVR系統漸次增加。WD Purple 硬碟是針對桌上型硬碟與監視系統專用硬碟,WD Purple 監視系統硬碟提供 AllFrame 獨家技術,在使用者安裝家用或中小型企業保全系統時,提供最佳可靠性。WD Purple 的獨家韌體升級適用於 ATA 串流,可減少將桌上型硬碟做為保全系統的儲存設備時,會發生的馬賽克錯誤及視訊中斷問題。WD Purple 監視系統硬碟最適合使用最多 8 個硬碟和 32 部攝影機、24 小時全年無休的高解析度保全監視系統,也與NAS大廠Synology, QNAP,跟 Thecus都通過了相容性測試,並提供1TB到4TB等不同容量,以下是外觀及分享其效能。


官網硬體介紹及規格
http://www.wdc.com/ch/products/products.aspx?id=1210


 WD Purple 4TB 
內部包裝

採用靜電袋作包裝,兼顧防止靜電及產品保護性。WD Purple 硬碟是針對桌上型硬碟與監視系統專用硬碟。


硬碟群

這次要搭配測試的硬碟數量共有4顆。


硬碟資訊

硬碟產品代號WD Purple 4TB是WD40PURX,轉速為5400rpm,產地為泰國,2014年1月出廠產品,硬碟上也清楚標示為 24 小時全年無休的嚴苛運作環境專用的產品。
WD Purple 4TB產品採用全新的紫色標籤方便使用者做產品辨識,原廠提供3年的保固服務。


安規認證

擁有多國的安規認證。


硬碟高度

側邊固定螺絲孔及厚度採用與一般硬碟相同的螺絲孔位,方便使用者固定。


硬碟背面

與目前大部分硬碟相同的設計,都是把控制晶片內藏,


傳輸介面

傳輸介面則是採用一般的SATA傳輸介面及電源接頭,傳輸頻寬為SATA 6Gb/S。


準備上機測試



 WD Purple 4TB單顆效能測試 
接下來就是上機實測囉

測試平台部分
測試環境
CPU:INTEL CORE i7 4770K ES
RAM:GEIL EVO POTENZA DDR3 3000 8G@2933(CL12-14-14-36)
MB:ASUS Maximus VI Formula
VGA:AMD R9 290X 4G
HD:Kingston SSDNow V300 SSD 120G;WD Purple 4TB進行單顆及使用4顆WD Purple 4TB搭配Qnap VS-4116 Pro+效能測試
POWER:Antec HIGH CURRENT PRO 1200W
COOLING:CPU水冷、GPU空冷
作業系統:WIN8.1 X64


HDTUNE
讀&寫效能測試



WD Purple 4TB整體傳輸表現還算不錯,最高讀取達到160MB/sec,當然身為硬碟弱項就是搜尋時間跟傳輸速度與高速SSD產品不能比,不過就作為影像資料備份而言,容量及穩定性還是相對重要的。


檔案效能測試&IOPS測試&額外測試





AS SSD BENCHMARK

傳輸速度還算不錯,最高讀取大約都有145MB/sec以上的效能表現,最高寫入大約都有130MB/sec以上的效能表現。


ATTO

效能表現,2顆讀取及寫入效能最高有突破160MB/Sec及150MB/Sec左右的傳輸效能。


CrystalDisk info



CrystalDiskMark

2顆讀取及寫入效能最高有突破150MB/Sec左右的傳輸效能。


AIDA硬碟測試

WD Purple 4TB整體傳輸表現還算不錯,最高讀取達到150MB/sec,大約20ms搜尋時間則稍嫌偏弱。


AJA Test

WD Purple 4TB整體傳輸表現相當不錯,最快讀取及寫入達到150MB/sec及140MB/sec。


PCMARK VANTAGE

得分為3761。


PCMARK 7

得分分別為1656,效能比起一般硬碟產品也是稍微遜色。


Surveillance Benchmark







 Qnap VS-4116 Pro+ 
外箱

Qnap製品,相當知名的NAS廠商。


Qnap VS-4116 Pro+ 特色









VS-4116 Pro+ 支援最大 16TB儲存容量,滿足高畫質 H.264、MPEG-4、M-JPEG 和 MxPEG 影像的儲存需求。伺服器等級的面板、配備 Sanyodenki 系統風扇以及無風扇的熱導管設計,皆可確保系統可靠性,維持系統運作不間斷。此外,透過硬體解碼,提供高達 180 fps 高畫質 1080p 順暢的本機影像輸出。另外硬體的配置也相當高,硬體規格請參考


內部包裝

保護相當完善,避免運送途中碰撞損傷,內部有NVR系統、說明書及配件。


NVR系統及配件



相關線材

應用程式光碟、網路線、電源線、安全鎖及螺絲等。


NAS系統正面

擁有4個硬碟安裝空間,讓使用者有配置更多的儲存空間的可能。


NVR系統相關訊號指示燈



硬碟支架及上蓋處有硬碟1-4使用標示,本體上有監控面板、網路訊號指示、開機燈號、故障指示及狀態燈等,讓使用者可輕鬆掌握NAS系統的使用狀況。


側視圖

開有通風孔。


NVR系統後側

配置有1組8CM系統風扇協助系統散熱,讓系統能在環境溫度較低的工作環境中運作,強化系統穩定度。
相關連接埠除了電源連接埠外,計有2組USB3.0、4組USB2.0、1組HDMI、音訊接口及2組 Giga Lan埠。


硬碟架

施力按壓即可取出


取出硬碟架

硬碟架共有4組,Qnap VS-4116 Pro+搭配的硬碟安裝支架是2.5吋/3.5吋硬碟裝置均可相容的共用設計。


內部空間



搭配的網路攝影機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般PC主要零組件保固期間多為3年,周邊配件常見為1-2年,5年以上的保固期則較為少見,目前比較能看到就是ASUS SABERTOOTH系列主機板、高階SSD產品、高階POWER及高階的硬碟(如WD BLACK、RE系列等)等產品,高品質的產品相信使用者都樂於接受(當然前提是不能太貴或是比起同級產品貴太多),所以能提供5年產品保固的廠商當然時對其產品耐用度及品質有信心,畢竟保固時間長,廠商所需擔負的備料成本及保固維修成本都會比3年保固產品高上不少,能提供5年保固產品可以視為高品質產品的門檻,加上隨著時間的累積,企業或是個人需要備份的資料也越來越多,其中也包含大量的備份資料、高品質的影像資料、影音資料的儲存需求(在家中小天使出生之後,資料確實快速增加),外接式硬碟價位一般而言叫內接式硬碟低上一些,如果不非得將大容量硬碟安裝之機殼內部,以便隨時使用內部資料,確實也是可以考慮外接式硬碟,加上固態碟(SSD)性能隨著更強控制器的研發,效能至上的玩家們已漸漸將系統碟換裝SSD,不過SSD雖然存取速度驚人,但硬碟仍然個人是最主要的儲存及使用的首選,畢竟單位價格來說,硬碟單位容量價格比相當漂亮,硬碟大廠-WD推出屬於企業等級RE系列的7200轉SATA硬碟機,提供最高 6 Gb/s 的傳輸速率、高達 171 MB/s 的持續資料傳輸率以及最高的隨機 I/O 率,RE系列雖然是主打企業等級的產品,也並不是只有SAS介面的產品,畢竟具備SATA介面的環境較多,成本也較為低廉,對需要高品質硬碟產品的使用者來說,WD RE SATA硬碟產品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並提供250G至4TB等不同容量產品供使用者選購,提供許多特有技術強化產品效能、可靠性及耐用度,如:雙資料處理器、120萬個小時 MTBF、震動保護、雙制動器技術、StableTrac、RAID 特有的限時錯誤校正功能 (TLER)、NoTouch 磁碟表面停放技術、動態懸浮高度技術及長時間燒機測試等,以下是外觀及分享其在Z87平台下的效能表現。


官網硬體介紹及規格
http://www.wdc.com/ch/products/products.aspx?id=580
產品主要技術及特色


 WD RE 4TB 
內部包裝

採用靜電袋作包裝,兼顧防止靜電及產品保護性。


硬碟本體

WD RE 4TB與WD最高產品等級類似採用黑色標籤方便使用者做產品辨識。


硬碟資訊

硬碟產品代號WD RE 4TB是WDWD4000FYYZ,硬碟上也清楚標示為企業級的產品,轉速為7200rpm,快取記憶體為64MB。


安規認證

擁有多國的安規認證,2014年1月出廠產品,產地為泰國。


硬碟背面

與目前大部分硬碟相同的設計,都是把控制晶片內藏。


傳輸介面

採用一般的SATA傳輸介面及電源接頭,傳輸頻寬為SATA 6 Gb/S。


側邊固定螺絲孔及厚度

採用與一般硬碟相同的螺絲孔位,方便使用者固定。


 效能測試 
接下來就是上機實測囉

測試平台部分
測試環境
CPU:INTEL CORE i7 4770K ES
RAM:GEIL EVO POTENZA DDR3 3000 8G Kit@2933 CL12-14-14-36
MB:ASUS Maximus VI Formula
VGA:AMD R9 290X 4G
HD:Kingston SSDNow V300 SSD 120G
POWER:Antec HIGH CURRENT PRO 1200W
COOLING:CPU水冷、GPU水冷
作業系統:WIN8.1 X64


HDTUNE
讀&寫效能測試

相較於採用SATA介面傳統硬碟,WD RE 2TB整體傳輸表現相當不錯,讀取跟寫入最高達到170MB/sec以上,平均也達到135MB/sec以上,當然身為硬碟弱項就是搜尋時間跟高速SSD產品不能比傳輸速度,不過就作為企業級儲存及資料備份而言,容量及穩定性還是相對重要的,就硬碟而言WD RE 4TB的12.6ms搜尋時間也是相當亮眼的。


檔案效能測試&IOPS測試&額外測試



AS SSD BENCHMARK

傳輸速度相當不錯,讀&寫大約都有150MB/sec以上的效能表現。


ATTO

效能表現,讀取最高有接近180MB/sec左右的傳輸效能,寫入效能部分突破174MB/sec的效能表現。


CrystalDiskInfo

採用的硬碟為SATA 6G介面,轉速為7200rpm,算是穩定及高傳輸效能的選擇。


CrystalDiskMark

效能表現也是相當不錯。


AIDA硬碟測試

WD RE 4TB整體傳輸表現相當不錯,最高讀取達到172MB/sec,不到12ms搜尋時間也是相當亮眼的。


AJA TEST



PCMARK VANTAGE

效能分數達到7049。


PCMARK 7

效能分數達到2396。



 結語 
小結:WD RE 4TB硬碟產品效能相較於一般傳統硬碟,整體傳輸表現相當不錯,原廠也提供最高4TB等不同容量以供消費者選擇,最高讀寫速度能達到170MB/s以上,平均讀寫速度亦能達到135MB/s以上,原廠也提供長達5年的保固,提供快速SATA 6G傳輸介面並相對可靠的系統碟及放置資料使用。整體來說WD RE 2TB硬碟表現相當優異,存取的線性也相當穩定,確實最適合在高容量資料中心儲存、工作繁重的高效能運算, 商業關鍵性環境, 儲存區域網路 (SAN)、網路附接儲存 (NAS)、直接附接儲存 (DAS)、連接網路的監控系統和雲端儲存等應用環境中使用,缺點就是因為偏向企業級產品應用所以價格較為昂貴些,以上測試提供給有興趣的朋友參考喔!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進擊的SONY又出招了,家電大廠的推陳出新的升級功力,真的不是蓋的,當然這次除了配合產品策略,將原本的NEX系列重新歸納到A系列,也已經陸續推出有A3000、A3500(最新推出)、A5000及A6000等機種,個人之前原本使用NEX-7+E24真的是NEX系列的高效能組合(除了對焦及可用ISO略輸NEX-6),真的很好用的一個組合,也幾乎把E24當鏡頭蓋使用,所以其他鏡頭就很少使用,想到既然很少使用,放著也是沒用到所以就把少用的18-200賣了,加上對全幅的畫質有點企(奢)求,發現之前SONY RX-1在日本購入大約60K出頭,換算焦段也是跟NEX-7+E24一樣,雖然是日文機,整體用起來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出調手邊的設備喚起來只要貼一些,體積又更小點輕點,也不會想敗其他鏡頭了,之前出掉NEX-7+E24組合敗了SONY DSC-RX1。SONY DSC-RX1較常讓人詬病就是對焦速度不是令人滿意,尤其小女1歲多正開始好動的時候,影像紀錄上就有點吃力,當然SONY A7/A7R也是相當不錯的選擇,但是實際試用個人覺得還未達一定的完善程度(尚有一些小缺點),雖然價位相當實惠,但如果要能達到RX1等級的影像品質的話,免不了小朋友也要付出不少,在考量不想花上大筆經費下,就暫時以RX1做為個人影像紀錄主力機種,另尋其他較為實惠的解決方案,第一個找到的是Panasonic GX1+14-42X二手組合,入手價位約在9K,實際使用對焦速度確實不賴,體積也不大,約略跟RX1差不多,介面也蠻容易上手的,但就使用習慣而言,從NEX5、NEX7、RX1以來習慣SONY的操作介面(雖然也不全然一樣),所以還是選擇將這個組合出掉。後來看到SONY推出新款的A6000,就性能及價位(某購物網可以折2000,搭配信用卡回饋活動折1000,總共可以折3000)而言確實都還算在個人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就準備入手,過程中比較可惜的是有參與購物網站預購活動,但是因為個人因素刷卡帳號跟購買者不是本人,所以訂單被取消,再次下訂時,已經超過預購期,就沒有送快速電池充電器(BC-TRW),另外個人選擇是購買單機身,搭配二手拆鏡的SONY SEL16-50 PZ電動變焦鏡頭,入手價位3.8K,這樣的組合比起購買Kit組又稍微便宜一些,二手的賣家原以為是男生,面交時發現是年輕的正妹,顯示SONY的NEX系列除了方便外,追求畫質的女生也不在少數,扯了這麼多,以下就做個簡單的開箱。


SONY α(或稱A)6000規格



外包裝
A6000外盒

這次SONY A6000是在今年2月發表的新機種,整體定位大致在NEX-6及NEX-7之間,一樣採用E-mount接環。


A6000特色

簡潔的外觀視覺設計,也可發現A6000的外型。APS-C片幅,除了更快速的對焦能力外,採用Exmor HD CMOS 感測器、OLED電子觀景窗、wifi、NFC、每秒11張連拍及2400萬畫素等


台灣代理商貨

生產年份為2014年。


外盒側面

有相關配件的介紹,讓使用者了解還有哪些原廠配件可以敗。


產品支援的相關軟硬體



內部包裝
白色系配色

可有效呈現產品的質感,另外也是採用一般相機產品分層式包裝。


相關說明書及保固書



相機收納層

相機本體以白色不織布套包覆。


相機及相關配件

有SONY A6000、電池、背帶、觀景窗罩、傳輸線及充電器等


充電器及傳輸線

SONY近期的相機都是採用Micro USB介面傳輸,也兼做充電使用。


充電器





廣域電壓輸入,輸出則是5V 0.5A。


電池



一樣是NP-FW50,在CIPA 標準約 310 張 (觀景窗) / 約 360 張 (LCD 螢幕) 。


A6000相機的特點



 SONY A6000 
SONY A6000

質感相當好的一款隨身相機,提供更為快速的對焦能力。


感光元件

APS-C片幅,採用Exmor HD CMOS 感測器。


SONY

$ONY出品,這台要價不算太貴,比起相近功能及定位的NEX-6及NEX-7,已經便宜不少,官方建議售價NTD21,980。


後方螢幕及控制鈕

配置部分與NEX系列相當接近,使用者能簡單快速上手,使用者也可自定義功能鍵,使用起來更為順心,3吋TFT LCD螢幕具有92.1 萬畫素,可向上約 90 度,向下約 45 度翻轉。


螢幕可以翻轉



可向上約 90 度,向下約 45 度翻轉。


獨立錄影鍵

不若NEX-7時代容易誤觸,這點在NEX-7後續機種確實獲得有效的改善。


NFC

可一觸遙控,一觸分享。


側邊IO



有Micro USB、mini HDMI,因定位關係並無外接式麥克風埠。


相機頂部

上方拍攝模式轉盤、機頂指令轉盤、快門及熱靴等。


熱靴

MI 智慧型配件熱靴,透過通用型熱靴可以擴充相關配件。


控制區

電源開關、拍攝模式轉盤、機頂指令轉盤、快門及可自訂C1控制鍵。


手感分明的模式轉盤跟指令轉盤

透過大小跟粗細不同的手感,讓使用者可以輕易分辨需要的轉盤。


閃燈



GN值為6,可以手動打跳燈。


底部

有金屬腳架接孔、電池、記憶卡室及喇叭。另外SONY DSC-A6000產地是泰國。


電池室

電池採用跟NEX系列一樣的電池NP-FW50。


電子觀景窗接目器

可以減少在強光下以觀景窗取景時的光線干擾。


 SONY A6000搭配鏡頭 
SONY A6000及SONY SEL16-50 PZ電動變焦鏡頭

為了讓A6000更好用,當然不可僅僅是單機身,另外購入SONY SEL16-50 PZ電動變焦鏡頭。


全副武裝

質感不俗的SONY A6000銀色組合完成,整體而言,因為價位及定位問題所以採用塑膠機身,要支援Wifi及NFC功能也確實不太可能用上全金屬機身,就質感而言確實較之前擁有過NEX-7及現有的RX1為差,另外銀色機身使用一段時間可能會有掉色的問題。


整體組合相當精巧

A6000搭配自家 SEL16-50 PZ鏡頭,使用電動變焦模式,在電源關閉時,鏡頭收納情形下,體積其實相當迷你。


握把

承襲NEX-7以來握把設計,加上荔枝紋蒙皮包覆,手感相當不錯,另外也有紅外線遙控的接受器。


RX1及A6000相見歡(使用Panasonic GX1+14-42X紀錄)









就體積及配置而言,兩者當然有些差異,但是使用者應該能輕易上手。


 結語 
心得:
質感不俗的SONY A6000銀色組合,整體而言,配置部分與NEX系列相當接近,使用者能簡單快速上手,使用者也可自定義功能鍵,使用起來更為順心,採用升級版的高速混合式自動對焦 (相位式偵測自動對焦/對比式偵測自動對焦),對焦點部分相位式偵測自動對焦179 點,對比式偵測自動對焦25 點,已經涵蓋感光元件相當大的比例,實際使用對焦速度上確實是有感升級,因為價位及定位問題所以採用塑膠機身,比起相近功能及定位的NEX-6及NEX-7,已經便宜不少,官方建議售價NTD21,980。也因為要支援Wifi及NFC功能也確實不太可能用上全金屬機身,就質感而言確實較之前擁有過NEX-7及現有的RX1為差,另外銀色機身使用一段時間可能會有掉色的問題。SONY推出新款的A6000,就性能及價位(某購物網活動可以較定價更為優惠)應該是相當有競爭力的價位,過程中比較可惜因為個人因素預購訂單被取消,再次下訂時,已經超過預購期,就沒有送快速電池充電器(BC-TRW),另外個人選擇是購買單機身,搭配二手拆鏡的SONY SEL16-50 PZ電動變焦鏡頭,入手價位3.8K,這樣的組合比起購買Kit組又稍微便宜一些(鏡頭也還在保固期內),這樣的搭配方式算是更稍微經濟一些,二手的賣家原以為是男生,面交時發現是年輕的正妹,顯示SONY的NEX系列除了方便外,追求畫質的女生也不在少數,透過相機的軟硬體升級及添購更好的鏡頭,A系列E-mount功能及組合可說是越來越完善,以上提供給有興趣的朋友參考。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米的行動電源自開賣以來都是相當熱銷的招邊產品,想便宜入手的網友幾乎都要等官網的開賣訊息公告之後,再到官網等候開賣再搶貨,能順利搶到當然是相當開心的一件事,另外搶不到的網友也大有人在,當然有些網友可以接受黃牛加價,個人則是不太能接受,反正搶得到就用,搶不到就是等下次開賣再碰運氣了,剛好最近這波有順利搶到2組行動電源,不能免俗的就簡單開箱一下!!

小米行動電源外盒 
搶到的2組小米行動電源
[XF] CP值極高的小米行動電源簡單開箱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蠻多使用者,購入盒裝版本之CPU所搭配之散熱器通常是閒置不用的,在節能設計及風扇導入PWM設計上,溫度確實可以控制的相當漂亮,溫度及噪音也不算高,但是在系統全速運轉或是在玩遊戲、執行高負載程式時,高階的處理器如舊款的LGA1366或是LGA2011的部分型號最高TDP已達130W之譜,此時原廠散熱器通常僅僅是夠用而已,或者說只能保證穩定而已,或是LGA1150腳位的Core i7 4770K及Core i5 4670K雖有附贈盒裝版風扇,也蠻多使用者預為了讓系統的效能發揮的淋漓盡致,會進行加壓超頻,此時最高功耗也慢慢向上推升,加壓超頻之後更是可以挑戰200W以上,這時通常或透過PWM風扇或主機板風扇轉速控制將CPU散熱器風扇轉速提高,加強散熱效率壓制溫度,除讓系統穩定外,也是避免系統因溫度過高而當機,不過有時因原廠散熱器搭配的風扇較小,或是整體壓制力較差,風扇運作在高轉速下,所產生的噪音及溫度壓制力其實都很難讓人滿意,所以市面上就有相當多的散熱器廠商推出採用散熱設計較好的產品,多採用熱導管、全銅或鍍鎳、增加散熱鰭片提高整體散熱面積、大風扇等,知名散熱解決方案的製造商 ENERMAX 推出 ETS-N30 散熱器產品。採用3支高效6mm熱導管、9CM風扇,期透過輕巧尺寸大幅提升系統相容性,也能有效避免安裝大型散熱器時記憶體干涉問題,搭配專利煙囪效應(SEF)技術加速鰭片的熱能交換,獨家真空效應(VEF)技術,透過獨特風道設計引入外界空氣,增加風流量,熱導管直接接觸技術(HDT),可發揮最佳散熱效果,也全面對應Intel新款LGA2011/1150及舊款1155/1156/775處理器,及AMD AM2、AM2+、AM3+、FM1、FM2及FM2+系列處理器,以下是產品的簡測。


 ENERMAX ETS-N30散熱器外包裝 
ENERMAX ETS-N30散熱器套件

圖示產品的外觀,也可以看出產品的訴求就是高效能的散熱系統。


ENERMAX ETS-N30對應的CPU種類

支援兩大平台的1155/1156/1366/2011通用的底座及AM2/AM2+/AM3/FM1/FM2/FM2+通用。


ENERMAX ETS-N30規格及特色



這組散熱器也是廠商最新推出的散熱器產品,採用3支高效6mm熱導管、9CM PWM風扇,轉速範圍為800至2800轉之間,期透過輕巧尺寸大幅提升系統相容性。


ENERMAX ETS-N30散熱器特色

可以了解產品的相關規格及支援的CPU,搭配專利煙囪效應(SEF)技術加速鰭片的熱能交換,獨家真空效應(VEF)技術,透過獨特風道設計引入外界空氣,增加風流量,熱導管直接接觸技術(HDT)。比較特別的是產地為台灣。


內包裝

內包裝蠻紮實的,減少組件損傷的可能。


散熱器及相關配件



使用者可參照說明書使用者可以快速完成散熱器的安裝!!


 ENERMAX ETS-N30 散熱器 
ENERMAX ETS-N30 散熱器

散熱器原始組成套件由單風扇所組成。


散熱鰭片



相當密實的散熱鰭片,可有效強化散熱能力。


散熱器底部



預先貼有保護膜,使用前記得先移除,並採用鍍鎳處理,共有3隻6mm的熱導管,並採用HDT技術。
雖未達到鏡面程度,但處理得算相當平整,也可看到熱導管與底座的接縫焊接確實。


散熱器固定螺絲

基本上只要先將扣具固定好,再將散熱器放置於CPU上,塗好散熱膏,再將4顆固定螺絲鎖緊就完成散熱器的安裝。


 測試設備 
測試成員 ENERMAX ETS-N30散熱套件及ASUS Maximus VI Formula(Intel Core i7 4770K已安裝)

CRYORIG R1散熱套件及ASUS Maximus VI Formula,Panram Light Sword DDR3 2400 16G(4G*4)。


安裝背板



依據CPU固定孔位固定扣具



安裝方向及干涉情形



使用者可以依據機殼內對流規劃,來決定散熱器安裝方向,另外受惠於體積小巧,安裝時並未發生干涉情形。


完成安裝ENERMAX ETS-N30散熱器

對準扣具上的螺絲孔位鎖好即可。


 上機測試 
測試環境
CPU:INTEL Core i7 4770K ES
RAM:Panram Light Sword DDR3 2400 16G@2933(CL12-14-14-36)
MB:ASUS Maximus VI Formula
VGA:HD4600
HD:ADATA SP900 128G(AHCI模式)
POWER:Antec HIGH CURRENT PRO 1200W 
COOLING:CPU使用 ENERMAX ETS-N30散熱系統
OS:WIN7 X64 SP1


待機

待機時穩定溫度介於35-43度之間。


跑完5分鐘

4個核心最高溫度為77度,可以明顯發現CPU溫度確實壓制的不錯,不過隨著風扇轉速提高,噪音值也稍微變高一些,但仍在可以接受範圍!!


跑完10分鐘

4個核心最高溫度為78度。


跑完17分鐘

經過2分多鐘的溫降,CPU溫度大約在40-46度之間。


溫度監控圖









4個核心最高溫度為78度。


此時系統負載功耗

大約154.2W左右。


 結語 
小結:一般空冷時採用原廠散熱器在全速燒機時CPU的溫度就蠻高的,何況要超頻使用,由測試結果可以發現,ENERMAX ETS-N30散熱器擁有不錯的表現,能將i7 4770K預設時脈溫度壓制在78℃左右,相信只要能有效規劃機殼對流,這樣的配置仍能讓CPU溫度作有效的控制,因為散熱器體積小巧,體積跟安裝上都簡便許多,也能兼顧散熱效能,回歸到價格面建議售價約在新台幣不到1K之間來說,算是相當平價的散熱器,但就其實際表現而言也優於原廠散熱系統不少,個人覺得整體搭配還是相當不錯,以上提供給各位參考,感謝賞文。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筆電的產品盛行過一段時間,不過隨著平板電腦裝置的崛起,讓其對消費者吸引力越來越小,因比起一般筆記型電腦效能差距不小,使用上跟一般筆記型電腦相同,仍需仰賴鍵盤及觸控板(或滑鼠)來協助控制裝置,讓其重量及體積無法與平板裝置有對抗的優勢,加上後續的UltraBook產品也相當輕薄,效能也相當優異,小筆電產品確實已失去其舞台。ASUS Transformer系列首先推出在Android系統,透過富有創意可分離的平板與鍵盤底座設計,讓裝置具有筆記型電腦的使用方式也具有平板電腦的輕便,獲得相當多使用者的青睞,ASUS Transformer Book T100基於Windows 8/Windows 8.1時所導入的觸控設計介面,搭配上Intel Atom Bay Trail-T Z3740 處理器,這樣的軟硬體配置,可說是讓使用者有著兼顧輕簡工作及娛樂的使用體驗,以下是簡單的開箱分享。


 ASUS Transformer Book T100外箱 
外箱

展示出產品的主要特色。


規格

處理器:Intel Atom Bay Trail-T Z3740 1.33四核心
記憶體:DDR3 2GB
儲存設備:EMMC 64G
LCD尺寸:10.1吋 IPS面板HD 觸控螢幕
無線網路:802.11a/b/g/n, Bluetooth V4.0
其他:Micro USB、USB 3.0、Micro HDMI
內附Office 2013及專屬鍵盤
作業系統:Windows 8.1


 ASUS Transformer Book T100 內部包裝 
內部包裝

基本上有裝置保護膜套及固定紙盒槽位。


配件及說明書

內附有使用說明、保固書、Microsoft Office Home & Student  2013使用序號、變壓器及Micro USB傳輸線等。


變壓器及Micro USB傳輸線

採用一般平板裝置常見Micro USB介面進行充電,不若以往筆電需要專用的變壓器才能充電,一般的行動電源就能幫T100補充電力,讓T100可攜性及移動性增加不少。


變壓器規格

輸出為DC 5V 2A,顯示ASUS Transformer Book T100也是相當省電。


 ASUS Transformer Book T100 



外觀基本上與一般筆電相當類似,也具有ASUS筆記型電腦的風格。


底部

設有橡膠墊,讓產品使用時更為穩固。


ASUS Transformer Book T100

使用上與一般筆記型電腦相同,透過合理配重設計,使用時也不易傾倒。


開機進桌面

T100 Windows 8.1預設桌面。


 ASUS Transformer Book T100 細部連接埠 
與鍵盤底座連接處



面對螢幕的右側

有Micro USB的連接埠、Micro HDMI連接埠、耳機麥克風連接埠及Micro SDHC讀卡機。


螢幕上方視訊相機

120萬畫素攝影機


面對螢幕的左側

螢幕的開關及音量調整開關。


電源開關



 ASUS Transformer Book T100 鍵盤底座 
正面照

鍵盤底座,採用巧克力鍵盤設計,就個人而言輸入手感還算不錯,短期編輯文書檔案應該是還算順手,作為工作機使用可能需要外接鍵盤及滑鼠使用上會比較順心些。


與平板連接埠

除了中央部位的訊號傳輸外,兩側設有固定裝置,避免鍵盤底座與平板無故脫離。


面對鍵盤左側

提供1組USB3.0連接埠,以筆電來說是有點少,可能需要外接HUB來因應。


採用Intel Atom處理器及支援HMDI輸出



大面積觸控板

方便使用者控制使用。


 效能測試及結語 
儲存空間部分

這次測試的ASUS Transformer Book T100為EMMC 64GB版本,扣除系統佔用的容量大約還剩33G,就個人使用而言較推薦這個版本,如果不敷使用,也可以透過Micro SDHC擴充記憶卡。當然另外一個版本也是不錯,但是如果要用到硬碟部分因其安裝在鍵盤底座,鍵盤底座也未提供電池功能,這樣一來外出時重量負擔也不見得會比UltraBook輕便多少,效能差距也相當明顯。


作業系統及記憶體配置

Window 8.1 32位元及2GB的DDR3。


CPU Mark及wPrime



SuperPi 1M



Fritz Chess Benchmark



Nuclearus



AIDA記憶體頻寬



WinRAR 基準測試



CINBENCH R10 X86



CINBENCH R11.5 X86



PCMARK8



PCMARK7



3DMARK



3DMARK 03



3DMARK 06



 結語 
小結:就個人使用體驗來說,運算效能還算不錯,適合輕簡的工作場合,使用者也無須重新適應產品的操作模式,基本上與一般筆記型電腦是相同的,加上採用一般平板裝置常見Micro USB介面進行充電,不若以往筆電需要專用的變壓器才能充電,一般的行動電源就能幫T100補充電力,讓T100可攜性及移動性增加不少。鍵盤底座採用巧克力鍵盤設計,就個人而言輸入手感還算不錯,短期編輯文書檔案應該是還算順手,作為工作機使用可能需要外接鍵盤及滑鼠使用上會比較順心些。這次測試的ASUS Transformer Book T100為EMMC 64GB版本,扣除系統佔用的容量大約還剩33G,就個人使用而言較推薦這個版本,如果不敷使用,也可以透過Micro SDHC擴充記憶卡。當然另外一個版本也是不錯,但是如果要用到硬碟部分因其安裝在鍵盤底座,鍵盤底座也未提供電池功能,這樣一來外出時重量負擔也不見得會比UltraBook輕便多少,效能差距也相當明顯。以上,提供給有興趣的使用者參考,感謝賞文。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