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vy Bridge CPU於今(2012)年4月23日正式發表,Z77系列主機板是INTEL新一代CPU(Ivy Bridge)1155腳位在2012年晶片組主流&效能主力產品無誤,不過企業的裝機需求也是相當高,所以Intel依照慣例出了主流的產品之後,通常也會照顧一下中低階的裝機市場,Intel B75 高速晶片組搭配第 3 代 Intel Core i3/5/7 處理器平台,提供現成的解決方案,實現更妥善的電腦效能、管理功能及安全保護。而且商用平台通常只是預設值使用並要求穩定度,所以反而整體用料跟價格層面是較被注重,並不需要到Z77這種等級的晶片組,加上官方建議售價也差了不少$48(Z77)vs $37(B75),所以B75身為搭配下一代Ivy Bridge處理器7系列晶片組主打商用市場產品系列,提供6組SATA(1組SATA 6G、5組STA 3G)、PCI-E 3.0,內建4組USB3.0,以及12個USB介面(4個USB3.0介面),均較低階的H61晶片組功能完善不少。專為小型企業打造Intel Small Business Advantage (SBA) 解決方案可提供商務導向的資訊安全保護,例如下班後執行病毒掃描與資料備份,並且封鎖任何不必要的 USB 隨身碟,避免您的電腦辨識讀取有害內容。此外,Intel 快速儲存技術 (IntelR RST) 可提供快速的系統開機時間與應用程式載入時間,協助您快速開啟常用的應用程式,B75 高速晶片組搭配第 3 代 IntelR Core i3/5/7 處理器,乃是小型企業運算必備的智慧型平台。目前可以看到由各大板卡廠針對不同等級的產品線所推出的主機板也陸續上市,市售價位大約在2K到3K不等。
主機板大廠-ASRock 推出以Intel B75晶片組,打造規格、功能及用料都能兼具的Micro-ATX主機板(技術特點支援Intel SBA、XFast LAN、XFast RAM、共4組USB3.0、3組SATA3(6G)、3組顯示輸出介面等),B75顯示功能部分仰賴Intel Ivy/Sandy Bridge處理器其中的內建顯示功能(使用內建顯示時也可開啟編解碼加速引擎),1155腳位目前一樣是目前晶片組主流&效能平台,也受惠於CPU整合度越來越高,一般消費者使用需求,以CPU或是APU的內建顯示部分都算可以滿足,7系列晶片組的推出搭配上Ivy Bridge即將推出的更便宜的i3/i5 CPU產品,降低使用者在組建新電腦平台的負擔,顯見22nm CPU裝機市場會越來越熱鬧,以下介紹ASRock在B75晶片組Micro-ATX的主打產品B75 Pro3-M的面貌。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電源供應器大多還是主打80PLUS認證的轉換效率等級為主推出相對應的產品線,可以見得主流POWER產品相當重視轉換效率及PFC的有無,另外隨著科技的演進,POWER的負載已轉變成12V為最吃重的供應電壓,不管是CPU端、GPU端都是這樣的設計取向。不過大瓦數的POWER對一般使用者來說不僅較為昂貴,提供的瓦數也不盡然符合消費者的需求,因為最佳效率還是得看POWER的負載,負載輕效率通常不會太好,所以還是得看自己需求瓦數選用適合POWER,可以有效提高POWER轉換效率,減少電能及廢熱的耗損,所以可以了解80 PLUS認證為鼓勵製造商針對需高效電力供應的桌上型電腦與伺服器的電源供應器,使其在20%、50%、100%等負載條件下皆能發揮至少80%以上的轉換效率,減少不必要的成本消耗及減少能源耗損。 加上節能減碳風的流行,加上電源供應器角色可說是越來越受重視,畢竟一台電腦的穩定度基本上跟POWER的表現是息息相關,POWER的輸出不正常,小則電腦不穩,大則電腦當機,更甚者帶著電腦內的其他零組件一起死給你看,所以選擇一顆可以信賴的POWER是使用者常會費神的功課之一。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目前電源供應器大多還是主打80PLUS認證的轉換效率等級為主推出相對應的產品線,可以見得主流POWER產品相當重視轉換效率及PFC的有無,不過大瓦數的POWER對一般使用者來說不僅較為昂貴,提供的瓦數也不盡然符合消費者的需求,因為最佳效率還是得看POWER的負載,負載輕效率通常不會太好,所以還是得看自己需求瓦數選用適合POWER,可以有效提高POWER轉換效率,減少電能及廢熱的耗損,所以可以了解80 PLUS認證為鼓勵製造商針對需高效電力供應的桌上型電腦與伺服器的電源供應器,使其在20%、50%、100%等負載條件下皆能發揮至少80%以上的轉換效率,減少不必要的成本消耗及減少能源耗損。 加上節能減碳風的流行,加上電源供應器角色可說是越來越受重視,畢竟一台電腦的穩定度基本上跟POWER的表現是息息相關,POWER的輸出不正常,小則電腦不穩,大則電腦當機,更甚者帶著電腦內的其他零組件一起死給你看,另外,隨著科技的演進,POWER的負載已轉變成12V為最吃重的供應電壓,不管是CPU端、GPU端都是這樣的設計取向。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MD在今(2012)年10月23日正式推出核心代號為Vishera處理器,採用Piledriver的處理器作為替換推土機世代的CPU產品,腳位部分一樣採用Socket AM3+腳位,就推出時的價位,個人認為相當合理,在相同的價位下,這次AMD的處理器算是符合其身價的表現,所以主機板大廠也陸續推出,支援AM3+處理器的主機板產品,其中ASRock改版推出採用760G晶片組支援AM3+腳位主機板,雖然760G已經是相當有年紀的晶片組,但是就實際使用及支援的介面上,對低階市場來說應該是相當夠用,對新的CPU支援度也是相當不錯,這片主機板屬於M-ATX規格但是較為窄板的設計,還算是一般人喜歡用來裝機的選擇,BIOS的設定也相當完整,另外也透過第3方控制晶片加入了USB3及SATA 3的支援能力。以下介紹ASRock在AM3+平台平價入門產品960GM/U3S3 FX的面貌及效能。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隨著時間的累積,個人需要備份的資料也越來越多,其中也包含高品質的影音資料的儲存需求,外接式儲存設備中比較常見就是隨身碟跟2.5吋、3.5吋外接式硬碟,最近的網路購物3TB的USB3.0外接式硬碟扣掉送的購物金,單顆僅要3.6K有找,算是跟泰國水災前的價位來說已經相對實惠許多,另外做為資料備份的外接式裝置來說,隨身碟具有FLASH特性,基本上耐震功力是最好的,相對的體積也相當迷你,最小的跟硬幣比也不為過,只是相對容量也比較低,如果要儲存大量的資料時如影音檔時,隨身碟的儲存空間通常是不太夠用的,所以2.5吋或是3.5吋的外接式大容量硬碟這時就派上用場了!!提供使用者比較高的儲存空間,不過若真的說要隨身,3.5吋的外接式硬碟,受限於功耗較高,通常需要外接變壓器,另外體積也相對比較大,所以作為隨身的儲存裝置顯然較為不適合,但是3.5吋相較於2.5吋的外接式硬碟作為大容量儲存硬碟的角色就稱職許多,單位儲存成本更為低廉,採用USB3.0介面的外接式硬碟產品不僅傳輸速度跟內接的硬碟相去不遠,也具備外接式的特色,就是可以在您想連接的機器上作使用,相當便於使用者作資料備份、傳輸之用。儲存周邊大廠Seagate推出簡便、可靠的附加儲存設備Expansion系列的USB 3.0外接式行動硬碟,並提供1TB、2TB與3TB三種容量,以下是外觀及效能測試分享!!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85X晶片組為搭配最新的Trinity平台新產品之一,這次AMD在2012年10月2日推出採用Socket FM2腳位中階產品APU處理器,將Fusion產品效能、特性、軟硬體架構及創新繪圖技術再次提升,可提供流暢的高畫質影片播放效果、突破性的運算能力,為AMD第3個支援DirectX 11技術的內建顯示晶片處理能力的CPU。上一代Llano與Ivy/Sandy Bridge都是將CPU與GPU整合在一起的CPU產品,不過Llano腳位當時是採用全新的FM1腳位,與推土機或是舊的PhenomII等AM3+插槽完全不同,這次腳位跟之前一樣作更換,改為Socket FM2腳位(不過其實原有的A75及A55只要修改設計一樣是可以直接支援新一代的APU產品),倒是與AMD腳位可以沿用的傳統有點違背,不過若是參考推出第1代K8時代的Socket 940&754的雙腳位情形,應該就不難理解會有這樣的情形,而且就目前消息傳出Socket FM2腳位未來應該會繼續沿用,對APU產品有興趣的消費者可說是一大福音。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