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 (輝達)的 Pascal架構針對每瓦效能表現進行優化,採用16 奈米 FinFET 製程,能大幅提升效能表現與能源效率,而全新 GPU Boost 技術更支援先進超頻功能,在晶片製程與良率精進之後已讓玩家們體驗不俗的效能表現,GeForce GTX 1060 採用GP106核心,製程為16nm,CUDA Core 總數為1,280個。基礎時脈設定為 1,506 MHz,搭配 GPU Boost 技術平均可將時脈加速到至少 1,708 MHz。記憶體部分為 192-bit 頻寬搭配GDDR5X記憶體,搭配 GDDR5 6GB顯示記憶體,記憶體運作時脈為2000MHz(等效8GHz),需要1組PCI-E 6Pin供電,TDP為120W,也是支援PCI-E 3.0傳輸介面技術的顯示卡,NVIDIA GeForce GTX 1060 顯示卡是專為中階使用者及追求低噪音所開發的頂級單核心顯示卡產品,實際上效能也是非常霸道,官方測試其效能較公版GeForce GTX 960 進步幅度相當高,實測效能也勝過GTX 970直指GTX980,
可說是擴大兢爭優勢,也接連成功壓下競爭對手,NVIDIA近期推出的遊戲繪圖卡 (GPU) NVIDIA GeForce GTX 1080、GTX 1070及GTX 1060均使用NVIDIA Pascal 架構,專門處理包含 VR 這類擁有龐大運算需求的技術應用,對於有VR運算需求的使用者更是如虎添翼。

Inno3D  iChill Geforce GTX 10X0系列顯示卡是專為高階使用者及追求低噪音所開發的頂級單核心顯示卡產品,iChill系列的高階顯示卡散熱效能經官方測試其也較公版顯示卡優異不少,遊戲時不用被高階顯示卡散熱器所發出的噪音影響遊戲體驗,提供使用者更為安靜的遊戲環境,Inno3D  iChill Geforce GTX 1060 6GB其CUDA Core 總數一樣為1,280個,基礎時脈超頻至 1,569 MHz,搭配 GPU Boost 技術平均可將時脈加速到至少 1,784MHz,記憶體為192-bit GDDR5,並配備了高達 6GB 的超大容量,速率則是設定在2,052Mhz(等效8.2 Gbps),電源需求部分需要使用1組 8 pin 的 PCI-E 電源輸入,提供給喜歡挑戰極限的使用者更充裕的供電能力,外觀部分則是採用霸氣的黑銀色配色為主,風扇軸心則是貼有代表iChill系列產品的LOGO,GPU散熱器部分配置2支8mm+3支6mm熱導管搭配綿密鋁鰭的模組,並搭配上3組9CM風扇的散熱設計將熱量向I/O介面端及顯示卡尾端排出,建議售價也壓在萬元有找的價位,以下是簡單的外觀及效能測試。


GeForce GTX 10系列顯示卡規格對照



 Inno3D  iChill Geforce GTX 1060 6GB外盒 
Inno3D  iChill Geforce GTX 1060 6GB

這次外觀採用沉穩設計風格,輔以iChill系列顯示卡圖騰,展現顯示卡的特色。


GeForce GTX 1060

GeForce GTX 1060 搭載全新旗艦級NVIDIA Pascal 繪圖晶片架構,並能提供的極致繪圖運算效能,效能提升相當明顯。


Inno3D  iChill Geforce GTX 1060 6GB產品特色

支援VR READY、GAMEWORK、VRWORKS、G-SYNC及DIRECTX12等技術,硬體部分則是具有192-bit GDDR5,並配備了高達 6GB 的超大容量。


保固及規格

原廠提供4年保固。


外盒背面產品特色介紹

簡要介紹產品技術及組成,展示顯示卡的特色及外觀,較公版GeForce GTX 1060更強的效能、更冷靜的散熱能力及調教軟體。


出廠日期

GTX 1080、GTX1070及GTX 1060目前都是搶手貨。


內包裝



採用精品級的包覆,有效使用防震泡棉保護,避免於運送途中因碰撞而損傷。


顯示卡配件

滑鼠墊、說明書、LOGO貼紙、內6角板手、測試軟體序號、驅動程式等。


 顯示卡 
Inno3D  iChill Geforce GTX 1060 6GB顯卡本體

Inno3D  iChill Geforce GTX 1060 6GB本體,屬於非公版設計。


系出NVIDIA



iChill 系列設計LOGO及字樣



顯示出屬於iChill系列之作,iChill字樣並搭配呼吸燈效,主打強勁效能及優越靜音散熱設計,風扇軸心則是貼有代表系列產品的LOGO設計。


輸出端子



提供1個DVI-I、1個HDMI 2.0及3個DisplayPort 1.4介面,輸出介面並採用保護套處理,顯卡支援多卡繪圖部分未支援 SLI技術,故無提供SLI連接埠。


SLI橋接端子位置

未支援 SLI技術,故無提供SLI連接埠。


電源供應接口

GeForce GTX 1060原廠設計規範TDP為120W,預設搭配為1個6Pin PCI-E供電接口,為保留一定設計供電餘裕給喜歡挑戰極限的使用者做效能調教之用,故提供1個8Pin PCI-E供電接口基本能滿足供電需求。


Inno3D  iChill Geforce GTX 1060 6GB外觀及散熱設計







外觀部分則是採用霸氣的銀黑色配色,GPU部分配置2支8mm+3支6mm熱導管,並搭配厚達3槽的綿密鋁鰭散熱模組,並搭配上3組9CM散熱設計,另外在PCB及記憶體部分採用散熱片強化散熱能力,由風扇將熱量向I/O介面端及顯示卡尾端排出,顯卡因不支援多卡繪圖技術(SLI),所以顯示卡上看不到SLI橋接端子。


顯卡背面

使用散熱強化背板。


移除顯卡強化背板



整體用料相當不錯。


顯示卡散熱器





可以發現原廠除了散熱強化背板之外,顯示卡採用佔用3 Slot散熱設計,GPU配置2支8mm+3支6mm熱導管散熱器設計,搭配3組9CM下吹式的風扇,散熱方面確實有著不錯的壓制力。


HerculeZ散熱技術

可有效降低PCB及顯示卡元件的溫度。


 顯示卡用料及細節 
顯示卡裸卡正面

PCB本體部分則是可以看到GPU使用了5相供電,記憶體則使用了1相供電。


GPU

GPU晶片MIT,正式版的晶片代號為 GP106-400-A1。


前端用料



中後端用料及細節

GPU供電部分使用了5相數位供電。


電源管理晶片

採用P9511P數位PWM控制晶片。


GDDR5

採用SAMSUNG K4G80325FB-HC25(等效運作時脈8.0G)GDDR5 6顆組成6G之容量。


 效能實測 
測試環境
CPU:Intel Core i7 6700K @4.5GHz
RAM:AVEXIR ROG CERTIFIED Red Tesla DDR4 2666 8GB kit @ 2800 15-16-16-35
MB:ASUS Maximus VIII Ranger
VGA:Inno3D  iChill Geforce GTX 1060 6GB
HD:AVEXIR S100 240GB(AHCI)
POWER:Antec HIGH CURRENT PRO 1200W
COOLING:CPU水冷,GPU原廠空冷
作業系統:WIN10 X64


基本繪圖效能及3DMARK測試部分
CrystalMark2004R3



AIDA GPGPU Benchmark



CINBENCH R10 X64



CINBENCH R11.5 X64



CINBENCH R15 X64



PCMARK 8



PCMARK 7



3DMARK
Time Spy


Fire Strike Ultra 


Fire Strike Extreme


Fire Strike


Sky Diver


Cloud Gate


Ice Storm Extreme


Ice Storm



3DMARK 03



3DMARK 06


3840*2160 8AA



3DMARK VANTAGE
P模式


X模式



3DMARK 11
P模式


X模式



 COMPUTE MARK、異形戰場、STALKER Call of Pripyat、Resident Evil 6 
COMPUTE MARK



異形戰場 DX11 Benchmark
1920*1200


3840*2160



STALKER Call of Pripyat DirectX 11 Benchmark
1920*1080 Tesselation 4AA


3840*2160 Tesselation 4AA



Resident Evil 6 Benchmark
1920*1200


3840*2160



 Final Fantasy XIV: Heavensward、HEAVEN、Valley
Final Fantasy XIV: Heavensward Benchmark
1920*1200 DX9 Maximum



FINAL FANTASY XIV: Heavensward Benchmark
1920*1200 DX11 Maximum



HEAVEN BENCHMARK 4.0
1920*1080 Tesselation Normal noAA


1920*1080 Tesselation Extreme 8xAA


3840*2160 Tesselation Extreme 8xAA



Valley BENCHMARK 1.0
1920*1080 noAA


1920*1080 8xAA


3840*2160 Ultra 8xAA



 Lost Planet 2、奇點灰燼、Batman: Arkham City、使命招喚、勇者鬥惡龍 
Lost Planet 2 Benchmark  DX9 TESTA 1920*1200 8XCSAA


Lost Planet 2 Benchmark  DX9 TESTA 3840*2160 8XCSAA



Lost Planet 2 Benchmark  DX9 TESTB 1920*1200 8XCSAA


Lost Planet 2 Benchmark  DX9 TESTB 3840*2160 8XCSAA



Lost Planet 2 Benchmark  DX11 TESTA 1920*1200 8XCSAA


Lost Planet 2 Benchmark  DX11 TESTA 3840*2160 8XCSAA



Lost Planet 2 Benchmark  DX11 TESTB 1920*1200 8XCSAA


Lost Planet 2 Benchmark  DX11 TESTB 3840*2160 8XCSAA



奇點灰燼Ashes Of The Singularity
1920*1080 DX11 Crazy


3840*2160 DX11 Crazy



Batman: Arkham City
測試設定

除了解析度有調整之外,其餘設定均相同。

1920*1080 


3840*2160 



使命招喚
1920*1080


3840*2160



勇者鬥惡龍(最高畫質)



 待機、燒機溫度測試及結語 
FURMARK 1.17.0

GPU待機溫度約在40度左右,此時風扇是不轉的,顯示卡此時基本上是沒有明顯噪音產生。


此時待機功耗

約在40.1W左右,待機功耗也控制的相當不錯


燒機

模擬全負載5分鐘燒機最高溫度約在65度,溫度控制得十分優異。


燒機功耗

約在243.4W左右。


 結語 
小結:
在NVIDIA GeForce GTX 1080/GTX 1070推出之後,持續稱霸效能龍頭寶座,也連續數個世代取得領先優勢,對手AMD目前競品的效能已明顯落居下風,近期推出的RX480也非設定在高階的顯示晶片,也未能適時推出相對應的產品,但NVIDIA可不是吃素的,持續推出高階新品就是根本不怕對手出招,當然也期待AMD能儘快推出下一世代Vega顯示晶片等新高階顯示卡產品來對應,近期推出的中高階的GTX 1060顯示卡,其效能表現輕鬆虐掉原本相同定位GTX 960,並且受益於超頻版設定多數測試也都輕鬆勝過GTX 970,無怪乎這次粉絲如此期待上市,只是目前市場價位也漸漸往官方建議價格修正,這點也會讓讓使用者開心一些,Inno3D  iChill Geforce GTX 1060 6GB採用全新 Pascal 架構也確實將顯示卡的表現再次推升,並將時脈提升,這點在這次的效能評測裡也可以發現不僅較公版效能為佳,在1080P解析度下確實能將遊戲大作遊戲體驗表現相當亮眼,就連4K解析度也算保有一定程度流暢性,當然並非全然能在特效全開之下都能達到60FPS以上,但是也是令人不容忽視的表現,GPU供電部分使用了5+1相數位供電及採用1組PCI-E 8Pin外接供電,也保有讓使用者有挑戰效能極限之可能,加上之前NVIDIA所推出GeForce Experience 加值應用軟體,將優秀的硬體同時搭配相對應的軟體才得以發揮所長,NVIDIA除了穩定的驅動程式之外 更能讓玩家體驗到最炫麗、最順暢的遊戲體驗,以上提供給各位參考。


文章標籤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炎炎夏日,在氣溫屢屢突破38度之時,個人電腦內的CPU溫度更是驚人,在Intel Core i7 3770K頂部銅蓋與晶片改用散熱膏導熱以來,造成處理器燒機時溫度無法有效壓制,改用高階散熱器雖能稍微壓下溫度,不過也僅是治標不治本,故有些玩家就把腦筋動到開蓋,並將內部的散熱膏改用更好的導熱係數的散熱膏,當然液態金屬散熱膏是最常被推薦的產品之一,加上開蓋手法有一定難度與風險外,更可能使CPU掛點及喪失保固,實際上選擇動手的網友可能並不多,近期網友已開發出開蓋神器,開蓋過程簡單風險也不高,所以就淘一組來玩玩,順便測試一下液態金屬散熱表現,以下是簡單的測試過程及結果分享。


動刀的對象Intel Core i7 -4770K



裝入淘回來的開蓋神器



鎖好



使用附贈的內6角螺絲扳手開始動工



持續轉動扳手,當上蓋被頂離開原本位置時,扳手會變得很好轉。


與上蓋分離的CPU



清除舊有散熱膏及殘膠





核心旁的電容用704膠塗上薄薄一層保護,避免封蓋之後液態金屬導電造成短路



改用液態金屬散熱膏導熱



使用毛刷推勻

液態金屬不用太多,只是比想像中稍微難塗,要細心地塗勻之後就可以封蓋了。


成果驗證
測試環境
CPU:Intel Core i7 4770K ES
RAM:Kingston Value Ram 1333 4GX2@1600 CL11-13-13-35
MB:ASUS Maximus VII Ranger
VGA:GALAX GTX 970 EXOC
HD:AVEXIR S100 240GB(AHCI)
POWER:Antec HIGH CURRENT PRO 1200W
COOLING:水冷(120厚排)
作業系統:WIN10 X64

開蓋前

使用AIDA 燒機測試並記錄溫度,針對FPU進行壓力測試,最高溫約在85度,4顆核心平均溫度約在83.25度,燒機時4顆核心平均溫度約在80.825度。


開蓋後

使用AIDA 燒機測試並記錄溫度,針對FPU進行壓力測試,最高溫約在77度,4顆核心平均溫度約在73度,燒機時4顆核心平均溫度約在70.6度,開蓋並改用液態金屬之後約有10度降幅,有效改善CPU的燒機溫度表現。

結語
透過上述過程分享,開蓋難度並不高,開蓋並改用液態金屬之後約有10度降幅,有效改善CPU的燒機溫度表現,對於想治治處理器高溫症狀的使用者來說是項可以玩玩的散熱改裝。


文章標籤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VIDIA (輝達)的 Pascal架構推出之後,可說是擴大兢爭優勢,也接連成功壓下競爭對手,讓其在顯示卡產品可說是呼風喚雨,這點從市場上 GeForce GTX 10X0 系列顯卡的熱銷盛況就可略知一二,NVIDIA近期推出採用全新 Pascal 架構遊戲繪圖卡 (GPU) NVIDIA GeForce GTX 1080及GTX 1070,可提供在運行虛擬實境時的效能比起GeForce GTX TITAN X更為強大的運算能力,NVIDIA Pascal 架構專門處理包含 VR 這類擁有龐大運算需求的技術應用,針對每瓦效能表現進行優化,採用16 奈米 FinFET 製程,能大幅提升效能表現與能源效率,而全新 GPU Boost 技術更支援先進超頻功能。

在晶片製程與良率精進之後已讓玩家們體驗不俗的效能表現,GeForce GTX 1060 採用GP106核心,製程為16nm,CUDA Core 總數為1,280個。基礎時脈設定為 1,50 MHz,搭配 GPU Boost 技術平均可將時脈加速到至少 1,708 MHz。記憶體部分為 192-bit 頻寬搭配GDDR5X記憶體,搭配 GDDR5 6GB顯示記憶體,記憶體運作時脈為2000MHz(等效8GHz),需要1組PCI-E 6Pin供電,TDP為120W,也是支援PCI-E 3.0傳輸介面技術的顯示卡,NVIDIA GeForce GTX 1060 顯示卡是專為中階使用者及追求低噪音所開發的頂級單核心顯示卡產品,實際上效能也是非常霸道,官方測試其效能較公版GeForce GTX 960 進步幅度相當高,實測效能也勝過GTX 970直指GTX980,相信這點對於想升級的使用者是極具參考價值,華碩、EVGA、影馳、技嘉及微星等廠商都已推出GeForce GTX 1060顯示卡產品並於近日上市,售價為 249 美元(台灣目前上市價格為8,990元起跳),GIGABYTE GeForce GTX 1060 G1 Gaming 6G顯示卡其採用雙風扇散熱系統配置雙9公分大風扇、2根高效能純銅複合熱導管、獨特刀鋒造型風扇以及相鄰風扇反向轉動的氣流導向設計等散熱技術,可大幅提升解熱能力。全彩1,680 萬色RGB LOGO燈光技術,可以透過技嘉XTREME Engine工具軟體自由調整燈光顏色和各種特效,打造自我專屬風格的PC視覺造型,並搭配GPU Gauntlet Sorting技術,於原廠嚴格篩選下,確保每一張G1 Gaming顯示卡皆能提供最佳電源轉換效率以及最低功耗損失表現,大幅提升超頻穩定性,以下是簡單的外觀及效能測試。


GeForce GTX 10系列顯示卡規格對照



 顯示卡外盒 
GIGABYTE GeForce GTX 1060 G1 Gaming 6G外盒正面



支援的技術

支援GAMEWORK、VRWORKS、G-SYNC及DIRECTX12等技術。


特有技術

WINDFORCE 2X雙風扇散熱系統、全彩1,680 萬色RGB LOGO燈光及超頻版本。


採用 GEFORCE GTX 1060 繪圖晶片

搭載全新旗艦級NVIDIA Pascal 繪圖晶片架構,效能提升相當明顯。


外盒背面

圖解顯示卡所使用的幾大技術,雙風扇散熱系統配置雙9公分大風扇、2根高效能純銅複合熱導管、獨特刀鋒造型風扇以及相鄰風扇反向轉動的氣流導向設計等散熱技術,可大幅提升解熱能力。全彩1,680 萬色RGB LOGO燈光技術,可以透過技嘉XTREME Engine工具軟體自由調整燈光顏色和各種特效,打造自我專屬風格的PC視覺造型,並搭配GPU Gauntlet Sorting技術,於原廠嚴格篩選下,確保每一張G1 Gaming顯示卡皆能提供最佳電源轉換效率以及最低功耗損失表現,大幅提升超頻穩定性。


內盒

G1 Gaming


分層包裝



顯示卡及配件

顯示卡、說明書及驅動程式光碟。


 顯示卡 
GIGABYTE GeForce GTX 1060 G1 Gaming 6G顯卡本體

GIGABYTE GeForce GTX 1060 G1 Gaming 6G本體,非創始版(公版)設計。


系出GIGABYTE

顯示出屬於GIGABYTE作品,採用許多獨家技術提供強勁效能及優越靜音散熱設計。


輸出端子



提供1個DL-DVI、1個HDMI 2.0b及3個DisplayPort 1.4介面


 
 

提供2組,可組成2-way SLI。


電源供應接口

GeForce GTX 1060原廠設計規範TDP為120W,預設搭配為1個6Pin PCI-E供電接口,也算保留一定設計供電餘裕給喜歡挑戰極限的使用者做效能調教,不過這張為超頻版,使用1個8Pin PCI-E供電接口更能滿足供電需求,玩極限超頻可能選擇非公版會是比較好的選擇。


GIGABYTE GeForce GTX 1060 G1 Gaming 6G外觀及散熱設計







外觀部分則是採用霸氣的黑色基底,點綴電競風格紅色線條,雙風扇散熱系統配置雙9公分大風扇、2根高效能純銅複合熱導管、獨特刀鋒造型風扇以及相鄰風扇反向轉動的氣流導向設計等散熱技術,可大幅提升解熱能力,透過風扇將熱量向I/O介面端及顯示卡尾端排出,不過顯卡不支援多卡繪圖技術(SLI),所以顯示卡上看不到SLI橋接端子。


顯卡背面

使用全包覆強化背板。


移除顯卡強化背板及風扇



整體用料相當不錯。


顯示卡散熱器



可以發現原廠除了散熱強化背板之外,顯示卡採用佔用2 Slot散熱設計,GPU部分配置2根高效能純銅複合熱導管,並搭配厚達2槽的綿密鋁鰭散熱模組,並搭配上雙9公分刀鋒風扇,另外在供電模組及記憶體部分採用導熱貼將熱量導致散熱器,散熱方面確實有著不錯的壓制力。


 顯示卡用料及RGB燈光控制 
顯示卡裸卡正面

PCB本體部分則是可以看到GPU使用了6相供電,記憶體則使用了1相供電。


GPU

GPU晶片依然由台積電代工,晶片代號為 GP106-400-A1。


前端用料



中後端用料及細節

GPU供電部分使用了6相數位供電。


電源管理晶片
 
文章標籤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世代效能王者Core i7-6950X比起上一代王者Core i7-5960X桌上型處理器所採用8C16T的運算核心更多,達到10C20T之譜也是首款實體10核心的桌上型處理器,Core i7-6900K則是跟上一代Core i7-5960X桌上型處理器所採用8C16T的運算核心相同,運作時脈則略增,另外在同時推出的處理器(Core i7-6850K及Core i7-6800K)也全面升級為6C12T的處理器產品,持續與主流的Z170平台產品做明顯區隔,包括Core i7-6900K、Core i7-6850K及Core i7-6800K價格分別為美金$1723、1089、617及434,採用LGA2011-v3接腳,TDP均為140W,支援HyperThreading、內建4通道DDR4記憶體控制器及新的連接介面,將是目前Intel 桌上型CPU產品的運算效能及頂尖之作。Broadwell-E依據原廠規劃也將會在今年第3季起陸續取代現有的 Haswell-E 處理器產品線,這次頂級產品透過實質核心數及快取記憶體容量增加,仍然可將平台總體效能提升不少,Intel在Broadwell-E平台處理器也導入全新Turbo Boost Max Technology 3.0技術,讓處理器整體效能可藉此提昇15%效能。

這次主機板大廠-GIGABYTE 推出以Intel X99晶片組打造價位實在、規格、功能及用料都具競爭力的主機板,支援Intel於2014年8月推出的LGA2011-v3腳位Haswell-E及2016年6月所推出的Broadwell-E CPU產品線,可協助玩家建構最佳的Intel X99晶片組遊戲平台,全新的技嘉X99-Ultra Gaming主機板可滿足市場上最新、最耗資源的遊戲需求,更將帶領遊戲玩家親臨刺激的VR虛擬實境現場和4K遊戲體驗。此外,技嘉X99-Ultra Gaming主機板可完美支援Intel首款為消費市場推出的10核心處理器,讓玩家建構最極致的高效能遊戲主機,其中Ultra Gaming系列主機板都內建LED燈光模組,玩家可透過技嘉獨家的Ambient LED應用程式控制LED燈光的顏色及顯示方式,另外也內建額外的RGB LED燈條供電插槽,玩家可以依據自己需求加裝更多特別的LED燈,讓系統更酷炫!U.2是新一代內接儲存裝置介面,為玩家提供高達PCIe Gen3 x4的頻寬。GIGABYTE獨特設計的多功能風扇接頭,玩家可以將自己購買的系統風扇及水冷裝置與技嘉Ultra Gaming系列主機板完美結合,提供更棒的散熱效果。X99身為中高階市場的主推晶片組,所以原廠導入的用料、設計及功能部分都是不馬虎,當然支援Intel LGA2011-v3腳位Broadwell-E CPU產品線,以下介紹GIGABYTE 在X99晶片組的中高階ATX產品GA-X99-Ultra Gaming的效能及面貌。


 主機板包裝及配件 
GA-X99-Ultra Gaming外盒正面

產品的設計外包裝,GIGABYTE 這次產品設計風格以多彩電競風格為主軸。


原廠技術特點

採用X99晶片組,支援14/22nm世代的LGA2011-v3腳位的Core i7的CPU,多彩RGB情境式 LED 酷炫光、NVMe M.2與U.2介面、USB 3.1、PCIe與DDR強化裝甲插槽等技術。


盒裝出貨版

市面上已經鋪貨了,有興趣的網家們不妨可以考慮看看喔!!


多國語言

產品簡介有簡單的多國語言介紹。


外盒背面圖示產品支援相關技術



Ambient LED、PWM及電壓雙模式控制、NVMe M.2與U.2介面、USB 3.1、PCIe與DDR強化裝甲插槽等技術。


包裝設計





開盒及主機板配件

主機板相關配件分層包裝。


配件

配件有SATA排線6組、後檔板、說明書、SLI橋接器、貼紙、RGB燈光外接控制端子線等。


 主機板 
主機板正面







這張定位在身為X99頂級的主機板產品,提供4組 PCI-E 16X插槽供擴充使用,8DIMM雙通道DDR4、7.1CH的音效輸出、Intel I218V及Qualcomm Atheros Killer E2400 2組Gigabit網路晶片、擁有不錯的散熱設計、除了音效電容外均為日系固態電容,整體用料部分CPU供電設計採用8相,MOS區加以散熱片抑制MOS負載時溫度,CPU端12V輸入使用8Pin,並提供5組風扇電源端子(均為PWM)及1組風扇擴充控制板連接埠,主機板上提供1組U.2、1組M.2、1組SATA Express(可拆分為2組SATA)及8組SATA 6G(10組SATA3均為原生),此外整體配色採用黑配色為底白色做搭配,整體質感也是維持得不錯。


主機板背面

主機板CPU底板使用金屬製防彎背板,MOS區及PCH晶片組散熱器使用螺絲鎖固。


主機板用料

用上8層板。


音效屏蔽

讓Audio訊號能夠更純淨,更能保留原始的品質,搭配分離左右聲道的夾層,維護靈敏音效訊號的品質。


主機板IO區

如圖,有1組PS2鍵盤滑鼠共用接口、2組Gb級網路、6組USB3.0、2組USB3.1(1組為Type-A,另1組為Type-C)、WiFi天線接孔、光纖輸出及音效輸出端子。


MOS及PCH散熱片

質感相當不錯,也藉由加大散熱片的面積,強化主機板上熱源的控制能力。


CPU附近用料



屬於8相數位供電配置,主機板採用長效固態電容,MOS區也加上散熱片加強散熱,
CPU側 12V採用8Pin輸入,主機板共提供5組PWM風扇端子,其中2組為支援水冷馬達使用,支援8DIMM的DDR4模組,電源採24PIN輸入。


主機板介面卡及SATA區





提供4組PCI-E 16X(實際最高傳輸頻寬依序為16X@Gen3、16X@Gen3、8X@Gen3、8X@Gen3)及1組PCI-E 1X,這樣配置對ATX主機板使用者來說應該相當夠用,提供1組U.2、1組M.2、1組SATA Express(可拆分為2組SATA)及8組SATA 6G(10組SATA 6G均為原生),面板前置端子亦放置於本區。插槽採用頗受好評的海豚尾式卡榫,安裝固定顯示卡時相當穩固外,也讓使用者容易移除介面卡。


Ambient LED







分別在記憶體區、背部IO擋板區、PCH散熱片及PCIe插槽設有RGB LED,Ambient LED應用程式技術可讓使用者依據自己喜好調整燈光的樣式。


USB裝置

內外接的USB裝置(3.1有2組、3.0有10組,2.0有4組)可擴充至16組。


M.2介面

支援2242、2260、2280及22110規範的裝置。


PCIe與DDR強化裝甲插槽





 主機板上控制晶片 
X99 PCH晶片組



電源管理晶片及供電設計用料









8相數位供電配置,採用日系的固態電容。


網路晶片

網路晶片採用Intel I218V及Qualcomm Atheros Killer E2400 2組Gigabit網路晶片。


USB3.1控制晶片

採用1組Intel DSL6540控制晶片。


USB3.0 HUB控制晶片



採用Renesas D720210 USB3.0 HUB控制晶片。


環控晶片

環控晶片採用iTE製品。


音效控制晶片及電容

採用Realtek ALC1150控制晶片,音效電容則是採用Nichicon製品專業音效電容,提供溫暖、自然、如臨其境的聲音,清晰度和保真度俱佳。


OP晶片

OP控制晶片採用OP1652,為耳機和喇叭提供優質的聲音表現。


PCI-E 3.0頻寬管理晶片

採用NXP L04083B控制晶片。


雙BIOS



 UEFI BIOS、Ambient LED燈效 































這次GIGABYTE將原本的介面作優化,也加入使用者建議的個人化介面設計,使用上更為簡便,UEFI BIOS介面清爽,提供即時硬體監控,直覺式圖形風扇控制,使用起來也更為順手,相關的設定也幾乎開放給使用者設定,讓富有DIY精神、控制欲或是超頻玩家等使用者有更大的調教空間,設定成自己獨有的使用模式。


燈光效果











 效能測試 
測試環境
CPU:Intel Core i7 6950X ES
RAM:AVEXIR DDR4 2400 16GB kit @ 2400 16-16-16-36
MB:GIGABYTE GA-X99-Ultra Gaming
VGA:GALAX EXOC GeForce GTX 970 4GB
HD:AVEXIR S100 240GB(AHCI)
POWER:Antec HIGH CURRENT PRO 1200W
COOLING:CPU水冷,GPU原廠空冷
作業系統:WIN10 X64


效能測試
CPU MARK、PI 1M效能測試



Fritz Chess Benchmark、Nuclearus



Intel XTU



CrystalMark2004R3



AIDA記憶體頻寬



CPU-Z效能測試



WinRAR效能測試



CINBENCH R10 X64



CINBENCH R11.5 X64



CINBENCH R15 X64



PCMARK 8



PCMARK 7



3DMARK
Time Spy


Fire Strike Ultra  


Fire Strike Extreme


Fire Strike


Sky Diver


Cloud Gate


Ice Storm Extreme


Ice Storm



3DMARK 03



3DMARK 06



3DMARK VANTAGE
P模式



3DMARK 11
P模式



DirectComputeBenchmark



COMPUTE MARK



異形戰場 DX11 Benchmark
1920*1200



STALKER Call of Pripyat DirectX 11 Benchmark
1920*1080 Tesselation 4AA



Resident Evil 6 Benchmark
1920*1200



奇點灰燼Ashes Of The Singularity
1920*1080 DX11 Crazy


1920*1080 DX12 Crazy



勇者鬥惡龍



X264 FHD BENCHMARK



X265 FHD BENCHMARK



 超頻效能測試 
測試環境
CPU:Intel Core i7 6950X ES @4.3GHz
RAM:AVEXIR DDR4 2400 16GB kit @ 2400 16-16-16-36
MB:GIGABYTE GA-X99-Ultra Gaming
VGA:GALAX EXOC GeForce GTX 970 4GB
HD:AVEXIR S100 240GB(AHCI)
POWER:Antec HIGH CURRENT PRO 1200W
COOLING:CPU水冷,GPU原廠空冷
作業系統:WIN10 X64


效能測試
CPU MARK、PI 1M效能測試



Fritz Chess Benchmark、Nuclearus



Intel XTU



CrystalMark2004R3



AIDA記憶體頻寬



CPU-Z效能測試



WinRAR效能測試



CINBENCH R10 X64



CINBENCH R11.5 X64



CINBENCH R15 X64



PCMARK 8



PCMARK 7



3DMARK
Time Spy


Fire Strike Ultra  


Fire Strike Extreme


Fire Strike


Sky Diver


Cloud Gate


Ice Storm Extreme


Ice Storm 



3DMARK 03



3DMARK 06



3DMARK VANTAGE
P模式



DirectComputeBenchmark



COMPUTE MARK



異形戰場 DX11 Benchmark
1920*1200



STALKER Call of Pripyat DirectX 11 Benchmark
1920*1080 Tesselation 4AA



Resident Evil 6 Benchmark
1920*1200



奇點灰燼Ashes Of The Singularity
1920*1080 DX11 Crazy


1920*1080 DX12 Crazy



勇者鬥惡龍



X264 FHD BENCHMARK



X265 FHD BENCHMARK



 結語 
小結:
這張GIGABYTE GA-X99-Ultra Gaming可說是給了一般使用者最強大的火力支援,給足充足的用料及設計,讓使用者在超頻時不會受限於主機板的限制而在追求極限效能表現時受到影響,全新的技嘉X99-Ultra Gaming主機板可滿足市場上最新、最耗資源的遊戲需求,更將帶領遊戲玩家親臨刺激的VR虛擬實境現場和4K遊戲體驗。此外,技嘉X99-Ultra Gaming主機板可完美支援Intel首款為消費市場推出的10核心處理器,讓玩家建構最極致的高效能遊戲主機,其中Ultra Gaming系列主機板都內建LED燈光模組,玩家可透過技嘉獨家的Ambient LED應用程式控制LED燈光的顏色及顯示方式,另外也內建額外的RGB LED燈條供電插槽,玩家可以依據自己需求加裝更多特別的LED燈,讓系統更酷炫!U.2是新一代內接儲存裝置介面,為玩家提供高達PCIe Gen3 x4的頻寬。GIGABYTE獨特設計的多功能風扇接頭,玩家可以將自己購買的系統風扇及水冷裝置與技嘉Ultra Gaming系列主機板完美結合,提供更棒的散熱效果,整體的效能表現可說是相當優越,適合超頻的玩家使用,當然對一般使用者來說,這張主機板的價位及功能屬於較高檔的區間,對預算有限的使用者來說,可能是難以接受的產品,不過對有電競及超頻需求的使用者來說,可說是如虎添翼,是您在追求極限時的好幫手,以上提供給各位參考!!


文章標籤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電子競技遊戲熱潮,帶動電競產品銷售熱潮,其中電競耳機(麥克風)因有著更好的音效品質,也能協助使用者透過聲音臨場應變,讓電競耳機市場特別活絡,畢竟有更專業的遊戲配備確實能有效提升遊戲時的反應速度及臨場表現,這也是因為電腦的音效隨著科技的演進,由需要加裝獨立音效卡,後來廠商推出AC97的內建音效技術,更演進為HD音效技術,也是因為廠商陸續開發將內建音效的音質慢慢的提升,到現在一般使用者多可以接受的層次,不過耳機的市場也隨著使用者的需求,也有越來越多的產品開發上市,畢竟耳機以小小的體積即較少的花費就能提供相較於喇叭更高的音效饗宴或是能更輕易分辨敵人或是相關的聲音訊息,所以消費者對耳機的接受對也越來越高,Kingston HyperX Cloud系列電競耳機,自推出以來已有HyperX Cloud、HyperX Cloud II、HyperX Cloud Core、HyperX CloudX等系列產品,獲得市場極佳的迴響,這次更推出Kingston HyperX Cloud Revolver,其採用傳統3.5mm連接介面,讓使用者在聆聽音樂、觀賞電影更能"聲"歷其境,確實分辨敵人或是音效的位置,以打造兼具遊戲聲效與音質兼具的音效。

這次新一代的HyperX Cloud Revolver 一樣具有線控裝置,能夠調整音效,提供最佳的 Hi-Fi 遊戲體驗,讓使用者享受較過去更佳的聽覺饗宴,這款新世代耳機可虛擬 7.1 環繞音效,清晰呈現遊戲、電影或音樂中聲音的遠近和深度,掌握遊戲的聲音細節,例如遠方草叢的窸窣聲,敵人行走時靴下的腳步聲,更有助於使用者聽聲辨位,做出最佳的遊戲決斷,讓使用者先發制人,這次也提供使用者各自獨立的音效和麥克風音量控制,分別調整音量和麥克風的聲音大小,提供使用者最合適的使用方式,以下是簡單的產品測試。


Kingston HyperX Cloud Revolver 電競耳機規格
http://www.hyperxgaming.com/tw/headsets/revolver/hx-hscr


耳機:
驅動單體:動態 50mm(釹磁鐵
類型:封閉式耳罩
頻率響應:12Hz–28,000 Hz
阻抗: 30 Ω
聲壓級:104.5dBSPL/mW at 1kHz
T.H.D.: < 2%
輸入功率:額定 30mW,最高 500mW
重量: 360g
重量(含麥克風):376g
連接線長度和類型:耳機(1m)+音效控制器(2m)
連接頭:耳機 - 3.5mm 接頭 (4 段) + 音效控制器 - 3.5mm 立體聲和麥克風接頭

麥克風:
元件:駐極體電容式麥克風
指向性型式:單向、降噪
頻率響應:50Hz–18,000 Hz
感度:-40dBV (0dB=1V/Pa,1kHz)



 Kingston HyperX Cloud Revolver電競耳機外盒 
耳機外包裝

採用暗色系底色搭配紅色的設計,營造電競產品風格,外部也放上耳機的外觀,讓使用者可以掌握耳機的特點。


Kingston HyperX Cloud Revolver電競耳機特色

提供使用者50mm的高品質單體,傳遞 Hi-Fi 完美音質讓使用者在玩電競遊戲更能聲歷其境,其採用3.5mm連接端子,可相容於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手機、PlayStation 4 和飛機上的耳機孔。


耳機的特色

HyperX Cloud Revolver 音域更寬廣,創造音效深度與廣度。即使與對手距離尚遠,仍能正確感受到對手的方位,讓您擁有戰場上的致勝先機。重新設計的音效設定檔能夠帶來更寬廣的音場,適合 FPS 和開放式遊戲環境,更能在聆聽音樂時帶來身處演唱會般的感受。新一代的 50mm 驅動單體能精確地將聲音位置傳入配戴者的耳朵,無論您使用電腦或遊戲主機, HyperX Cloud Revolver 都是極佳選擇。Kingston HyperX Cloud Revolver電競耳機原廠亦提供2年的保固服務。後方圖示標示耳機的各部位介紹,採用3.5mm連接端子,有獨立的音量控制器,可即時調整音量,頭帶可調式設計,讓使用者設定最佳的聆聽方式。耳機上方採用柔軟皮質頭枕包覆,提供使用者使用時更佳的配戴舒適度。


採用耳機的知名電競戰隊



耳機外觀



設計地及產地

由瑞典的團隊所操刀設計,由世界工廠所生產。


內部包裝



 Kingston HyperX Cloud Revolver電競耳機 
內盒



整體包裝品質不錯,襯托出產品不凡的價值所在。


內部包裝

保護相當完整,避免耳機受到損傷或是變型,內部包含耳機本體及配件。


Kingston HyperX Cloud Revolver電競耳機及配件

耳機採用包覆式耳罩,黑紅色的搭配,科技視覺效果更佳,麥克風的位置在左側可由使用者依據需求來加裝搭配使用,搭配50mm 驅動單體提供 Hi-Fi 絕佳音質,耳機上方採用柔軟皮質頭枕包覆,提供使用者使用時更佳的配戴舒適度。


麥克風

高感度的麥克風,並採用可以拆卸式的設計,使用者也可調整麥克風彎折角度。


HyperX線控裝置







可讓使用者輕鬆調整音量、也可延長耳機的使用距離,線控裝置上也標示耳機及麥克風的音量控制鍵,USB端子也採用鍍金處理。


訊號延長線

耳機本體的線材長度比較適合隨身使用,如果使用者機殼並沒有提供前置的耳機、麥克風連接埠,或者是使用者想從電腦後方主機板連接埠直接連接使用的話,光靠耳機本體上訊號線長度實際是不太夠用的,所以原廠也貼心的提供,訊號延長線,讓使用者搭配使用,當然3.5mm端子部分一樣有鍍金處理。


 Kingston HyperX Cloud Revolver耳機本體 
Kingston HyperX Cloud Revolver耳機



骨架為鋼架材質,強度可期,耳罩為黑色皮革材質,包覆性相當好,可讓使用者盡情享受高品質的音效,整體質感仍屬一流。


耳機耳罩外部設計工藝

採用黑色基底輔以紅色飾板,並以紅色字體秀出自家的LOGO,質感不錯。


骨架

採用鋼架結構,穩固耐用。


3.5mm連接端子

耳機有1個3.5mm連接端子,也採用鍍金處理,可傳輸麥克風及音源訊號。訊號線並使用編織布包覆,也相當柔軟,耳機線長1M,就使用者連接智慧型裝置使用的長度是足夠的,如果要搭配電腦使用的話可能就要搭配控制盒及延長線來使用。


Kingston HyperX Cloud Revolver電競耳機頭帶





繡有HyperX字樣,可加深使用者對產品的印象,頭帶可調式設計,分段調整讓使用者設定最舒服的聆聽方式。


左右耳的標示

也有標示左右耳位置,讓使用者可以確認配戴耳機方向正確與否。


頭帶上方材質

採用材質較軟的皮質包材,內部為記憶材質泡棉,讓使用者於遊戲或聆聽音樂、觀賞電影配帶時更為舒適。


安裝麥克風

麥克風安裝位置於左耳下方,把保護蓋移除之後就可看到連接埠,在將麥克風裝上即可,另外也可以發現耳機耳罩外部採用黑底紅色綴飾,並以紅色字體秀出自家的LOGO讓整體質感更為提升。


Kingston HyperX Cloud Revolver電競耳機





 結語 
小結:
Kingston HyperX Cloud Revolver電競耳機,這款新世代耳機可清晰呈現遊戲、電影或音樂中聲音的遠近和深度,提供使用者不錯的遊戲音效體驗,讓人在遊戲時有更為聲歷其境的音效,讓使用者更能享受遊戲的樂趣,確實發揮50mm的高品質單體的特性,在音樂聆聽上確有一定水準的表現,蠻適合電競及音樂聆聽的使用族群,確實可以方便快速的享受異於內建音效及低價喇叭的音效饗宴,值得一提的是麥克風是可以由使用者自行調整來加裝,另外耳機本體線長1M,搭配上HyperX線控裝置及延長線,可讓使用者依據需求自行搭配使用組合及長度,整體來說表現相當優異,以上提供給各位參考。


文章標籤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吸引廠商願意進行開發的因素多少跟廠商的收益增加有關係,透過產品的多元化、差異化,創造出不同市場需求,例如電競周邊零組件隨著市場需求而越來越受使用者關注,確實也是因為電競周邊零組件確實在進行電競遊戲時帶給使用者相當多的助益,也使得使用者願意花費更高的代價將產品敗回家。21:9顯示比例屬於Ultrawide,比起一般顯示器有著更寬的顯示比例,也漸漸的獲得市場的關注,近期LG就推出一款29UM58-P WQHD AH-IPS 電競液晶顯示器,即是採用這樣的顯示比例。

當然LG身為面板及家電大廠,電腦螢幕即為目前主力產品,目前主流產品均採用自家引以為傲的AH-IPS面板及LED背光技術,提供從任何角度觀看影像清晰並且色彩鮮豔,適合需要跟螢幕長時間抗戰玩家所使用。不閃爍技術和低藍光快捷鍵,可避免有害的藍光保護使用者的眼睛,並且將閃爍程度降低幾近於零,有助於視覺舒適最大化。OnScreen Control軟體,螢幕控制及顯示器重設更為簡便,讓使用者透過滑鼠點擊便可輕鬆完成個人顯示器設定。另外螢幕分割藉由調整螢幕上的視窗大小,將顯示器分割成不同工作環境的多截面。有了子母畫面(PIP) 模式,讓使用者可以邊工作邊觀賞懸浮在螢幕上較小視窗裡的影片,黑色場景穩定器讓您即使在黑暗場景也能擁有更佳的能見度,更有機會制敵機先,搭配手邊的高階硬體及開啟特效功能,想必玩起遊戲更是來勁,以下是簡單的開箱分享!!


規格
http://www.lg.com/tw/monitors/lg-29UM58-P


 LG 29UM58-P外箱包裝 
外盒

明確標示出自LG之手,也點出本款螢幕採用IPS面板及LED背光技術。


電競及高品質取向

採用簡約時尚輕薄機身設計電競模式,黑暗場景穩定器AH-IPS 先進高效能顯示面板低藍光不閃爍,德國 TUV認證及LG專屬軟體,OSC 滑鼠控制選單功能搖捍式選單快速控制鍵,適合需要跟螢幕長時間抗戰玩家所使用。


產品產地

世界工廠製品。


21:9 Ultrawide

LG 29UM58-P採用21:9 Ultrawide視覺比例,螢幕寬度為29吋(73CM),也使用AH-IPS LED面板。


內包裝

使用保麗龍保護螢幕及腳架。


腳架、線材及說明書



包含說明書、HDMI訊號線、變壓器、光碟及電源線。


變壓器

為了讓螢幕更顯輕薄,採用外接變壓器設計。


安裝腳架



將支架用螺絲鎖定至螢幕後方固定孔。


蓋上保固蓋



安裝底座



支架卡上底座之後,將中間的一字螺絲固定即可完成安裝程序。


 LG 29UM58-P AH-IPS LED LCD螢幕 
LG 29UM58-P 正面



窄邊框螢幕設計,超窄邊框之設計,增加可視區域的面積比,也讓螢幕的質感加分不少!!


螢幕特點

採用簡約時尚輕薄機身設計電競模式,黑暗場景穩定器AH-IPS 先進高效能顯示面板低藍光不閃爍,德國 TUV認證及LG專屬軟體,OSC 滑鼠控制選單功能搖捍式選單快速控制鍵,適合需要跟螢幕長時間抗戰玩家所使用。


螢幕背面

美背鏡面設計,另因腳架設計螢幕的高度無法調整。


OSD控制開關

使用者可以依據使用需求來開啟或是關閉電源。


螢幕的俯仰角



螢幕的仰角可調整,向上可調整+20度,向下為-5度。


電源線連接埠及輸出入端子

採用外接變壓器設計,提供2組HDMI訊號輸入,螢幕背面上也有明確標示。


整線設計



產地及安規

LG製品,產地為世界工廠。


底座

圓滑的切割設計,主體框架深度顯著減少,並使用防滑腳墊穩定螢幕。


 螢幕OSD介面 
提供多國語言

具有多國語言,可惜並沒有提供繁體中文介面,不過整體介面及功能標示明確可讓使用者設定更為順手。


主頁面

按下OSD搖捍式選單快速控制鍵,就能開啟頁面。


快速設定



畫面設定



輸入



畫面調校



亮度



遊戲調校



反應時間



色彩調校



亮度色標



色溫



6色顯示調校





通用設定



SAMRT Energy Saving



Led電源



自動待機時間設定



OSD鎖定



初始化



Game Mode

遊戲模式,包括 FPS、 RTS、和自訂模式, 提供不同種類的定製遊戲體驗。


OnScreen Control軟體



螢幕控制及顯示器重設更為簡便,讓使用者透過滑鼠點擊便可輕鬆完成個人顯示器設定,另外螢幕分割藉由調整螢幕上的視窗大小,將顯示器分割成不同工作環境的多截面。有了子母畫面(PIP) 模式,讓使用者可以邊工作邊觀賞懸浮在螢幕上較小視窗裡的影片。


 色彩表現及使用情境 
使用螢幕測試-Screen Test網頁進行測試



亮點檢測



暗點檢測



RGB測試-紅



RGB測試-綠



RGB測試-藍



RGB測試-黃



RGB測試-天藍



RGB測試-紫



 21:9視覺體驗 
觀賞影片







文書編輯



遊戲





 結語 
小結:LG 29UM58-P WQHD AH-IPS 電競液晶顯示器整體表現不錯,不管是影音娛樂觀賞影片,可讓螢幕顯示黑邊更少,更能貼近電影放映的情境,另外較寬顯示比例也讓文書編輯更為省事,一般書桌不見得能容納2個螢幕,透過21:9顯示比例,就算開啟2個文件進行編輯,文字也不至於變得太小,有助於文書作業,當然作為電競使用更是能比一般螢幕有著更寬畫面顯示區域,遊戲爽度更高。另外採用AH-IPS面板及LED背光技術,提供從任何角度觀看影像清晰並且色彩鮮豔,適合需要跟螢幕長時間抗戰玩家所使用。不閃爍技術和低藍光快捷鍵,可避免有害的藍光保護使用者的眼睛,並且將閃爍程度降低幾近於零,有助於視覺舒適最大化。OnScreen Control軟體,螢幕控制及顯示器重設更為簡便,讓使用者透過滑鼠點擊便可輕鬆完成個人顯示器設定,另外螢幕分割藉由調整螢幕上的視窗大小,將顯示器分割成不同工作環境的多截面。有了子母畫面(PIP) 模式,讓使用者可以邊工作邊觀賞懸浮在螢幕上較小視窗裡的影片,透過以上軟硬體的加值設計,可以發現LG產品確實屬於較高水準品質,在價格上對一般螢幕而言也會稍微高上一點,玩家們若想體驗較佳顯示品質的顯示,確實多花點小錢挑選這款螢幕善待自己的靈魂之窗,讓每分錢都能花在刀口上囉!!以上提供給各位參考。


文章標籤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散熱器的選擇向來是玩家們相當重視的一個環節,主要係因為頂級的LGA2011-v3處理器的部分型號最高TDP已達140W之譜,LGA1151腳位的Core i7 6700K及Core 5 6600K處理器也不再附贈盒裝版風扇,購入之後使用者為了讓系統的效能發揮的淋漓盡致,多少會進行加壓超頻,此時最高功耗也慢慢向上推升,其需要的熱設計功耗將突破原廠所建議的值,如Core i7 6700K僅為91W,加大壓超頻之後更是可以挑戰150W甚至200W以上。另外在節能設計及風扇導入PWM功能,溫度確實可以控制的相當漂亮,溫度及噪音也不算高,但是在系統全速運轉或是在玩遊戲、執行高負載程式時,這時通常或透過PWM風扇或主機板風扇轉速控制將CPU散熱器風扇轉速提高,加強散熱效率壓制溫度,除讓系統穩定外,也是避免系統因溫度過高而當機。

知名散熱解決方案的製造商 Noctua 推出 基於其頂級NH-D15散熱器產品所推出的新款散熱器NH-D15S,採用6支高效6mm熱導管,受惠其不對稱的設計,NH-D15S散熱鰭片不會擴展延伸到Micro ATX和ATX主機板的PCIE插槽上方,單一風扇的組合設計和散熱鰭片下方確保能與高度65mm的記憶體模組100%相容,NH-D15S搭配獨家的SecuFirm2多平台安裝套件和Noctua NT-H1散熱膏,完整6年的製造商保固服務,NH-D15S擁有雙散熱塔加倍的散熱效率、優越的相容性、良好的升級可能性,也全面對應Intel新款LGA2011-v3/LGA2011/1150及舊款1155/1156/775處理器,及AMD AM2、AM2+、AM3+、FM1、FM2及FM2+系列處理器,以下是產品的簡測。


 Noctua NH-D15S散熱器套件外包裝 
Noctua NH-D15S散熱器

主打高效能的散熱器。


雙風扇組合

使用者也可自行購買1組NF-A15風扇升級為雙風扇的散熱系統。


Noctua NH-D15S

這組散熱器也是廠商改良自Noctua自家 NH-D15所推出的散熱器產品。


Noctua製品

Noctua(貓頭鷹)是知名的散熱器製造廠商,生產的散熱器及風扇獲得許多使用者的肯定。


Noctua NH-D15S散熱器套件外包裝

可以了解產品的相關規格及支援的CPU,支援兩大平台的1155/1156/1366/2011/2011-v3通用的底座及AM2/AM2+/AM3/FM1/FM2/FM2+通用。NF-A15為14CM PWM風扇,轉速範圍為300至1500轉之間。


產品訴求

簡易安裝的散熱系統、低噪音及高相容性的散熱系統。


產地及特點

台灣製精品。
1、非對稱雙塔設計
2、NH-D15最佳相容性版本
3、與記憶體有卓越的相容性
4、NF-A15風扇
5、擁有PWM溫控和低噪音轉接線
6、有預留升級為雙風扇的鋼絲線扣
7、對於主機板周邊元件有卓越的散熱效果
8、SecuFirm2多平台安裝套件


內包裝



內包裝蠻紮實的,減少組件損傷的可能,另外也妥善利用內包裝的區位,將產品的特色及零配件詳細標示,讓使用者能快速安裝使用。


散熱器及配件外包裝



分成2個包裝組合,配件外盒上也明確標示內部的零件組成及分布位置。


相關配件





依照外盒的標示放置,參照說明書使用者可以快速完成散熱器的安裝!!


散熱器外包裝

保護得相當確實,細節都處理得蠻確實的。


 Noctua NH-D15S 散熱器 
Noctua NH-D15S 散熱器



散熱器原始組成套件由雙塔及單風扇所組成,當然如果搭配上自行購買的另一顆風扇就是雙風扇組合。


散熱鰭片



相當密實的散熱鰭片,可有效強化散熱能力。


散熱器底部



預先貼有保護蓋,使用前記得先移除,並採用鍍鎳處理,共有6隻6mm的熱導管。


散熱器底部處理

雖未達到鏡面程度,但處理得算相當平整,也可看到熱導管與底座的接縫焊接確實。


散熱器固定螺絲



基本上只要先將扣具固定好,再將散熱器放置於CPU上,塗好散熱膏,再將2顆固定螺絲鎖緊就完成散熱器的安裝。


移除風扇

屬於雙塔形式的散熱器。


鰭片與熱導管的連接處理





 NF-A15風扇 
NF-A15風扇



散熱器除提供1組14CM PWM風扇外,也可自行再搭配1組14CM的風扇,讓散熱器的散熱能力更為強大。


NF-A15風扇規格



轉速範圍為300至1500轉之間,噪音最高為24.6dBA,並且為PWM風扇可以依據系統負載調整轉速,降低噪音或是增加系統散熱能力。


NF-A15風扇及配件

風扇、橡膠拉釘、固定螺絲及4Pin轉小3Pin電源接頭。


NF-A15風扇正反面





風扇減震設計





扇葉設計



雙風扇雙塔



整體視覺效果非常的巨大,霸氣十足,安裝至主機板上對照一下,幾乎占據主機板上半部的空間。


干涉問題

如果記憶體有散熱片的話,其高度65mm的記憶體模組都可以100%相容,或是選用沒有散熱片的記憶體產品也能避免干涉問題。


 測試設備及安裝散熱器 
測試成員 Noctua NH-D15S散熱套件及ASUS Maximus VIII Ranger(Intel Core i7 6700K已安裝)

Noctua NH-D15S散熱套件及ASUS Maximus VIII Ranger,Kingston HyperX Predator DDR4 3333 16GB kit。


依據CPU規格調整固定扣具





安裝Noctua NH-D15S散熱器

對準扣具上的螺絲孔位放置,因為散熱器高度較高,一般使用者手邊可能會沒有適合的工具,原廠也貼心的附贈1組高度相當夠的螺絲起子方便使用者做安裝。


完成散熱器的安裝



散熱膏受壓力分佈情形



受惠於底部工藝及扣具設計,散熱膏分佈的相當均勻。


安裝風扇



風扇扣具設計妥善,可協助使用者輕鬆固定風扇。


 上機測試 
測試環境
CPU:Intel Core i7 6700K 
RAM:Kingston HyperX Predator DDR4 3333 16GB kit @ 3000 15-17-17-36
MB:ASUS Maximus VIII Ranger
VGA:GALAX EXOC GeForce GTX 970 4GB
HD:Apacer AS720 240GB(AHCI)
POWER:Antec HIGH CURRENT PRO 1200W
COOLING:CPU Noctua NH-D15S,GPU原廠空冷
作業系統:WIN10 X64


待機

待機時穩定溫度介於33-41度之間。


跑完5分鐘

4個核心最高溫度為70度,可以明顯發現CPU溫度確實壓制的不錯,不過隨著風扇轉速提高,噪音值也稍微變高一些,但仍在屬於靜音範圍!!


跑完10分鐘

4個核心最高溫度為71度。


跑完17分鐘

經過2分多鐘的溫降,CPU溫度大約在35-43度之間。


溫度監控圖







4個核心最高溫度為71度。


此時系統負載功耗

大約145.2W左右。


 超頻至4.7G測試 
測試環境
CPU:Intel Core i7 6700K@4.7GHz 
RAM:Kingston HyperX Predator DDR4 3333 16GB kit @ 3000 15-17-17-36
MB:ASUS Maximus VIII Ranger
VGA:GALAX EXOC GeForce GTX 970 4GB
HD:Apacer AS720 240GB(AHCI)
POWER:Antec HIGH CURRENT PRO 1200W
COOLING:CPU Noctua NH-D15S,GPU原廠空冷
作業系統:WIN10 X64


待機

待機時穩定溫度介於38-47度之間。


跑完5分鐘

4個核心最高溫度為82度,可以明顯發現CPU溫度確實壓制的不錯,不過隨著風扇轉速提高,噪音值也稍微變高一些,但仍在可以接受範圍!!


跑完10分鐘

4個核心最高溫度為84度。


跑完17分鐘

經過2分多鐘的溫降,CPU溫度大約在39-51度之間。


溫度監控圖







4個核心最高溫度為84度。


此時系統負載功耗

大約176.6W左右。


雙風扇散熱表現
如果加上一顆NF-A15整體散熱表現會是如何呢!?
待機

待機時穩定溫度介於35-46度之間。


跑完5分鐘

4個核心最高溫度為81度,可以明顯發現CPU溫度確實壓制的不錯,不過隨著風扇轉速提高,噪音值也稍微變高一些,但仍在可以接受範圍!!


跑完10分鐘

4個核心最高溫度為81度。


跑完17分鐘

經過2分多鐘的溫降,CPU溫度大約在36-45度之間。


溫度監控圖







4個核心最高溫度為81度,可以發現雙風扇散熱表現教單風扇更佳。


 結語 
小結:一般空冷時採用原廠散熱器在全速燒機時CPU的溫度就蠻高的,何況要超頻使用,由測試結果可以發現,Noctua NH-D15S散熱器擁有相當優異的表現,能將i7 6700K預設時脈溫度壓制在71℃左右,超頻至4.7G時壓制在84℃左右(雙風扇更能控制在81℃左右),相信只要能有效規劃機殼對流,這樣的配置仍能讓超頻之後CPU溫度作有效的控制,而且雖然體積不小,但是透過設計讓干涉情形降到最低,安裝上不順手的狀況應該是不多,也因為散熱器體積不小,所以原廠在Noctua NH-D15S散熱系統選用搭配單14CM風扇也有其考量,體積跟安裝上都簡便許多,也能兼顧散熱效能,如果使用者的機殼空間容許的話額外增加1顆NF-A15風扇,可獲得更好的散熱效果,回歸到價格面建議售價約在新台幣3,000元左右來說,算是相當高價位的散熱器,但就其實際表現而言並不遜於低階的水冷系統,所以個人覺得整體效能及價格比還是相當不錯,而且參照使用說明書進行安裝應該會省事不少,以上提供給各位參考。


文章標籤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M2+腳位主機板推出已有一段時日,主要使用的晶片組大致上為A88X、A78與A55晶片,並支援去年所推出Kaveri APU產品,Kaveri APU生產製程導入到 GF 的 28nm SHP 工藝,採用Steamroller架構,擁有 4MB 的 L2 Cache,最高的記憶體控制器時脈支援至DDR3 2133,在 GPU 方面,高階的A10-7850K及A10-7800擁有 8 個 GCN 架構 GPU 核心,屬於Radeon R7 系列,512 Shaders 以及 720MHz 的時脈設定,這樣的平台對應入門的裝機需求確實還有一定的競爭力,當然如果能增加一些高速的傳輸介面會更具有吸引力。

也因此ASUS依據主流市場的需求的推出搭載最新的USB3.1高速傳輸介面的主機板,搶攻各位玩家口袋中的小朋友,積極推出以AMD A88X晶片組打造價位實在、規格、功能及用料都具競爭力的ATX主機板,支援AMD FM2+腳位APU產品線,也持續搭配新一代的軟硬體技術如5X Protection II、USB3.1、Game Audio及Fan Xpert等,使用介面更為簡潔直覺實用,透過軟硬體的搭配以期將AMD FM2+腳位Kaveri APU產品效能完美結合並完整發揮,以下介紹ASUS在FM2+晶片組的入門款Micro ATX主機板產品A88XM-E/USB3.1的效能及面貌。


 主機板包裝及配件 
外盒正面

產品的設計外包裝,近期ASUS 入門款產品線的一貫產品設計風格。


原廠技術特點

採用A88X晶片組,支援AMD 插槽 FM2+系列處理器,支援USB3.1及5X Protection II技術,另外也支援AMP技術。


盒裝出貨版

通路上已經買得到的囉!!


外盒背面圖示產品支援相關技術



圖示新一代的軟硬體技術如5X Protection II、USB3.1、Game Audio及Fan Xpert等功能。提供5重防護 II 技術,透過採用頂級組件、絕佳電路設計以及嚴苛標準,以全方位防護保證主機板的品質與長期耐用性。Fan Xpert 技術可讓使用者調整 CPU 和機殼風扇速度,Game Audio技術則是提供華麗的 LED 發光軌跡點亮使用者的電腦,突顯具備雜訊隔離、精密屏蔽及干擾消除特性的板載音訊硬體,給使用者更佳的體驗,USB 3.1 A 型連接埠,可提供高達 10Gbit/s 的資料傳輸速度。


開盒及主機板配件

主機板相關配件分層包裝。


配件

配件有SATA排線2組、後檔板、說明書及驅動光碟等。


 主機板 
主機板正面

這張定位在身為FM2+入門款的產品,提供1組 PCI-E 16X、1組PCI-E 1X及1組PCI插槽供擴充使用,2DIMM雙通道DDR3、8CH的音效輸出、Realtek Gigabit網路晶片、除了音效採用Nichicon製品長效電解電容外,均為固態電容,整體用料部分CPU採用數位供電設計,CPU端12V輸入使用4PIN,並提供2組風扇電源端子(支援PWM及DC模式調整)主機板上提供6組SATA3(均為原生),此外整體配色採用黑色基底點綴金色散熱片做為搭配,產品質感還算不錯。


主機板背面

主機板CPU底板使用金屬製防彎背板,MOS區及PCH晶片組散熱器使用塑膠簧扣固定。


PCB Shielding 技術

隔絕類比與數位訊號,可有效減少噪音干擾,並且為增加電競元素,也埋設LED提供發光效果。


LED燈效





主機板IO區

如圖,有1組PS2鍵盤/滑鼠端子、2組USB2.0、2組USB3.0、2組USB3.1、1組Gb級網路及音效輸出端子。視訊輸出端子有DVI、HDMI及D-SUB各1組。


CPU附近用料

屬於數位供電設計的配置,主機板採用長效固態電容,CPU側 12V採用4PIN輸入,支援2DIMM的DDR3模組,電源採24PIN輸入。


主機板介面卡區

提供1組 PCI-E 16X、1組PCI-E 1X及1組PCI插槽供擴充使用,這樣配置對Micro ATX主機板使用者來說屬於常見也基本的設計,PCI-E 16X插槽也採用頗受好評的海豚尾式卡榫。PCH散熱片則略顯單薄,不過應能處理PCH的熱量。


IO裝置區



提供6組SATA 6G(均為原生)、內部提供1組USB3.0 19Pin內接擴充埠,總計USB3.1有2組、USB3.0有4組,2.0有6組)可擴充至12組,面板前置端子亦放置於本區。


 主機板上控制晶片 
A88X FCH晶片

AMD A88X (Bolton D4)


供電設計



採用自家的DIGI+控制晶片,屬於數位供電設計的配置。


網路晶片

網路晶片採用Realtek的 8111H 1 Gbps級網路晶片。


環控晶片

環控晶片採用iTE製品。


USB3.1控制晶片

採用asmedia ASM1143控制晶片。


音效晶片



控制晶片採用Realtek ALC887,音效電容則是採用Nichicon製音效專用電解電容。


 UEFI BIOS介面 







































這次ASUS將原本的介面作優化,也加入使用者建議的個人化介面設計,使用上更為簡便,經過微調個人認為較上一代的UEFI BIOS介面更為清爽,使用起來也更為順手,相關的設定也幾乎開放給使用者設定,讓富有DIY精神、控制欲或是超頻玩家等使用者有更大的調教空間,設定成自己獨有的使用模式,針對處理器也可以自行設定TDP值,例如原本 TDP值為95W,使用者就可以自行向下調整65W,主機板就會進行監控,讓處理器的功耗維持在設定值左右,就可以取得省電版處理器,不過A10-7800原本就屬於65W的省電版處理器,為了避免影響效能,這邊就沒有多做調整。


 效能測試及結語 
測試環境
CPU:AMD Kaveri APU A10-7800
RAM:Kingston HyperX Predator 2800 8G kit @2133 CL11-12-12-32
MB:A88XM-E/USB3.1
VGA:Radeon R7 GPU@720MHz
HD:SanDisk SSD Plus 480GB
POWER:CORSAIR RM450 450W
COOLING:空冷
作業系統:WIN10 X64


效能測試
CPU-Z的偵測、GPU-Z、CPU MARK、PI 1M、WPRIME效能測試



Fritz Chess Benchmark、Nuclearus



CrystalMark2004R3



AIDA記憶體頻寬



CPU-Z效能測試



WinRAR效能測試



CINBENCH R10 X64



CINBENCH R11.5 X64



CINBENCH R15 X64



PCMARK 8



PCMARK 7



3DMARK
Fire Strike 


Sky Diver


Cloud Gate


Ice Storm Extreme


Ice Storm



3DMARK 03



3DMARK 06



3DMARK VANTAGE



3DMARK 11



DirectComputeBenchmark



COMPUTE MARK



異形戰場 DX11 Benchmark



STALKER Call of Pripyat DirectX 11 Benchmark



Final Fantasy XIV: Heavensward Benchmark
1920*1200 DX9 Maximum



Final Fantasy XIV: Heavensward Benchmark
1920*1200 DX11 Maximum



勇者鬥惡龍



X264 FHD BENCHMARK



X265 BENCHMARK



 結語 
小結:
從市售價來推算這張A88XM-E/USB3.1主打是裝機入門Micro ATX主機板市場,對預算不高的使用者來說功能已經相當完整,具有A88X的原生RAID、SATA6G、USB3.0並且增加USB3.1功能,整體效能也是算不錯,ASUS在這幾年的一樣在新平台推出時,也創新導入許多優質的新技術,那針對FM2+產品線A88X晶片組呢?!透過上面的內容可以發現,這次將主流產品功能作提升,例如提升至新一代的智慧數位電源可發揮節能及效率的之效用、整體用料再升級,除了在強化用料之外,這次也針對之前相當受到好評的5X Protection II、USB3.1、Game Audio及Fan Xpert等軟硬體加值技術予以強化,硬體及功能已能基本滿足玩家及電競愛好者的需求,應用軟體介面更為簡潔直覺實用,雖然沒有M.2傳輸介面,考量到FM2+平台整體價格實際上會選用M.2裝置的使用者應該不多,也不算是太大缺點,不過上述的平台組合確實已跟不上I老大的腳步,期待AMD可能於年底推出的Zen架構處理器,為市場導入新活力,讓消費者有更多且划算的選擇,以上簡單測試提供給有興趣的使用者參考!!


文章標籤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Republic of Gamers(ROG,玩家共和國)系列產品線推出已屆10年,透過ROG以往所推出的經典主機板奠下玩家中不可抹滅的地位,不管是極限超頻、電競、新世代軟硬體擴充功能,都想滿足的話選擇ROG系列產品通常都不會讓使用者失望,近年來也會在高階的晶片組推出所謂的Black Edition主機板,例如採用X58晶片組Rampage III Black Edition、採用X79晶片組Rampage IV Black Edition,軟硬體功能都十分完善,堪稱是當時最佳的選擇,也讓使用者期待X99晶片組Black Edition主機板的推出,當然躬逢ROG 10周年紀念盛事,原廠更加碼推出 ROG RAMPAGE V EDITION 10 玩家共和國主機板,來擔任X99晶片組經典款主機板代言人。


經典傳承

由左至右分別是RAMPAGE III BLACK EDITION(X58晶片組)、RAMPAGE V EDITION 10(X99晶片組)及RAMPAGE IV BLACK EDITION(X79晶片組),規格及功能均為該世代最佳的主機板選擇之一,只可惜手上的RAMPAGE III BLACK EDITION因故障再起不能,無緣讓三者同台較量,幫助使用者了解平台世代功能、規格及效能差異,可讓使用者評估升級效益。


Intel在2016年2大重點產品之一,就是在Computex發表的Broadwell-E系列之CPU,搭配X99晶片組,運算核心數是主要突破特點,Core i7-6950X比起上一代王者Core i7-5960X桌上型處理器所採用8C16T的運算核心更多,達到10C20T之譜也是首款實體10核心的桌上型處理器,Core i7-6900K則是跟上一代Core i7-5960X桌上型處理器所採用8C16T的運算核心相同,運作時脈則略增,另外在同時推出的處理器(Core i7-6850K及Core i7-6800K)也全面升級為6C12T的處理器產品,持續與主流的Z170平台產品做明顯區隔,包括Core i7-6900K、Core i7-6850K及Core i7-6800K價格分別為美金$1723、1089、617及434,採用LGA2011-v3接腳,TDP均為140W,支援HyperThreading、內建4通道DDR4記憶體控制器及新的連接介面,將是目前Intel 桌上型CPU產品的運算效能及頂尖之作。Broadwell-E依據原廠規劃也將會在今年第3季起陸續取代現有的 Haswell-E 處理器產品線,這次頂級產品透過實質核心數及快取記憶體容量增加,仍然可將平台總體效能提升不少Intel在Broadwell-E平台處理器也導入全新Turbo Boost Max Technology 3.0技術,讓處理器整體效能可藉此提昇15%效能,另外高階平台一般都是採用更好的導熱介質,期待提供更好的工作溫度表現,也可以讓超頻的能力隨之提升,建議售價也較上代相同定位產品價格稍有增加。Core i7-6950X採用14nm製程,插槽類型為LGA 2011-3型,支援4通道DDR4 2400MHz記憶體,TDP為140W,為10核心20線程設計,預設時脈為3.0GHz,Turbo Boost 3.5GHz,L3快取為25MB,擁有40條PCI-E 3.0通道,支援2x16+2x8或者5x8配置。

Intel® Core™ i7-6950X規格



這次ASUS ROG RAMPAGE V EDITION 10 主打超頻、RGB炫彩燈光控制及ROG電競風格,同時採用Intel X99晶片組打造價位實在、規格、功能及用料都具競爭力的主機板產品,支援Intel於2014年8月推出的LGA2011-v3腳位Haswell-E及2016年6月所推出的Broadwell-E CPU產品線,支援PCI-E 3.0,AMD CrossFireX/NVIDIA SLI多卡繪圖技術、並提供使用者多達4組USB3.1及8組USB3.0的擴充能力,AURA RGB Led Lighting分別在背部IO擋板區ROG RAMPAGE V EDITION 10、Republic of Gamers及海豚尾式卡榫設有LED光源,Aura Lighting技術可讓使用者依據自己喜好調整燈光的樣式。Fan Xpert 4 整合 4 針腳/3 針腳 CPU 與機殼風扇控制, 可掃描各個風扇的特性,然後根據硬體熱感應器偵測到的專屬區域溫度,提供各風扇的自訂設定, 確保每個風扇都能在散熱效能和低噪音之間取得最佳平衡。X99身為中高階市場的主推晶片組,所以原廠導入的用料、設計及功能部分都是不馬虎,以下介紹ASUS在X99晶片組的頂級E-ATX產品ROG RAMPAGE V EDITION 10的效能及面貌。

 主機板包裝及配件 
STRIX X99 GAMING外盒正面

產品的設計外包裝,ASUS這次產品設計風格,主要紀念玩家共和國產品線推出已經10周年,整體風格均圍繞10周年。


原廠技術特點

採用X99晶片組,支援14/22nm世代的LGA2011-v3腳位的Core i7的CPU,及NVIDIA SLI及AMD CrossFireX多重繪圖卡技術。


盒裝出貨版

產品簡介有簡單的多國語言介紹,應該近期就會鋪貨了,有興趣的網家們不妨再等等喔!!


冠軍之選



外盒背面圖示產品支援相關技術

採用新一代進化版Extreme Engine Digi+ 8相數位供電、SupremeFX Hi-Fi、AURA燈效及Wi-Fi GO!等技術,其他USB3.1 Type-C、U.2、SafeSlot、Fan Xpert 4等技術及原有UEFI BIOS、前置USB3.0、Q-DESIGN、MEM OK!等功能一樣是一應俱全,另外也是世界工廠製品。


開盒及主機板配件





主機板相關配件分層包裝。


配件

配件有SupremeFX Hi-Fi內接裝置及USB訊號線、CPU Installation Tool、3T3R WiFi外接天線、風扇擴充控制板、SATA排線10組、後檔板、說明書、SLI橋接器、貼紙、杯墊、測溫線、Q Connector及隨身碟等。


SLI橋接器



3T3R WiFi外接天線



風扇擴充控制板



測溫線及訊號傳輸線



杯墊

共有2種款式可供替換。


CPU Installation Tool

可協助使用者正確安裝CPU。


隨身碟





考量使用者購置電腦零組件已漸漸不選配光碟機,故直接提供隨身碟1組,並提供相關驅動程式及工具程式。


後擋板

配合主機板後方IO埠一體式設計採用簍空設計,可增加整體質感。


SupremeFX Hi-Fi內接音效卡





可提供使用者更佳的音效聆聽饗宴。


SupremeFX Hi-Fi內部用料

















RAMPAGE V EDITION 10透過內接的USB音效卡,將RAMPAGE IV BLACK EDITION時代頗受好評的內建音效品質更為提升,這張內接音效卡用料相當不錯,也讓RAMPAGE V EDITION 10增色不少!!


 主機板 
主機板正面





這張定位在身為X99頂級的主機板產品,提供4組 PCI-E 16X插槽供擴充使用,8DIMM雙通道DDR4、7.1CH的音效輸出、Intel I211-AT及I218V 2組Gigabit網路晶片、擁有不錯的散熱設計、除了音效電容外均為日系固態電容,整體用料部分CPU供電設計採用8相,MOS區加以散熱片抑制MOS負載時溫度,CPU端12V輸入使用8Pin+4Pin,並提供7組風扇電源端子(均為PWM)及1組風扇擴充控制板連接埠,主機板上提供1組U.2、1組M.2、10組SATA3(均為原生),風扇端子間也配有Mem OK開關,此外整體配色採用黑配色為底,與ROG Black Edittion特有的黑色基底做搭配,整體質感也是維持得不錯。


主機板背面

主機板CPU底板使用金屬製防彎背板,MOS區及PCH晶片組散熱器使用螺絲鎖固,PCH及MOS區背面也加上背板強化。


主機板強化背板

紀念玩家共和國產品線推出10周年!!


音效屏蔽

讓Audio訊號能夠更純淨,更能保留原始的品質,搭配分離左右聲道的夾層,維護靈敏音效訊號的品質。


主機板IO區

如圖,有1組PS2鍵盤滑鼠共用接口、2組USB2.0、1組Gb級網路、4組USB3.0、4組USB3.1(2組為Type-A,另2組為Type-C)、3T3R WiFi天線接孔、USB BIOS Flashback、BIOS清除開關、光纖輸出及音效輸出端子。


MOS及PCH散熱片

質感相當不錯,也藉由加大散熱片的面積,強化主機板上熱源的控制能力。


CPU附近用料



屬於新一代進化版Extreme Engine Digi+ 8相數位供電配置,主機板採用長效固態電容,MOS區也加上散熱片加強散熱,CPU側 12V採用8Pin+4Pin輸入,主機板共提供7組PWM風扇端子,其中1組為支援水冷馬達使用,支援8DIMM的DDR4模組,電源採24PIN輸入。


主機板介面卡及SATA區





提供4組PCI-E 16X(實際最高傳輸頻寬依序為16X@Gen3、8X@Gen3、16X@Gen3、8X@Gen3)、1組PCI-E 4X及1組PCI-E 1X,這樣配置對ATX主機板使用者來說應該相當夠用,提供1組U.2、1組M.2,10組SATA 6G(均為原生),面板前置端子亦放置於本區。插槽採用頗受好評的海豚尾式卡榫,安裝固定顯示卡時相當穩固外,也讓使用者容易移除介面卡。


AURA RGB Led Lighting



分別在背部IO擋板區ROG RAMPAGE V EDITION 10、Republic of Gamers、PCH散熱片及海豚尾式卡榫設有RGB LED光源,Aura Lighting技術可讓使用者依據自己喜好調整燈光的樣式。


透明海豚尾式卡榫



可透過軟體控制透明海豚尾式卡榫下方RGB Led改變燈光顏色,採用透明設計可讓燈光表現更為鮮明。


IO裝置及開關區



提供電源啟動、Reset控制開關、DEBUG LED、Retry Button、Safe Boot、PIC-E通道切換、記憶體通道切換、MemOK!、Slow Mode等開關,內外接的USB裝置(3.1有4組、3.0有8組,2.0有6組)可擴充至18組、風扇擴充控制板連接埠及ROG EXT外接裝置連接埠也位於此區,並且也提供雙BIOS,使用者可以透過右下角紅色開關進行切換。

M.2介面

支援2242、2260、2280及22110規範的裝置。


RGB燈光外接控制端子

可讓使用者安裝RGB LED燈條,並可透過軟體控制燈光顏色。

ASUS ROG RAMPAGE V EDITION 10與STRIX X99 GAMING 比較
ASUS ROG RAMPAGE V EDITION 10與STRIX X99 GAMING 正面對照圖

雖然都具有4條PCI-E 16X插槽,不過STRIX X99 GAMING並不支援NVIDIA 4-Way SLI及AMD 4-Way CrossFireX技術,要玩最強的多卡繪圖平台還是RAMPAGE V EDITION 10為較佳選擇,尺寸部分則是RAMPAGE V EDITION 10較大一些,略大於標準ATX,亦較標準E-ATX小些,STRIX X99 GAMING則是標準ATX,散熱片設計也略有差異,RAMPAGE V EDITION 10 MOS區採用熱導管,PCH部分散熱片也較大,其餘屬於細部超頻及控制開關差異。


ASUS ROG RAMPAGE V EDITION 10與STRIX X99 GAMING 背面對照圖

RAMPAGE V EDITION 10後方增加強化背板,可減少主機板PCB板彎之可能性。


ASUS ROG RAMPAGE V EDITION 10與STRIX X99 GAMING 後方IO對照圖

除了更為美觀外,後方IO部分差異則在USB3.1及USB2.0數量,分別增加及減少2組,RAMPAGE V EDITION 10提供2組有線網路連接埠,無線網路則是提供3T3R設定,最高可達1300Mbps傳輸能力,也增加Clear CMOS開關。


ASUS ROG RAMPAGE V EDITION 10與STRIX X99 GAMING 內接儲存裝置對照圖

兩者均提供1組U.2、1組M.2,10組SATA 6Gb/s支援能力,STRIX X99 GAMING則多了1組SATA Express支援能力,不過目前市面上SATA Express裝置不容易找到,硬碟傳輸效能也尚難頂到SATA 6Gb/s極限,高速SSD裝置未來也都以PIC-E、M.2或是U.2介面為主,所以RAMPAGE V EDITION 10無SATA Express介面部分個人認為這點是無傷大雅。


 主機板上控制晶片 
X99 PCH晶片組



電源管理晶片及供電設計用料







一樣是進化版Extreme Engine Digi+ 8相數位供電配置,針對效能、節能、數位供電及系統散熱做同步優化的核心晶片之一,採用日製10K等級的固態電容。


網路晶片



網路晶片採用Intel I211-AT及I218V 2組Gigabit網路晶片。


USB3.1控制晶片及USB Type-C 整合控制晶片



採用2組asmedia ASM1142控制晶片,2組鈺創EJ179V (USB Type-C Switch加整合控制功能)。


USB3.0 HUB控制晶片

採用asmedia ASM1074控制晶片。


環控晶片

環控晶片採用nuvoTon製品。


ROG SupremeFX  音效技術

採用ROG SupremeFX 音效,提供SupremeFX Shielding、DTS Connect、Audio amplifier、Sonic Studio II及Sonic Radar II等技術。


OP晶片

OP控制晶片採用TI R4580I,為耳機和喇叭提供優質的聲音表現。


音效電容

音效電容則是採用Nichicon製品專業音效電容,提供溫暖、自然、如臨其境的聲音,清晰度和保真度俱佳。


PCI-E 3.0頻寬管理晶片

採用asmedia ASM1480控制晶片。


ROG控制晶片



主機板前後共有3顆ROG控制晶片。


 UEFI BIOS、AURA Lighting軟體及燈效 





















































這次ASUS將原本的介面作優化,也加入使用者建議的個人化介面設計,使用上更為簡便,UEFI BIOS介面清爽,提供即時硬體監控,直覺式圖形風扇控制,使用起來也更為順手,相關的設定也幾乎開放給使用者設定,讓富有DIY精神、控制欲或是超頻玩家等使用者有更大的調教空間,設定成自己獨有的使用模式。


AURA Lighting軟體介面





使用者可以調整自己喜歡的燈光效果及顏色。


RGB燈光效果

















實際的燈光變化及調整





 效能測試 
測試環境
CPU:Intel Core i7 6950X ES
RAM:AVEXIR DDR4 2400 16GB kit @ 2400 16-16-16-36
MB:ASUS ROG RAMPAGE V EDITION 10
VGA:GALAX EXOC GeForce GTX 970 4GB
HD:AVEXIR S100 240GB(AHCI)
POWER:Antec HIGH CURRENT PRO 1200W
COOLING:CPU水冷,GPU原廠空冷
作業系統:WIN10 X64


效能測試
CPU MARK、PI 1M效能測試



Fritz Chess Benchmark、Nuclearus



Intel XTU



CrystalMark2004R3



AIDA記憶體頻寬



CPU-Z效能測試



WinRAR效能測試



CINBENCH R10 X64



CINBENCH R11.5 X64



CINBENCH R15 X64



PCMARK 8



PCMARK 7



3DMARK
Fire Strike Ultra  


Fire Strike Extreme


Fire Strike


Sky Diver


Cloud Gate


Ice Storm Extreme


Ice Storm



3DMARK 03



3DMARK 06



3DMARK VANTAGE
P模式



3DMARK 11
P模式



DirectComputeBenchmark



COMPUTE MARK



異形戰場 DX11 Benchmark
1920*1200



STALKER Call of Pripyat DirectX 11 Benchmark
1920*1080 Tesselation 4AA



Resident Evil 6 Benchmark
1920*1200



Final Fantasy XIV: Heavensward Benchmark
1920*1200 DX9 Maximum


FINAL FANTASY XIV: Heavensward Benchmark
1920*1200 DX11 Maximum



奇點灰燼Ashes Of The Singularity
1920*1080 DX11 Crazy


1920*1080 DX12 Crazy



勇者鬥惡龍



X264 FHD BENCHMARK



X264 FHD BENCHMARK



 超頻效能測試 
測試環境
CPU:Intel Core i7 6950X ES @4.3GHz
RAM:AVEXIR DDR4 2400 16GB kit @ 2400 16-16-16-36
MB:ASUS STRIX X99 GAMING
VGA:GALAX EXOC GeForce GTX 970 4GB
HD:AVEXIR S100 240GB(AHCI)
POWER:Antec HIGH CURRENT PRO 1200W
COOLING:CPU水冷,GPU原廠空冷
作業系統:WIN10 X64


效能測試
CPU MARK、PI 1M效能測試



Fritz Chess Benchmark、Nuclearus



Intel XTU



AIDA記憶體頻寬



CPU-Z效能測試



WinRAR效能測試



CINBENCH R10 X64



CINBENCH R11.5 X64



CINBENCH R15 X64



PCMARK 8



PCMARK 7



3DMARK
Fire Strike Ultra  


Fire Strike Extreme


Fire Strike


Sky Diver


Cloud Gate


Ice Storm Extreme


Ice Storm 



3DMARK 03



3DMARK 06



3DMARK VANTAGE
P模式



3DMARK 11
P模式



DirectComputeBenchmark



COMPUTE MARK



異形戰場 DX11 Benchmark
1920*1200



STALKER Call of Pripyat DirectX 11 Benchmark
1920*1080 Tesselation 4AA



Resident Evil 6 Benchmark
1920*1200



Final Fantasy XIV: Heavensward Benchmark
1920*1200 DX9 Maximum


FINAL FANTASY XIV: Heavensward Benchmark
1920*1200 DX11 Maximum



奇點灰燼Ashes Of The Singularity
1920*1080 DX11 Crazy


1920*1080 DX12 Crazy



勇者鬥惡龍



X264 FHD BENCHMARK



X264 FHD BENCHMARK



 結語 
小結:
承襲以往經典主機板,這張ASUS ROG RAMPAGE V EDITION 10可說是給了頂端使用者最強大的火力支援,給足充足的用料及設計,讓使用者在超頻時不會受限於主機板的限制而在追求極限效能表現時受到影響,整體表現可圈可點,適合超頻的玩家使用,當然對一般使用者來說,這張主機板的價位及功能屬於較高檔的區間,對預算有限的使用者來說,可能是難以接受的產品,不過對有電競及超頻需求的使用者來說,可說是如虎添翼,是您在追求極限時的好幫手,這張ASUS ROG RAMPAGE V EDITION 10功能相當完整且強悍,具有X99的原生RAID、SATA6G、USB3.0功能,效能也是相當出色,SupremeFX Hi-Fi內接USB音效卡提供使用絕佳的音效饗宴,另外U.2、M.2介面,3T3R Wi-Fi 802.11ac無線模組、 RGB Led Lighting、USB3.1 Type-C等硬體功能也都相當完整,以期將Intel LGA2011-v3腳位Broadwell-E CPU產品效能完美結合並完整發揮,這次的測試也發現確實能完美搭配Intel Core i7-6950X,控制介面也設計讓使用者可以更為簡易、快速直覺的使用,UEFI BIOS介面也針對使用者的需求進行微調,務求更為實用便利,ASUS加入工作團隊努力研發後的技術,相信推出後能獲得更多使用者的迴響,畢竟後PC時代來臨,加入以使用者為考量的技術更多越能取得消費者的好評,以上提供給有意購買的使用者參考。


文章標籤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固態碟(SSD)廠商不斷的研發新控制晶片,已儼然成為系統碟的不二之選,一般高階SSD產品效能實測存取速度高達存取速度多在550MB/s上下,已經相當接近SATA 6Gb/s傳輸介面極限,已漸漸無法滿足SSD的需要,解決之道已漸漸走向使用高頻寬、低延遲的PCIe匯流排作為儲存傳輸通道,如Intel Z97晶片組主機板產品開始導入的M.2傳輸介面、使用SATA結合PCIe技術而成的SATA Express傳輸介面及Intel主導開發與制定規範推出Non-Volatile Memory Express傳輸介面,簡稱NVMe,當然目前支援NVMe的SSD還非常少價格也貴,但是目前的產品效能確實比起採用SATA傳輸介面的產品高出不少。

在SSD市場上Samsung也早已針對市場的使用環境、價格、效能需求等層面,透過用料的選擇讓產品的效能、規格及單位價格比等要素推出一系列產品,也獲得市場不錯的反應,其中採用NVMe傳輸技術的SM951 256GB效能實測存取速度高達讀取2,150MB/s、寫入1,260MB/s,由這點來說效能十分驚人,輕鬆將SATA 6Gb/s傳輸介面拋在後頭,是追求極限傳輸效能使用者的極佳選擇,比較可惜的是台灣並沒有代理商,如果要入手就大概只能透過代購或自己從淘寶淘回來,目前價位約在3K多,已經算是十分合理的價位,以下就分享Samsung SM951 M.2 NVMe SSD 256GB的效能表現吧!!


 Samsung SM951 NVMe M.2 SSD 256GB 
SSD PCB正反面



正反面共有2顆NAND Flash顆粒及1組SSD的主控制器,組成256GB的容量,主控制器為MDX S4LN058A01-8030,NAND Flash顆粒採用Samsung 16nm MLC Toggle 顆粒。


 效能測試及結語 
測試環境
CPU:Intel Core i7 6700K 
RAM:AVEXIR ROG CERTIFIED Red Tesla DDR4 2666 8GB kit @ 2800 15-16-16-35
MB:ASUS Maximus VIII Ranger
VGA:GALAX EXOC GeForce GTX 970 4GB
HD:Apacer AS720 240GB(AHCI);Samsung SM951 NVMe M.2 SSD 256GB(NVMe)
POWER:Antec HIGH CURRENT PRO 1200W
COOLING:CPU水冷,GPU原廠空冷
作業系統:WIN10 X64


HDTUNE
讀&寫測試

SM951表現不錯,讀取速度及存取速度也相當快平均在2,238MB/s,搜尋時間不到0.05ms,充分表現出SSD的特性。


IOPS測試&額外測試&檔案效能



AS SSD BENCHMARK

IOPS效能表現讀取接近143,000及寫入達95,000左右的成績,讀取最高突破1,719MB/s,寫入效能部分突破1,145MB/s,效能與原標示規格相符,總體成績也有1,700分以上的表現,算是有極佳效能的SSD產品,搜尋時間也相當快,充分表現出SSD的特性。


ATTO

效能表現,讀取最高突破2,188MB/s,寫入效能部分突破1,226MB/s,基本上讀取及寫入速度已達到原廠規格或超越原標示規格。


CrystalDiskInfo



CrystalDiskMark

效能表現一樣不俗,因為非採用壓縮技術,如果選用其他壓縮演算法測試,效能差距不明顯,讀取最高達2,202MB/s左右,寫入也突破1,219MB/s左右,讀取及寫入速度算較原廠規格為佳。


AIDA 硬碟測試

讀取速度也相當快最高達到2,229MB/s左右,整體搜尋時間約在0.03ms,充分表現出SSD的特性。


AJA TEST

讀取最高達1,968MB/s左右,寫入也有1,321MB/s左右。


PCMARK Vantage

也獲得108,347的成績。


PCMARK 7

也獲得5,989的高分。


PCMARK 8

也獲得5,070的成績,頻寬為530.26MB/s。


AnvilBenchmark
Incompressible

獲得5,248的成績。

0fill模式

獲得5,338的高分。


TxBENCH

效能表現一樣不俗,讀取最高達2,261MB/s左右,寫入也有1,245MB/s左右。


SSD-Z



IsMyHdOK

效能表現一樣不俗,讀取最高達1,520.67MB/s左右,寫入也有1,171.68MB/s左右。


 結語 
小結:
Samsung SM951 NVMe M.2 SSD 256GB的產品效能十分優越,整體存取效能部分,ATTO測試讀取最高達到2,188MB/sec左右的傳輸效能,寫入效能部分突破1,226MB/sec的效能,IOPS讀取及寫入的效能表現也分別高達143,000及95,000左右的水準。整體來說各家的控制器各有優缺點,這次採用 MDX S4LN058A01-8030作為SSD的控制器,傳輸效能絕對是上乘,不過目前國內尚無人代理引進,不然就容量、品牌、價格跟效能而言確實是值得入手的一款頂級SSD產品,不過目前SSD產品大量面市,廠商間的殺價競爭已讓SSD持續降至讓更多使用者滿意的價位,讓消費者有福氣輕鬆享受平價且高效能SSD的效能表現,入手後就是找個時間進行安座大典,然後享受SSD的傳輸快感囉!!


文章標籤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