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3C產品評測 (43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PC是現代人生活常用工具,一般人多以習慣利用電腦來協助處理生活上的一些必要的事情,例如學生時代的上網找資料、製作報告,個人娛樂的聽音樂、看電影、網際網路,工作時的業務處理,更盛者為影像處理、影音剪輯或是遊戲,都是電腦相當廣泛的應用。裝機時常被注意到就是電腦主要配件,例如CPU的選用、記憶體容量的大小、獨立顯示卡的取捨、硬碟容量的大小、POWER的選用等,均屬於內部元件,依據使用者需求及預算而有所不同的搭配,最後外觀的部份大概就是屬於機殼。

機殼的選擇常是取決於使用者不同的需求,例如預算常是使用者選擇機殼產品的重點之一,中高階機殼的設計及用料都沒話說,不過價位以一般消費者整機預算來說都是偏高的情形下,要選到便宜又兼具中高階機殼的特色的產品可說是不多,或是對某樣顏色有特殊喜好等,或是對內部空間由獨到需求,如水冷裝機、ITX小殼、絕佳的空冷規劃等。當然目前市面上也有許多不同類型的機殼,各家設計均有其不同的特色在,例如大型機殼、中階一般型機殼、M-ATX或ITX裝機用機殼或是追求靜音效果的機殼等。散熱、POWER及機殼大廠NZXT近期推出其訴求靜音的H系列 Ultra Tower 機殼產品H630,讓使用者在裝機時有更佳的選擇,包括充足的散熱方式、USB 3.0 連接埠、免工具設計的5.25” 及3.5” 裝置槽及附過濾網的下置式電源供應器安裝空間。使用者可輕鬆地安裝使用並寓工作於娛樂。以價格實惠並擁有高品質享受的機殼,H630擁有相當好的佈線設計,位於主機板掛架的背部擁有極佳的寬度以及橡膠軟墊穿線孔,也大幅提高機箱的使用及有效減少裝機整線時間,可說是優質的機殼產品。


 NZXT H630機殼本體 
機殼正面

全黑外觀、2大的5.25吋擴充空間,內部為可容納9個SLOT的配置可相容於ATX、XL-ATX主機板,前方並無開孔。


機殼前左右側視角



整體質感頗佳,可以發現機殼左側面板處及右側頂蓋處開有網孔,作為內部空氣進出孔。


5.25吋擴充空間



LED指示燈號及開關



開關及RESET鍵也設置在上方,方便機殼放置於地板上或是桌下時使用的設計。


前置擴充的IO面板

提供2組USB3.0、2組USB2.0、SD讀卡機、耳機、麥克風接孔及後方LED開關,USB連接埠的間隔設計也降低互相干涉的可能性。


下方網孔

冷空氣由此進入機殼,雖然不是很大,但這也是靜音機殼很難避免的設計方式,透過減少開孔避免機殼內部噪音傳出。


機殼底部



有4個塑膠腳墊、底部開有電源供應器進風口及2組12CM風扇進風孔,可於底部加裝2組12CM風扇加強散熱能力。另外為了減少灰塵進入,原廠也提供兩組濾網過濾,也可輕易抽取做清潔日久堆積的灰塵。


增高的腳座

底部進氣的設計,常因底部腳座高度不夠,致使無法吸取充足冷空氣,影響散熱能力,原廠也將機殼腳座提高,並也加裝防滑腳墊,讓機殼更為穩固。


機殼後方

採用現在常用的POWER下置設計,後方提供1組14CM風扇(固定孔位也相容12CM風扇)進行散熱,側板固定採用手鎖螺絲。


14CM風扇

機殼後方採用14公分風扇(固定孔位也相容12CM風扇)。


後方出風網孔

除了前面提到的出入風網孔外,在後方也開有網孔加強散熱能力。


下置POWER設計

POWER採用下置式設計,不過並無提供水冷孔設計,不過以內部空間設計來說(相當寬敞)也真的不需要外置水冷,下方並置有濾網,減少灰塵之進入。


機殼右側

簡單素雅的設計。


右側上方網孔



側板設有吸音膠墊






 NZXT H630機殼內部 
機殼內部

2組的5.25吋裝置及8組2.5/3.5吋共用的裝置擴充能力。


3.5吋及2.5吋安裝區

整體數量相當夠,以因應使用者對HD、SSD等3.5吋、2.5吋儲存裝置安裝需求。


免螺絲固定

5.25吋裝置計2組。


後方機殼風扇

PCI共9個SLOT,對應XL-ATX主機板也沒有問題。


POWER安裝區

下方置有濾網,以減少灰塵進入,另外POWER也有墊高,可以讓POWER散熱風扇吸到更多的冷空氣。


下方可加裝雙12CM風扇



NZXT製品

除當硬碟架固定裝置外,也可增加12CM風扇運轉空間,並可增加消費者的印象。


上方風扇孔

可分別安裝20CM、14CM風扇2組或12CM風扇計3組。


主機板安裝底座

對應各種主機板版型標示明確,方便使用者安裝,另外也設有整線孔,讓線材整理起來更為美觀。


移除另一側側板





在使用者主要走線需求區域,設有走線孔位及預留相當大的走線空間,讓使用者可以根據需求規劃走線,讓機殼內部線路更為清爽,另外可以發現主機板CPU後方的切除區域相當大,可以讓使用者便於拆裝CPU散熱器及加強散熱之用。


兩組2.5吋安裝區

在主機板背面有增加2組2.5吋裝置擴充區,在移除所有硬碟架後,可以將2.5吋硬碟裝置安裝於此區,當然也可以直接安裝於此,建議可以SSD為主,一般2.5吋硬碟裝置於此,沒有風流帶動,溫度可能會較高一些,進而影響使用壽命!!


10組風扇擴充能力

在如此大的機殼裡,一般主機板的風扇接口可能會不敷使用,原廠也貼心地增加風扇擴充能力,提供多達10組的風扇接口。


快拆式硬碟固定架



螺絲等配件固定於快拆硬碟架上

避免於運送途中晃動,造成損傷或零件短缺。


快拆式硬碟固定架

2.5吋/3.5吋兩用之設計。


移除硬碟架

移除這一側的手鎖螺絲即可卸下。


硬碟架

根據大小,分別可安裝2個或3個硬碟固定架,對應2或3個硬碟裝置。


硬碟架設有12CM風扇固定架



角度可以調整,加強散熱能力。


硬碟架



可依需求移除硬碟架,使用者可根據需求調整內部配置之用。


移除硬碟架



移除硬碟架底座

這樣的空間就足以安裝3排的12CM水冷排。


前面板

內側貼有吸音棉膠。


前方風扇擴充能力

原廠預設為1組20CM散熱風扇,最多可分別安裝20CM、14CM風扇2組或12CM風扇計3組。


機殼上蓋

一樣於內側貼有吸音棉膠。


上方風扇開孔



最多可分別安裝20CM、14CM風扇2組或12CM風扇計3組。


配件組

有多國語言介紹。


內部連接線

USB3.0、USB2.0、開關、LED燈號、風扇連接端子及HD AUDIO等。



 裝機及整線 
近日會補上水冷裝機,敬請期待。



 結語 
小結:
NZXT H630是專為追求靜音且需要大肚量裝機的使用者所推出,訴求為讓使用者能有效擴充個人電腦零組件,優質空間規劃設計,上到2組3排水冷排也綽綽有餘,使用者也可因應自己的需求移動硬碟架,讓裝機空間及機殼內部對流更為寬敞及順暢。因應兩組USB3.0成為擴充傳輸主流,提供兩組前置USB3.0埠,可相容XL-ATX規格的主機板掛架並提高顯示卡的兼容程度,前置的I/O面板,也提供包括USB 3.0對使用者來說都是相當實用的設計。此外,也可以放置多顆硬碟(預設3.5吋最高為8顆、2.5吋最高為10顆),也設計有專屬2.5吋的硬碟及SSD固定區,滿足使用者可能有擴充硬碟需求,也讓機殼有足夠的空間來安裝高階的VGA顯示卡,實際裝機也是夠用且順手,整線上也是利於使用者整線設計,另外主機板後方側板留有相當餘裕,利於走線設計,以上提供給告位參考。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高效能及高品質的產品相信使用者都樂於接受(當然前提是不能太貴或是比起同級產品貴太多),一般PC主要零組件保固期間多為3年,周邊配件常見為1-2年,5年以上的保固期則較為少見,目前比較能看到就是ASUS SABERTOOTH系列主機板、高階SSD產品、高階POWER及高階的硬碟(如WD BLACK、RE、VelociRaptor系列等)等產品,能提供5年產品保固的廠商當然時對其產品耐用度及品質有信心,畢竟保固時間長,廠商所需擔負的備料成本及保固維修成本都會比3年保固產品高上不少,能提供5年保固產品可以視為高品質產品的門檻,對需要高效能儲存裝置的使用者來說,隨時快速存取電腦內的資料是基本要求,所以SSD雖然存取速度驚人,畢竟單位價格來說,硬碟單位容量價格比相對漂亮,因此硬碟仍然個人是最主要的儲存及使用的首選,硬碟大廠-WD推出屬於迅猛龍系列的10000轉SATA硬碟機,提供最高 6 Gb/s 的傳輸速率、高達 200 MB/s 的持續資料傳輸率以及最高的隨機 I/O 率。WD VelociRaptor萬轉硬碟提供250G至1TB等不同容量產品供使用者選購,提供許多特有技術強化產品效能、可靠性及耐用度,如:轉速達1萬轉,提供高速傳輸的效能、Ice Pack支架設計及絕佳的冷卻運作效果、先進格式化、MTBF 140 萬個小時、原廠5年保固、RAFF技術、NoTouch 磁碟表面停放技術等,以下是外觀及分享其在Z87平台下採用AHCI時的效能。


官網硬體介紹及規格
 http://www.wdc.com/ch/products/products.aspx?id=20
產品主要技術及特色


 WD VelociRaptor 1TB 
內部包裝

採用靜電袋作包裝,兼顧防止靜電及產品保護性。


硬碟本體

WD VelociRaptor與WD Black及RE系列最高產品等級類似採用黑色系標籤方便使用者做產品辨識。


硬碟資訊

硬碟產品代號WD VelociRaptor 1TB是WD1000DHTZ,轉速為10,000rpm,產地為馬來西亞。擁有多國的安規認證,2013年4月出廠產品,硬碟上也清楚標示為VelociRaptor系列的產品。


IcePack 安裝支架

VelociRaptor本體為2.5 吋硬碟,透過安裝於IcePack可用於底板的 3.5 吋安裝支架並內建散熱器,讓這款功能強大的小型硬碟安裝在高效能桌上型機殼中時仍能維持絕佳的冷卻散熱性能。


硬碟背面

與目前大部分硬碟相同的設計,都是把控制晶片內藏。


傳輸介面



採用一般的SATA傳輸介面及電源接頭,傳輸頻寬為SATA 6 Gb/S。


側邊固定螺絲孔及厚度

採用與一般硬碟相同的螺絲孔位,方便使用者固定。


與舊款產品比較





比較容易區別的地方,除了編號不同外,PCB板顏色不同及標籤貼紙設計更換等,也是兩者差異之處,其餘設計差不多。


 效能測試 
接下來就是上機實測囉

測試平台部分
測試環境
CPU:INTEL Core i7 4770K ES
RAM:Kingston HyperX DDR3 2400 16G Kit
MB:ASRock Z87 Professional
VGA:XFX HD7950 3G
HD:ADATA SP900 128G(系統);WD VelociRaptor 1TB及WD VelociRaptor 600GB
POWER:Antec HIGH CURRENT PRO 1200W
COOLING:CPU水冷+GPU空冷
作業系統:WIN8 X64


HDTUNE
讀&寫效能測試



相較於採用SATA介面傳統硬碟,WD VelociRaptor 1TB整體傳輸表現相當不錯,讀取跟寫入最高達到200MB/sec以上,平均也達到160MB/sec以上,比起上一代產品效能提升不少,當然身為硬碟弱項就是搜尋時間跟高速SSD產品不能比的傳輸速度,不過就作為就萬轉硬碟而言WD VelociRaptor 1TB的7.15ms搜尋時間比起一般硬碟仍是相當亮眼的。


檔案效能測試&IOPS測試&額外測試







AS SSD BENCHMARK

傳輸速度相當不錯,讀&寫大約都有180MB/sec以上的效能表現,比起上一代產品效能提升不少。


ATTO

效能表現,讀取最高有突破230MB/sec左右的傳輸效能,寫入效能部分突破210MB/sec的效能表現,一樣比起上一代產品效能提升不少。


CrystalDiskInfo

採用的硬碟為SATA 6G介面,轉速為10,000rpm,算是穩定及高傳輸效能的選擇。


CrystalDiskMark

效能表現也是相當不錯,最快都能到200MB/sec的效能表現。


AIDA硬碟測試

WD VelociRaptor 1TB整體傳輸表現相當不錯,最高讀取達到208MB/sec,不到7ms搜尋時間也是相當亮眼的。


Performance



除了樂勝舊款產品外,效能表現均優於其他硬碟產品。


PCMARK 7



效能分數達到2674,也勝過舊款產品的2392。



 結語 
小結:WD VelociRaptor 1TB硬碟產品效能相較於一般傳統硬碟,整體傳輸表現相當不錯,原廠也提供最高1TB等不同容量以供消費者選擇,讀寫速度平均能達到160MB/s以上,原廠也提供長達5年的保固,提供快速SATA 6G傳輸介面並相對可靠的系統碟及放置資料使用。整體來說WD VelociRaptor 1TB硬碟表現相當優異,存取的線性也相當穩定,確實能達到需要高效能硬碟產品的使用需求,而且在高效能作業負載環境下提供每週7天/每天24小時持續運轉的耐用度,滿足使用者對終極SATA硬碟的需求等應用環境中使用,缺點就是因為偏向高效能市場及工作站級產品應用所以價格較為昂貴些,以上測試提供給有興趣的朋友參考喔!!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ntel Tick-Tock(新工藝/新架構交替發展策略)戰略可說是發展的相當成功,新架構Haswell處理器在今(2013)年6月Computex展前正式發表了,Intel 新一代8系列晶片組中的首款產品名為“Z87”搭配Intel新一代Haswell處理器,這次1150平台推出後確實再次將產品效能做一定程度的推升,也穩定的領先對手,Haswell屬於Tock變換架構展現新核心架構的世代,)這次主力戰將為Z87系列晶片組是INTEL新一代CPU(Haswell)1150腳位在2013年晶片組主流&效能主力產品,Intel Haswell筆記型處理器其中的HD5K系列內建顯示功能也是相當令人期待,Z87身為搭配新一代Haswell處理器8系列晶片組主推的產品系列,提供6組SATA 6G、PCI-E 3.0,內建6組USB3.0,Z87一樣提供對Intel RST技術和Smart Response Technology技術的支援,近期應該可以看到由各大板卡廠針對不同等級的產品線所推出的主機板陸續上市搶佔先機,Z87也支援K系列CPU的倍頻調整功能,同樣支援內部整合顯示核心輸出以外(可開啟編解碼加速引擎),也能完整提供調整倍頻的功能,滿足玩家在超頻方面的需求。

主機板大廠-MSI依據主流市場的需求的推出更具特色的主機板,搶攻各位玩家口袋中的小朋友,積極推出以Intel Z87晶片組打造價位實在、規格、功能及用料都具競爭力的ITX主機板,支援INTEL LGA1150腳位Haswell CPU產品線,Z87身為中高階市場的主推晶片組,所以原廠導入的用料、設計及功能部分都是不馬虎,以下介紹MSI在Z87晶片組的中高階ITX產品Z87I的效能及面貌。



 主機板包裝及配件 
MSI Z87I外盒正面

產品的設計外包裝,MSI的一貫產品設計美學,主打軍規用料及簡單智慧生活科技。


原廠技術特點

提供WiFi及WiDi技術,採用Z87晶片組,支援22nm世代的Core i核心LGA1150腳位的i3/i5/i7的CPU。


支援的技術

支援PCI-E 3.0,USB3.0,SATA 6Gb/s,Fast Boot技術,MSI原廠提供三年保固。


盒裝出貨版



產品簡介

有簡單的多國語言介紹。


外盒背面圖示產品支援相關技術





提供1組PCI-E 16X插槽供擴充使用,2DIMM雙通道DDR3、7.1CH Sound Blaster Cinema技術的音效輸出、雙Gigabit網路晶片等技術、規格,並以簡單圖示簡介主機板支援的功能跟特色,提供的PCI-E 3.0技術、Click BIOS 4、OC GENIE 4、4K UHD顯示輸出等。



開盒及主機板配件

主機板相關配件分層包裝


配件

配件有WiFi天線、SATA排線2組、後檔板、說明書及驅動光碟等。


 主機板 
主機板正面



這張定位在ITX裝機市場的Z87主機板,主機板電容採用Hi-c CAP鉭質電容、SFC電感及全固態電容,整體用料部分CPU供電設計採用4相,MOS區加以散熱片抑制MOS負載時溫度,CPU端12V輸入使用4PIN,並提供2組風扇電源端子(2組PWM)主機板上提供4組SATA3(均為原生),此外整體配色採用黑配色為底,具有相當不錯的高階產品質感。


主機板背面

主機板CPU底板使用金屬製防彎背板,MOS區及PCH晶片組散熱器使用彈簧扣具固定。


PCB用料

用上6層板,顯示原廠也是下足重本。


主機板IO區

如圖,有1組PS2鍵盤滑鼠共用接頭、2組Gb級網路、4組USB3.0、2組USB2.0、WiFi天線、CLEAR CMOS快速鍵、光纖輸出及音效輸出端子。視訊輸出端子有DVI、HDMI及Display Port各1組。


CPU附近用料

屬於4相設計的電源供應配置,主機板採用Hi-c CAP、SFC與Solid CAP等級供電設計及電容,MOS區也加上散熱片加強散熱,CPU側 12V採用4PIN輸入及1組CPU PWM風扇端子。支援2DIMM的DDR3模組,電源採24PIN輸入。


主機板介面卡區

提供1組PCI-E 16X,這樣配置對ITX主機板使用者來說應該相當夠用,插槽也採用頗受好評的海豚尾式卡榫,安裝固定顯示卡時相當穩固。


IO裝置區

提供提供4組SATA3(均為原生)、USB可擴充至10組,面板前置端子亦放置於本區。



 主機板上控制晶片 
電源管理晶片



網路晶片



網路晶片採用Realtek RTL8111G 2組。 


環控晶片

環控晶片採用nuvoTon製品。


音效晶片

控制晶片採用REALTEK ALC892。


4K UHD訊號輸出控制晶片

使用NXP製品之PTN3360DBS控制晶片,支援DVI V1.0及HDMI V1.4b訊號輸出,最高可支援4K X 2K解析度。 


視訊控制晶片

採用譜瑞科技研發及提供整合性顯示與顯示介面解決方案,PS8101 – HDMI/DVI Level Shifter。


 Click BIOS 4 
Click BIOS 4





















 效能測試 
測試環境
CPU:Intel Core i7 4770K ES
RAM:Kingston HyperX DDR3 2400 4GX2
MB:MSI Z87I
VGA:XFX HD7950
HD:Kinston SSDNOW V300 120G(AHCI模式)
POWER:Antec HIGH CURRENT PRO 1200W
COOLING:CPU水冷,GPU原廠空冷
作業系統:WIN8 X64


效能測試
基本值 DDR3 2400
CPU-Z的偵測、GPU-Z、CPU MARK、PI 1M、WPRIME效能測試



Fritz Chess Benchmark、Nuclearus



MaxxPI&MaxxPIM2M



MaxxMIPS及MaxxFLOPS



AIDA記憶體頻寬



HWiNFO



BLACK BOX2.3



壓縮效能測試



CINBENCH R10 X64



CINBENCH R11.5 X64



PCMARK 7



PCMARK 8



3DMARK 



3DMARK 03



3DMARK 06



3DMARK VANTAGE



3DMARK 11



FURMARK 1.10.6



DirectComputeBenchmark



COMPUTE MARK



異形戰場 DX11 Benchmark



STALKER Call of Pripyat DirectX 11 Benchmark



STREET FIGHTER4 Benchmark



MHF Benchmark



MHF Benchmark絆



MHF Benchmark 3



BIO5 Benchmark
DX9



BIO5 Benchmark
DX10



BIO6 Benchmark



DEVIL MAY CRY4 Benchmark
DX9



DEVIL MAY CRY4 Benchmark
DX10



Final Fantasy XIV  Benchmark High



Final Fantasy XIV ARELIM REBORN  Benchmark



PSO2



HEAVEN BENCHMARK 3.0



Valley BENCHMARK 1.0



Lost Planet 2 Benchmark  DX9 TESTA 1920*1200



Lost Planet 2 Benchmark  DX9 TESTB 1920*1200



Lost Planet 2 Benchmark  DX11 TESTA 1920*1200



Lost Planet 2 Benchmark  DX11 TESTB 1920*1200



使命招喚



小結:
這張Z87I主打是ITX主機板市場,功能相當完整且強悍,具有Z87的原生RAID、SATA6G、USB3.0功能外,畢竟使用者不見得會滿足於HD4600的內建顯示效能,所以這次效能測試也搭配上AMD HD7950 2G等級的獨立顯示卡,這樣的效能搭配確實也是發揮得相當不錯,以ITX來說效能算名列前茅,也絲毫不遜於ATX及M-ATX版型主機板,除了內建高階使用者需求的裝置,內外最多可提供6個USB3.0連接埠,也提供1組PCI-E 16X插槽給使用者選擇裝置其最需求的PCI-E介面卡裝置,,如電視卡、音效卡、陣列卡等,另使用者常需要的監控軟體及線上更新BIOS的軟體原廠也提供好用的軟體,提升產品價值,Z87I主機板;其不但擁有微星各項的獨家規格與技術,如全方位的即時智慧型超頻系統OC GENIE 4、可用滑鼠操控BIOS的Click 4 BIOS技術、操控性更為便利的ClickBIOS滑鼠介面、與7.1CH Sound Blaster Cinema音效技術等等獨家功能等,整體表現可說是效能小鋼砲,以上提供給有意購買的使用者參考。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相信對智慧型手持裝置有興趣的使用者可以發現目前智慧型手機已朝向5吋以上大面積的產品發展,市面上也不乏5.5吋以上的智慧型手機產品,與平板電腦的螢幕面積區隔可說是越來越小,大螢幕智慧型裝置的熱賣,也顯示部分消費者對於隨身攜帶體積較大重量較高一些的平板電腦接受度也相當高,加上智慧型手機市場可說是越來越競爭,除了規格相對封閉的APPLE或是Windows Phone外,在原本規格就比較有多元化的Android可說是有越來越多的廠商推出不同產品來競逐智慧型手機的市場,也因為規格多元搭載Android作業系統的智慧型手機已成為市佔率最高的作業系統,不過也是因為規格並無一定的規範,所以使用體驗或是使用的流暢度,整體來說就無法跟前面兩種作業系統相比擬,當然您如果是挑選規格較高檔的產品其實這個問題就不會存在,只是預算要拉一點就是,也因為智慧型手機大行其道,原本的手機市場品牌市占率也已經大洗牌,原本的王者已然退位,短時間內要東山再起的機會並不高,相對來說對新的競爭者就是件好消息,因為新的機會已經來臨,ASUS之前推出PadFone系列智慧型手機,在市場上獲得相當多的好評,在市佔率也取得不錯的成績,ASUS想當然爾會再接再厲,推出他的下一代產品,甚至推出今天要介紹的智慧型手機產品 PadFone Infinity,需要智慧型手機跟平板電腦這樣的產品的使用者,ASUS PadFone Infinity剛好可以一次滿足個人的使用需求,這樣的產品相信對類似這樣需求的使用者還是有相當的吸引力,透過手機跟平板模組的結合就能將智慧型手機變身成為平板電腦,更遑論說這次ASUS PADFONE2所搭載的處理器Qualcomm Snapdragon 600 1.7GHz 四核心處理器,相信許多人都了解S600的效能,這次ASUS也用上了它,整體的使用體驗比起現在這款智慧型手機真的流暢不少,新一代的產品果然有進步,好了就不多說,直接進入今天要開箱的主題ASUS PadFone Infinity吧!!



 外包裝 
全配套件

包含手機及平板基座,相信許多使用者也會是這樣的搭配組合,這也是PadFone特色及賣點所在。


外盒正面

可以看到主角PadFone Infinity 變形手機美型的外觀,基本上與2代的外觀設計是類似風格。
手機外盒質感還不錯,有襯托出手機的精品質感。


外盒背面



包含產地(世界工廠)、手機相關規格的標示,重點就是用上了Qualcomm Snapdragon 600 四核 1.7GHz的CPU。
系統為Android 4.1.2(Jelly Bean),相機為SONY 1300萬BSI感光元件、閃光燈, 及F2.0的大光圈,5吋,1920 x 1080,441 PPI,Super IPS 螢幕增亮技術(400 nits) 含多點觸控面板,內建電容量為2400 mAh 鋰電池(較上一代增加),比較可惜的是電池跟記憶卡無法擴充。


外盒另一側

1:1圖示手機的纖薄程度,可以讓使用者了解手機的美形設計。


手機內包裝

保護蠻確實的,外盒上方內側有泡棉保護,避免產品受到損傷。


手機及配件

PadFone Infinity、耳機、電池、Micro USB傳輸線、說明書及變壓器等。


Micro USB傳輸線及110V轉USB 5V變壓器



變壓器規格

廣域電壓輸入,輸出則為5V 1.5A。


Micro USB傳輸線

標準Micro USB傳輸線,質感相當不錯,也減少上代特規13Pin傳輸線,造成使用者使用上之不便。


 Padfone Infinity手機本體 
手機正面



5吋,1920 x 1080,441 PPI,Super IPS 螢幕增亮技術(400 nits) 面板,上方有正面鏡頭 200 萬畫素可供視訊功能,另外下方除了ASUS LOGO外並無實體按鍵,不過控制鍵並未占用到面板的顯示區域。

重點規格
支援GSM、LTE
Wi-Fi 802.11 b/g/n/ac 無線網路、藍牙 4.0、支援 NFC
Android 4.1.2 Jelly Bean 作業系統
Qualcomm Snapdragon 600 1.7GHz 四核心處理器
Adreno 320 顯示晶片
2GB RAM
16GB/32GB/64GB ROM
5吋,1920 x 1080,441 PPI,Super IPS螢幕(Corning Gorilla Glass、400 nits)
1300 萬畫素相機 (F2.0 大光圈、附補光燈)
200 萬畫素視訊相機
1080p HD 錄影/30 fps、720p HD 錄影/60 fps、1080p 視訊播放
3.5mm 耳機孔
Micro USB 連接埠(支援USB 2.0,也支援OTG) 
2400 mAh 內建電池
重量145g


手機正面上方



中間是喇叭,上方有正面鏡頭 200 萬畫素可供視訊功能,旁邊有光源感應器。


手機背面



上方為相機,相機旁為LED補光燈,外殼為陽極鋁合金設計,目前提供洗鍊灰/魅力桃2種顏色,整體質感相當不錯。


手機上方

3.5mm的耳機孔。


手機底側

Micro USB傳輸線的連接埠,另外收音孔也位於此處。


手機右側

有音量調節鈕、螢幕及電源開關。


另一側



Nano SIM卡安裝區域外並無任何按鍵。


質感及手感相當不錯的PadFone Infinity





手機背面使用弧形切角,加上採用5吋 LCD的設計,螢幕為16:9的比例,整體手感蠻不錯的,視覺效果也較為輕薄,另外背面的陽極拉髮絲處理有防滑的效果,不容易因為手機太滑,就脫手而出。


世界工廠製品

上代產品有使用者反映組裝品質不佳的部分,這一代較少發生,算是獲得一定程度改善,畢竟台灣是首發之區,也確實做到宣佈上市就能拿到產品,是值得肯定之處,不過當然是希望避免能夠發生這樣的情形,正所謂嫌貨才是買貨人,也是因為消費者對這隻產品有著高規格的頂級機種相當重視,才會有高品質的期望,這也是好事一樁!!


 Padfone Infinity 平板基座 
平板基座





讓PadFone Infinity變身成為平板的重要關鍵,PadFone Infinity Station就是PadFone Infinity專用的套件,與PadFone、PadFone2(包含鍵盤底座)完全不相容。

PadFone Infinity Station 規格特色:
長寬高為264.6 x 181.6 x 10.6 mm
重量 532 g
10.1 吋 1920 x 1200 IPS 螢幕(Corning Gorilla Glass)
200 萬畫素前置相機
Micro USB連接埠
內建5000 mAh 鋰電池


平板基座保固卡及說明書



PadFone Infinity Station

整體質感跟變形平板部分及上代產品相當類似。


平板基座背面

中間偏上區塊就是PadFone Infinity專屬的結合位置,這次的設計改革重點就是手機與平板的結合方式更為直覺,手機可以直接插拔使用,原廠宣稱1秒左右能完成手機與平板模式間的轉換,實際使用上確實模式轉換蠻順暢,使用者無須等待就能直接使用。


規格



螢幕的電源開關及音量調整



喇叭

旁邊為喇叭。


PadFone Infinity專屬的結合位置







可以發現手機的結合區域,內部有平板基座與手機的訊號連接裝置及防滑結構,安裝的方式其實相當簡便,就是將手機的外露的連接埠的方向對準基座將手機放入即可。


PadFone Infinity與PadFone Infinity Station合體





結合相當順暢,裝好之後取出也不須費力,手機也不會拋棄平板而去。


傳輸線孔

由下方移至側邊,使用上更為簡便。


 Padfone Infinity 實際試用及軟體截圖 
桌面

原生的Jelly Bean桌面。


內部儲存空間



扣除系統及內建APP,使用者大約剩下22.85G的空間可以使用,一般而言應該夠用,如果內建32G的容量仍可能會不敷使用者,建議可以直上64G的版本。


系統資訊

目前官方最新版本為4.1.2的Jelly Bean。


設定頁面



一樣與原生介面相同。


內建APP









小工具

















Google Play



省電模式

ASUS自行開發的最佳化模式,就效能實測而言,對效能影響程度極輕微,建議可以啟用,當然您如有其他需求也可自行設定。


獨家APP-AudioWizard

讓使用者在不同環境下有不同的聲效體驗。


GAMIN導航

初代目Padfone發表時即內建,相當好用的導航軟體。


個人化設定

讓使用者可以快速設定PadFone Infinity。


說明文件





讓使用者可以快速熟習手機及平板模式的操作方式。


檔案管理員



聯絡人

原生系統介面。


Kindle



AOLink







App Locker



App備份





ASUS Echo







色彩管理



ASUS Story



可有效管理編輯相片等檔案,讓照片形成個人的重要生活記事。


ASUS Studio



可有效管理相片等檔案。


記事本



BuddyBuzz



FM



MyBitCast







電子書庫



PinPal





Google play



Polaris Office



行車模式



筆記本





行程管理



ASUS Webstorage

自家的雲端儲存服務。


Zinio





 Padfone Infinity 相機設定及功能 
相機設定及功能










































 Padfone Infinity 效能測試 
效能測試
Quadrant Standard


系統資訊





CF-Bench
效能模式





Vellamo HTML5



Vellamo Metal



系統資訊









BASEX MARK



3DMARK
ICE STORM


ICE STORM EXTREME





Nenamark 1



Nenamark 2



多點觸控測試

至少有10點。



小結:
PadFone Infinity整體表現讓人覺得蠻不錯的,整體使用流暢度讓人滿意,能滿足一般使用者平板及電話之需求,效能測試部分表現相當優越名列前茅,另外背面採用大面積鋁合金屬背蓋設計,並加上陽極拉髮絲處理,除能有效協助散熱外,質感也加分不少,連續使用情形下,整機僅有微溫的感覺,並不會令人不舒服(燙手)的握持感,加上搭配本身2400 mAh及Station 5000 mAh大電池容量,待機的時間可以相當長,連續使用時間也應該夠一天正常上班使用!!整體來說表現令人驚艷,只是智慧型手機市場相當競爭,機王寶座大概都維持不了3個月,如何提升產品的競爭力及差異化(如獨家APP功能或優質照相功能等),獲得消費者的青睞,使產品競爭力提高,讓消費者有更佳的選擇,另外同事的PadFone2及Infinity最近都進廠更換面板,花了他約10K的贖金,當然換好使用上也沒太大問題,只是讓他覺得很納悶都是從褲子口袋取出手滑Kiss地球,就讓面板產生蜘蛛網,也未免太剛好了!!以上測試及使用經驗提供給各位參考。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固態碟(SSD)因為NAND FLASH漲價讓價格向下修正的趨勢反而往回拉抬,不過越來越多優質的SSD產品出現,市場上性價比高的SSD產品也相對增加不少,也隨著市場接受度越來越高,廠商不斷的研發新控制晶片及利用SSD體積較為迷你的先天優勢,其效能表現絕不容小覷,加上因為效能極佳相對的裝寄預算較高的玩家也越來越多選擇SSD來做為系統碟,其中如SandForce所研發之控制器向來以資料壓縮演算法聞名,實測效能也相當不錯,目前也推出第2代的控制器產品,效能也精進不少,單顆讀寫能有突破500MB/s的效能表現,

固態碟以本身特性而言要取得大量儲存市場的青睞,在寫入次數壽命的問題仍有待科技的演進來改善,這塊市場應該是傳統硬碟仍能在個人電腦中取得必要之位置,Kingston也早已針對SSD推出一系列產品(例如SSDNOW,SSDNOW+,HyperX SSD,SSDNOW 200V+等),也獲得市場不錯的反應,這次推出一樣屬於HyperX系列的產品線,眾所皆知Kingston記憶體之 HyperX產品線所代表的意義就是進階、高效能的產品所使用的命名,之前推出的SATA3(6Gb)SSD產品線中包含HyperX SSD及SSDNOW 200V+,均是採用SandForce控制器 SF-2281的SSD產品,效能表現也是相當不錯,Kingston HyperX 3K SSD一樣選用SandForce新推出的主控制器SF-2281,搭配intel 25nm最新製程FLASH(3K/PE抹寫次數),相較於之前已推出HyperX SSD的5K/PE抹寫次數來說,這顆SSD出現除了Kingston代表針對市場的價格、效能需求層面,透過用料的選擇讓產品的效能、規格及單位價格比取得一個相對的平衡,效能實測存取速度高達讀取555MB/s、寫入510MB/s,由這點來說相對的這顆SSD效能也是不容小覷,單顆效能已經相當接近SATA 6Gb/s傳輸介面極限,此次分享是屬於Kingston HyperX 3K SSD產品線的高速固態碟產品,以下就分享Kingston HyperX 3K SSD 120G的效能表現吧!!
  

Kingston HyperX 3K SSD 120G產品規格與特色:
裝置尺寸:2.5"
控制器:SandForce控制器 SF-2281
元件:Intel 25nm 製程快閃記憶體(3K/PE抹寫次數)
傳輸介面:SATA Rev 3.0 (6Gb/s), SATA Rev 2.0 (3Gb/s)
儲存容量:90GB,120GB,240GB,480GB
連續讀取速度 (6Gb/s介面):555MB/s
連續寫入速度 (6Gb/s介面):510MB/s
持續隨機 4K 讀取/寫入:120GB - 20,000/60,000 IOPS
最大隨機4K讀取/寫入:120GB - 85,000/73,000 IOPS
支援 S.M.A.R.T.技術、TRIM和垃圾資料回收功能
保固/支援:三年保固、免費支援服務
耗電量120GB:耗電量 閒置 0.455 W (TYP) / 讀取 1.58 W (TYP) / 寫入 2.11 W (TYP) 
產品尺寸:69.85 x 100 x 9.5mm
重量:97g
MTBF(平均失效間隔時間):一百萬小時
資料寫入總位元數 (TBW) :120GB:76.8TB




官網硬體介紹及規格
 http://www.kingston.com/tw/ssd/hyperx#sh103s3



 外包裝及SSD 
外盒圖



斗大的Kingston HyperX 3K SSD產品品牌LOGO,顯示產品形象,也可以發現SSD產品的外觀。
為目前相當主流的黑化版本,也與現有的HyperX SSD藍色基調有所區別。


Kingston HyperX 3K SSD 120G實測效能

在ATTO下測試連續讀取速度最高可達555MB/s,連續寫入速度最高可達510MB/s。容量及HyperX產品線!!多達120G容量SSD做為系統碟已經是相當夠用,目前相對的價位也是與市場主流相仿(大約3.5K,之前最低大約2.8K左右),比起之前HyperX SSD已經是越來越能讓人接受,性價比提高不少。


產品特色及保固資訊

簡單標示出產品採用的SandForce控制器及保固等特色。


HyperX產品視覺設計果然殺氣騰騰



外盒背面



有多國語言介紹,一樣有繁體中文是值得肯定。


封裝地

世界工廠封裝的產品。


內包裝

內包裝就像精品的封裝方式,產品安裝說明書也放置其中。內層保護也因為身為HyperX產品線,質感果然不錯。


Kingston HyperX 3K SSD 120G套件總成

SSD本體、螺絲、2.5轉3.5硬碟架,相當齊全的配件組。這次為固態碟單一包裝,因為並非升級套件組,所以並無其他配件應用程式光碟、USB2.0外接盒、USB傳輸線、螺絲起子等。


 SSD 
SSD

Kingston HyperX 3K SSD 120G固態碟屬於3年保固產品,外盒殼為金屬,一部分並施以拉絲(或稱髮絲紋)處理整體質感不錯,採用SATA 6Gb/s傳輸介面、MLC Flash、TRIM技術及SandForce控制器。


HyperX LOGO

也採用鑽切技術,質感相當不錯。


SSD背面



螺絲孔已貼上保固貼紙,一般使用者當然建議不要拆解,會影響保固。


外殼採用噴砂處理

質感比起其他競品是相當不錯!!


產地及簡單規格

MIT精品。


連接埠

採用標準規格的SATA連接埠及POWER連接埠。


FLASH顆粒

採用Intel 25nm MLC 29F64G08ACME3顆粒,耐久度為3K/PE抹寫次數,這也是產品型號名的由來之一吧!!


 效能測試 
接下來就是上機實測囉
測試平台部分
WIN8
CPU:Intel Core i7 4770K ES
RAM:Kingston HyperX DDR3 2133 8Gkit
MB:SUPERMICRO C7Z87-OCE
VGA:XFX AMD HD7950
HD:Kingston SSDNOW V300 120G;Kingston HyperX 3K SSD 120G
POWER:Antec HIGH CURRENT PRO 1200W
COOLING:CPU水冷+GPU空冷
作業系統:WIN8 X64


AS SSD BENCHMARK

IOPS採用SandForce控制器 SF-2281控制器整體效能分數表現相當優越,高達500分以上的表現,搜尋時間也相當快,充分表現出SSD的特性。


ATTO

效能表現,單顆讀取最高有突破554MB/S左右的傳輸效能,寫入效能部分突破530MB/S的效能,均與原廠標示的效能相當。


CrystalDiskInfo



CrystalDiskMark

效能表現也是相當不錯,如果選用其他壓縮演算法測試,讀取最高達429MB/S左右的傳輸效能,寫入也有突破445MB/S左右的傳輸效能,與原廠標示值略低。


AIDA(原EVEREST)硬碟測試



AnvilBenchmark
預設值

獲得2746的成績。


0Fill模式

獲得3486的成績。


PCMARK 7

也獲得5122的高分。




測試平台部分
WIN7
CPU:Intel Core i7 3770K ES
RAM:Kingston HyperX DDR3 2133 4Gkit
MB:ASUS P8Z77-V DELUXE
VGA:AMD HD6870
HD:Kingston SSD NOW+ 64G;Kingston HyperX 3K SSD 120G
POWER:Antec HIGH CURRENT PRO 1200W
COOLING:CPU水冷+GPU空冷
作業系統:WIN7 X64 SP1

HDTUNE
讀&寫測試

相較於傳統硬碟或是同級的SSD產品表現,Kingston HyperX 3K SSD 120G表現相當不錯,存取時間也相當快突破450MB/S,整體搜尋時間不到0.2ms,充分表現出SSD的特性。


IOPS測試&額外測試&檔案效能



AS SSD BENCHMARK

IOPS採用SandForce控制器 SF-2281控制器整體效能分數表現相當優越,高達500分以上的表現,搜尋時間也相當快,充分表現出SSD的特性。


ATTO

效能表現,單顆讀取最高有突破555MB/S左右的傳輸效能,寫入效能部分突破530MB/S的效能,均與原廠標示的效能相當。


CrystalDiskInfo



CrystalDiskMark

效能表現也是相當不錯,如果選用其他壓縮演算法測試,讀取最高達500MB/S左右的傳輸效能,寫入也有突破500MB/S左右的傳輸效能,與原廠標示值相近。


AIDA(原EVEREST)硬碟測試



HD TACH 



HWiNFO32效能測試

可以發現SSD的隨機存取速度及搜尋時間表現相當優異,搜尋時間為0.17ms,單顆就有突破460MB/S左右的傳輸效能。


AnvilBenchmark
單顆系統碟

也獲得4246的高分。


PCMARK 7



也獲得5109的高分。




 結語 
小結:Kingston HyperX 3K SSD 120G的產品效能較傳統硬碟高出不少,整體存取效能相當亮眼,ATTO測試讀取最高有突破554MB/S左右的傳輸效能,寫入效能部分接近530MB/S的效能。整體來說各家的控制器各有優缺點,Kingston HyperX 3K SSD 120G的推出就是原廠想讓價格降至讓更多使用者滿意的價位,讓消費者有福氣輕鬆享受SSD的效能表現,雖然FLASH的顆粒等級沒有原有的HyperX SSD產品線為優,不過資料寫入總位元數以120GB來說也多達76.8TB,3年的保固內如果產品有問題,Kingston的保固向來是讓使用者所樂道,相信這時就是Kingston展現其產品品質的時候了,以上提供給各位參考。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Z87”是Intel 新一代8系列晶片組搭配自家新一代Haswell處理器,依循Intel Tick-Tock(新工藝/新架構交替發展策略)戰略可說是發展的相當成功,這次1150平台推出後確實再次將產品效能做一定程度的推升,也穩定的領先對手,Haswell屬於Tock變換架構展現新核心架構的世代),上次Ivy Bridge所搭配晶片組為Z77,這次主力戰將為Z87系列晶片組是Intel新一代CPU(Haswell)1150腳位在2013年晶片組主流&效能主力產品,Intel Haswell處理器其中的HD4K系列內建顯示功能也是相當令人期待,Z87身為搭配新一代Haswell處理器8系列晶片組主推的產品系列,提供6組SATA 6G、PCI-E 3.0,內建6組USB3.0,Z87一樣提供對Intel RST技術和Smart Response Technology技術的支援,近期應該可以看到由各大板卡廠針對不同等級的產品線所推出的主機板陸續上市搶佔先機,Z87也支援K系列CPU的倍頻調整功能,同樣支援內部整合顯示核心輸出以外(可開啟編解碼加速引擎),也能完整提供調整倍頻的功能,滿足玩家在超頻方面的需求。

主機板大廠-GIGABYTE推出以Intel Z87晶片組打造價位實在、規格、功能及用料都具競爭力的主機板,支援INTEL於2013年6月推出的LGA1150腳位Haswell CPU產品線,身為中高階市場的主推的Z87晶片組,各板卡廠也準備除了剛面市時推出了相對應的主機板外,依據主流市場的需求的推出更具特色的主機板,搶攻各位玩家口袋中的小朋友,Z87X-UD5H採用Z87晶片組,支援LGA1150腳位的i3/i5/i7的CPU,支援PCI-E 3.0,AMD CrossFireX/NVIDIA SLI多卡繪圖技術、並提供使用者多達10組USB3.0的擴充能力,也採用GIGABYTE全數位供電引擎(IR解決方案),15μ鍍金接腳,強化的電競耳機OP,新一代的散熱器設計,UEFI Dual BIOS,第5代超耐久技術,2OZ PCB,7組風扇接頭,雙HDMI輸出,支援4K顯示輸出等。以下介紹GIGABYTE在Z87晶片組的高階ATX產品Z87X-UD5H的面貌。




 主機板包裝及配件 
GA Z87X-UD5H外盒正面

產品的設計外包裝,新的黑色視覺設計,具有信賴及穩重科技感。


Ultra Durable 5 PLUS

搭配Intel K系列CPU更能釋放您的主機效能極限。


主機板特色

採用Z87晶片組,支援LGA1150腳位的i3/i5/i7的CPU,支援PCI-E 3.0,NVIDIA SLI及AMD CrossFireX多重繪圖卡技術,GIGABYTE全數位供電引擎設計、UEFI Dual BIOS、新一代的散熱器設計、第5代超耐久技術及提供10組USB3.0連接埠等。


盒裝出貨版及規格說明



Z87X-UD5H為目前GIGABYTE在採用Z87晶片組針對主流市場的高規格產品,不管是在軟硬體規格上都是非常強悍的產品。


外盒背面圖示產品支援相關技術







提供3組PCI-E 16X插槽供擴充使用,支援AMD CrossFireX/NVIDIA SLI(雙卡PCI-E x8+x8模式的支援,三卡x8+x4+x4模式),4DIMM雙通道DDR3、7.1CH的音效輸出、雙Gigabit網路等技術、規格,並以簡單圖示簡介主機板支援的功能跟特色,如Ultra Durable 5 PLUS、USB POWER 3X、AII IR Digital POWER Design、UEFI Dual BIOS、高效能長壽的黑色固態電容及電競取向的耳機OP晶片,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產自台灣的精品。



開盒及主機板配件



採用分層式包裝,彰顯高階產品質感。


配件

配件有驅動光碟、SATA排線6組、SLI橋接線、USB3.0前置擴充面板、產品貼紙、擋版及說明書等,相當豐富。



 主機板 
主機板正面







這張定位在高階Z87主機板,主機板電容採用全黑色系固態電容,整體用料部分以主打的NEW Glass Fabric PCB版設計,供電設計採用16相數位供電設計,MOS及PCH區加以大面積熱導管散熱片抑制系統負載時溫度,CPU端12V輸入使用8PIN,並提供7組風扇電源端子(均為PWM),主機板上提供10組SATA3(6組原生、4組由Marvell 9230晶片提供),此外整體配色採用黑金配色鑲綴相當具有不錯的產品質感。


主機板背面

主機板CPU底板使用金屬製防彎背板,PCH晶片組及MOS區採用螺絲鎖固。


PCB用料及細節





身為高階產品,當然要用上6層板等級囉!!另外PCB採用消光黑做為底色,質感確實不賴,整體做工細節也具有精品質感。


主機板IO區

如圖,有1組PS2鍵盤滑鼠共用接頭、2組Gb級網路、6組USB3.0、光纖輸出及音效輸出端子,顯示輸出部分為雙HDMI、DVI-I及DisPlay Port各一(無D-SUB,不過可透過DVI-I轉接),顯示輸出端子也有附上保護套,減少氧化之機會。


CPU附近用料



屬於IR全數位供電設計解決方案,提供16相數位供電設計的電源供應配置,主機板電容採用全固態電容,MOS區也加上大面積熱導管散熱片加強散熱,CPU側 12V採用8PIN輸入及1組CPU PWM風扇端子(以白色與其他PWM端子做為區別,相當用心)。支援4DIMM的DDR3模組,電源採24PIN輸入,旁有一組內接19Pin USB3.0接口。


主機板介面卡區



提供3組PCI-E 16X支援AMD CrossFireX/NVIDIA SLI(雙卡PCI-E x8+x8模式的支援,三卡x8+x4+x4模式),3組PCI-E 1X,1組PCI插槽這樣配置對使用者來說應該相當夠用,3組 PCI-E x16插槽採用海豚尾式卡榫,安裝固定顯示卡時相當穩固,移除介面卡時也相當順手。


IO裝置區



提供提供10組SATA3(6組原生)、4組Marvell 9230晶片提供(灰色部分)、USB3.0可擴充至10組,USB2.0可擴充4組共計14組USB介面,內部也可擴充2組1394a,面板前置端子亦放置於本區。


主機板散熱器



MOS區以新設計大面積熱導管散熱片抑制系統負載時溫度,份量相當實在,PCH則以以新設計大面積散熱片進行散熱,應可提供更好的散熱效益。


快速開關、重置開關、清除CMOS開關、雙BIOS切換開關及電壓量測點



SATA電源輸入及DEBUG燈號

可增加在多繪圖顯示卡時的主機板供電穩定度。


 主機板內部元件 

本帖隱藏的內容

Z87晶片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實際試用及軟體截圖 
桌面





原生的ICS桌面。


系統資訊

目前官方已升級為4.1.2的Jelly Bean。


設定頁面



一樣與原生介面相同。


內部儲存空間

扣除系統及內建APP,使用者大約剩下11.72G的空間可以使用。內建16G的容量可能會不敷使用,但是可以擴充記憶卡,建議可以直上32G的記憶卡。


ASUS個人化設定



內建APP







電力消耗







受惠於4270 mAh大電池容量,待機的時間可以相當長,連續使用時間也應該夠正常上班使用!!


省電模式



ASUS自行開發的最佳化模式,區分為效能模式及省電模式(極致省電模式、最佳省電模式及自訂省電模式)。


來電封鎖APP



獨家APP-AudioWizard

讓使用者在不同環境下有不同的聲效體驗。


時鐘介面





撥號介面



檔案管理員



App Locker



App備份



色彩管理



ASUS Story



可有效管理編輯相片等檔案,讓照片形成個人的重要生活記事。


BuddyBuzz



Dr.Eye



Hangouts



MyBitCase





電子書庫





我的圖書館



Sticky Memo



筆記本



說明文件

讓使用者可以快速熟習手機的操作方式。


To Do List(行程管理)



ASUS Webstorage

自家的雲端儲存服務。


YouTube 1080P影片播放

相當流暢。


 效能測試 
效能測試
Quadrant Standard



系統資訊



VELLAMO METAL



效能還算中上。


3DMARK
ICE STORM


ICE STORM EXTREME



CF-Bench
效能模式



Nenamark 1





Nenamark 2





多點觸控測試

至少有10點。



小結:
這支電話平板整體表現讓人覺得蠻不錯的,整體使用流暢度讓人滿意,不到9K的定價,卻能滿足一般使用者平板及電話之需求,效能測試部分雖然並不突出,但是整體使用感覺並不會讓人有廉價產品的感覺,另外電話平板背面採用大面積金屬背蓋設計,除能有效協助散熱外,質感也加分不少,連續使用情形下,整機僅有微溫的感覺,甚至可以說與室溫相近,並不會令人不舒服(燙手)的握持感,加上搭配4270 mAh大電池容量,待機的時間可以相當長,連續使用時間也應該夠一天正常上班使用!!播放高畫質影片也是相當流暢,整體來說表現令人驚艷,無怪乎這支電話平板在預算不高的使用者眼中確實有著不錯的評價,以上提供給各位參考。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相信對智慧型手持裝置有興趣的使用者而言,智慧型手機跟平板電腦這樣的產品,以往是以可否撥打電話及螢幕面積來作為明顯區隔,只是目前智慧型手機使用者的使用需求已朝向5吋以上大面積的產品,市面上也不乏5.5吋以上的智慧型手機產品,與平板電腦的螢幕面積區隔可說是越來越小,大螢幕智慧型裝置的熱賣,也顯示部分消費者對於隨身攜帶體積較大重量較高一些的7吋左右平板電腦接受度也相當高,撥打電話部分則是平板電腦向來較為欠缺的一環,多數能安裝3G SIM卡來提供使用者無線上網之需求,只是無法撥打傳統電話,勢必得讓使用者多帶一個手機,對消費者可能產生不便,所以可撥打電話的大螢幕智慧型手持裝置就因應而生了。智慧型手機市場可說是越來越競爭,除了規格相對封閉的APPLE或是Windows Phone外,在原本規格就比較有多元化的Android可說是有越來越多的廠商推出不同來競逐智慧型手機的市場,也因為規格多元搭載Android作業系統的智慧型手機已成為市佔率最高的作業系統,不過也是因為規格並無一定的規範,所以使用體驗或是使用的流暢度,整體來說就無法跟前面兩種作業系統相比擬,當然您如果是挑選規格較高檔的產品其實這個問題就不會存在,只是預算要拉高一點就是,也因為智慧型手機大行其道,原本的手機市場品牌市占率也已經大洗牌,原本的王者已然退位,短時間內要東山再起的機會並不高,相對來說對新的競爭者就是件好消息,ASUS之前也是推出許多款變形系列智慧型手機,在市場上獲得相當多的好評,在市佔率也取得不錯的成績,在全體平板電腦市場為市佔率第5名的佳績,所以ASUS想當然爾會再接再厲,推出他的下一代產品,甚至推出今天要介紹的定位較為特殊的智慧型手持裝置Fonepad,這次ASUS Fonepad所搭載的處理器為市場上比較少見的Intel Atom Z2420 1.2 GHz,這次ASUS用上了它,雖然電話平板整體硬體規格並不高,其實就使用體驗流暢度也不錯,加上價格也算經濟實惠,官方建議售價為9K有找,以下就直接進入今天要開箱的主題ASUS Fonepad吧!!



 外盒 
外盒正面

質感還不錯,有襯托出手機的質感,也可以看到主角Fonepad電話平板美型的外觀,基本上與ASUS智慧型手持裝置的外觀設計是類似風格。


外盒背面



包含產地(世界工廠)、手機相關規格的標示,使用Intel Atom Z2420 1.2 GHz的CPU,1G的RAM,16G的ROM。系統為Android 4.1(Jelly Bean),相機為 120 萬畫素的前鏡頭與 300 萬主鏡頭,可錄製720P影片,7吋的HD 1280x800 IPS面板,內建電容量為4270 mAh 鋰電池可提供使用者最高9小時的使用能力,支援Micro SD記憶卡最高可擴充至32G。


外盒側面

標示有產品的顏色,原廠提供璀璨金、鈦晶灰兩種顏色,這次測試為鈦晶灰。


外盒另一側

1:1圖示手機的纖薄程度,可以讓使用者了解手機的外觀設計。


手機內包裝

這次借測到的手機是已拆封的產品,所以包裝的部分就不多作著墨,內部具有基本的保護能力,避免產品受到損傷。


手機配件

Micro USB傳輸線、說明書及變壓器等。


Micro USB傳輸線及110V轉USB 5V變壓器



變壓器

台灣專用的插座接頭,質感也是相當不錯,廣域電壓輸入,輸出則為5V 2A。


Micro USB傳輸線

採用一般的Micro USB傳輸線連接埠。


 電話平板 
電話平板正面



7吋1280x800的IPS面板,上方有正面鏡頭 120 萬畫素可供視訊功能,另外下方除了ASUS LOGO外並無實體按鍵,控制鍵會占用到面板的顯示區域。

重點規格
作業系統:Android 4.1
螢幕:7" LED 背光 WXGA (1280x800) Screen IPS Panel
CPU:IntelR Atom? Z2420 1.2 GHz
記憶體:1GB
資料儲存應用:8GB/16GB(5GB Life Time ASUS Webstorage Space)
網路技術標準:HSPA+ UL:5.76 Mbps/DL:21 Mbps
             3G :WCDMA:850/900/1900/2100
             2G :EDGE/GSM : 850/900/1800/1900,
無線資料網路:WLAN802.11 b/g/n
藍牙:V3.0
網路攝影機:1.2百萬畫素(正面鏡頭),3百萬畫素(背面鏡頭),自動對焦 (rear) 720p Video Recording
音效:High Quality Speaker
介面:1 x Micro USB,1 x 2-in-1 Audio Jack (Headphone / Mic-in),1 x Micro SD Card Reader,up to 32GB,1 x 3.5mm headphone socket,1 x Micro SIM。
感應器:GPS & Glonass,G-Sensor, E-compass, Proximity, Ambient Light Sensor
電池:9 hours; 16Wh Li-polymer Battery 4270 mAh
待機時間:751 小時(3G)
通話時間:32.5 小時(3G)
顏色:Titanium Gray / Champagne Gold
產品尺寸:196.4 x 120.1 x 10.4 mm (長x寬x高)
重量:340 g


電話平板正面上方

中間是喇叭,上方有正面鏡頭 120 萬畫素可供視訊功能,旁邊有光源感應器。


電話平板背面





中間為相機,並將自家LOGO及採用的IntelR Atom處理器技術秀出,背面採用金屬外觀設計,整體質感相當不錯。


電話平板上方







Micro Sim卡安裝區域及支援Micro SD記憶卡擴充槽。


電話平板底側

結合自家Micro USB傳輸線的連接埠,另外3.5mm耳麥及收音孔也位於此處。


電話平板左側

有音量調節鈕、螢幕及電源開關,對螢幕屬於較大面積的電話平板來說,這樣的配置較為順手。


電話平板右側

並無任何按鍵。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MD於2011年底及2012年初發布自家單核卡大當家及二當家等二款採用28nm製程GPU產品Radeon HD 79X0系列顯示卡之後,雖說一直有消息傳出會推出HD 7990的頂級雙核卡,不過這張卡因為AMD自身規劃的關係,於近日才正式發表,當然AMD發表全球運算速度最快的AMD Radeon HD 7990顯示卡, 採用自家次世代繪圖核心架構(Graphics Core Next)及Eyefinity多螢幕輸出技術的設計,HD 7990顯示卡提供玩家無與倫比的效能與世界級的技術,讓玩家在進行使用最新DirectX 11 技術的遊戲時,享有最極致的解析度效果與多螢幕設定的需求。

AMD HD7990為採用28nm製程之GPU,採用兩顆Tahiti XT GPU系列的顯卡HD 7990其核心引擎時脈高達1000MHz(略低於HD 7950GE版本),提供多達4,096(2,048X2)組SP以及記憶體頻寬一樣為384-bit,採用 GDDR5 3GB (板上共有6G GDDR5但因CF之故僅能使用3G GDDR5)顯示記憶體。記憶體運作頻率為1500MHz(等效6GHz),頻寬最高可達576(2*288)GB/s,需要2組PCI-E 8Pin供電,TDP為375W,也支援PCI-E 3.0傳輸介面技術的顯示卡,這也是採用AMD新的GCN架構(Graphic Core Next),一樣有AMD ZeroCore Power 與 AMD Eyefinity 2.0 多螢幕輸出技術,HD 7990在建議售價為$999(折合新台幣約30K),另外AMD公版3顆9CM風扇搭配4根熱導管均熱板散熱器,透過新的空氣導流設計與下吹式風扇加強散熱效果並有效的減低運作時的音量,以下就顯示卡部分作實際測試。




 HD 7990顯示卡 
顯卡本體

HD 7990本體


HD 7990



公版卡設計,採用AMD高階顯示卡均熱板散熱器設計,採用2SLOT散熱設計,下吹式AMD公版3顆9CM風扇搭配4根熱導管均熱板散熱器的原廠風扇,散熱能力應具有相當壓制力吧。


AMD Radeon HD 7990顯示卡



質感相當不錯。


輸出端子



提供1個DVI、及4個mini DisplayPort介面,公版卡輸出介面大多不會採用保護套處理,以減少金手指氧化的可能性,是較為可惜之處,不過協力廠大多會附上,所以應該不會是太大的問題。
顯卡用料部分具有1個CF連接埠,支援CrossFire等技術,後方也有雙BIOS切換開關。


電源供應接口

需要2個8Pin PCI-E供電接口才能滿足供電需求。


顯卡背面

加上強化導熱背板


移除強化背板



整體用料相當不錯。


顯卡背面用料細節



AMD原廠公版卡的用料非常實在,所以一些玩家也蠻喜歡購買BBA版本的顯示卡。


強化背板

記憶體部分貼有導熱膠加強散熱。


顯卡拆解



 HD 7990顯示卡散熱器 

散熱器採用均熱板及下吹式排風之設計







採用2SLOT散熱設計,下吹式AMD公版3顆9CM風扇,GPU搭配4根熱導管均熱板。


熱量蠻高的所以有高溫注意標示



跑車造型

可以看到與均熱板搭配的熱導管。


 HD 7990顯示卡用料及細節 
顯示卡裸卡正面



前端用料

採用Tahiti XT核心,MIT的工藝精品。


後端用料

一樣是採用Tahiti XT核心,MIT的工藝精品。


供電設計



供電用料部分也是相當實在,提供4(GPU)+2相(記憶體及IO)的電源供電設計。


電源管理晶片

採用Volterra VT1556 Digital PWM 控制晶片。


GDDR5



採用Hynix製品,共有GDDR5 24顆組成6G之容量(板上共有6G GDDR5但因CF之故僅能使用3G GDDR5)。


PCI-E橋接晶片

採用PLX PEX8747 PCI-E Bridge 橋接晶片。


 效能實測 
測試環境
CPU:Intel Core i7 3930K OC 4.8G
RAM:Kingston HyperX DDR3 2133 64G Kit
MB:ASUS SABERTOOTH X79
VGA:AMD HD7990 
HD:ADATA SP900 128G(AHCI模式)
POWER:Antec HIGH CURRENT PRO 1200W
COOLING:CPU水冷+GPU空冷
作業系統:WIN7 X64 SP1


測試平台







HD 7990長度大約30CM,使用者須注意安裝的空間是否足夠。


效能測試
CINBENCH R10 X64



CINBENCH R11.5 X64



PCMARK7



3DMARK
ICE STROM 


CLOUD GATE


FIRE STRIKE


FIRE STRIKE EXTREME



3DMARK 03



3DMARK 06


1920*1200


1920*1200 8AA



3DMARK VANTAGE
P模式


H模式


X模式



3DMARK 11
P模式


X模式


 結語 
小結:目前市面上的HD7990應該都是公版為主,採用雙8PIN電源設計以滿足HD7990運作時的供電需求,經過實測HD7990整體效能無庸置疑,AMD又再次問鼎單卡(雙核)顯示卡王座,另外記憶體頻寬384bit記憶體搭載3G GDDR5(板上共有6G GDDR5但因CF之故僅能使用3G GDDR5)記憶體容量的配置,算是相當海量,特效全開VRAM應該都還夠用,以目前高階遊戲需求來說應能讓使用者特效全開無誤,此次HD7990搭配上HD7970/HD7950共同主打的高階市場,以目前其價格定位已經超出一般大眾市場接受程度,不過對需要這樣等級的遊戲狂熱玩家應該是沒多大差別,暫時穩居卡王也擁有相當優異的遊戲效能,屬於AMD在DX11的採用GCN顯示技術的雙核加強產品,使用者可依據需求選購自己喜歡的產品,讓需要新顯示技術(DX11、3D、UVD3及多顯示)的視野震撼,尤其是HD7990來說效能表現相當不錯,輕鬆享受超越對手雙核卡王GTX690,不過在單核卡產品部分,競爭對手已推出新一代的卡王Titan,效能表現相當優異,也即將於近日發表新的GTX700系列中高階產品,持續推升單核卡的效能,也期待A家28nm新世代HD8000產品能早日面市,並帶給N家一定程度的壓力,讓使用者能有更多的選擇,以上提供給各位參考。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_500.jpg 

1 分鐘前 上傳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3C產品的音效隨著科技的演進,像電腦由需要加裝獨立音效卡,後來廠商推出AC97的內建音效技術,更演進為HD音效技術,隨身聽也能擁有不錯的音質,也是因為廠商陸續開發將內建音效的音質慢慢的提升,到現在一般使用者多可以接受的層次,不過耳機的市場也隨著使用者的需求,也有越來越多的產品開發上市,畢竟耳機以小小的體積即較少的花費就能提供相較於喇叭更高的音效饗宴,所以消費者對耳機的接受對也越來越高,Cooler Master HS-500耳機,線機分離設計,提供不同線路組合包含傳統3.5mm端子、智慧型手機耳機麥克風連接端子,可拆式連接線,內建線控及整合式麥克風,特殊設計的 34mm 銣磁單體搭配 CCAW 線圈設計讓使用者在聆聽音樂、觀賞電影更能"聲"歷其境,以打造具備純淨音質的音效。轉向摺疊設計提供方便的收納及攜帶能力方便使用者隨身攜帶收納,以便隨時能夠享受其清脆的高頻,清晰的中頻以及深邃的重低音表現,受益於採用創新的 HDSS 技術排除失真問題,保留最純淨清晰的聲音,以下是耳麥的簡單介紹!!


 Cooler Master HS-500外包裝 
耳機外包裝

採用半透明櫥窗式的設計,讓使用者可以一覽耳機的外觀。


主打的特色

輕巧可摺疊收納的設計。


Cooler Master HS-500特色

提供使用者 HDSS 音效技術的耳麥,讓使用者使用時更能聲歷其境。


線機分離設計

提供多種線路,並具有線控功能,使用者可以依據需求做搭配,圖表也明確標示搭配的方式。


適用的設備

包含PC、i Pad、i Phone、MP3及智慧型手機、手機等。


耳機規格及特色介紹

耳機外包裝多國語言介紹,包含中文,可以讓使用者快速了解產品的特色,產地為世界工廠。


 Cooler Master HS-500 耳機 
耳麥及配件

耳麥及線材(以黑色收納袋包裝)。


線材

線機分離設計,使用者可以依據需求作搭配使用。


耳麥

耳罩設計黑色陽極金屬風格的搭配,視覺效果更佳,收納起來體積不算大,便於攜帶。


展開耳麥



耳罩採用轉向摺疊設計

絨布材質,相當舒適,只是容易卡灰塵而髒掉,可旋轉90度設計,方便使用者做收納。


頭帶



頭帶可調式設計,分段調整讓使用者設定最舒服的聆聽方式,並且也明確標示左右聲道。


耳麥線材連接處



音量控制器



耳機設有獨立的音量控制器,使用者可以透過線控調整耳麥音量及接聽電話、播放暫停等功能。
線機分離設計,使用者可以依據需求作搭配使用,如需在PC環境使用可以換裝耳機及麥克風分開的線路組,以發揮麥克風的功能。


訊號線長度

採用3.5mm連接端子,如在桌上型電腦上使用也可以透過延長線來增加,頭帶上方也放置緩衝墊,讓使用者佩戴起來更為舒適。


 結語 
小結:
Cooler Master HS-500 耳機,提供使用者HDDSS音效技術,讓人在遊戲時有更為聲歷其境的音效,讓使用者更能充分享受高品質聲效的樂趣,可以方便快速的享受異於內建音效及低價喇叭的音效饗宴,更提供鋁合金材質設計替產品外觀加分,也強化產品結構強度增價耐用度,另外提供的可攜收納設計,讓使用者更可以隨身攜帶,算是非常實用的設計,以上提供給各位參考!!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高品質的產品相信使用者都樂於接受(當然前提是不能太貴或是比起同級產品貴太多),一般PC主要零組件保固期間多為3年,周邊配件常見為1-2年,5年以上的保固期則較為少見,目前比較能看到就是ASUS SABERTOOTH系列主機板、高階SSD產品、高階POWER及高階的硬碟(如WD BLACK、RE系列等)等產品,能提供5年產品保固的廠商當然時對其產品耐用度及品質有信心,畢竟保固時間長,廠商所需擔負的備料成本及保固維修成本都會比3年保固產品高上不少,能提供5年保固產品可以視為高品質產品的門檻,加上隨著時間的累積,企業或是個人需要備份的資料也越來越多,其中也包含大量的備份資料、高品質的影像資料、影音資料的儲存需求(在家中小天使出生之後,資料確實快速增加),外接式硬碟價位一般而言叫內接式硬碟低上一些,如果不非得將大容量硬碟安裝之機殼內部,以便隨時使用內部資料,確實也是可以考慮外接式硬碟,加上固態碟(SSD)性能隨著更強控制器的研發,效能至上的玩家們已漸漸將系統碟換裝SSD,不過SSD雖然存取速度驚人,但硬碟仍然個人是最主要的儲存及使用的首選,畢竟單位價格來說,硬碟單位容量價格比相當漂亮,硬碟大廠-WD推出屬於企業等級RE系列的7200轉SATA硬碟機,提供最高 6 Gb/s 的傳輸速率、高達 171 MB/s 的持續資料傳輸率以及最高的隨機 I/O 率,RE系列雖然是主打企業等級的產品,也並不是只有SAS介面的產品,畢竟具備SATA介面的環境較多,成本也較為低廉,對需要高品質硬碟產品的使用者來說,WD RE SATA硬碟產品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並提供250G至4TB等不同容量產品供使用者選購,提供許多特有技術強化產品效能、可靠性及耐用度,如:雙資料處理器、120萬個小時 MTBF、震動保護、雙制動器技術、StableTrac、RAID 特有的限時錯誤校正功能 (TLER)、NoTouch 磁碟表面停放技術、動態懸浮高度技術及長時間燒機測試等,以下是外觀及分享其在Z77平台下採用AHCI時的效能。


官網硬體介紹及規格
 http://www.wdc.com/ch/products/products.aspx?id=30
產品主要技術及特色


 WD RE 2TB 
內部包裝


採用靜電袋作包裝,兼顧防止靜電及產品保護性。


硬碟本體

WD RE 2TB與WD最高產品等級類似採用黑色標籤方便使用者做產品辨識。


硬碟資訊

硬碟產品代號WD RE 2TB是WD2000FYYZ,轉速為7200rpm,產地為泰國。


安規認證

擁有多國的安規認證,2013年3月出廠產品,硬碟上也清楚標示為企業級的產品。


硬碟背面

與目前大部分硬碟相同的設計,都是把控制晶片內藏。


傳輸介面

採用一般的SATA傳輸介面及電源接頭,傳輸頻寬為SATA 6 Gb/S。


側邊固定螺絲孔及厚度

採用與一般硬碟相同的螺絲孔位,方便使用者固定。


 效能測試 
接下來就是上機實測囉

測試平台部分
測試環境
CPU:INTEL CORE i7 3770K ES
RAM:Kingston HyperX DDR3 2133 4G kit
MB:ASRock Z77 Extreme9
VGA:XFX HD7950 3G
HD:ADATA SP900 128G(系統);WD RE 2TB
POWER:Antec HIGH CURRENT PRO 1200W
COOLING:CPU水冷+GPU空冷
作業系統:WIN7 X64 SP1


HDTUNE
讀&寫效能測試

相較於採用SATA介面傳統硬碟,WD RE 2TB整體傳輸表現相當不錯,讀取跟寫入最高達到150MB/sec以上,平均也達到120MB/sec以上,當然身為硬碟弱項就是搜尋時間跟高速SSD產品不能比的傳輸速度,不過就作為企業級儲存及資料備份而言,容量及穩定性還是相對重要的,就硬碟而言WD RE 2TB的12.2ms搜尋時間也是相當亮眼的。


檔案效能測試&IOPS測試&額外測試



AS SSD BENCHMARK

傳輸速度相當不錯,讀&寫大約都有140MB/sec以上的效能表現。


ATTO

效能表現,讀取最高有突破160MB/sec左右的傳輸效能,寫入效能部分突破160MB/sec的效能表現。


CrystalDiskInfo

採用的硬碟為SATA 6G介面,轉速為7200rpm,算是穩定及高傳輸效能的選擇。


CrystalDiskMark

效能表現也是相當不錯。


AIDA硬碟測試

WD RE 2TB整體傳輸表現相當不錯,最高讀取達到161MB/sec,不到12ms搜尋時間也是相當亮眼的。


HD TACH 

WD RE 2TB整體傳輸表現相當不錯,平均讀取達到134.3MB/sec,12.3ms左右搜尋時間也是相當亮眼的。


PCMARK 7

效能分數達到2230。


Performance

效能表現均優於其他硬碟產品。


 結語 
小結:WD RE 2TB硬碟產品效能相較於一般傳統硬碟,整體傳輸表現相當不錯,原廠也提供最高4TB等不同容量以供消費者選擇,讀寫速度平均能達到120MB/s以上,原廠也提供長達5年的保固,提供快速SATA 6G傳輸介面並相對可靠的系統碟及放置資料使用。整體來說WD RE 2TB硬碟表現相當優異,存取的線性也相當穩定,確實適合在高容量資料中心儲存、工作繁重的高效能運算,商業關鍵性環境,儲存區域網路 (SAN)、網路附接儲存 (NAS)、直接附接儲存 (DAS)、連接網路的監控系統和雲端儲存等應用環境中使用,缺點就是因為偏向企業級產品應用所以價格較為昂貴些,以上測試提供給有興趣的朋友參考喔!!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般筆記型電腦目前儲存裝置大多會採用2.5吋固態碟(SSD,部分UltraBook產品可能會採用特規或7mm的硬碟產品,升級容量就必須要選用適合的產品)或是硬碟產品,當然就筆記型電腦價位而言,SSD常見配置於較高規格產品,低階或是價位較低的產品就多為配置硬碟,就目前SSD產品主流128G容量來說,價位約在3000上下,安裝完作業系統及應用軟體搭躍上約一半以上空間可使用(約在80G上下),對僅有一台電腦(卓上型加筆記型)使用者來說可能就有點不夠,雖然可以透過外接式硬碟來擴充,但這樣有時也會造成攜帶時的更多不便,5400轉的筆記型硬碟效能確實較差,所以部分廠商也提供7200轉2.5吋硬碟產品作為搭配,提供使用者兼具容量及效能的選擇,加上目前7200轉的2.5吋螢碟產品傳輸效能也不賴,目前主流產品平均都能有接近100MB/S的表現,提升轉速對搜尋時間及提升一定傳輸速度,相當有助益,如果要作為系統碟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新款的WD Black 750G硬碟,在搜尋時間的表現上還算不錯,傳輸速度也是相當亮眼,外圈最高居然有突破140MB/S的表現,厚度也為主流的9.5mm。另外相較於SSD硬碟目前的可靠度高一些,畢竟硬碟壞了還有機會救,SSD掛了就是比較麻煩,原廠也提供業界最長的5年保固,WD Black 750G硬碟,硬碟快取為16MB,傳輸介面為SATA 3Gb/s,另外也提供諸如雙處理器、動態快取記憶體、NoTouch 磁碟表面停放技術等技術提升產品耐用度及效能,以下分享效能。


官網硬體介紹及規格
 http://www.wdc.com/ch/products/products.aspx?id=790


 WD Black 750G外包裝 
紙盒包裝

捷元代理產品。


型號及相關規格標示

WD Black 2.5吋 750G 7200轉,硬碟快取為16MB。


外盒背面

捷元代理產品,原廠5年保固。


包裝保護及保固書

硬碟常見的包裝方式,防靜電袋加上泡泡袋包裝。


WD Black 750G硬碟本體

這是2013年3月出廠,WD Black 750G產品代號為WD7500BPKT。


轉速標示

7200轉的2.5吋硬碟,適合追求容量、效能的使用者選用。


屬於 Black 系列

就是俗稱的黑標系列,原廠提供業界最長的5年保固,SATA連接埠採用Amphenol製品,馬來西亞製品。


WD Black 750G硬碟背面

與前代雷同的設計,都是把控制晶片內藏。


SATA連接端

採用一般的SATA傳輸介面及電源接頭,傳輸介面部分維持為SATA 3 Gb/sec。


厚度

標準9.5mm的高度,適合一般NoteBook安裝升級使用。


 WD Black 750G效能測試 
測試環境
CPU:INTEL CORE i7 3770S(ES)
RAM:Kingston Hyperx DDR3 2400 16G kit
MB: ASRock Z77 Extreme9
VGA:XFX HD7950
HD:ADATA SP900 128G;WD Black 750G
POWER:Antec HIGH CURRENT PRO 1200W
COOLING:水冷+空冷
作業系統:WIN7 X64 SP1


WD Black 750G,AHCI模式下效能測試
HDTUNE
讀&寫效能測試

表現相當不錯,傳輸速度平均達到104MB/sec,充分展現出7200轉的效能表現。
另外搜尋時間部分也是保持得相當不錯,約在15.5ms左右,相當不錯的表現。


HDTUNE
IOPS測試&額外測試&檔案效能測試



AS SSD BENCHMARK

外圈最高讀取速度突破130MB/sec,寫入則有突破110MB/sec的表現。


ATTO

傳輸及寫入速度都還不錯有突破130MB/sec的表現。


CrystalDiskinfo

7200轉及提供硬碟落下保護技術。


CrystalDiskMark

讀取及寫入速度都還不錯有突破130MB/sec的表現。


AIDA硬碟測試

外圈讀取部分有134MB/sec的表現,搜尋時間部分也是保持得相當不錯為15.02ms。


HD TACH

讀取部分有達到平均約110MB/sec的表現,搜尋時間部分也是保持得相當不錯,約在15.3ms左右。


PCMARK 7

獲得1872的分數。


PerformanceTest 8.0

效能優於表列較為舊款之硬碟,不過嚴格來說與目前主流3.5吋硬碟效能已經相當接近,可提供使用者近於桌上型硬碟的效能表現。


 結語 
小結:最高傳輸速度達到140M/sec,寫入最快也有突破130M/sec的表現,各項測試平均也都有平均110MB/sec的表現,搜尋時間一樣保持在15ms左右 ,可以發現7200rpm 2.5吋硬碟與原有5400rpm 2.5吋硬碟的表現來說更為優異,更能勝任筆記型電腦中兼具系統碟及儲存硬碟使用環境,畢竟高速系統碟的首選是固態碟(SSD),價位貼近主流市場及優異表現下也連帶影響到原本2.5吋硬碟在筆記型電腦中的地位,定位較高階Note Book或是Ultra Book,甚至效能至上的玩家們已漸漸將桌上型電腦的系統碟甚至連筆記型電腦的硬碟也換裝SSD,不過SSD雖然存取速度驚人,但2.5吋硬碟仍然平價筆記型電腦是最主要的系統配置及儲存的首選,畢竟單位價格來說,硬碟還是比較有優勢的,雖說經過泰國水患之後大漲的硬碟,價格已慢慢恢復到合理區間,以需要儲存容量的使用者來說,硬碟單位容量價格比仍算是可以接受的範圍,加上原廠提供長達5年的保固期,也是對產品的品質有所信賴,以上供各位選購時的參考。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一直想把電腦體積縮小(CoreHT是個不錯的選擇,只是受限只能安裝2.5吋硬碟,所以容量選擇有點小),雖然主機板有ITX規格,散熱器也有ITX適用的產品,甚至機殼也是有相當不錯的小體積產品,但是說到需要的硬碟儲存空間時(目前個人主機搭配都是SSD+2TB硬碟),考量到價格及可以買到的產品,3.5吋還是比較適合,2.5吋的1TB硬碟價位個人之前不是很能接受,泰國水患之後,硬碟價格已經翻倍成長(漲),加上不過近期也隨著工廠復工供貨量也漸漸恢復,相信價格也已經慢慢恢復,加上刪除部份不常用的檔案空間就可節省出來(雖然市面上也有2T的內接式2.5吋硬碟產品,不過國內並無代理商引進,無法購買取得),所以最近就入手了1顆2.5吋 1TB的硬碟準備完成CoreHT升級計畫,以目前單碟500G的2.5吋螢碟產品傳輸效能也不錯,目前主流產品平均都能有接近100MB/S的表現,提升單碟容量之時也提升一定傳輸速度。不過提升單碟容量之時,有時伴隨而來的就是搜尋時間的增加,增加的幅度有時也頗驚人,如果要作為系統碟可能就不是很好的選擇。新款的WD Blue 1 TB硬碟,在搜尋時間的表現上還算不錯,傳輸速度也是相當亮眼,外圈最高居然有突破110MB/S的表現,厚度也較舊款的12.5mm降為9.5mm,適合各種可攜式數位裝置,包括筆記型電腦、外接式儲存裝置和數位媒體播放器。另外相較於SSD硬碟目前的可靠度高一些,畢竟硬碟壞了還有機會救,SSD掛了就是比較麻煩,所以主流的硬碟產品也不會因為SSD的壓力就不再提升產品的效能,反而還是一直提高單碟容量,將傳輸效能繼續向上推升及加大容量,目前單一顆2.5吋硬碟最高的容量也提升為2TB,只是體積跟價位都還是需要時間來讓消費者可以接受及使用,新款的WD Blue 1TB硬碟,硬碟快取為8MB是偏少的設定,傳輸介面為SATA 3Gb/s,以下分享效能。


官網硬體介紹及規格
 http://www.wdc.com/ch/products/products.aspx?id=800


 WD Blue 1TB外包裝 
紙盒包裝

捷元代理產品。


型號及相關規格標示

WD Blue 2.5吋 1TB 5400轉,硬碟快取為8MB。


外盒背面

捷元代理產品,2年保固。


包裝保護及保固書

硬碟常見的包裝方式,防靜電袋加上泡泡袋包裝。


WD  Blue 1 TB 硬碟本體

這是2013年3月出廠,相當新的產品,WD Blue 1 TB 產品代號為WD10JPVT。


馬來西亞製品



屬於 Blue系列

就是俗稱的藍標系列,SATA連接埠採用Amphenol製品。


WD Blue 1 TB硬碟背面

與前代雷同的設計,都是把控制晶片內藏。


SATA連接端

採用一般的SATA傳輸介面及電源接頭,傳輸介面部分維持為SATA 3 Gb/sec,另外也有SATA 6 Gb/sec的版本(JPVX)。


厚度

標準9.5mm的高度,適合一般NoteBook安裝升級使用。


 WD Blue 1TB效能測試 
測試環境
CPU:INTEL CORE i7 3770S(ES)
RAM:Kingston Hyperx DDR3 2400 16G kit
MB: ASRock Z77 Extreme9
VGA:XFX HD7950
HD:ADATA SP900 128G;WD Blue 1 TB
POWER:Antec HIGH CURRENT PRO 1200W
COOLING:水冷+空冷
作業系統:WIN7 X64 SP1


WD Blue 1 TB,AHCI模式下效能測試
HDTUNE
讀&寫效能測試

表現相當不錯,傳輸速度平均83.3MB/sec,充分展現出單碟500G的效能表現。
另外搜尋時間部分也是保持得相當不錯,約在16ms左右,相當不錯的表現。


HDTUNE
IOPS測試&額外測試&檔案效能測試



AS SSD BENCHMARK



ATTO

傳輸及寫入速度都還不錯有突破110MB/S的表現。


CrystalDiskinfo



CrystalDiskMark

讀取及寫入速度都還不錯有突破110MB/S的表現。


AIDA硬碟測試

外圈讀取部分有107MB/sec的表現,搜尋時間部分也是保持得相當不錯,不到16ms。


HD TACH

讀取部分有達到平均約80MB/sec的表現,搜尋時間部分也是保持得相當不錯,約在16ms左右。


PCMARK 7



PerformanceTest 8.0



 結語 
小結:最高傳輸速度達到112M/sec,寫入最快也有突破110M/sec的表現,各項測試平均也都有平均接近85MB/sec的表現,搜尋時間一樣保持在16ms左右 ,與原有5400rpm 2.5吋硬碟的水準相近,以作為系統碟或是儲存硬碟來說表現還算可以接受,畢竟高速系統碟的首選是SSD,固態碟(SSD)以2.5吋的體積推出之後,憑藉更強控制器的研發,性能也隨著提升不少,加上半導體製程的精進,SSD的單位容量可說是越來越貼近主流市場能夠接受的價格,也連帶影響到原本2.5吋硬碟在筆記型電腦中的地位,定位較高階Note Book、HTPC或是Ultra Book,甚至效能至上的玩家們已漸漸將桌上型電腦的系統碟甚至連筆記型電腦的硬碟也換裝SSD,不過SSD雖然存取速度驚人,但硬碟仍然個人是最主要的儲存及使用的首選,畢竟單位價格來說,硬碟還是比較有優勢的,雖說經過泰國水患之後大漲的硬碟,價格已慢慢恢復到合理區間,以需要儲存容量的使用者來說,硬碟單位容量價格比仍算是可以接受的範圍,或是必須裝機的場合相信硬碟仍是裝機使用首選,以上供各位選購時的參考。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更新效能測試 
更新2012年11月出廠的WD Blue 1TB(EZEX)效能測試,原本測試硬碟為2012年6月出廠,測試平台維持一樣。

2012年11月出廠的WD Blue 1TB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C產品的普及,隨身碟幾乎是現代人必備的隨身紀錄3C產品,隨著科技的演進及入門的門檻較低,市面上的隨身碟類產品可說是五花八門,各種訴求的產品幾乎都有,例如防震、防水、高速傳輸、高速寫入、MINI、USB3.0等級隨身碟等,今天要測試分享的是Kingston USB3.0隨身碟,之前Kingston曾推出第一、二代的DataTraveler Ultimate 3.0隨身碟,Kingston最近推出第三代的USB3.0隨身碟,Kingston DataTravelerR Ultimate 3.0 Generation 3採用USB 3.0 技術,擁有超快的傳輸速度,可提供高達 150MB/s 讀取及 70MB/s 寫入速度 (USB 3.0)。傳輸速度比起上一代最高達100MB/sec也有長足的進步,能讓您更為快速的儲存及讀取最愛的相片、音樂、學校作業及報告等資料,其時尚的滑蓋式設計可為 Mac 產品和任何行動裝置增添獨特風格。 DTU30G3 與 Mac 及 Windows 相容,且向下相容 USB 2.0 連接埠。原廠提供五年保固、免費技術支援服務及品質保證,入手之後當然要與各位分享這支隨身碟的傳輸效能表現。。



官方資訊
 http://www.kingston.com/tw/usb/personal_business#DTU30G3


 隨身碟 
外盒圖

蠻簡潔的吊卡包裝,為USB3.0介面、產品具有五年保固。


隨身碟特色

官方標示讀取速度與USB2.0相較最高可達8倍之差距,輕鬆發揮USB3.0地的高速傳輸效益。


隨身碟特色

官方標示USB3.0存取速度讀取最高達150MB/S,寫入達70MB/S。USB2.0存取速度讀取最高達30MB/S,寫入達20MB/S,效能表現也算不錯。


外盒背面

有產品的多國語言簡介。


封裝地

MIT的好產品。


隨身碟、吊飾線



Kingston DataTraveler Ultimate 3.0 G3 32G隨身碟本體

金屬磨砂外殼,搭配上滑蓋設計,質感跟份量都相當實在。


第3代的產品

採用滑蓋設計,既可保護USB接頭,蓋子也不會遺失。


另一側無任何標示



鑰匙圈

Kingston字樣,增加使用者對產品品牌之印象。


USB3.0介面

保護蓋採用滑蓋設計,這樣的設計蓋子遺失機率基本上是沒有,不見的話,就是隨身碟也不見了。


USB連接端

隨身碟的外殼也以厚實鋁殼噴砂包覆,相當有份量。


隨身碟產自台灣



 效能測試 
接下來就是上機實測囉

測試平台部分
測試環境1
CPU:INTEL CORE i7 3770S(ES)
RAM:Kingston Hyperx DDR3 2400 16G Kit
MB: ASRock Z77 Extreme9
VGA:XFX HD7950
HD:ADATA SP900 128G
POWER:Antec HIGH CURRENT PRO 1200W
COOLING:水冷
作業系統:WIN7 X64 SP1


Z77原生USB3.0

HDTUNE
讀&檔案效能

表現相當不錯,讀取速度也相當快平均分別有約有200MB/s,寫入約在69MB/s左右,整體搜尋時間不到0.7ms,充分表現出高速隨身碟的特性。


AS SSD BENCHMARK及CrystalDiskMark

效能表現,讀取最高有突破198MB/s左右的傳輸效能,寫入效能部分約68MB/s以上的效能,最高讀取速度與原廠標示值相符。


ATTO

效能表現,讀取最高有突破197MB/s左右的傳輸效能,寫入效能部分最高破80MB/s的效能。


AIDA硬碟測試



EtronTech EJ188H USB3.0控制器

HDTUNE
讀&檔案效能

表現相當不錯,讀取速度也相當快平均分別有約有150MB/s,寫入約在69MB/s左右,整體搜尋時間不到0.7ms,充分表現出高速隨身碟的特性。


AS SSD BENCHMARK及CrystalDiskMark

效能表現,讀取最高有突破150MB/s左右的傳輸效能,寫入效能部分約68MB/s以上的效能,最高讀取速度與原廠標示值相符。


ATTO

效能表現,讀取最高有接近150MB/s左右的傳輸效能,寫入效能部分最高破80MB/s的效能。


AIDA硬碟測試




 結語 
小結:這支隨身碟讀取效能表現真的還算不錯,保固部分也提供有長達5年保固的服務,最快傳輸速度接近200M/sec,寫入也有70M/S以上的表現,搜尋時間也還不錯,讀取及寫入速度都是蠻適合平常資料高速傳輸使用,金屬外殼陽極噴砂設計整體質感不錯,最高有64G的產品,個人認為第三代的讀取效能也是增加不少,雖然還比不上HyperX系列,但在Z77平台上實測速度最高也有接近200MB/s的實力,以上測試供各位選購時的參考。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隨著時間的累積,個人需要備份的資料也越來越多,其中也包含高品質的影音資料的儲存需求,儲存設備中比較常見就是隨身碟、2.5吋、3.5吋外接式硬碟及內接式2.5吋、3.5吋硬碟,可以提供使用者比較高的儲存空間,但是3.5吋相較於2.5吋的硬碟作為大容量儲存硬碟的角色就稱職許多,單位儲存成本更為低廉,採用USB3.0介面的外接式硬碟產品不僅傳輸速度跟內接的硬碟相去不遠,也相當便於使用者作資料備份、傳輸之用。雖然USB3.0的傳輸速度相當快,外接使用並不會明顯影響傳輸速度,不過部分使用者仍是喜歡將大容量硬碟安裝之機殼內部,以便隨時享受其中的高畫質影音檔,畢竟若真的說要隨身,3.5吋的外接式硬碟,受限於功耗較高,通常需要外接變壓器,另外體積也相對比較大,所以作為隨身的儲存裝置顯然還是不適合。固態碟(SSD)性能隨著更強控制器的研發,效能至上的玩家們已漸漸將系統碟換裝SSD,不過SSD雖然存取速度驚人,但硬碟仍然個人是最主要的儲存及使用的首選,畢竟單位價格來說,目前1TB的硬碟在2013年3月份只要約2K,而SATA2的2TB最低也不到3K,SATA3 3TB也只要3.6K左右!顯見硬碟單位容量價格比相當漂亮,另外硬碟大廠-WD也都另外推出屬於Green版的5400或5900轉的硬碟機,與主流的7200轉效能相較差一些,但價格就相當實惠許多,並提供500G、1TB、1.5T、2TB與3TB等不同容量,以下是外觀及分享其在Z77平台下採用AHCI時的效能。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系統碟換裝SSD固態碟已是效能至上的玩家們選項之一,SSD性能隨著更強控制器的研發,效能已漸漸將傳統硬碟拉遠,不過SSD雖然存取速度驚人,但硬碟仍然個人是最主要的儲存及使用的首選,畢竟單位價格來說,7200轉1TB的硬碟在2013年3月份約在2K有找的價位,而2TB最低也不到3K,3TB也只要3.7K左右!一般組裝上網機或是文書機等預算較低的裝機選擇應該還是以1顆硬碟為主,目前主流產品平均都能有接近100MB的表現,單位容量價格比還是屬於比較漂亮的選項。以WD BLUE系列單碟最高的1TB硬碟產品傳輸效能也不賴,目前外圈讀寫最高有160MB/s以上的表現,接近於低階SATA2的SSD產品效能表現,另外相較於SSD硬碟目前的可靠度也比較高,畢竟硬碟壞了還有機會救,SSD掛了就是BYEBYE,所以主流的硬碟產品也不會因為SSD的壓力就不再提升產品的效能,反而一直提高單碟容量,將傳輸效能繼續向上推升及加大容量,新款的WD Blue 1TB硬碟,硬碟快取提升為64 MB,傳輸介面均採用SATA 6Gb/秒介面,並提供80G與1TB各種不同容量,以下是外觀及分享其在Z77平台下採用AHCI時的效能。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yperX的產品線向來就是Kinston最高規格產品,用上它封號的產品就是代表高效能及產品的可靠性,Kinston記憶體模組廠市場的產品應該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在市面上也確實推出相當多款記憶體模組產品,擁有許多相當多超頻取向及優質的產品愛好者,Kingston推出HyperX 十週年紀念版記憶體,採用引領潮流的炫銀散熱片,歡慶Kingston優異表現。 記憶體採用半高式設計可搭配大型 CPU 散熱片使用並增強散熱效果,以提升長期記憶體可靠度。HyperX 十週年紀念版其支援 Intel XMP,而且將 XMP 設定檔內建到模組中,因此只需啟用 Intel 的 Extreme Memory Profile 就可達到更高效能的頻率、時序以及電壓。 KingstonR 也提供終身保固、免費技術支援服務及可靠的品質保證。

要追求效能的話選HyperX系列的產品準不會讓使用者失望,如果適度搭配上RAMDISK軟體,系統效能及爽度部分確實會增加不少,近期Kingston因應Intel P55、H67、P67、Z68、H61 (AG)、X79 及 Z77 晶片組;以及 AMD A75、A87、A88、A89、A78 及 E35 (Fusion) 晶片組所推出的高速及高容量DDR3記憶體的HyperX 系列產品, 這款高效能記憶體提供市場上相對應的最大容量,系列產品最高可提供達 2400MHz記憶體模組,可提供超速反應的多工處理,並加快整體系統的速度。其支援 Intel XMP 技術且設計相容於第三代 Intel Core i5 及 i7 處理器,和最新 AMD 高效能及玩家級處理器。其具有終身保固與免費的技術支援這次測試分享的Kingston HyperX 十週年紀念版運作時脈最高為DDR3 2400,運作參數為CL11-13-13-30,可以提供相當驚人的速度表現,不過目前X79及Z77原生支援的記憶體僅到DDR3 1600,再上去的除頻就是屬於超頻,這部分的運作速度除了要看記憶體本身之外,也需要CPU內建之記憶體控制器(IMC)的強弱,方能互相搭配展現極限傳輸效能,以下分享Kingston HyperX Limited Editions DDR3 2400MHz CL11 Intel XMP 16GB Kit* (4x4GB)在Z77平台上的高速傳輸效能實力及獨特魅力吧!!


記憶體包裝及配件
當然是今天的測試文主角套裝組及測試平台

Kingston自家的記憶體產品,4支裝盒裝包裝搭配透明視窗露出記憶體本體散熱片,整體炫銀散熱片風格,質感頗佳。套件組中包含4G記憶體模組共計有4支及相關說明書。


外包裝

封裝方式屬於完整4支裝盒裝包裝,屬於HyperX產品系列單條4GB的記憶體模組,1組就能提供DDR3 2400運作速度及16G的高容量,HyperX Limited Editions - 16GB Kit* (4x4GB) - DDR3 2400MHz CL11主要是給DESKTOP搭配的相關晶片組等平台使用囉。


盒裝包裝正面

專為高效能及極速平台而生,記憶體產地為世界工廠封裝產品。


記憶體及說明書

4組包裝共計有4支記憶體模組,Kingston記憶體產品都是經過驗證,也提供終身保固服務。


記憶體

有Kingston的品牌識別及標籤,記憶體模組上標有記憶體工作頻率、電壓及相關參數。


防偽標籤及規格

可以以紅人頭旁的雷射標籤作為正品辨識,記憶體規格是DDR3 2400 CL11-13-13,1.65V工作電壓的產品。記憶體顆粒因為散熱片封住,所以無法得知。散熱片主色為炫銀色配色,質感也是相當不錯。


十週年紀念版

可以看到HyperX 十週年紀念版其有所不同之處。


記憶體外觀及設計質感

HyperX 十週年紀念版跟以往一般版本有所不同,除了散熱片採用鑽切技術外,也明確標示出10周年紀念版。


平台合照



追求效能的不凡組合。



測試環境
CPU:INTEL CORE i7 3770K OC 4.7G
RAM:Kingston HyperX Limited Editions DDR3 2400MHz CL11 Intel XMP 16GB Kit* (4x4GB)
MB:ASRock Z77 Extreme9
VGA:XFX HD7950 3G
HD:ADATA SP900 128G
POWER:Antec HIGH CURRENT PRO 1200W
COOLING:CPU水冷、GPU空冷
作業系統:WIN7 X64 SP1


效能測試
基本值 DDR3 2400
CPU-Z的偵測、GPU-Z、CPU MARK、PI 1M、WPRIME效能測試



Fritz Chess Benchmark、Nuclearus



MaxxPI&MaxxPIM2M



MaxxMEM&MaxxMEM2M



MaxxMIPS及MaxxFLOPS



AIDA記憶體頻寬



HWiNFO



BLACK BOX2.3



壓縮效能測試



CINBENCH R10 X64



CINBENCH R11.5 X64



PCMARK7



3DMARK 



3DMARK 03



3DMARK 06



3DMARK VANTAGE



3DMARK 11



FURMARK 1.10.2



DirectComputeBenchmark



COMPUTE MARK



異形戰場 DX11 Benchmark



STALKER Call of Pripyat DirectX 11 Benchmark



STREET FIGHTER4 Benchmark



MHF Benchmark



MHF Benchmark絆



MHF Benchmark 3



BIO5 Benchmark
DX9



BIO5 Benchmark
DX10



BIO6 Benchmark



DEVIL MAY CRY4 Benchmark
DX9



DEVIL MAY CRY4 Benchmark
DX10



Final Fantasy XIV Benchmark High



Final Fantasy XIV ARELIM REBORN Benchmark



PSO2



HEAVEN BENCHMARK 3.0



Valley BENCHMARK 1.0



Lost Planet 2 Benchmark DX9 TESTA 1920*1200



Lost Planet 2 Benchmark DX9 TESTB 1920*1200



Lost Planet 2 Benchmark DX11 TESTA 1920*1200



Lost Planet 2 Benchmark DX11 TESTB 1920*1200



光榮使命




迷人的記憶體頻寬
MaxxMEM&MaxxMEM2M



AIDA記憶體頻寬

小超頻之後,記憶體頻寬也接近3萬大關,相當驚人的效能表現。



小結:
可以發現Z77平台搭配上這組記憶體所獲得的效能相當高,如果有人認為記憶體是不是需要到32G或是64G那樣高的容量,這組Kingston HyperX Limited Editions DDR3 2400MHz CL11 Intel XMP 16GB Kit十周年紀念版所提供的16G的容量應該能滿足使用者的所需,這樣的容量對於需要編輯美工大圖檔、單一主機架設多部虛擬機器、線上遊戲多開或是玩RAMDISK都是很好的運用,不過對於需要記憶體容量的使用者來說,可能還是多多益善,但是4支16G的版本至少費用可以讓使用者減省許多花費,另外記憶體運作在高時脈下,提供系統更高的傳輸速度,由PCMARK7的測試就可以發現相對的也可以提升系統的總體效能表現,BLACK BOX的記憶體頻寬在DDR3 2400運作時脈下也突破30,000MB/s大關,MaxxMEM&MaxxMEM2M及AIDA的記憶體測試經過超頻之後,效能也接近3萬大關,可說是具有相當優異的記憶體頻寬,這組記憶體模組可說是對喜歡挑戰極限效能表現的使用者而生,如能搭配上優良的CPU記憶體控制器,效能是非常驚人的,記憶體採用黑色配色為主,有整體感的使用者而生,加上用上1組4支記憶體組合就能擁有16G記憶體大容量可說是追求速度及容量的超級好夥伴,技術跟服務部分也由Kingston所支援,品質及售後服務絕對是在業界相當受到肯定,以上提供給對大容量記憶體有需求的朋友參考看看囉!!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MD這次推出的APU桌上型處理器的APU處理器可說是陣容龐大,其中A10-5700處理器預設時脈為3.4GHz(搭載最新Turbo Core 3.0技術最高可至4.0G)且不鎖倍頻,為一4核心處理器產品,具有4MB L2快取,與目前AMD現有FX4100系列 CPU產品相比,時脈相當。內建顯示核心為Radeon HD 7660D,具有384個SP,工作時脈為800MHZ,最高的記憶體控制器時脈支援至DDR3 1866。AMD Fusion APU可以提供AMD獨家雙顯卡技術,搭配特定的AMD Radeon HD HD6600/6500系列顯示卡,可以提升整體的繪圖運算效能。加上A85晶片組內建AMD Dual Graphics技術,讓使用者透過外加一張AMD Radeon HD 6000系列獨立顯示卡串連輸出,進一步提昇3D繪圖效能。目前使用的上網工作機為ITX體積大小,這次裝機升級重點為需要一般的遊戲繪圖能力,另外也需要有堪用的運算能力,2C2T這種類型的運算能力並不符合目前個人上網工作機的需求,加上也需要有原生的SATA 6G及USB3.0的支援能力,另外FM2的APU其實也支援Daul-Link的顯式輸出能力,因應未來可能使用2560*1440以上的螢幕,這點也是相當重要,所以選用之前測試過的ASRock FM2A85X-ITX作為裝機主機板,CPU的部分就是選用功耗僅有三分之二A10 5800K(100W)的A10 5700(65W),作為運算核心,畢竟在效能差距不多下,功耗低點對ITX體積大小的主機來說,是比較重要的一環,所以就選用這樣的平台來裝機。機殼的部分原本比較屬意Thermaltake近期推出的SD101 Mini ITX機殼,不過目前在市面上尚未販售,所以也轉到網拍上面尋寶,發現今天要分享的Mini ITX機殼,基本結構類似,價格也是相當實惠約新台幣1700元有找,但是附贈的電源供應器更好,為FSP 220W 80PLUS銅牌的優質POWER,跟原本的選擇相較僅在沒有前置USB3.0的能力,不過這點可以使用USB3.0前置面板來轉接就能搞定,入手之後仔細研究發現要上一體水冷也是沒太大問題,稍微改裝之後就可以,所以就有這篇文章的產生。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