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Rock Taichi系列主機板推出以來主打價格合宜、功能完善且擴充介面眾多,並保有用料高規的特點,吸引不少使用者的目光,在AMD Ryzen 1000/2000系列處理器不俗的效能表現、合理定位及價格,在中高階裝機市場掀起一場風潮之後,AMD明明白白讓Intel感受到處理器已不能像以往靠著擠牙膏方式來推出新產品挖玩家的荷包,這點AMD真的幹得不錯,讓個人電腦中高階處理器市場,不再是惟Intel獨尊,讓消費者有著更多且更具能效競爭力的產品可以選擇。這次AMD Ryzen 3000系列運算核心數是主要突破特點,8核以上處理器不再是HEDT平台才有機會使用,中階平台處理器開始導入8核心16線程、12核心24線程甚至是16核心32線程,提供使用者更強悍的多工效能,現階段AMD家用系列最高階產品效能已不容置疑,對上Intel早已不落下風甚至有領先之趨勢,只能說AMD真香,華擎也在價格與規格取得平衡的概念推出高CP值的X570 Taichi主機板,讓使用者可以花更少金額入主AMD X570主機板,規格方面也能滿足多數玩家需求,舉凡3組Hyper M.2設計,具有Wi-Fi 6無線網路卡,支援三顯示卡,具USB 3.2 Gen2 Type-C介面等。


ASRock X570 Taichi



ASRock X570 Taichi,其支援 AMD AM4腳位Ryzen 2000 和 3000 系列處理器產品線,承襲Taichi產品系列元素設計,高顏值彩繪並搭配金色齒輪圖騰融入太極意象,ASRock並持續針對之前相當受到好評的等軟體加值技術予以強化,據以強化的軟硬體技術如超合金等級用料、Purity Sound 天籟美聲 4、Polychrome RGB、Intel Lan網路晶片、Hyper M.2 插槽、PCIe合金插槽、USB Type-C 介面、超合金用料設計、 M.2 SSD散熱設計、電競盔甲、Hyper BCLK Engine II控制引擎及802.11ax (WiFi 6)等,整體介面更為簡潔直覺實用,透過軟硬體的搭配以期將AMD Ryzen產品效能完美結合並完整發揮,以下介紹ASRock X570 Taichi 的效能及面貌。


真香雙雄組合

ASRock X570 Taichi & AMD Ryzen 7 3700X


AMD Ryzen 7 3700X



 主機板包裝及配件
外盒正面

產品的設計外包裝,屬於ASRock Taichi 產品線的一貫產品設計風格,主打太極意象風格。


原廠技術特點

採用X570晶片組,支援支援 AMD AM4腳位Ryzen 2000 和 3000 系列系列處理器,支援PCI-E 4.0、Polychrome-RGB、AMD CrossFireX,、NVIDIA SLI、HDMI等技術。


ASRock X570 Taichi

盒裝出貨版


外盒背面及圖示產品支援相關技術







提供Polychrome-RGB、Intel Lan網路晶片、802.11ax(WiFi 6)、3組 Hyper M.2 插槽、PCIe合金插槽、前置USB3.1(含1組USB Type-C)、超合金用料設計、電競盔甲、Hyper BCLK Engine III及天籟美聲4代音效等功能。


開盒及主機板配件



主機板相關配件分盒包裝。


配件

配件包含SLI橋接器、WiFi天線、SATA排線4組、星型螺絲起子、說明書、標籤貼紙、M.2固定螺絲及驅動光碟等。


WiFi天線



 主機板
主機板正面







這張定位在X570中高階ATX的產品,提供3組 PCI-E 16X(實際最高傳輸頻寬依序為16X、8X、4X@Gen4)、2組PCI-E 1X@Gen4插槽供擴充使用,4DIMM雙通道DDR4、8CH的音效輸出、Intel I211AT Gigabit雙網路晶片、除了音效採用Nichicon Fine Gold系列長效電解電容外,均為黑金固態電容,整體用料部分CPU供電設計採用14相數位供電設計,MOS區加以大面積熱導管鋁合金散熱片抑制MOS負載時溫度,CPU端12V輸入使用8+4Pin,並提供5組風扇電源端子(支援Smart Fan Speed Control及Water Pump),主機板上提供2組M.2及8組SATA3(6組原生)傳輸介面,此外整體配色採用高顏值彩繪並搭配金色齒輪圖騰融入太極意象,產品質感相當不錯。


主機板背面



主機板使用強化背板,CPU插槽底部使用金屬底板,減少板彎狀況,MOS區及PCH晶片組散熱器使用螺絲鎖固。


PCB Isolate Shielding 技術

隔絕類比與數位訊號,可有效減少噪音干擾。


主機板IO區

如圖,採用預載式1體式IO背板設計,有1組PS2鍵盤滑鼠共用端子、1組Gb級網路、2組USB3.2 Gen2(含1組Type C)、6組USB3.2 Gen1、WiFi天線、BIOS Flashback開關、光纖輸出端子及音效輸出端子(鍍金處理)與1組HDMI。


CPU附近用料





屬於14相數位供電設計的電源供應配置,主機板採用長效黑金固態電容,MOS區也加上大面積熱導管散熱片設計加強散熱,CPU側 12V採用8+4Pin輸入及5組PWM風扇端子。支援4DIMM的DDR4模組,電源採24PIN輸入,PCB也採用消光黑設計,讓整體質感更為提升。


主機板介面卡區



提供3 組 PCI-E 16X(實際最高傳輸頻寬依序為16X、8X、4X@Gen4)及2組PCI-E 1X@Gen4插槽供擴充使用,這樣配置對ATX主機板使用者來說屬於常見也夠用的設計,前2組PCIe 16X插槽採用合金插槽設計,增加更多焊點,讓主機板承載力更佳,減少插上重量較重顯示卡時可能造成的撕裂狀況,插槽也採用頗受好評的海豚尾式卡榫,PCH散熱片質感相當不錯,PCH區藉由加大散熱片的面積,強化主機板上熱源的控制能力。


IO裝置區







主機板上提供8組SATA3、3組Hyper M.2、內部提供1組USB 3.2 Gen2內接擴充埠、1組USB 3.2 Gen1 內接擴充埠,總計USB 3.2 Gen2有4組(含2組Type C)、USB 3.2 Gen1有8組,USB 2.0有4組,USB相關介面可擴充至16組,RGB LED連接埠及機殼前置面板開關端子也位於此區。


主機板上散熱設計



MOS採用超大型鋁合金熱導管散熱片提供超強散熱能力,完整保護 MOSFET 與內建晶片區域,讓 MOSFET 和晶片都能在較低溫的環境工作,系統運作也更加穩定可靠。


供電區散熱模組



採用超大型鋁合金熱導管散熱片提供超強散熱能力。


PCH散熱片設計



一樣展露ASRock Taichi 系列熱血電競風格,也具有相當不錯的散熱效果。


裝甲及M.2散熱設計









M.2 SSD在全速運作時往往會發出高熱,一旦過熱便很可能發生降速、傳輸不穩定的情形。華擎的鋁合金M.2散熱盔甲能夠有效幫助M.2 SSD降溫,保持最佳工作狀態。


ASRock Steel Slots

PCI合金插槽,與PCIe擴充槽外加上金屬罩,並且增加焊點,提升穩固性,提升耐重耐拉扯性,避免主機晃動運送造成損壞。


 主機板上控制晶片
X570 PCH晶片



X570 晶片組支援NVMe PCIe 4.0 X4 SSD最高速度比起上代X470或是競品來說,速度翻倍可達64Gbps,讀寫效能更快,適合需求高速讀寫的玩家使用。


供電設計







採用Intersil Digital PWM控制晶片,14相數位供電設計的電源供應配置,搭配Nichicon 12K 黑電容、消光黑PCB及高密度防潮纖維電路板,提供使用者更佳的超合金等級的用料設計。


網路晶片

網路晶片採用Intel Gbps級網路晶片I211AT控制晶片,實測優異的傳輸效能,是ASRock持續使用的原因。


環控晶片

環控晶片採用nuvoTon製品。


天籟美聲4代音效技術

採用7.1 聲道高傳真音效 (Realtek ALC1220 音源編碼解碼器),採用Nichicon音效專用電解電容及RGB LED防護罩,運算擴大器採用TI NE5532,提供使用者更佳的音效體驗。


PCIe頻寬控制晶片










M.2插槽



新世代儲存裝置主推的高速傳輸介面,主機板上共有3組 Hyper M.2,採用M.2 Socket 3 Type M接口,最下方支援2242、2260、2280及22110長度的裝置,其他2組支援2242、2260及2280長度的裝置。頻寬部分,最上及最下方插槽支援到PCIe Gen 4.0 x4 及SATA3,中間支援PCIe Gen 4.0 x4 ,當然如果插槽上安裝裝置則會分別讓相關SATA連接埠失效。


USB2.0控制晶片

GL850G


Polychrome RGB及RGB燈光外接控制端子



可讓使用者安裝RGB LED燈條,並可透過獨家的Polychrome RGB軟體控制燈光顏色。支援 12V RGB LED 的 4Pin 白色針腳,與支援 5V Addressable RGB LED 的 3Pin 灰色針腳,能夠自由擴充燈條或是其他 LED 設備。除此之外,這一次更有「Polychrome SYNC」功能,讓你的記憶體,或是其他經過認證的設備,都能夠成為燈效系統的一部分,發出一致的色彩與模式。你能夠在 ASRock 官網上,找到 RGB 設備的相容性清單。


Hyper BCLK Engine II

附加的外部基準時鐘生成器,提供更寬範圍的頻率與更精准的時鐘波形,超頻玩家能更加精準的控制系統。


供電用料設計







ASRock X570 Taichi為14相數位供電設計,採用60A高效電感,搭配50A Dr.MOS、2盎司銅箔PCB加上12K電容,運作溫度低,提供穩定電流,給予更佳的超頻性,壽命相對拉長,另外使用記憶體供電高效合金電感設計,給予更純淨的記憶體訊號,也可提升記憶體超頻性。


AM4插槽



AMD Ryzen 7 3700X榮登寶座



 UEFI BIOS

























































這次ASRock一樣將原本的介面作優化,也加入使用者建議的個人化介面設計,使用上更為簡便,維持近期清爽UEFI BIOS介面設計,使用起來也相當順手,相關的設定也幾乎開放給使用者設定,讓富有DIY精神玩家等使用者有更大的調教空間,設定成自己獨有的使用模式。這張主機板採用X570晶片,支援倍頻調整、電壓、記憶體工作時脈等功能開放給使用者調整使用!!使用者可以透過BIOS或Polychrome RGB LED軟體調整自己喜歡的燈光效果及顏色,分別為恆亮、呼吸、閃爍、循環、隨機、隨機循環、波浪、音樂等模式,部分模式也可調整等燈光效果速度。


 效能測試及結語
測試環境
CPU:AMD Ryzen 7 3700X
RAM:HyperX Fury DDR4 RGB 3466 16GB kit @ 3466 16-18-18-36
MB:ASRock X570 Taichi
VGA:GALAX GeForce GTX 1070 EXOC 8GB
HD:Kingston KC2000 NVMe PCIe SSD 1TB
POWER:Antec EDGE 750W
COOLING:CPU使用Cooler Master MasterLiquid ML240R RGB,GPU原廠空冷
作業系統:WIN10 X64


效能測試
CPUmark、Super PI 1M、wPrime 32M&1024M效能測試



CPU-Z效能測試



AIDA記憶體頻寬



CrystalMark2004R7



Corona Benchmark



V-Ray Benchmark



WinRAR效能測試



7-Zip效能測試



POV-Ray



CINEBENCH R15 X64



CINEBENCH R20 X64



PCMARK 10



3DMARK
Time Spy


Time Spy Extreme


Fire Strike Ultra


Fire Strike Extreme


Fire Strike  


Sky Diver


Cloud Gate



3DMARK 11



3DMARK VANTAGE



X264 FHD BENCHMARK



X265 FHD BENCHMARK



異形戰場 DX11 Benchmark



STALKER Call of Pripyat DirectX 11 Benchmark



Unigine Superposition Benchmark
1080P


4K



FINAL FANTASY XV Benchmark
1080P


4K



FINAL FANTASY XIV: Shadowbringers Benchmark
1080P


4K




 結語
小結:
這張ASRock X570 Taichi 主打中高階ATX主機板市場,功能相當完整且強悍,提供14相數位供電設計及超合金級用料,讓使用者超頻時能有更好的後勤支援,獲得更好的超頻能力,最高支援DDR4 4666+以上的記憶體超頻能力,這次也能看到DDR4 3466通過多項高負載測試軟體的實測表現,當然記憶體超頻仍是需要優越的處理器記憶體控制器、記憶體模組及主機板相輔相成,如有體質更佳的記憶體模組搭配主機板,也許能有更驚人的表現。AMD Ryzen 7 3700X也提供多達8C16T運算核心數,官方價格329美金,近期將推出的最頂級的Ryzen 9 3950X也提供多達16C32T運算核心數,有感的時脈提升也讓價格比起以往同核心數處理器產品實惠不少,規劃升級的使用者確實可以挑選適合自己的處理器產品。

當然挑選適合自己需求及價格的主機板也是發揮高階運算平台的必備功課,ASRock X570 Taichi有效展現Ryzen 3000系列處理器能效價值,在硬體功能也提供3 x PCI Express 4.0 x16(分別為16、8X及4X) + 2 x PCI Express 4.0 x1插槽)和2條PCI-E 2.0(X1),支援多路NVIDIA SLI / AMD CrossFire X技術外,也具有X570的原生M.2、RAID、SATA6G、USB3.2 Gen2(含1組USB Type-C)等功能,效能也是相當出色,整體硬體及功能已能基本滿足玩家及電競愛好者的需求,持續提升產品功能及整體用料再升級,提供Purity Sound 天籟美聲 4 & DTS Connect、Polychrome RGB、Intel Lan網路晶片、3組 Hyper M.2 插槽、PCIe合金插槽、超合金用料設計、BIOS Flashback、電競盔甲及802.11ax(WiFi 6)等等軟體加值技術予以強化,ASRock加入工作團隊努力研發後的技術,相信推出後能獲得更多使用者的迴響,畢竟後PC時代來臨,加入以使用者為考量的技術更多越能取得消費者的好評,推出更具殺手級應用產品,提升消費者的使用體驗,X570 Taichi主機板對於需要超頻功能的進階玩家來說提供了相對全面的解決方案,擁有不俗的功能設計、價格合理且實惠、高品質的用料水準、保有非常充裕的擴充能力,讓使用者組建功能完善的電競主機可說是絕佳的選擇之一,以上簡單測試提供給有興趣的使用者參考!!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期消費者手上的設備的紀錄能力越來越強大,相對的對記憶卡讀取、寫入速度的需求也就越來越高,記憶卡的存取速度沒跟著升級,恐怕是難以面對市場消費需求,加上大容量microSDXC記憶卡系列記憶卡應該是智慧型裝置使用者常常會選購的配件之一,主要是消費者對裝置內建的儲存空間大小不敷其所需,如果預算足夠的話也多會選購較高容量的產品,所以也有許多廠商推出標榜高速的大容量SDXC或microSDXC記憶卡產品,根據價位也會有不同的讀取及寫入速度。近期 Kingston Canvas Select Plus系列 microSD 記憶卡也應運而生,推出具備UHS-1 U3 A1 V30 等規格記憶卡,在256GB以上產品讀取速度最高可達100MB/s,寫入速度最高可達 85 MB/s記憶卡,專為4K UHD影像紀錄需求而生,Kingston 的 Canvas Select Plus microSD 記憶卡相容於 Android 裝置,並符合 A1 等級效能,系列記憶卡經過完整測試,提供產品終身保固,效能表現也確實不差,以下就簡單分享其外觀及實測效能表現。


原廠規格及資訊
https://www.kingston.com/tw/memo ... card#specifications


記憶卡
外包裝





主打對應智慧性手持裝置容量擴充需求,符合 A1 等級效能,容量也高達512GB。


升級款的Kingston Canvas Select Plus系列



包裝吊卡背面



封裝地

台灣封裝產品。


記憶卡本體





Canvas Select Plus microSD 512GB


搭配Kingston Nucleum USB Type-C 7合一集線器進行測試





效能實測
格式化後容量

採用exFAT格式,約466GB。


讀卡機控制晶片



AS SSD Benchmark

讀取最高有突破93MB/s左右,寫入效能部分接近80MB/s,接近原廠標示的效能。


ATTO

讀取最高有突破93MB/s左右,寫入效能部分達70MB/s,讀取接近原廠標示的效能,寫入則稍弱。


CrystalDiskMark

讀取最高有接近88MB/s左右,寫入效能部分突破73MB/s。


TxBENCH

讀取最高有突破93MB/s左右,寫入效能部分突破77MB/s,接近原廠標示的效能。


額外測試
搭配Kingston MobileLite G4、Lexar UHS-II microSD及Lexar microSD讀卡機進行測試



Lexar UHS-II microSD讀卡機
AS SSD Benchmark

讀取最高有突破88MB/s左右,寫入效能部分突破80MB/s,寫入速度已接近原廠標示的效能。


ATTO

讀取最高有突破88MB/s左右,寫入效能部分達81MB/s,寫入速度已接近原廠標示的效能。


CrystalDiskMark

讀取最高有接近88MB/s左右,寫入效能部分突破81MB/s,寫入速度已接近原廠標示的效能。


TxBENCH

讀取最高有突破91MB/s,寫入效能部分突破83MB/s,已接近原廠標示的效能。


Kingston MobileLite G4讀卡機
AS SSD Benchmark、ATTO、CrystalDiskMark及TxBENCH效能測試

讀取最高接近91MB/s,寫入效能部分突破83MB/s,整體效能已接近原廠標示的效能。


Lexar microSD讀卡機
AS SSD Benchmark、ATTO、CrystalDiskMark及TxBENCH效能測試

讀取最高突破90MB/s,寫入效能部分突破85MB/s,寫入效能已達原廠標示的最高傳輸速度,讀取也接近標示效能。


搭配SONY A6400錄影測試

SONY A6400 單檔錄影不受30分鐘限制,單顆電池錄影時間也可撐到90分鐘左右,4K錄影時間也許會短一點,為了測試極限的測試時間使用外掛的行動電源來補充能量,當然也受惠於SONY A6400支援邊充邊錄,讓影相紀錄時間更不受限制。


錄了大約1小時8分鐘

相機顯示大約還可以再錄9小時38分左右。


錄了大約4小時20分鐘

相機顯示大約還可以再錄6小時47分左右。


錄影原始檔大小

大約168GB,相當驚人的檔案大小。


轉檔成HEVC

花了一些時間轉檔,仍需要大約14GB,檔案還是很大,就不上傳,不過也可以發現Kingston Canvas Select Plus microSD 512GB 記憶卡除了容量相當大足以錄製大約11小時4K 30P影像紀錄之外,持續寫入4K影像紀錄檔案也是相當穩定。


結語
小結:經過實測這張Kingston Canvas Select Plus microSD 512GB 記憶卡,在格式化之後可以提供高達466GB的儲存空間,已經數倍於手機內建的儲存容量,實測效能表現也保有一定水準,讀取速度平均多能有達到90MB/s以上,寫入速度最高能達到80MB/s左右,另外在補充測試部分,整體傳輸速度確實已接近或達到原廠標示最高效能,這次升級確實相當有感,也對應到對寫入速度較為講究的使用者需求,保固部分原廠也提供終身保固的服務,預期上市價格也會是在合理的價位帶,算是值得購入的記憶卡產品,經過實測DJI OSMO Pocket也支援這張卡,搭配SONY A6400錄影影像測試更是可以發揮Kingston Canvas Select Plus microSD 512GB 記憶卡特色,容量相當大足以錄製大約11小時4K 30P影像紀錄之外,持續寫入4K影像紀錄檔案也是相當穩定,以上測試提供給有興趣朋友參考。

文章標籤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期消費者手上的設備的紀錄能力越來越強大,相對的對記憶卡讀取、寫入速度的需求也就越來越高,記憶卡的存取速度沒跟著升級,恐怕是難以面對市場消費需求,加上大容量microSDXC記憶卡系列記憶卡應該是智慧型裝置使用者常常會選購的配件之一, 所以Kingston在今天推出Canvas Select Plus系列 SD級microSD 記憶卡,具備UHS-1 U3 A1 V30 等規格記憶卡,在256GB以上產品讀取速度最高可達100MB/s,寫入速度最高可達 85 MB/s記憶卡,專為4K UHD影像紀錄需求而生,Kingston 的 Canvas Select Plus microSD 記憶卡相容於 Android 裝置,並符合 A1 等級效能,KC600 SSD則是全新商務型固態硬碟,標榜提供高效能、高耐用度產品,支援安全性套件。另外則是新款入門DC450R企業級固態硬碟,耐用度為每日0.3DWPD寫入量,提供長達5年保固。3款新品可確實強化自家整體產品競爭力及產品線深度。


行動商務必備周邊

諸如讀卡機、隨身碟、Nucleum USB Type-C 7合一集線器等周邊。


生活周邊少不了的隨身碟產品





加密型隨身碟



支援軟硬體加密模式。


Canvas Select Plus系列記憶卡





今天發表新款Canvas Select Plus系列(包含SD及Micro SD),傳輸效能大大升級,提供使用者不同使用需求做搭配。


現有產品線

分別為最高階的Canvas React、Canvas Go!及入門款Canvas Select,提供使用者不同使用需求做搭配。


Canvas React Micro SDXC及High Endurance microSD 記憶卡

展示高傳輸效能表現Canvas React Micro SDXC記憶卡,另外也有High Endurance microSD 記憶卡強調高耐用度,在 Full HD 1080p 的設定下,可連續錄製和播放高達 20,000 個小時 的內容。


電競進階版

包含HyperX系列記憶體、KC2000 NVMe PCIe SSD等產品,KC2000 NVMe PCIe SSD採用最新 PCIe Gen 3.0 x 4 控制器及 96 層 3D TLC NAND,提供高達3,200MB/s及2,200MB/s 的讀取和寫入速度,可說是具備出色的耐用性及效能的SSD產品,當然也令人期待早日推出PCIe Gen 4.0 x 4產品。


強悍效能版

包含Fury DDR4記憶體、今天發表的KC600 SSD及已上市的A2000 NVMe PCIe SSD,兩款SSD最高可提供高達1TB容量產品。


KC600 SSD

KC600 SSD提供高達550MB/s及520MB/s 的讀取和寫入速度,提供高效能、高耐用度產品,支援安全性套件。


入門升級版

包含A400 SSD及ValueRAM等產品。


Data Center 500 及450系列企業級固態硬碟

包含DC500M及DC500R,專為讀取密集性高及混合用途的伺服器或資料中心需求及工作負載所設計。DC500M為混合用途設計,可讓高度讀取/寫入密集性工作負荷發揮平衡的效能,具有1.3每日寫入量(DWPD)的耐用性。而DC500R為讀取密集性高的設計,可讓高度讀取密集性工作負荷發揮效能,具有0.5每日寫入量(DWPD)的耐用性。

新款DC450R



DC450R是Kingston定位入門企業應用SSD產品,循序讀寫效能高達555/525 MB/s,128K隨機讀寫效能為98K/28K IOPS,容量提供480GB/960GB/1.92TB/3.84TB,耐用度為每日0.3DWPD寫入量,提供長達5年保固。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yperX_Pulsefire_Dart_6_rgb_hr.jpg

Kingston金士頓旗下電競品牌,HyperX 今日宣布首款電競等級的無線滑鼠Pulsefire Dart於台灣正式上市。Pulsefire Dart支援Qi無線充電功能,除了為遊戲使用提供十足的便利性,高達50小時1的電池容量更讓玩家們能夠隨時保持戰鬥力,自由地享受無線操作的快感。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電子競技已然成為全民體育風潮態,個人電腦周邊知名品牌廠HyperX也順此趨勢,開發了不少電腦週邊產品,如滑鼠、鍵盤、耳機、鼠墊解決方案等,積極將產品生產領域突破,以期獲得更多消費市場,而HyperX品牌就是以開發電競相關的產品為主,已推出的產品主要有鍵盤、滑鼠、耳機、鼠墊及其他電競週邊。這次推出電競訴求的鍵盤,除了炫彩亮眼RGB燈光效果外,更提供遊戲玩家能有更好的遊戲體驗或是比賽中有更好的競賽表現。

全新推出的HyperX Alloy Origins鍵盤,除了可以透過 HyperX NGENUITY 軟體自訂燈光效果、指派巨集,以及調整遊戲模式,讓使用者可以針對Alloy Origins每顆按鍵設定RGB燈效和巨集等進階功能,以滿足不同使用需求, 加上採用耐用的航太級全鋁合金結構打造,讓鍵盤提供穩定性和可靠性與耐用度。HyperX Alloy Origins採用HyperX 特製機械鍵軸,提供安靜優雅的鍵入手感,USB訊號傳輸線線材採用編織繩設計,也提供電競鍵盤一定會主打的N-Key Rollover 防鬼鍵功能,也提供多媒體專用鍵,以及燈光與遊戲模式快捷鍵及鍵盤鎖功能,在功能部分也提供兩段式腳架設計,共可調節三段斜度,整體外觀相當精巧,讓使用者能夠騰出更多桌面空間,方便滑鼠移動,同時也配備可拆式 USB Type-C 電源線設計,更方便使用者攜帶及收納,以下就這把HyperX Alloy Origins電競鍵盤介紹及測試吧!!


HyperX Alloy AIIOY-ORIGINS產品規格
原廠介紹網頁
https://www.hyperxgaming.com/tw/ ... cal-gaming-keyboard



HyperX Alloy AIIOY-ORIGINS 產品外包裝

配合鍵盤及電競產品的型號及風格,以鍵盤RGB燈光效果搭配成白底紅色相間精美的包裝。


產品特色



電競機械鍵盤、RGB 燈光效果、也是HyperX首款使用繁體中文輸入鍵帽的電競機械鍵盤產品。


HyperX製品





可透過HyperX NGENUITY 軟體自訂RGB燈光效果,也採用自家開發的HyperX 紅軸機械鍵軸。


產品的內部組件及配件介紹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固態碟(SSD)廠商不斷的研發新控制晶片,已儼然成為系統碟的不二之選,一般高階SSD產品效能實測存取速度高達存取速度多在550MB/s上下,已經相當接近SATA 6Gb/s傳輸介面極限,已漸漸無法滿足SSD的需要,解決之道已漸漸走向使用高頻寬、低延遲的PCIe匯流排作為儲存傳輸通道,如Intel Z97晶片組主機板產品開始導入的M.2傳輸介面、使用SATA結合PCIe技術而成的SATA Express傳輸介面及Intel主導開發與制定規範推出Non-Volatile Memory Express傳輸介面,簡稱NVMe,當然目前支援NVMe的SSD產品已有相當多選擇,其中更分為高階定位的MLC及目前成為主流的TLC等級產品,不過就是算是採用TLC顆粒的產品,目前整體效能也已經確實比起採用SATA傳輸介面的產品高出不少。


Samsung PM963 M.2 NVMe SSD 1.92TB產品效能官方存取速度高達讀取2,000MB/s、寫入1,200MB/s,採用NVMe 1.2技術及PCIe Gen 3.0 x 4,由這幾項特點來說這系列SSD效能在一票NVMe SSD產品中表現算普通,不過比起SATA介面的SSD,仍是有相當優勢,加上採用Samsung自家開發的Polaris主控制器,NAND Flash採用自家Samsung 48-layer 3D TLC NAND等級顆粒,但硬碟每日寫入量(DWPD)高達1.3,耐寫型表現讓人印象深刻,也趁這次大船到港加上價格實惠,再敗1顆大容量PM963 1.92TB SSD來玩玩。


原廠規格及相關資訊



入手價位

含集運運費大約會在新台幣3,700元左右,算是還值得入手的價位,如果考慮保固條件的話,建議跳過洋垃圾。


外包裝
SSD正反面



Samsung PM963 M.2 NVMe SSD 1.92TB,採用PCIe Gen 3.0 x 4傳輸介面,外觀尺寸為消費級產品較為少見的M.2 22110。


產地

Samsung PM963 M.2 NVMe SSD 1.92TB為世界工廠產品。


控制器

SSD主控制器為Samsung開發的Polaris晶片,型號為S4LP077X01-8030。


NAND Flash顆粒



共有4顆NAND Flash顆粒組成1.92B的容量,NAND Flash採用Samsung 48-layer 3D TLC NAND顆粒。


快取記憶體

採用自家 LPDDR3-1866 8Gb DRAM顆粒


 效能測試
測試環境
測試環境
CPU:Intel Core i9 9900K ES
RAM:HyperX Predator DDR4 3600 16GB kit @ 3600 17-18-18-39
MB:ASUS ROG MAXIMUS XI FORMULA
VGA:GALAX GeForce GTX 1070 EXOC 8GB
HD:Samsung PM961 M.2 NVMe SSD 256GB;Samsung PM963 M.2 NVMe SSD 1.92TB
POWER:Antec HIGH CURRENT PRO 1200W
COOLING:CPU水冷,GPU原廠空冷
作業系統:WIN10 X64


CrystalDiskInfo

採用NVMe PCIe Gen 3.0 x 4傳輸介面。


HDTUNE
讀&寫測試

表現不錯,讀取速度也相當快,平均在2153.5MB/s,寫入速度平均約在1026.2MB/s,搜尋時間約在0.062ms,充分表現出SSD的特性,也可以發現全盤寫入並不會掉速。


HDTUNE
額外測試



AS SSD BENCHMARK

IOPS效能表現讀取達288,000及寫入達185,900左右的成績,讀取最高達1,564MB/s,寫入效能部分突破1,014MB/s,效能與原標示規格相近,總體成績也有2,870分以上的表現,可說是效能還不錯的SSD產品,搜尋時間也相當快,充分表現出SSD的特性。


ATTO

效能表現,讀取最高突破1.61GB/s,寫入效能部分突破839MB/s。


CrystalDiskMark

效能表現一樣不俗,如果選用其他壓縮演算法測試,效能差距不大,讀取最高達1,738MB/s左右,寫入也接近854MB/s左右,讀取及寫入速度算接近原廠規格。


AIDA 硬碟測試

讀取速度也相當快最高達到2,926MB/s左右,充分表現出SSD的特性。


AJA TEST
Test File Size 1GB

讀取最高達1,527MB/s左右,寫入也有1,007MB/s左右。

Test File Size 16GB

讀取最高達1,546MB/s左右,寫入則維持在1,005MB/s左右。


PCMARK8

獲得5,065的成績,頻寬為587.96MB/s。


AnvilBenchmark
Incompressible

獲得9,780的成績。

0fill模式

獲得9,749的成績。


TxBENCH

效能表現一樣不俗,讀取最高達1,696MB/s左右,寫入也有861MB/s左右。


 結語
小結:
Samsung PM963 M.2 NVMe SSD 1.92TB的產品效能表現中規中矩,整體存取效能部分,ATTO及CrystalSSDMark測試讀取最高接近或突破1,600MB/sec的傳輸效能,寫入效能部分突破850MB/sec的效能,全盤寫入時擁有不降速的表現,另外提供告達1.3DWPD的寫入壽命是吸引人的地方(2,733TB),當然是否為清零盤及保固部分都是敗家入手前的應注意的地方,以上分享給各位參考!!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主打電競功能是目前個人電腦的顯學,所以在中高階主機板上多少能看到電競風格的設計,如多彩的燈光變化、針對電競的軟硬體功能、主機板裝甲、優化網路訊號傳輸等功能,可有效吸引消費者的目光也同時滿足使用者電競主機板的需求。最近台灣的電競裝機風潮盛行,網友都會將自己嘔心瀝血改裝的大作放上網路讓大家品評,獲得大家的肯定就是一種榮耀,除了可以展現自我風格外,多少也是自己改機功力的呈現,電競風潮加上廠商推出許多改裝套件或是完成品,也讓使用者無須再花大把時間就能輕鬆完成改機工作,也能讓使用者的愛機簡單就擁有自我的風格,賦予電腦設備有著與眾不同的外觀或是內在,也是一種小確幸,電鎧 elecArmor 幻彩風暴RGB風扇及控制器套裝組合可以比美七彩霓虹燈的LED燈條,支援ASUS Aura Sync、Gigabyte RGB Fusion 及 MSI Mystic Light Sync 等主機板製造商內建之 RGB 燈效控制軟體,對於喜歡於機殼內部裝設照明的使用者來說,可說是一款價格實惠改裝逸品,以下是簡單開箱介紹。


 電鎧 elecArmor 幻彩風暴RGB風扇及控制器套裝組合
電鎧 elecArmor 幻彩風暴RGB風扇及控制器套裝

電鎧 elecArmor 幻彩風暴12公分風扇套裝組合包,包含3個12公分的ARGB風扇和1個專屬的燈光風扇控制盒。


規格及介紹

可以看出來燈電使用DC 12V,12公分ARGB風扇轉速為1800rpm±10%等資訊。


套件組合

3個12公分的黑色ARGB風扇(另有白色風扇)及和1個專屬的燈光風扇控制盒。


燈光風扇控制盒連接說明及遙控器圖說

另外支援ASUS Aura Sync、Gigabyte RGB Fusion 及 MSI Mystic Light Sync 等主機板製造商內建之 RGB 燈效控制軟體,可由使用者設定專屬ARGB燈效,與主機板燈光效果能保持一致與連動炫彩效果。


套件組成一覽

包含ARGB燈光控制器、說明書、遙控器、電源供應接口及3組12公分黑色ARGB風扇。


遙控器

可以看到遙控器上有著許多的控制鈕,使用者可以透過遙控器來設定風扇上的RGB燈效,設定需要的顏色、顯示的模式(如呼吸燈、閃爍、頻閃、漸層模式等)。


電鎧 elecArmor 幻彩風暴風扇電源供應、控制及無線訊號接受器模組

整個組合核心裝置,提供ARGB燈光控制、ARGB風扇供電、與主機板ARGB燈光同步連接等項目。


採用大4Pin供電



與主機板同步開關



要與主機板ARGB燈光控制軟體同步前按壓Reset開關數秒,即可與主機板的軟體作連動,Reset開關可以使用機殼內部或自行準備1組使用。


訊號線長度

大約是50-60CM。


LED控制器背膠

燈條後方有背膠,使用者可以將其固定在想固定的位置。


ARGB風扇正面



採用雙層設計,可降低噪音及增加風量。


ARGB風扇

提供3組12CM ARGB風扇,轉速範圍為1,800轉±10%之間,可以依據遙控器調整轉速,降低噪音或是增加系統散熱能力,同時因為風扇轉速不算高,噪音也僅約在26dBA。


ARGB風扇訊號線



採用專屬的訊號連接線,需與控制盒連接方能使用,不能直接安裝於主機板使用,連接大4Pin電源轉接線,再接上DC 12V即可完成安裝。


 LED燈條安裝方式、實測及結語
 RGB燈光效果
絢麗的RGB燈光效果















導光燈條設計良好,讓風扇上的燈光效果表現相當完美,RGB燈光效果輕鬆展現獨特風格,同時可以透過主機板 RGB 控制軟體自訂,保持RGB絢爛光彩效果相同且保持同步。


實際測試展示


電鎧 elecArmor 幻彩風暴ARGB風扇搭配ASRock Fatal1ty B450 Gaming-ITX/ac



電鎧 elecArmor 幻彩風暴ARGB風扇搭配ASRock Polychrome ARGB燈效測試

電鎧 elecArmor 幻彩風暴ARGB風扇搭配ASRock Fatal1ty B450 Gaming-ITX/ac的Polychrome ARGB功能及燈光效果測試

 結語
小結:喜歡改裝及裝飾電腦的使用者看到這樣的改裝品應該會有些興趣,安裝簡便,加上使用電腦內的電源就能順利使用,使用上也沒有多大難度,一般使用者購買後也能輕鬆完成安裝及設定,另外支援ARGB燈光技術,ARGB風扇可以透過遙控器來設定顯示的顏色、顯示的模式等,對喜歡求新求變的使用者更是一項不錯的改裝利器,今天機殼內想顯示綠色就切換至綠色、藍色就更換成藍色,喜歡呼吸燈模式就設定呼吸燈模式,也不用透過更換LED燈條進行改裝,算是非常有趣且實用的系統風扇散熱改裝套件,以上提供給有興趣的朋友參考。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eForce RTX世代來臨,GeForce RTX 系列顯示卡採用全新的 NVIDIA Turing 架構,也是第一款支援即時光線追蹤技術的 GPU,新世代12 奈米 FinFET 製程有效提升效能和電源效率,在晶片製程與良率精進之後已讓玩家們體驗不俗的效能表現。如果需要專門處理包含Ray tracing 光影追蹤演算法這類擁有龐大運算需求的技術應用,對於有光影追蹤運算需求的使用者更是如虎添翼。但是對預算有限或是暫不需要光追特效的使用者來說,選擇一樣使用Turing 架構GeForce GTX系列的顯示卡其實也是不錯的選擇,畢竟價格差距就明擺在那。

GeForce GTX 1660 Ti採用TU116核心,製程為12nm,CUDA Core 總數為1,536個。基礎時脈設定為 1,500 MHz,搭配 GPU Boost 技術平均可將時脈加速到至少 100 MHz。記憶體部分為 192-bit 頻寬搭配最新的GDDR6記憶體,配置8GB顯示記憶體,記憶體運作時脈為6,000MHz(等效12 Gbps),需要PCI-E 8Pin1組供電,TDP為120W,也是支援PCI-E 3.0傳輸介面技術的顯示卡,NVIDIA GeForce GTX 1660 Ti 顯示卡是專為中高端使用者及追求低噪音所開發的顯示卡產品,實際上效能表現也成長不少,實測效能差不多位在上一代中高階定位GTX 1070之下,輕鬆勝過前一代的GTX 1060。這次趁著特價7,777元入手的 GeForce GTX 1660 Ti Twin X2其CUDA Core 總數一樣為1,536個,基礎時脈超頻至1,410 MHz,搭配 GPU Boost 技術平均可將時脈加速到至少 1,750MHz,餘與公版設定相同,是相當值得入手,這次裝機任務就選擇這張GTX 1660 Ti,以下是簡單的外觀及效能測試。


GeForce GTX 1660及1660 Ti 系列顯示卡規格




 INNO3D GeForce GTX 1660 Ti Twin X2 外盒
INNO3D GeForce GTX 1660 Ti Twin X2

INNO3D產品專屬風格設計的外觀,


產品特色

3組DP、1組HDMI、6GB GDDR6、8Pin 的 PCI-E 電源輸入設計及DIRECTX12等技術。


GeForce GTX 1660 Ti

GPU部分使用GeForce GTX 1660 Ti 所打造而成,並能提供的中高階繪圖運算效能。


外盒背面產品特色介紹



簡要介紹產品技術及組成,展示顯示卡的特色及外觀,較公版GeForce GTX 1660 Ti 更強的效能、更冷靜的散熱能力、更優質的供電設計及用料及調教軟體。



揭開INNO3D GeForce GTX 1660 Ti Twin X2神秘面紗

採用基本的包覆,可避免於運送途中因碰撞而損傷。


顯示卡及配件



 顯示卡
INNO3D GeForce GTX 1660 Ti Twin X2顯卡本體

INNO3D GeForce GTX 1660 Ti Twin X2本體,屬於非公版設計。


輸出端子

提供1個HDMI 2.0b及3個DisplayPort 1.4介面,輸出介面並未採用保護套處理,是較為可惜之處。


電源供應接口

GeForce GTX 1660 Ti原廠設計規範TDP為120W,預設搭配8pin各1組 PCI-E供電接口即可滿足供電需求,INNO3D GeForce GTX 1660 Ti Twin X2搭配的供電接口可提供225W供電能力給喜歡挑戰極限的使用者更充裕的硬體設計,並保有一定的超頻能力餘裕。


INNO3D GeForce GTX 1660 Ti Twin X2外觀及散熱設計



外觀部分則是採用經典的黑色配色,GPU部分配置3支6mm熱導管搭配綿密鋁鰭的模組,並搭配上2顆8CM下吹式風扇散熱設計,由風扇將熱量向I/O介面端排出。顯卡不支援多卡繪圖技術(SLI),所以顯示卡上看不見到NVLink橋接埠。


強化背板

新增的壓鑄金屬外甲使顯卡更為堅固,背板亦強化了整體結構,也將耐用度提升。



顯示卡散熱器



可以發現原廠除了散熱強化背板之外,顯示卡採用佔用2 Slot散熱設計,GPU配置3支6mm熱導管散熱器設計,搭配2組8CM下吹式的風扇,散熱方面確實有著不錯的壓制力。


 顯示卡用料及細節
顯示卡裸卡正面

PCB本體部分則是可以看到GPU使用了4相供電,記憶體則使用了2相供電。


GPU

GPU晶片MIT,正式版的晶片代號為 TU116-400-A1。


GDDR6

採用Micron D9WCR (等效運作時脈12Gbps)GDDR6 6顆組成6GB之容量。


 效能實測
測試環境
CPU:Intel Core i7 9700F
RAM:HyperX Fury DDR4 RGB 3466 16GB kit X2 @ 3466 16-18-18-36
MB:MSI MAG Z390M MORTAR
VGA:INNO3D GeForce GTX 1660Ti 6GB
HD:Plextor M9PeGN 512G SSD +Seagate BarraCuda 2TB
POWER:Antec EDGE 750W
COOLING:原廠空冷
作業系統:WIN10 X64


效能測試
CrystalMark2004R7



PCMARK 10
Extended



PCMARK 8
Home conventional



PCMARK 7



3DMARK
Time Spy


Time Spy Extreme



Fire Strike Ultra



Fire Strike Extreme



Fire Strike  



Sky Diver



Cloud Gate



3DMARK 11



3DMARK VANTAGE



X264 FHD BENCHMARK



X265 FHD BENCHMARK



異形戰場 DX11 Benchmark



STALKER Call of Pripyat DirectX 11 Benchmark



Unigine Superposition Benchmark
1080P


4K



FINAL FANTASY XV Benchmark
1080P


4K



FINAL FANTASY XIV Shadowbringers Benchmark
1080P


4K



 結語
小結:
特價時入手的INNO3D GeForce GTX 1660 Ti Twin X2實測效能算優異,對預算有限且不需要RTX特有光追功能,但有想擁有中上以上效能使用者來說是不錯的選擇,加上之前NVIDIA所推出GeForce Experience 加值應用軟體,將優秀的硬體同時搭配相對應的軟體才得以發揮所長,NVIDIA除了穩定的驅動程式之外 更能讓玩家體驗到最炫麗、最順暢的遊戲體驗,價格也十分有競爭力,值得推薦有此預算的玩家們,以上測試提供給各位參考。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隨著時間大量的影像檔案持續的產生,對儲存裝置容量需求就相對較高,另外也偏重資料的寫入部分,當然就影像紀錄特性而言硬碟更適合作為資料儲存及備份的裝置,選擇3.5吋硬碟作為大容量儲存裝置是相當具有優勢的產品,硬碟仍然是最主要的儲存及使用的首選,畢竟單位價格來說,單位儲存成本更為低廉,硬碟單位容量價格比相當漂亮,可靠性經過長久的技術應用,其實也是相當優良,固態碟(SSD)性能隨著更強控制器的研發,效能至上的玩家們已漸漸將系統碟換裝SSD,不過SSD雖然存取速度驚人,但硬碟仍然個人是最主要的儲存及使用的首選,畢竟單位價格來說,7200轉2TB的硬碟在2019年9月份要價約1.8K左右,比起同容量SSD還是便宜不少,這次幫老弟朋友裝機,除了系統碟選用NVMe SSD之外,一般資料儲存備份任務,仍然是選用硬碟,使用者容量需求不高,所以選擇使用Seagate BarraCuda 2TB 裝機碟,以下是簡單效能分享。


官網規格及硬體介紹
https://www.seagate.com/tw/zh/in ... arracuda/#specs-3-5


 Seagate BarraCuda 2TB
外盒

明確展示為BarraCuda的系列產品


Seagate BarraCuda 2TB

聯強代理的產品。


硬碟資訊



Seagate BarraCuda 2TB硬碟產品代號是ST2000DM008,轉速為7200rpm,內建256MB快取記憶體,產地為泰國,硬碟上也清楚標示為BarraCuda的系列產品,原廠網頁資訊標示提供2年的保固服務,台灣代理商則是3年保固。擁有多國的安規認證,也明確標示採用AF(先進格式化),2019年7月製造。


硬碟背面

與目前大部分硬碟相同的設計,都是把控制晶片內藏。


傳輸介面及硬碟高度

傳輸介面則是採用一般的SATA傳輸介面及電源接頭,傳輸頻寬為SATA 6Gb/sec。


 Seagate BarraCuda 2TB單顆效能測試
測試環境
CPU:Intel Core i9 9900K ES
RAM:HyperX Predator DDR4 3600 32GB kit @ 3600 17-18-18-39
MB:ASUS ROG MAXIMUS XI FORMULA
VGA:AMD RX550 2GB
HD:Plextor M9PeGN 512G SSD +Seagate BarraCuda 2TB
POWER:Antec EDGE 750W
COOLING:原廠空冷
作業系統:WIN10 X64


HDTUNE
讀取及寫入效能測試

經過測試Seagate BarraCuda 2TB整體傳輸表現還算不錯,最高讀取及寫入速度分別達到220.5MB/s及218.9MB/s,平均分別在158.7MB/sec及154.5MB/sec,雖然身為硬碟弱項就是搜尋時間跟傳輸速度與高速SSD產品不能比,
不過Seagate BarraCuda 2TB搭配內建256MB的快閃記憶體,搜尋時間確實表現還不錯。


檔案效能測試&IOPS測試&額外測試



AS SSD BENCHMARK

效能表現,讀取及寫入效能最高有突破217MB/Sec及211MB/Sec左右的傳輸效能。


ATTO

效能表現,讀取及寫入效能最高有突破219MB/Sec及214MB/Sec左右的傳輸效能。


CrystalDisk info

轉速部分軟體監測為7,200rpm,傳輸頻寬為SATA 6Gb/s,也支援NCQ技術。


CrystalDiskMark

讀取及寫入效能最高分別有達到229.7MB/Sec及222.9MB/Sec左右的傳輸效能。


 結語
小結:Seagate BarraCuda 2TB基本傳輸效能表現尚屬合理,滿足一般使用者對基本儲存裝置系統的需求,以上測試提供給有興趣的朋友參考喔。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次幫老弟朋友裝機任務,考量固態碟(SSD)已然成為系統碟的不二之選,Intel主導開發與制定規範推出Non-Volatile Memory Express傳輸介面,簡稱NVMe,加上主控制器廠商不斷的研發新控制晶片的辛苦成果,也讓漸次流行NVMe PCIe SSD有更大的效能揮灑空間。這也是目前主流Intel Z390、X299或是AMD X570、X470、X399等中高階主機板都陸續提供2組以上的M.2插槽,當然目前支援NVMe的SSD產品已有相當多選擇,其中更分為高階的MLC及較為入門的TLC等級產品,不過就是算是採用TLC顆粒的產品,目前整體效能也已經確實比起採用SATA傳輸介面的產品高出許多,當然要選用NVMe SSD來作為系統碟。

Plextor M9PeGN NVMe PCIe SSD系列產品效能官方存取速度高達讀取3,200MB/s、寫入2,100MB/s,就官方規格來說SSD效能也追上頂級能效產品,輕鬆突破SATA 6Gb/s傳輸介面極限,其採用PCIe Gen3 x4與最新的NVMe介面, 並有256GB、512GB及1TB等3種容量可供選擇,是追求極限傳輸效能使用者的優質選擇,隨著電腦重度使用者對效能的要求不斷提升,市場上專業工作環境與高性能遊戲主機等密集的資料應用,也持續挑戰高效能儲存的極限,滿足使用者連續讀寫效能需求,提供耐用節能產品、長達五年保固及免費技術支援等加值服務,以下就分享Plextor M9PeGN NVMe PCIe SSD 512GB的效能表現吧!


原廠規格



 Plextor M9PeGN NVMe PCIe SSD 512GB
外盒圖

斗大的PLEXTOR NVMe PCIe SSD產品品牌LOGO,顯示產品形象,也可以發現SSD產品的外觀,共提供256GB、512GB及1TB等3款容量產品,系列產品最高提供讀取3,200MB/s、寫入2,100MB/s的效能表現。


產品特色

簡單標示出產品採用的M.2(2280) PCIe NVMe技術,標示出產品原廠提供5年保固服務,也是業界提供較長保固服務的產品。


Plextor M9PeGN NVMe PCIe SSD 512GB外包裝背面

簡單介紹產品的特色及相關配件。


Plextor M9PeGN NVMe PCIe SSD 512GB本體

採用PCIe Gen 3.0 x 4傳輸介面,採用主流2280長度封裝。


Plextor M9PeGN NVMe PCIe SSD 512GB

正面2顆NAND FLASH顆粒及1組SSD的主控制器,組成512GB的容量。也標示通過相關的安規及認證。
SSD主控制器為Marvell 88SS1093,支援NVMe PCIe 3.0 x4,NAND Flash採用Toshiba BiCS3 64 層 3D TLC顆粒,並配有512 MB LPDDR3快取。


 Plextor M9PeGN NVMe PCIe SSD 512GB效能簡測
測試環境
CPU:Intel Core i9 9900K ES
RAM:HyperX Predator DDR4 3600 32GB kit @ 3600 17-18-18-39
MB:ASUS ROG MAXIMUS XI FORMULA
VGA:AMD RX550 2GB
HD:Plextor M9PeGN 512G SSD +Seagate BarraCuda 2TB
POWER:Antec EDGE 750W
COOLING:原廠空冷
作業系統:WIN10 X64


CrystalDiskInfo



AS SSD BENCHMARK

IOPS效能表現讀取達218,400及寫入達263,700左右的成績,讀取最高達2,730MB/s,寫入效能部分突破1,884MB/s,效能與原標示規格相近,總體成績也有3,400分以上的表現,是一款效能相當不錯的SSD產品,搜尋時間也相當快,充分表現出SSD的特性。


ATTO

效能表現,讀取最高突破2.88GB/s,寫入效能部分突破1.9GB/s,基本上讀取及寫入速度已接近原廠規格。


CrystalDiskMark

效能表現一樣不俗,讀取最高達3,152MB/s左右,寫入也突破2,036MB/s左右,讀取及寫入速度算與原廠規格相近。


 結語
小結:
Plextor M9PeGN NVMe PCIe SSD 512GB的產品效能十分優越,整體存取效能部分,CrystalDiskMark測試讀取最高達到3,154MB/sec左右的傳輸效能,寫入效能部分突破2,036MB/sec的效能,IOPS讀取及寫入的效能表現也分別高達218,400及263,700左右的水準。整體來說各家的控制器各有優缺點,這次PLEXTOR選用Marvell 88SS1093晶片作為SSD的控制器,效能表現優越,加上NAND Flash採用 64 層 3D TLC等級顆粒,價位也相當平實,原廠也提供5年的超長保固年限,容量最高也提供到1TB大容量,趁著前一波降價到1,900元有找價位入手,就品牌、價格跟效能而言確實是值得入手的一款價格合宜,效能頂級SSD產品,加上NVMe PCIe SSD產品大量面市,廠商間的殺價競爭已讓SSD持續降至讓更多使用者滿意的價位,讓消費者有福氣輕鬆享受平價且高效能SSD的效能表現,入手後就是找個時間進行安座大典,然後享受NVMe PCIe SSD的傳輸快感囉!!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