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主動降噪耳機受到一定使用者的喜愛,剛好國外亞馬遜在特賣 SOUL SL300WB 耳機,價格是69美金1組,透過代購寄到台灣也大約在3K出頭,想想也不算貴,就敗家了,雖然自己是木耳,但入手後感覺真的感覺挺不錯的,就分享給有興趣的朋友參考!!
SOUL SL300WB 耳機外包裝
SOUL SL300WB 耳機外包裝
膠膜尚未撕掉。
SOUL SL300WB
透過代購大約1周的時間就入手了(跟PNY SDXC記憶卡同時)!!
SOUL SL300WB 耳機特色
1) 提供細膩的高音,清晰的中音,厚實的低音外,並能提供使用者澎湃醇厚的重低音音質。
2) 兼容及音訊支援iPhone 4G、iPhone 3GS、 iPad和iPod等裝置。
3) 配合多數位智能手機和多媒體設備的3.5mm立體聲24K鍍金插頭,保持原音訊號傳輸。
4) 除原裝音源線外,隨機另機另附送iPhone,iPad和iPod遙控音源線,內置麥克風和三按鈕音樂控制器。
5) 高柔軟度設計耳罩,能讓使用者長時間使用時感覺舒適。
6) 專用SOUL扁平型防摺疊音頻線,耐用兼不易變形。
7) 由獲獎設計師用心製作出時尚可摺疊收納式的耳機,加上高透氣度舒適頭帶墊設計,充分突顯出創新的風格。
8) 隨耳機附送收藏保護盒,讓使用者便於攜帶。
產品相容性
因為提供線控功能基本上與Apple相關產品相容性都不錯,跟Android就要碰運氣了(跟手上的SONY Z Ultra僅有接聽/PLAY鍵可以使用)
SOUL SL300WB 耳機內包裝及配件
內包裝
蠻確實的包裝方式,能減少產品於運送途中因碰撞而損傷的情形,另外耳機及配件採用分開包裝,凸顯產品的不俗定位。
耳機及配件
耳機、說明書、3.5mm轉6.3mm耳機轉接頭,耳機麥克風轉接頭、2組音源線(其中1組含線控功能)、2顆4號電池等。
耳機及收藏保護盒
SOUL SL300WB 耳機
SOUL SL300WB 耳機
SOUL SL300WB 耳機是可摺疊收納式的耳機,顏色為黑白配色,原廠也提供其他配色或限量款的顏色。
SOUL SL300WB 耳機
SOUL字樣
電池
要啟用主動式降噪功能需要安裝電池,當然不用電池一樣可以使用耳機,只是聆聽效果沒那麼好!!
SOUL SL300WB 耳機設計細節
高透氣度舒適頭帶墊
也可以看到明確標示左右側。
主動式降噪功能控制開關
音源線接孔
3.5mm孔位。
可調整式頭帶設計
結語:
小結:
就入手價位而言表現相當超值,原廠提供採用高柔軟度設計耳罩加上高透氣度舒適頭帶墊設計技術,能讓使用者長時間使用時感覺舒適,專用扁平型防摺疊音頻線,耐用兼不易變形,可摺疊收納式的耳機,也提供主動降噪技術,提供使用者相當不錯的音效饗宴,以上提供給各位參考。
- Dec 18 Wed 2013 01:48
SOUL SL300WB 耳機
- Dec 15 Sun 2013 22:32
ASUS ROG Xonar Phoebus 開箱
音效卡隨著主機板內建音效的等級提升,而漸漸失去大部分的市占率,但是進階或是對音效較為講究的使用者絕對不會滿足於主機板內建的音效產品,所以使這些使用者對於高階音效卡產品需求仍然存在,加上仍有廠商開發這類型的音效卡,市場量雖然沒有以往的驚人,但因為開發新產品者不多,相對來說也是有著一定的利基存在,也持續有得相當不錯的音效卡產品推出,這次要開箱的音效卡產品不算是新品,是去年 ASUS 搭配ROG主機板活動贈送的 ROG Xonar Phoebus 音效卡,個人就是看上這張音效卡加上換算購入的價位確實也是相當合理,也入手了Maximus V Gene換得音效卡後脫售,換算音效卡的入手價位約在3000元不到,以音效卡的表現來說應該是相當不錯的,以下是簡單的開箱!!
官方網頁
http://www.asus.com/ROG_ROG/ROG_Xonar_Phoebus/
ASUS ROG Xonar Phoebus 音效卡外包裝
ASUS ROG Xonar Phoebus 音效卡外包裝
ROG產品一貫的外包裝設計風格,外包裝也明確標示產品的主要規格,也能迅速掌握產品的特色。
ASUS ROG Xonar Phoebus 音效卡特色
2013年3月出貨的版本,當時搭配的ROG主機板的活動讓音效卡缺貨狀況相當嚴重,也是等了很久才拿到手。
產品保固
盒裝出貨版
產品簡要介紹
有多國語言,包含繁體中文。
ROG出品
內掀頁產品特色介紹
採用 ROG Command 技術,提高遊戲中聲音的清晰度。
外盒背面
圖世介紹產品的特色。
ASUS ROG Xonar Phoebus 音效卡內包裝及配件
內包裝
蠻確實的包裝方式,能減少產品於運送途中因碰撞而損傷的情形,另外也採用分層包裝,凸顯產品的不俗定位。
音效卡及配件
音效卡、說明書、驅動光碟、外接音效控制盒、大4Pin轉PCI-E 6Pin電源轉接線、光纖轉換接頭等。
大4Pin轉PCI-E 6Pin電源轉接線及光纖轉換接頭
音效卡及外接音效控制盒
ASUS ROG Xonar Phoebus 音效卡
ASUS ROG Xonar Phoebus 音效卡
紅色ROG LOGO搭配上黑色的金屬遮罩,保有ROG的紅黑配色風格,採用PCI-E 1X傳輸介面。
ROG Xonar Phoebus上視圖
有外接電源、CD音源及Xonar Phoebus使用LED燈。
後方IO
分別為麥克風與耳機輸出,控制盒連接孔,線路輸入,前聲道,中聲道/重低音,後聲道最後一個為S/PDIF數位輸出/側聲道共用(光纖輸出需要透過轉接頭)。
音效卡背面
支援DOLBY音效、背面線路相當平整。
音效卡尾端
有外接PCI-E 6Pin供電接口,也可看到用上固態電容。
外接音效控制盒
一樣屬於ROG風格的設計,中間為旋鈕,可直接控制音量大小。
外接音效控制盒IO埠
採用鍍金處理外,也可接耳機和麥克風。
外接音效控制盒底部
底部使用橡膠腳墊,可提供一定程度的防滑能力。
ASUS ROG Xonar Phoebus 音效卡用料
移除金屬遮罩
音效卡正面
用料相當高檔,大量使用日系Nichicom Fine Gold電解電容。
用料細節
DAC 晶片採用Burr-Brown PCM1796數位類比轉換晶片,規格信噪比為118dB。數位類比轉換晶片則是採用CIRRUS LOGIC CS5381-KZZ晶片,信噪比高達120dB,採樣頻率192kHz。
另外也用上Realtek ALC889音效晶片,主要用來控制耳機與麥克風。另外耳擴部分採用 TPA6120A2 晶片,可以推動最高600歐姆這種高阻抗的耳機。
外接電源輸入
主要音效晶片
音效晶片採用 C-Media CM8888DHT。
結語
小結:
就入手價位而言表現相當超值,原廠提供採用 ROG Command 技術、具備118dB信噪比、EMI 金屬遮蔽外殼、耳機擴大器、外接音效控制盒、鍍金插孔、Dolby® Home Theater V4音效技術、GX 3.0 遊戲音效引擎等技術,除了提供相當優質的音效饗宴外也相當適合電競時使用,以上提供給各位參考。
- Dec 11 Wed 2013 08:23
WD My Cloud EX4及NAS應用實測
- Dec 10 Tue 2013 02:16
PNY Elite Performance SDXC UHS-I 64G 測試
消費者對儲存裝置的速度及容量可說是要求越來越高了,原本SDHC記憶卡從Class4、6甚至10的記憶卡,也高達32G的容量,市面上已經有相當多的具備這樣規格及表現的產品,只是設備的紀錄資料越來越大,相對的對記憶卡讀取、寫入速度的需求也就越來越高,所以也有許多廠商推出標榜高速的記憶卡產品,比較有名的例如SanDisk Extreme Pro SDHC UHS-I、SanDisk Extreme SDHC UHS-I、SanDisk Ultra SDHC、Kingston UHS-1 SDXC、Kingston UHS-1 SDHC、TOSHIBA SDHC UHS-1、Patriot EP SDHC UHS-I及Premier Pro 系列SDXC記憶卡等,都有相當不錯的讀取及寫入速度,在使用上更能滿足最適合苛求效能與大容量的專業攝影人員和熱愛攝影者使用。
SDXC記憶卡具備SD 3.0最新規格的超高速技術(Ultra High Speed 1, UHS-I) ,尤其是PNY Elite Performance 系列記憶卡提供讀/寫高達: 90/60 MB/秒,在高速的讀寫傳輸速度下,不僅可以優化專業攝影師的拍攝作品,並可以毫無疑慮的享受連拍模式的樂趣,是追求效能的專業攝影師和熱愛攝影人士最佳選擇,剛好在上週看到美國亞馬遜這張記憶卡特價29美金,詢問代購的價位算是相當便宜之下,就購入了,以下是簡單的外觀分享及測試。
原廠網址
http://www3.pny.com/64GB-Elite-P ... 0MBs-P3462C480.aspx
記憶卡外包裝
PNY Elite Performance SDXC 64GB 記憶卡外包裝
記憶卡外包裝採用吊卡式包裝,主打效能的記憶卡產品。PNY Elite Performance 系列SDXC記憶卡,目前共有64G及128G容量的記憶卡可供選擇,系列製品具有SDXC、UHS-I、Class10等特色。
外包裝背面
標示產品規格及說明,,因為是亞馬遜購入,其中當然也沒有正體中文,針對3D、HD影片錄製及高效能使用者所設計、讀取最高可達90MB/s,寫入最高可達60MB/s,非常不錯的效能表現,在美國終身保固的記憶卡產品,在歐洲則是5年保固。
記憶卡套件
記憶卡、保護盒及外包裝。
記憶卡
PNY Elite Performance SDXC UHS-I 64GB 記憶卡
記憶卡本體可以看出為PNY製品,屬於Elite Performance產品線及高達64G的儲存容量,也明確標示最高可達90MB/s的讀取速度。
PNY Elite Performance SDXC UHS-I 64GB 記憶卡背面
記憶卡為MIK製品,64G大容量。
搭配的讀卡機Kingston MobileLite G3(USB3.0)
效能測試
接下來就是上機實測囉
測試平台部分
測試環境
CPU:Intel Xeon E3-1240 V3 ES
RAM:Kingston HyperX DDR3 2133 8GX2
MB:ASRock Z87E-ITX
VGA:Nvidia GT520
HD:Kingston SSDNOW V300 120G
POWER:Antec HIGH CURRENT PRO 1200W
COOLING:空冷
作業系統:WIN8.1 X64
讀卡機: Kingston MobileLite G3(USB3.0)
實際容量
預設的格式為exFAT,容量為59.6G。
HDTUNE
讀&檔案效能
相較於低價的記憶卡產品,PNY Elite Performance SDXC UHS-I 64GB表現相當不錯,存取速度也相當快平均分別有88MB/s及62MB/s左右,整體搜尋時間不到1.0ms,充分表現出高速記憶卡的特性。
AS SSD BENCHMARK及
效能表現,讀取最高有突破87MB/s左右的傳輸效能,寫入效能部分一樣突破61MB/s的效能,原廠標示的效能相近。
ATTO
效能表現,讀取最高有突破92MB/s左右的傳輸效能,寫入效能部分一樣突破64MB/s的效能,原廠標示的效能相當。
AIDA(原EVEREST)硬碟測試
結語
小結:這張記憶卡效能表現真的相當優異,保固部分也提供終身保固的服務(不過僅限美國,就爬文代理商可能會代處理記憶卡保固部分,記憶體就沒有辦法,或是透過原本的代購代送,但寄送費用可能會讓你想重買一張),實際入手價格大約在新台幣1150左右,相對於具備64G的高容量及讀寫速度高達95/90 MB/秒的記憶卡來說,價格部分就是會便宜不少,但實際表現差距算是讓人可以接受,對預算有限制的使用者來說價格還是相對便宜的,不過對於追求效能的專業攝影師和熱愛攝影人士整體來說還是相當值得購入!!
- Dec 09 Mon 2013 10:58
ASUS MARS760 4G 評測
Kepler 架構的成功,從市場上 GeForce GTX 600及GTX 700 系列顯卡的熱銷盛況就可略知一二,同時專業繪圖/運算市場的 Quadro 和 Tesla 產品也有相當亮眼的表現。新一代 GeForce 700 系列延續 Kepler 架構的威力,最新推出的 GTX 780 / 770 /760等顯示卡產品,針對專業繪圖及運算需求的TITAN等,在晶片製程與良率精進之後已讓玩家們體驗不俗的效能表現,雖然GTX 770及GTX 760是經由RE大法而來其實RE大法在業界已不算是大令人意外的作法,畢竟全新開發一整個系列產品要花費的人力及物力更高,倒不如善加利用現有的產品線,經過調整至合理的價位,發揮產品的競爭力,讓使用者可以以更低的預算就能獲得上一世代卡王等級的產品,相信使用者也樂意接受吧!近期AMD發表的新世代的R9 290X系列顯示卡產品,其所展現的效能確實讓玩家及使用者眼睛為之一亮,但是競爭對手NVIDIA也不是省油的燈,GeForce GTX 780Ti 並未像TITAN屏蔽了一組 GK110 完整晶片的SMX單元,所以CUDA Core 總數為2880個。基礎時脈設定為 875 MHz,搭配 GPU Boost 技術平均可將時脈加速到至少 928 MHz。記憶體部分則保留 GK110 完整的 384-bit GDDR5 介面,並配備了高達 6GB 的超大容量,速率則是設定在 7.0 Gbps,也輕鬆取得最頂級的遊戲顯示卡之稱號。
ASUS MARS系列顯示卡是專為NVIDIA所開發的頂級單卡雙核心顯示卡產品,例如MARS及MARS II分別採用GTX 285及GTX 580所打造而成,這次比較特別的是MARS760是採用GTX 760的GPU,並未直接採用最頂級的GTX 780或是GTX 780Ti,較可能是受到原廠限制,所以改用GTX 760,而GTX 760是定位於中階的顯示卡產品,實際上價位也是非常的具有競爭力,ASUS MARS760官方測試其效能也較TITAN強上7%左右,GeForce GTX 760其CUDA Core 總數為1152個。基礎時脈設定為 1006 MHz,搭配 GPU Boost 技術平均可將時脈加速到至少 1072 MHz。記憶體部分則保留 GK104 完整的 256-bit GDDR5 介面,並配備了高達 4GB 的超大容量(因採用SLI模式故每顆GPU可使用容量為2G),速率則是設定在 6.0 Gbps,電源需求部分需要使用 8+8 pin 的 PCI-E 12V 電源輸入。以下是簡單的開箱測試。
ASUS MARS760 4G外盒
ASUS MARS760 4G
ROG風格設計的外觀,專為電競遊戲熱血的使用者所設計。
GeForce GTX 760
GPU部分使用GeForce GTX 760所打造而成。
雙GPU產品
MARS760是由雙GeForce GTX 760所提供的極致運算效能。
盒裝出貨版
基本上是已經準備上市,近期在市場上有機會見到。
ASUS MARS760 4G技術特點
內頁掀頁
展示顯示卡的特色及外觀,較TITAN更強的效能、更冷靜的散熱能力、更優質的供電設計及用料及調教軟體。另外顯示卡部分使用透明櫥窗設計展示。
系統需求
外盒背面產品特色介紹
簡要介紹產品技術及組成。
MARS760總成
內盒包裝
透明櫥窗設計,方便使用者可以看到產品本體。
內包裝
採用精品級的包覆,使用防震泡棉保護,避免於運送途中因碰撞而損傷。
顯示卡本體及配件
MARS760、說明書、驅動程式、DVI轉HDMI轉接頭、大4P轉PCI-E 8Pin轉接頭等。
顯示卡
ASUS MARS760 4G顯卡本體
ASUS MARS760 4G本體,屬於非公版設計。
MARS字樣
顯示出屬於MARS系列之作,MARS字樣也有呼吸燈的設計。
輸出端子
提供3個DVI(2個DVI-I,1個DVI-D)及1個mini DisplayPort介面,輸出介面並採用保護套處理,顯卡用料部分具有1個SLI連接埠,支援4WAY SLI技術。
電源供應接口
需要2個8Pin PCI-E供電接口才能滿足供電需求。
ASUS MARS760 4G外觀設計
霸氣的紅黑色配色,搭配上雙9CM的風扇散熱器設計,更顯產品的不凡之處。散熱部分則是每顆GPU配置4支6mm熱導管搭配綿密鋁鰭的模組,並以9CM下吹式風扇將熱量向I/O介面端及顯示卡尾端排出。
顯卡背面
除了使用散熱強化背板外,整體用料相當不錯。
顯示卡拆解
可以發現原廠除了散熱強化背板之外,也使用鋁質散熱支架透過散熱膠片與PCB上的記憶體顆粒和MOSFET供電元件貼合,確保熱量能夠迅速的被帶走,讓顯示卡的工作溫度能被有效控制。
MARS散熱設計
顯示卡採用佔用2SLOT散熱設計,每GPU配置4支6mm熱導管散熱器設計,搭配下吹式的風扇,散熱方面應具有不錯的壓制力。
顯示卡用料及細節
顯示卡裸卡正面
PCB本體部分則是可以看到每相GPU使用了5相供電,記憶體則使用了1相供電,SLI橋接則有1組。
GPU
GPU晶片依然由台積電代工,正式版的晶片代號為 GK104-225-A2
前端用料
中後端用料及細節
每顆GPU各使用了5相供電,記憶體則使用了1相供電。
電源管理及PCI-E管理晶片
採用自家的DIGI+數位PWM控制晶片,PCI-E通道控制晶片則是採用PLX PEX 8747。
GDDR5
採用SKhynix H5GQ2H24AFR R0C (等效運作時脈6.0G)GDDR5 16顆組成4G之容量,但每顆GPU可使用容量為2G。
效能實測
測試環境
CPU:Intel Core i7 4770K ES
RAM:Kingston HyperX DDR3 2400 8G Kit
MB:ASRock Fatal1ty Z87 Killer
VGA:ASUS MARS760 4G
HD:Kingston SSDNow V300 120G(AHCI模式)
POWER:Antec HIGH CURRENT PRO 1200W
COOLING:CPU水冷+GPU空冷
作業系統:WIN8.1 X64
效能測試
CINBENCH R10 X64

CINBENCH R11.5 X64

CINBENCH R15 X64

3DMARK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

3DMARK 03

3DMARK 06

1920*1200

1920*1200 8AA

3DMARK VANTAGE
P模式

H模式

X模式

3DMARK 11
P模式

X模式

p[/page]
FURMARK、DirectComputeBenchmark、COMPUTE MARK
FURMARK 1.11.0

DirectComputeBenchmark

COMPUTE MARK

異形戰場、STALKER Call of Pripyat、STREET FIGHTER4、MHF Benchmark
異形戰場 DX11 Benchmark
1920*1200

STALKER Call of Pripyat DirectX 11 Benchmark
1920*1200

1920*1200 4AA

STREET FIGHTER4 Benchmark
1920*1200

1920*1200 8AA

1920*1200 C16XQAA

MHF Benchmark

MHF Benchmark絆

MHF Benchmark 3

BIO5、BIO6、DEVIL MAY CRY4
BIO5 Benchmark
DX9 1920*1200

DX9 1920*1200 8AA

BIO5 Benchmark
DX10 1920*1200

DX10 1920*1200 8AA

BIO6 Benchmark
測試設定
- Dec 06 Fri 2013 01:21
Datacolor Spyder4 Pro 專業組螢幕校色器
這組校色器是當初參加Datacolor Spyder4上市活動由舊校色器加價購買回來的,個人使用上感覺還不錯,就誠如網友的心得分享而言,比起高階機種校色結果是略差一些,校色結果算是能達到堪用的性能程度。以下是簡單的開箱。
外盒正面
- Dec 05 Thu 2013 23:45
Razer DeathAdder Black Edition 煉獄奎蛇黑化版
目前手邊使用的滑鼠是微軟的HABU(Razer代工),用久了也相當習慣這樣的手感(當然有更換omron日製微動開關,手感更佳),當然現在已經停產,是用過幾支其他型號的滑鼠,總覺得不是那麼順手,想說不知道哪天HABU會罷工,還是找個備用品比較實在,剛好Razer DeathAdder Black Edition 煉獄奎蛇黑化版最近有特價,外型跟HABU是相近,手感也差不多,就敗一隻回來囉!!以下是簡單的開箱!!
Razer DeathAdder Black Edition 煉獄奎蛇黑化版
- Dec 04 Wed 2013 08:42
SilverStone 銀欣 SST-CP11 超薄型接頭SATA連接線
| SilverStone 銀欣 SST-CP11 超薄型接頭SATA連接線 一次入手兩組。 外包裝 |
- Dec 02 Mon 2013 00:42
三位一體 多元運用 手機平板精銳盡出 ASUS Focus Group 2013Q4活動紀實
智慧型手機、平板及筆記型電腦可說是目前的顯學,更是所有廠商的研發火力投注之處,這三種市場的競爭激烈,也使得廠商必須朝著更能吸引使用者的研發方向去著手,例如更好的效能、更好的使用體驗、更輕薄的體型、更便宜的產品或是更高的附加價值等,越來越考驗廠商的研發能力,已不再是偏重某一環就能讓消費者買單,例如國內某A大廠,因為策略錯誤,雖然這三種產品都有涉獵,但都無法迎合消費者及市場需求,失去許多市場及承受虧損,這如此競爭的市場,能整合資源推出能獲得取得好的成績的產品更顯重要,所以ASUS在2013年11月16日周末舉辦主機板電腦網路社群活動,這次活動的主題當然是自家的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及筆記型電腦等相關產品介紹及展示,享受Nvidia先進筆記型GPU技術的應用產品及Cooler Master也和與會的網友進行產品設計的意見交換,當天網友們的"討論"也是相當的熱烈,參加聚會就是可以看到以及實際體驗及把玩新上市最新產品,GOGOGO!!
主打特色
產品立牌
活動會場也針對產品的主打的特色,利用產品立牌來加以展示,讓使用者可以有效了解產品的主要特點。
產品展示區
今天展出的產品計有ASUS Intel平台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產品、自家的智慧型手機及周邊產品等。
筆記型電腦
Transfromer Book Trio
擁有精巧的外型、3位一體的變形功能及不錯效能,近期是喜歡變形筆電類型裝置玩家們的注目焦點之一。
Transfromer Book T100
近期相當受到消費者關注的產品,算是便宜又大碗的變形筆電產品。
周邊產品
ASUS對於周邊產品的開發也不遺餘力,也陸續推出了筆電包、手提包、滑鼠、鼠墊、耳機及皮套等。
ZENBOOK UX301
高階的Ultra Book系列,一樣也會推出更新更強的產品,主打內外均使用康寧大猩猩第三代玻璃、使用Haswell系列處理器及WQHD的高解析度的螢幕,適合追求高品質的使用者選購。
另外也保留上代產品的特色,同心圓的外觀處理,另外內建顯示部分則是使用Intel Iris圖形處理技術。
Transfromer Book T300
針對主流市場的Transfromer Book T300,功能跟價位較符合一般人需求。
G750JH電競筆電
屬於ROG系列的筆記型電腦產品,採用Intel第四代 i7-4700HQ及Nvidia最強的 780M獨立顯示卡,也提供多達4G的顯示記憶體,17.3吋 FullHD等級螢幕,Thunderbolt外接埠、1TB HDD+256G SSD雙硬碟設計,給使用者最大化的效能及使用周邊。
N550JV筆電
主打主流市場的筆記型電腦,除了用上新的CPU外,一樣提供系列產品主打的聲籟技術。
MB168B
使用USB供電外接螢幕MB168B,也已經正式推出,同時可相容使用於Windows或OS X作業系統。
智慧型手機及平板產品
智慧型手機及平板產品大軍
經過Google及市場考驗之後,ASUS的智慧型手機及平板電腦產品也能在市場上取得不錯的銷售成績。
Nexus 7(2013)
新款的Nexus 7,有著Google加持的好產品,在市面上也是一款具有競爭力及不錯使用體驗的平板電腦產品,原廠也推出相當多的相關配件產品。
Fonepad Note6
迎合市場對大螢幕及筆記型需求的智慧型手機產品,主打的特色,有電磁筆、1080P高解析的6吋大螢幕、雙前置喇叭還有較低的價位,當然原廠也推出相關的周邊配件,如側掀式皮套等。
Fonepad 7
迎合市場對大螢幕及筆記型需求的智慧型手機產品,主打的特色,720P高解析的7吋大螢幕還有較低的價位,當然原廠也推出相關的周邊配件,如保護套等。
MeMO pad 8
迎合市場對小螢幕及輕便可攜需求的平板電腦產品,主打的特色,有16:10 1280X800高解析的8吋大螢幕還有較低的價位,當然原廠也推出相關的周邊配件,如側掀式保護套等。
MeMO pad 10
迎合主流市場對大螢幕及高效能的平板電腦產品,主打的特色,有16:10 1280X800高解析的10吋大螢幕還有較低的價位,當然原廠也推出相關的周邊配件,如側掀式保護套等。
Transfromer Pad
擁有精巧的外型、平板及類筆電2位一體的變形功能,加上採用Nvidia最新的CPU Tegra 4,可以預期其擁有相當不錯效能,近期是喜歡變形筆電類型裝置玩家們的注目焦點之一。
這是ASUS因應智慧型手機、平板及筆記型電腦所推出的主力機種,當然只要您喜歡都可以拿起來仔細欣賞觀察這次產品的用料、設計及配置等。
Transfromer Book Trio 產品介紹
- Nov 26 Tue 2013 10:52
WD Black2 評測
固態碟及機械式硬碟各有所長,也各有其佔有優勢的地方,也有廠商開發出使用Flash當硬碟快取機制,混合硬碟機 (SSHD) 兼具 SSD 的高速及硬碟機的大容量兩項特色,可大幅縮短開機時間並加快應用程式的速度,讓系統效能發揮到淋漓盡致的產品,但是實際上還是無法跟SSD完全比擬,另外硬碟上的NAND Flash大多容量不高,目前也是使用MLC等級為主,頻繁使用下也容易達到使用壽命,而讓硬碟快取失去效用,保固期內尚可送修,過了保固就跟傳統機械式硬碟相同,如何在單一2.5吋或3.5吋裝置讓儲存裝置的效能最佳化,仍是儲存裝置廠商努力的方向,2013年11月26日WD 推出 WD Black2 雙驅動硬碟,這款獨特的創新儲存產品結合120 GB固態硬碟(SSD)與1 TB的機械式硬碟(HDD)於一顆2.5吋硬碟,提供的雙硬碟解決方案。在升級筆記型電腦、小型桌上型電腦、單槽及AIO系統時,只需藉由WD Black2的單一傳輸與一個傳統的9.5 mm硬碟插槽,即可獲得SSD效能與HDD容量的產品表現。是專為電腦玩家、專業創作人士、電競玩家與電腦製造商量身打造,WD Black2雙驅動硬碟不僅提升硬碟在容量、效能、及可靠性的整體表現,並同時提升了使用者選擇儲存資料位置與如何儲存的靈活性。透過運用快閃記憶體及磁碟兩者的優勢,WD Black2 雙驅動硬碟可將資料讀寫工作從SSD 轉至HDD,除了可增加SSD的耐用度與壽命,更可讓使用者對資料存放位置有更好的掌控,並同時可減少使用者在雲端儲存空間的需求與花費。
加上消費者對於有較長保固期的產品仍是有所偏好,畢竟較長的保固期也代表原廠對於產品品質的信賴,雖然價位較高,但是仍是取得一定的市場,加上越來越多優質的SSD產品出現,市場上性價比高的SSD產品也相對增加不少,也隨著市場接受度越來越高,SSD效能極佳相對預算較高的玩家也越來越多選擇SSD來做為系統碟,其中如SandForce所研發之控制器向來以資料壓縮演算法聞名,實測效能也相當不錯,目前也推出第2代的控制器產品(最近也發表的第3代控制器產品),效能也精進不少,單顆讀寫能有突破500MB/s的效能表現。固態碟以本身特性而言要取得大量儲存市場的青睞,在寫入次數壽命的問題仍有待科技的突破來改善,不然在寫入壽命的天險下,平價大容量儲存產品這塊市場應該是傳統硬碟仍是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WD Black2採用SATA 6Gb/s的傳輸速度介面,厚度為9.5 mm的2.5吋標準規格,同時搭配傳統SATA連接埠,並可相容於各種的PC作業系統,包括Windows XP至Windows 8.1版本。雙驅動硬碟不需使用快取機制(caching algorithms), WD Black2雙驅動硬碟原廠提供5年有限保固,建議售價為新台幣8,999元,此次分享是屬於WD Black2 DUAL DRIVE產品線的產品,以下就分享其外觀及效能表現吧!!
WD Black 2產品規格與特色:
官網硬體介紹及規格
http://www.wdc.com/ch/products/products.aspx?id=1190
外包裝
外盒
斗大的WD Black2 產品品牌LOGO,顯示產品形象,也可以發現SSD產品的外觀為符合WD頂級產品及產品命名的黑色風格設計。
原廠盒裝
屬於WD Black2 系列,採用結合SSD與HDD的雙驅動硬碟設計,2.5吋硬碟結合120 GB固態硬碟及1 TB機械式硬碟,SSD部分多達120G容量做為系統碟已經是相當夠用,目前相對的價位也是與市場主流稍高一些,不過有著5年保固稍貴一些也是還算合理。
產品特色及保固資訊
簡單標示出產品5年保固特色及產地(泰國製品)。
外盒背面
簡單的產品特色介紹。
內包裝
內包裝就像精品的封裝方式,產品安裝說明書也放置其中,包裝設計也隱含成雙之意(盒中有盒,但可組成一輛賽車)。
內包裝開啟方式
與外盒不同,是採用掀蓋式。
內盒
一樣有著WD Black2 的設計意象。
內盒上層
放置啟動的USB金鑰及說明書等。
內盒下層
放置硬碟及USB3.0傳輸線。
WD Black2
WD Black2 套件總成
硬碟本體、USB3.0傳輸線、USB金鑰、保固說明及說明書等,相當齊全的配件組。
WD Black2 USB金鑰
金鑰可連結至產品的驅動程式頁面,在預設安裝中機械式硬碟需要安裝驅動後,並完成分割後方能使用,但只要經過分割後,其實拿至其他電腦安裝也能直接使用機械式硬碟分割區。
USB3.0傳輸線
可透過傳輸線,將硬碟轉成外接式硬碟使用。
WD Black2
WD Black2 DUAL DRIVE 硬碟屬於5年保固產品,外盒殼為固態碟及機械式硬碟所組成,固態碟PCB部分並施以烤漆處理整體質感不錯,採用SATA 6Gb/s傳輸介面、SSD部分採用20nm MLC Flash、TRIM、S.M.A.R.T技術等,1 TB機械式硬碟則是5400轉的硬碟產品,厚度為標準9.5mm。
WD Black2 LOGO
採用雷射刻印技術,質感相當不錯。
WD Black2


{{ article.tit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