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3C產品評測 (44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硬碟機在面對固態碟強力的挑戰下,僅能利用自身的容量價格比優勢,取得市場的青睞,目前固態碟價格仍屬高價位,需要大量儲存空間的使用者,傳統硬碟仍能在個人電腦中取得必要之位置,固態碟(solid state drives簡稱SSD)來勢洶洶,不管是傳輸速度、搜尋時間、耗電量、靜音及耐震等表現,皆是SSD被譽為取代傳統硬碟的下一代接班人的優點。不過相對於傳統硬碟SSD仍有需要突破的地方,諸如單位價格偏高,不過已越來越接近使用者可以接受的價位,當然SSD長遠來說,在下一代製程或是新的技術下可能改善,所以市面上也越來越多廠商推出相關的產品,目前從一般的通路,如網拍、網路購物中心或是電腦商場等,越來越容易購買到相關產品。


開箱圖
CF外盒正面


包裝背面

比起聯強這樣的包裝令人安心多了!!

CF及說明書


比賽對手大合影

包括ADATA 16G CF轉成IDE裝置、XF認證SSD、CR9000(內含8張8G SDHC)及當背景的SEAGATE15K.5 


接下來就是上機實測囉

測試環境
CPU:INTEL Q9450
RAM:宇瞻 DDR2 800 2G*2 
MB:FOXCONN P45-S
VGA:ATI 4870
HD:HITACHI 7K80系統碟
POWER:保銳 525W
CPU&MB COOLING:WATER COOLING


HDTUNE
ADATA 16G CF




SSD




CR9000





HDTACH
ADATA 16G CF
QUICK


LONG


SSD
QUICK


LONG


CR9000
QUICK


LONG



FDBENCH
ADATA 16G CF


SSD


CR9000



CrystalDiskMark
ADATA 16G CF


SSD


CR9000



CrystalMark2004R3
ADATA 16G CF


SSD


CR9000



ATTO
ADATA 16G CF


SSD


CR9000



小結:讀取速度接近產品宣稱350X,寫入則約220X,雖然未達標示值,效能算蠻優越的,以上測試供各位參考。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磁碟陣列原是玩家或是伺服器市場所會碰觸的領域,近年來隨著硬體提升的速度成本和價錢的下降和軟件技術的提升,使用者對資料儲存的需求,加上硬碟機越來越便宜便宜,使得整體建構成本下降等因素,使用者已經慢慢考慮購置磁碟陣列相關的產品,本次要介紹的是具有自體RAID5功能的Accusys InneRAID Duo,不需經過陣列卡或是主機板上的內建陣列功能,即能組成RAID0或是RAID5陣列,提供SOHO族、家用者及專業玩家的需求所做的全新設計。

官網
http://www.accusys.com.tw/
有興趣之網友可前往參閱,有更多產品深入之介紹。

開箱圖

抽取盒正面



是一般人喜愛的黑色,有種深不可測感覺!!屬於2大槽(5.25)內接3小槽(3.5)之設計。

抽取盒後方


抽取盒後方另一側



有產品功能的圖示介紹,支援RAID0、5等功能。用兩個大4PIN作為電源輸入,
一個SATA抽孔作為資料傳輸通道,後方裝置1顆6CM的風扇用來加強硬碟散熱,
並可接上RS232排線搭配該公司開發之軟體即可管理及監控抽取盒的運作情形,
此外這各抽取盒也是Made In Taiwan喔!

抽取盒抽出的方式及示意圖


抽取盒內盒

指示燈號連結後方PCB板,以燈號顯示抽取盒運作情形。

抽取盒上蓋


抽取盒的核心

有ACCUSYS自家開發的晶片及Marvell橋接晶片組成RAID0及RAID5功能。

另一方向

也符合無鉛製程ROHS

即將搭配的測試夥伴 WD 640G AAKS*3

算是CP值相當高的HD

接下來就是上機實測囉

測試環境
CPU:INTEL Q9450
RAM:宇瞻 DDR2 800 2G*2 
MB:GIGABYTE EP45-DQ6
VGA:ATI 4870
HD:HITACHI 7K80系統碟、WD 640G AAKS*3測試碟
POWER:保銳 525W
CPU&MB COOLING:WATER COOLING

相關測試待續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VIDIA跟ATI間的顯示卡大戰,刻正如火如荼的展開,兩家顯卡大廠各推出牛肉進行流血戰爭,最終獲益者當然是消費者,這也是我們使用者所樂見的,可以用更實惠的價格獲得更好的電腦產品,一些主流級的顯示卡經過調整之後,讓玩家可以用更低價格購入使用,當然原廠對於不同的用途推出適合的產品,如何選用端看使用的者的用途,接下來繼上次介紹3650、3870之後介紹一張一樣適合裝機,除了打打報告、看看HD電影,也可以玩玩主流遊戲的顯示卡囉!!

就請各位先賞圖吧!!
今天的主角ELSA 獅王風扇版 NVIDIA 9500GT

顯示卡特寫
正面


45度角

有兩組DVI及一組TV-OUT。

另一角度

險卡尾端有一組PCI-E 6PIN電源輸入。

背面

背面配有4顆記憶體顆粒與正面4顆共計512M

顯卡尾端的用料


記憶體顆粒


顯卡散熱風扇正面


顯卡散熱風扇背面


顯示卡配置雙DVI及1組TV-OUT,並未加上保護套防塵,也許最終市售版會加上吧!!
GPU使用ELSA開發的獅王風扇版的雙槽風扇進行散熱,特點就採用全銅製的大散熱風扇,
此外原廠表示亦具有防塵功能,雖不是坊間所常見的熱導管散熱器,但是應該足夠壓制9500GT的熱量囉,
可以由下列實測來驗證其風扇散熱效能囉!!
記憶體使用SAMSUNG 1ns 的512M GDDR3。卡上電容採用日系固態電容,就整體用料而言相當不錯。

將顯示卡脫光光


GPU DIE


NVIDIA 9500GT原廠規格         

9500GT具有32組SP、原廠GPU時脈550MHZ、MEMORY時脈800MHZ、SHADER為1400MHZ,而ELSA獅王版為GPU時脈675MHZ、MEMORY時脈1000MHZ、SHADER為1687MHZ,原廠預設值即為超頻模式,效能可預期較公版為佳。


顯示卡規格及相關圖片如上,接下來就是上機實測。
測試環境
CPU:Intel E7200 OC 400*9.5
RAM:宏連 DDR2 800 2G*2 
VGA:ASUS 偽M2F
VGA:ELSA NVIDIA 9500GT
HD:PHOTOFAST CR 9000
POWER:保銳 魔族 525W+
CPU&VGA COOLING:CPU WATERCOOLING;VGA STOCK

上機示意圖


測試時海韻POWER ANGEL量得最大功耗約187W


效能表現
3DMARK 01全預設值成績


3DMARK 03全預設值成績


3DMARK 06全預設值成績


FAR CRY2遊戲引擎測試
4:3螢幕常用的1280*1024解析度測試

平均約在38FPS上下跑,在場景比較複雜大約會降至25FPS

24吋螢幕常用的1920*1200解析度測試

平均約在25FPS上下跑,在場景比較複雜大約會降至20FPS

MHFO
4:3螢幕常用的1280*1024


24吋螢幕常用的1920*1200


FUMARK測試

GPU待機約46度,FULL LOADING下GPU可壓制在61度,顯示獅王版風扇效能不錯。

惡魔獵人4在1280*1024預設值測試

平均有接近60FPS,取得B級,表現尚可,在不開特效下算是可以順暢的玩遊戲。

1920*1200的測試

平均約37FPS以上,取得D級,在高解析度下表現有點力不從心。

小結:GeForce 9500GT 與前代相較算是GPU製程轉換及支援NVIDIA開發的新技術的產品,效能與上代產品效能相近,僅功耗及HD硬解處理表現有所改善,這張9500GT超頻後性能及用料相當不錯,在22吋螢幕解析度以下螢幕,小開特效玩主流遊戲應可給予使用者用起來算有一定流暢感,加上HD硬解跟支援HYBRIDPOWER省電功能,裝機卡等級來說表現還算稱職,是在3K等級奘機的選擇之一。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來顯示卡市場戰火不斷,兩家主要顯示卡廠商都推出牛肉給使用者做選擇!!只是ATI推出的新產品顯然CP值較高,蠻多網友陸續敗入使用,小弟也不例外購入4850來使用,不過一家獨大總不是消費願意看到的情形,今天來介紹採用DDR3 1G的SPARKLE 9600GT。


顯示卡外包裝



採用DDR3 1G 1.0ns的DDR3記憶體固態電容


外包裝精美,這顯示卡採用1.0ns的DDR3記憶體,電容部分使用固態電容日系電解電容及一顆台製TEAPO電解電容。


顯示卡及配件



顯示卡本體、DVI轉HDMI接頭DVI轉D-SUB接頭、驅動程式及使用手冊等。

顯示卡特寫







採用佔用2插槽的太陽扇,可將運作溫度壓制在接受範圍之內。

測試環境
CPU:Intel Q9450
RAM:PQI DDR2 800 2G*2 
MB:GIGABYTE EP31-DS3L
VGA:SPARKLE NVIDIA 9600GT 1G
HD:HITACHI 7K80 80G
POWER:保銳 MODU+ 525W
CPU COOLING:WATER  COOLING

3DMARK 01成績


3DMARK 03成績


3DMARK 06成績


FUMARK 1.4版成績


MHF


三國無雙5環境測試


小結:這張顯示卡適合給裝機預算有限又想有不錯的遊戲的效能的朋友,搭載1G的DDR3記憶體,如果怕玩遊戲相容性的朋友選擇NVIDIA就比較不用擔心,畢竟NVIDIA在遊戲廠商下了不少苦心跟投資,謝謝各位賞文。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硬碟越來越便宜,許多玩家可能習慣組成陣列來管理,或者因為機殼原本的硬碟區無法容納新的硬碟,這時硬碟抽取盒就是一個不錯的解決之道,ICY DOCK推出一系列的硬碟抽取盒,不管是功能或是效能都是不錯的選擇,部分抽取河更裝置風扇強化散熱,並免硬碟因為溫度過高掛點!!了解抽取盒基本特點之後,就請各位先賞圖吧!!


今天的主角ICY DOCK 3大轉4小硬碟抽取盒
外包裝及特點諸元






內包裝

妥善的保護避免因碰撞產生損傷!!

硬碟抽取盒及使用說明書



有繁體中文說明始使用者可以快速掌握硬碟抽取盒的安裝及使用方式。

抽取盒的抽取架



共有4組

抽取盒上方簡易示意圖


抽取盒後方圖

加裝一顆8CM風扇加強散熱。

抽取盒內部連接端子

支援SATA

上機實測

測試環境
CPU:Intel Q9450
RAM:PQI DDR2 800 2G*2
HD:GIGABYTE EP31-DS3L
VGA:NVIDIA 9600GT
HD:HITACHI 7K80 80G
POWER:保銳 MODU+ 525W
CPU&VGA COOLING:WATER  COOLING

測試環境圖-硬碟接主機板


測試環境圖-硬碟安裝於抽取盒



後方2個大4PIN的電源接頭記得要裝上,不然風扇就不會啟動!!

效能表現
硬碟接主機板


硬碟安裝於抽取盒


小結:安裝於抽取盒內傳輸速度幾乎沒有影響,使用者可以有效管理儲存倉庫群,並不用擔憂效能損失。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來顯示卡市場戰火不斷,兩家主要顯示卡廠商都推出牛肉給使用者做選擇!!只是ATI推出的新產品顯然CP值較高,蠻多網友陸續敗入使用,不過一家獨大總不是消費願意看到的情形,今天來介紹採用DDR3 的ELSA 8500GT。


顯示卡外包裝




外包裝精美,這顯示卡採用1.0ns的DDR3記憶體及固態電容。


顯示卡及配件

顯示卡本體、DVI轉D-SUB接頭、驅動程式及使用手冊等。

顯示卡特寫



採用佔用超過1格厚的太陽扇,運作溫度將溫度壓制在接受範圍之內。

測試環境
CPU:Intel Q9450
RAM:PQI DDR2 800 2G*2 
MB:GIGABYTE EP31-DS3L
VGA:NVIDIA 8500GT
HD:HITACHI 7K80 80G
POWER:保銳 MODU+ 525W
CPU COOLING:WATER  COOLING

跑跑古老的3D01


3D03


3D06

預設接近4K的實力

小超GPU跟RAM
3D06

破4K囉!!

跑FUMARK



小結:這張顯示卡適合給裝機預算有限的朋友,超頻性也還不錯,謝謝各位賞文。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DR2記憶體模組比起之前的價位仍屬相對便宜,有需要的網友可以趁有需求入手所需要的容量喔!!使用XP的朋友,2G不嫌少,4G剛剛好,8G就把多的容量當成RAMDISK來使用吧,雖然DDR2 800相當便宜又能超頻,但是不見得都能穩上1066,就個人最近採購DDR2 800 2G模組來說已經沒那麼好超囉!!為了穩定許多玩家仍會選擇原規格為DDR2 1066的記憶體模組來使用,今天要介紹的模組是G.SKILL DDR2 1066 2GX2 KIT,藉由測試來驗證這個記憶體模組的效能!!


記憶體外包裝







外包裝精美,這記憶體模組為1066 2G*2的組合


記憶體模組及配件



成對模組比較沒有相容性的問題!!

原廠設定值


採用顆粒AA3G



測試環境
CPU:Intel E7200
RAM:G.SKILL DDR2 1066 2G*2 KIT
MB:ASUS 偽RF
VGA:ATI 2900XT
HD:HITACHI 7K80 80G
POWER:保銳 MODU+ 525W
CPU COOLING:WATER  COOLING

直接驗證1066的穩定度囉

跑了30分鐘左右,確實在2.1V下能穩定達到原廠之設定值5-5-5-15

超頻設定
測試環境
CPU:Intel Q9450
RAM:G.SKILL DDR2 1066 2G*2 KIT
MB:ASUS 偽RF
VGA:ATI 4850
HD:HITACHI 7K80 80G
POWER:保銳 MODU+ 525W
CPU COOLING:WATER  COOLING

小超DDR2 1095
設定值


othors跑了13分


othors跑了30分

還蠻穩定的

小超至DDR2 1133
記憶體頻寬


跑hyper pi


穩定度測試

在2.2V左右能超到DDR2 1133在5-5-5-15的參數,並穩定執行ORTHOS 10分鐘左右。


小結:這組記憶體適合給需要高外頻如DDR2 1066,又不想對記憶體碰運氣超頻的網友參考使用。原廠係以成對的包裝出售,可避免使用者買到無法穩定在雙通道模式的記憶體模組,超頻性也還不錯,謝謝各位賞文。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DR2記憶體模組比起之前的價位仍屬相對便宜,有需要的網友可以趁有需求入手所需要的容量喔!!使用XP的朋友,2G不嫌少,4G剛剛好,8G就把多的容量當成RAMDISK來使用吧,雖然DDR2 800相當便宜又能超頻,但是不見得都能穩上1066,為了穩定許多玩家仍會選擇原規格為DDR2 1066的記憶體模組來使用,今天要介紹的模組是FAST DUNC DDR2 10662GX2 KIT,藉由測試來驗證這個記憶體模組的效能!!


記憶體外包裝



外包裝蠻精美的,個人感覺像香菸盒!!
這記憶體模組為1066 2G*2的組合


記憶體模組



成對的模組,比較沒有相容性的問題!!


搭配的平臺照



測試環境
CPU:Intel E7200
RAM:FAST DUNC DDR2 1066 2G*2KIT
MB:ASUS 偽RF
VGA:ATI 2900XT
HD:HITACHI 7K80 80G
POWER:保銳 MODU+ 525W
CPU COOLING:WATER  COOLING

E7200 OC 425*9.5=4.037G效能表現


記憶體頻寬


3DMARK03


Wprime 32M


Wprime 1024M


穩定度測試

確實在2.18V就能達到原廠設定之5-5-5-15的參數,並穩定執行ORTHOS 60分鐘左右。


小結:這組記憶體適合給需要高外頻如DDR2 1066,又不想對記憶體碰運氣超頻的網友參考使用。原廠係以成對的包裝出售,並經過相容性測試,可避免使用者買到無法穩定在雙通道模式的記憶體模組,惟FAST DUNC於市面上較為少見,想購買的朋友可能要尋找網購的管道購買,謝謝各位賞文。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ntel 平台最新力作P45晶片組,即將於近日內發布,而各大主機板廠相關的產品也已陸續上市,P45相對於P35來說最大的不同點在於南僑使用ICH10(R),DDR2並支援最大至16G,支援PCI-E2.0,支援ATI CFX(PCI-E2.0 8x+PCI-E2.0 8x),(非P35跛腳的PCI-E1.0 16X+4X)等特點。

請各位先賞圖吧!!
今天的主角GIGABYTE EP45-DQ6





原廠規格一覽表
http://www.giga-byte.tw/Products ... uctName=GA-EP45-DQ6

主機板特寫

主機板上配置2條PCI-E2.0 16X插槽(藍色為實體16X,橘色為實體8X),在CFX狀態下支援DAUL 8X,2個PCI-E 4X,1個PCI-E 1X,2個PCI2.2。ICH10R原生6個SATA2接頭,支援RAID0、1、0+1、5等模式,GIGABYTE SATA2晶片,採用2個SIL5723晶片支援4個SATA2及1個IDE。相關晶片均使用熱導管模組進行散熱,運作時加上風扇後溫度並不高。


主機板後側IO接頭

1組PS2 KEYBOARD、1組PS2 MOUSE、1組同軸數位輸出端子、1組光纖數位輸出端子、8組USB2.0、4組網路及音效端子等。


主機板細部用料-右上側 

支援FSB1600、DDR2 1200、45nmCPU及EPS等功能

PHASE LED
運作情形圖



共有12相變化,搭配EPS節能。並用不同顏色的LED來搭配相數的變換。


主機板細部用料-左上側

使用全日系固態電容,採用12相電源設計

主機板細部用料-右下側


主機板細部用料-左下側



南僑及北橋散熱片

採用熱導管被動式散熱。

4網路晶片



使用REALTEK 8111C晶片,支援Teaming (網路匯整功能)。

IO晶片及其他內接式的IO接頭

IO晶片採用ITE 8720F其他內接式的裝置特別保留COM接頭,提供給舊型的外接裝置使用。另外就是為了方便玩家進行裸測POWER、RESET及CLEAR CMOS採用帶燈開關,滿有質感的。


運作情形




音效晶片

音效晶片採用REALTEK 889A 8聲道 106db S/N(抱歉有點手振)


使用M42老鏡拍照片別有一番風格





主機板相關圖片如上,接下來就是BIOS分享及上機實測,
使用INTEL 45nm E7200、Q9450及FAST DUNC DDR2 1066 CL5 2G*2KIT 進行測試。

BIOS部分跟EP45-DS3R相同

開機畫面


整體介面


各細部介面











































上機實測

測試環境
CPU:Intel E7200&Q9450
RAM:FAST DUNC DDR2 1066 CL5 2G*2KIT
MB:GIGABYTE EP45-DQ6
VGA:ATI 2900XT
HD:HITACHI 7K80 80G
POWER:保銳 MODU+ 525W
CPU COOLING:WATER  COOLING

新的BIOS更新界面並已更新至官網最新BIOS版本F5


預設時脈的基本效能


記憶體頻寬


EASY TUNER6介面
CPU資訊


DRAM資訊


Tuner介面,區分為EASY跟ADVANCE





在視窗下可調整外頻跟電壓求得極限。

VGA

也可針對顯示卡做超頻。

硬體監控資訊

包含CPU電壓、記憶體電壓、3.3V、12V、風扇轉數及系統溫度等。

EP45-DQ6搭配Q9450的效能表現


記憶體頻寬


3DMARK 03成績


EVEREST的效能測試























小結:這張EP45-DQ6,有著中規中矩的表現,用料相當高檔,加上合理PCI-E 16X的空間及2條PCI-E 4X,讓想玩CROSSFIREX的玩家最多可以用上3張顯示卡做為搭配,不過BIOS仍有需要除錯的地方,搭配上DES及新版的EASY TUNER這張主機板可玩性,價位雖屬高擋,倒不失為奘機的選擇之一,以上測試供各位購買時的參考喔。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