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網路購物中心出現今天要分享的這款大容量SSD產品要下殺4K的消息,畢竟HyperX SSD所採用的FLASH顆粒是較為高檔的25nm Intel 29F16B08CCME2有5千次抹寫次數壽命的NAND FLASH,也很快就引起網友的注目,直接評斷真的開賣的話應該會被秒殺吧!!當然也有網友說可能數量極少,來拉抬網站新聞版面,不過就開賣後真的是秒殺,就網友分享還有個人也搶到了一顆情形下,應該數量還算得上OK,畢竟這種優質SSD產品加上接近跳水的無敵性價比,以這樣的價位常時在市場上販售,固態碟(SSD)下殺的聲浪到了120G/128G在價位3K以下有稍緩的趨勢,相信許多對手SSD廠商也會受不了的而只能以更低的價位下殺,讓越來越多優質的SSD產品價位不斷向下調整,讓SSD作為系統碟性價比相對提高不少,也隨著市場接受度越來越高,廠商不斷的研發新控制晶片及利用SSD體積較為迷你的先天優勢,其效能表現絕不容小覷,加上因為效能極佳相對的裝寄預算較高的玩家也越來越多選擇SSD來做為系統碟,其中如SandForce所研發之控制器向來以資料壓縮演算法聞名,實測效能也相當不錯,目前也推出第2代的控制器產品,效能也精進不少。

Kingston推出採用 HyperX SSD系列的產品線,眾所皆知Kingston記憶體之 HyperX產品線所代表的意義就是進階、高效能的產品所使用的命名,這顆SSD出現除了Kingston代表針對市場的需求提升產品的效能及規格,相對的這顆SSD效能也是不容小覷,Kingston HyperX SSD選用SandForce新推出的主控制器SF-2281,搭配25nm最新製程FLASH。效能實測存取速度高達讀取555MB/s、寫入510MB/s,單顆效能已經相當接近SATA 6Gb/s傳輸介面極限。此次分享是屬於Kingston HyperX SSD產品線的高速固態碟產品,以下就分享Kingston HyperX SSD 240G的效能表現吧!!
  


Kingston HyperX SSD 240G產品規格與特色:
裝置尺寸:2.5"
控制器:SandForce控制器 SF-2281
元件:Intel 25nm 製程快閃記憶體(5千次抹寫次數)
傳輸介面:SATA Rev 3.0 (6Gb/s), SATA Rev 2.0 (3Gb/s)
儲存容量:120GB、240GB、480GB
連續讀取速度 (6Gb/s介面):555MB/s
連續寫入速度 (6Gb/s介面):510MB/s
持續隨機 4K 讀取/寫入:120GB - 40,000/57,000 IOPS
最大隨機4K讀取/寫入:120GB - 87,000/58,000 IOPS
支援 S.M.A.R.T.技術、TRIM和垃圾資料回收功能
保固/支援:三年保固、免費支援服務
耗電量:閒置 0.455 W (TYP) / 讀取 1.5 W (TYP) / 寫入 2.05 W (TYP)
產品尺寸:69.85 x 100 x 9.5mm
重量:97g
MTBF(平均失效間隔時間):一百萬小時

官網硬體介紹及規格
http://www.kingston.com/tw/ssd/hyperx#sh100s3



 外包裝及SSD 
Kingston HyperX SSD 240G外盒圖
[XF] 優質SSD下殺4K有找 能不心動嗎? Kingston HyperX SSD 240GB評測
斗大的Kingston HyperX SSD產品品牌LOGO,顯示產品形象。也可以發現SSD產品的外觀。


Kingston HyperX SSD 240G產品特色
[XF] 優質SSD下殺4K有找 能不心動嗎? Kingston HyperX SSD 240GB評測
效能增益部分最多可以增加近60%的效能,簡單標示出產品採用的SandForce控制器及保固等特色。
多達240G容量SSD做為系統碟已經是非常夠用,也因為用料較為高檔,原有的價位也是偏高(同時間另一家網購市售價約為9K多),
不過這次下殺4K有找,這麼有吸引力的SSD不敗一顆來玩玩,也真的太可惜,所以就衝囉!!



外盒背面
[XF] 優質SSD下殺4K有找 能不心動嗎? Kingston HyperX SSD 240GB評測
有多國語言介紹,一樣有繁體中文是值得肯定。


台灣封裝精品
[XF] 優質SSD下殺4K有找 能不心動嗎? Kingston HyperX SSD 240GB評測


相關配件示意圖
[XF] 優質SSD下殺4K有找 能不心動嗎? Kingston HyperX SSD 240GB評測
可以讓消費者輕鬆了解產品內容及相關配件。


內包裝
[XF] 優質SSD下殺4K有找 能不心動嗎? Kingston HyperX SSD 240GB評測
內包裝就像精品的封裝方式。


套件總成
[XF] 優質SSD下殺4K有找 能不心動嗎? Kingston HyperX SSD 240GB評測
SSD本體、螺絲、2.5轉3.5硬碟架,相當齊全的配件組。


SSD
[XF] 優質SSD下殺4K有找 能不心動嗎? Kingston HyperX SSD 240GB評測
Kingston HyperX SSD 120G固態碟屬於3年保固產品,外盒殼為金屬,一部分並施以拉絲(或稱髮絲紋)處理整體質感不錯,採用SATA 6Gb/s傳輸介面、MLC Flash(25nm Intel 29F16B08CCME2 5,000P/E)、TRIM技術及SandForce SF-2281控制器。


HyperX LOGO
[XF] 優質SSD下殺4K有找 能不心動嗎? Kingston HyperX SSD 240GB評測
也採用鑽切技術,質感相當不錯。


產地及簡單規格
[XF] 優質SSD下殺4K有找 能不心動嗎? Kingston HyperX SSD 240GB評測
MIT精品,螺絲孔已貼上保固貼紙,一般使用者當然建議不要拆解,會影響保固。


連接埠
[XF] 優質SSD下殺4K有找 能不心動嗎? Kingston HyperX SSD 240GB評測
採用標準規格的SATA連接埠及POWER連接埠。



 效能測試 
接下來就是上機實測
測試環境
CPU:Intel Core i7 3770K ES
RAM:CORSAIR HyperX DDR3 2133 4Gkit
MB:ASRock Z77 ZExtreme9
VGA:AMD HD6870
HD:Kingston SSD NOW+ 64G;Kingston HyperX SSD 240G
POWER:Antec HIGH CURRENT PRO 1200W
COOLING:CPU水冷+GPU空冷
作業系統:WIN7 X64 SP1

HDTUNE
讀&寫測試
[XF] 優質SSD下殺4K有找 能不心動嗎? Kingston HyperX SSD 240GB評測
Kingston HyperX SSD 240G表現相當不錯,存取時間也相當快突破520MB/S,寫入速度最高也接近500MB/S,讀取及寫入速度相當的穩定,整體搜尋時間不到0.1ms,充分表現出SSD的特性。


IOPS測試&額外測試&檔案效能
[XF] 優質SSD下殺4K有找 能不心動嗎? Kingston HyperX SSD 240GB評測


AS SSD BENCHMARK
[XF] 優質SSD下殺4K有找 能不心動嗎? Kingston HyperX SSD 240GB評測
Kingston HyperX SSD 240G採用SandForce SF-2281控制器整體效能分數表現相當優越,750分以上的表現,搜尋時間也相當快,充分表現出SSD的特性。


ATTO
[XF] 優質SSD下殺4K有找 能不心動嗎? Kingston HyperX SSD 240GB評測
效能表現,單顆讀取最高有接近560MB/S左右的傳輸效能,寫入效能部分有530MB/S的效能,均與原廠標示的效能相當。


CrystalDiskInfo
[XF] 優質SSD下殺4K有找 能不心動嗎? Kingston HyperX SSD 240GB評測


CrystalDiskMark
[XF] 優質SSD下殺4K有找 能不心動嗎? Kingston HyperX SSD 240GB評測
效能表現也是相當不錯,如果選用其他壓縮演算法測試,讀取最高達509MB/S左右的傳輸效能,寫入也有突破502MB/S左右的傳輸效能,與原廠標示值相近。


AIDA(原EVEREST)硬碟測試
[XF] 優質SSD下殺4K有找 能不心動嗎? Kingston HyperX SSD 240GB評測


HD TACH 
[XF] 優質SSD下殺4K有找 能不心動嗎? Kingston HyperX SSD 240GB評測


DiskBenchmark效能測試
[XF] 優質SSD下殺4K有找 能不心動嗎? Kingston HyperX SSD 240GB評測
可以發現SSD的隨機存取速度表現相當優異,隨機讀取有突破500MB/S左右的傳輸效能,寫入部分則有突破320MB/S左右的傳輸效能。


AnvilBenchmark RC1
Incompressible模式
[XF] 優質SSD下殺4K有找 能不心動嗎? Kingston HyperX SSD 240GB評測
AnvilBenchmark預設效能測試獲得3,707的高分。

Compressible模式
[XF] 優質SSD下殺4K有找 能不心動嗎? Kingston HyperX SSD 240GB評測
AnvilBenchmark選用可壓縮的選項,效能測試獲得4,434的高分。


Performance Test 7
[XF] 優質SSD下殺4K有找 能不心動嗎? Kingston HyperX SSD 240GB評測
隨機讀寫都顯示出採用SandForce控制器的效能特性,效能部分也是相當亮眼。


PCMARK7
[XF] 優質SSD下殺4K有找 能不心動嗎? Kingston HyperX SSD 240GB評測
獲得5249的分數。


 結語 
小結:Kingston HyperX SSD 240G的產品效能較傳統硬碟高出不少,整體存取效能相當亮眼,ATTO測試讀取最高有接近560MB/S左右的傳輸效能,寫入效能部分達530MB/S的效能。另外IOPS的表現上面也是相當不錯,有超過81,000的表現,相較傳統硬碟,表現可說是相當亮眼,可以提升系統資料的傳輸處理速度,讓使用者能更迅速有效地同時載入、轉換,和執行多個不同的應用程式。以效能言毫無疑問完美取代裝置中傳統硬碟的表現,埠論是容量或是效能做為系統碟來說也是相當不錯的選擇,也因無活動式機械零件,展現SSD固態硬碟耐震耐摔的特性,當然SSD的寫入壽命是比較有待時間考驗,原廠3年的保固內如果產品有問題,Kingston的保固向來是讓使用者所肯定,相信這時就是Kingston展現其產品品質的時候了,Marvell控制器的SATA3 SSD產品個人也尚未入手測試,手邊也沒有相關的產品可供對比,看日後是不是有機會入手做對照測試給有興趣的朋友們參考,當然SandForce和Marvell的效能對照是有興趣購買SSD產品的使用者,最難取捨的地方,就帳面數字言SandForce連續讀寫效能挺亮眼,Marvell則是實際使用及測試反映表現相當不錯,各有其特色,這次下殺的4K應該是可以讓對SSD產品有興趣使用者滿意的價位,只是是限量無法常態銷售讓消費者更有福氣輕鬆享受SSD的效能表現,以上提供給各位參考。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08395.JPG

Z77晶片組搭配Intel新一代Ivy Bridge處理器,Intel Tick-Tock(新工藝/新架構交替發展策略)戰略可說是發展的相當成功,1155平台推出後確實再次將產品效能做一定程度的推升,也穩定的領先對手,Ivy Bridge屬於Tick變換製程展現新工藝的世代,Z77系列晶片組是INTEL新一代CPU(Ivy Bridge)1155腳位在2012年晶片組主流&效能主力產品,Z77身為搭配下一代Ivy Bridge處理器7系列晶片組主推的產品系列,提供2組SATA 6G、PCI-E 3.0,內建4組USB3.0,Z77提供包括對雙卡PCI-E x8+x8模式的支援,三卡x8+x4+x4模式的支援能力。提供對Intel RST技術和Smart Response Technology技術的支援,以及14個USB介面(4個USB3.0介面),6個SATA介面(2個SATA6G),目前可以看到由各大板卡廠針對不同等級的產品線所推出的主機板,也將陸續上市,Z77晶片組所帶來的 PCI Express 3.0、原生2組高速SATA 6G,提供4組USB 3.0,所以已無需外加USB3.0控制晶片,這當然也是Z77一大亮點之一。Z77可使用已整合GPU的Intel Ivy Bridge處理器其中的內建顯示功能,也支援K系列CPU的倍頻調整功能,同樣支援內部整合顯示核心輸出以外(可開啟編解碼加速引擎),也能完整提供調整倍頻的功能,解決玩家在超頻方面的需求,另外也支援新版的Intel Rapid Sotrage Technology 10.5,能提供使用者建立容量大於2.2TB硬碟的RAID陣列及RST SSD Caching(SSD+HDD的混搭加速模式)這兩項新特性。讓使用者於使用獨立顯示卡時也能享受內顯及Intel Quick Sync轉檔技術(提供Lucid Virtu軟體)及Smart Response Technology(SSD快取技術)。

本次ASUS推出 P8Z77-V LX,是目前ASUS在Z77晶片組入門產品的角色,市售價約3.5K算是低廉的價位,並以完善的產品設計及功能,擁有包括支援Intel LGA1155腳位 CPU產品、提供PCI-E 3.0及導入Digi+數位供電等功能配置,在用料也是全板固態電容,整體用料不馬虎,CPU供電部份採用數位供電設計配置,網路卡部分也用上主流產品常用,提供4組USB3.0,提供最夯的USB 3.0支援能力,使用者馬上就享用USB 3.0帶來的10倍於USB2.0高速傳輸速度,另外主機板所搭配的PCH南橋晶片提供了原生的2組SATA 6Gbps連接埠,這片主機板屬於ATX規格,也是一般人接受度很高的選擇,圖形化的UEFI BIOS的設定也相當完整。以下將帶領各位了解ASUS在Z77晶片組主機板產品入門產品 P8Z77-V LX的面貌及效能。
 


 主機板包裝及配件 
P8Z77-V LX外盒正面

採用ASUS近期產品一貫經典款黑色設計,也明確標示採用新一代的DIGI+ VRM及EPU控制核心。


P8Z77-V LX支援的技術



採用Intel Z77晶片組,屬於1155腳位,記憶體使用DDR3,可支援1155腳位22nm/32nm的CPU產品,如Core i7 3770K、Core i7 3770、3570K及舊款的Core i7 2700K、2600K等。另外也正式支援PCI-E 3.0傳輸介面,也正式導入新一代的 DIGI+ POWER設計,另外提供更佳的電源供應設計,UEFI BIOS、GPU Boost、Mem OK、USB3.0 Boost、VirtuMVP及Network iControl等技術。


盒裝市售版

已在市場上正式銷售,就出廠日期而言,也是很早就準備要上市的產品之一。


多國語言主機板功能及特色簡單介紹



外盒背面規格及圖示產品支援相關技術







包括支援1155腳位CPU、Z77晶片組主機板、技術、規格,並以簡單圖示簡介主機板支援的功能跟特色,主打新一代Digi+數位供電設計、UEFI BIOS、USB3.0 BOOST、GPU Boost、Network iControl、LUCID Virtu MVP,也提供Mem Ok!等,讓使用者快速透過簡圖了解主機板的特色,另外就是還是MIC(世界工廠產品)。


內盒包裝

入門主機板常用的包裝設計。


開盒及主機板配件

主機板本體、主機板配件有驅動光碟、SATA6G排線2組、IO檔板及說明書等。


 主機板 
主機板正面



這張一樣是定位在入門Z77 ATX主機板(縮板材設計),P8Z77-V LX以價位來說,主機板電容採用全固態電容(日製與台廠混用),供電設計採用數位化供電設計的DIGI+ POWER技術,用料設計算是相當實在,MOS區並未以散熱片加強散熱較為可惜,PCH晶片組也採用大面積散熱片加強散熱,提高電腦工作穩定度,CPU端使用8PIN輸入,並提供4組風扇電源端子(2組為PWM)主機板上提供2組SATA 6G、4組SATA 3G,此外整體配色採ASUS主流主機板產品傳統黑藍色為主。



主機板背面

主機板CPU底板使用金屬製防彎背板,PCH晶片組散熱片使用彈簧固定扣具。


採用4層板

符合身價的用料等級。


主機板IO區

如圖,1組PS2鍵盤共用端子、滑鼠1組Gb級網路、2組USB3.0、4組USB2.0、1組光纖輸出及音效輸出端子,顯示輸出部分計有DVI-I、D-SUB及HDMI各一組。


CPU附近用料

採用新一代的DIGI+數位供電設計的電源供應配置,全版採用固態電容,MOS區及PCH也都加上散熱片加強散熱,CPU側 12V採用8PIN輸入及1組CPU+1組PWM風扇端子。主機板上也導入大板常見的優良設計如Mem Ok!(GO Button)開關,另外也提供Q LED燈號。


主機板介面卡區及內接裝置區



提供2組PCI-E 16X插槽(1組為PCI-E 3.0 16X,另1組為PCI-E 2.0 4X),2組PCI-E 1X及3組PCI,這樣配置對使用者來說對有額外PCI-E及PCI介面卡擴充需求部分一樣能兼顧,可說是因應市場需求。PCI-E x16插槽採用海豚尾結構的卡榫,在安裝及移除顯示卡時簡便性還算不錯。提供2組SATA 6G、4組SATA 3G、USB介面(3.0+2.0)共計可擴充至14組,也可見到額外提供的前置2組USB3.0。


Mem OK及GPU Boost技術

雖然主機板定位入門,但一樣導入相當實用的技術。


 主機板上控制晶片 
數位供電控制晶片

採用自行開發的EPU Digi+ VRM解決方案,提供ITX主機板數位供電能力,整體用料不馬虎。


顯示訊號控制晶片

採用asmedia ASM1442控制晶片。


網路晶片

採用Realtek RTL8111E Gigabit晶片。


音效晶片

採用晶片為REALTEK ALC887


環控晶片

環控晶片採用nUVOTON製品。


PCI控制晶片

採用asmedia ASM1083控制晶片。


 BIOS介面 
BIOS的相關圖片
系統資訊



多國語言



AiTweaker設定選單



超頻模式的調整,有關超頻選項幾乎都在這個Ai Overclock Tuner頁面設定就能搞定。


電壓控制頁面
CPU電壓



記憶體電壓



CPU VCCSA 電壓



PCH 電壓



CPU PLL電壓



CPU及PCIE展頻設定



進階設定



CPU進階設定



PCH Configuration



SATA Configuration

可以設定IDE AHCI或是RAID模式,也可在此頁面了解SATA裝置的運作情形。


System Agent Bridge Name



USB Configuration

了解或管理USB周邊



主機板內建晶片選單

可調整內建音效、網路卡晶片設定。


APM



網路



硬體監控設定及數值

支援SMART Q-FAN及Anti Surge Support設定。


開機裝置設定



ASUS Tools

有OC Profile、EZ FLASH2及DRAM SPD Information。



 效能測試 
測試效能表現
上機實測

測試環境
CPU:Intel Core i7 3770K ES
RAM:Kingston HyperX DDR3 2133 4GB Kit
MB:ASUS ROG  P8Z77-V LX
VGA:AMD HD6870
HD:Kingston SSDNOW V100+ 64G
POWER:Cooler Master Silent Pro Gold 1200W
COOLING:CPU水冷+GPU空冷
作業系統:WIN7 X64 SP1


CPU-Z的偵測、GPU-Z、CPU MARK、PI 1M及WPRIME效能測試



Fritz Chess Benchmark、Nuclearus



MaxxPI2M&MaxxPI2



MaxxMEM&MaxxMEM2M



AIDA CPU



AIDA記憶體頻寬



HWiNFO



BLACKBOX 2.3



壓縮/解壓縮效能



3DMARK 03



3DMARK 06



3DMARK VANTAGE



3DMARK 11



STREET FIGHTER4 Benchmark



MHF Benchmark



MHF Benchmark 絆



BIO5 Benchmark
DX9


DX10



DEVIL MAY CRY4 Benchmark
DX9


DX10



Final Fantasy XIV  Benchmark High



Final Fantasy XIV  Benchmark Low



PSO2



HEAVEN BENCHMARK 3.0



異形戰場 Benchmark



STALKER Call of Pripyat DirectX 11 Benchmark



Lost Planet 2 Benchmark  DX9 TESTA 1920*1200



Lost Planet 2 Benchmark  DX9 TESTB 1920*1200



Lost Planet 2 Benchmark  DX11 TESTB 1920*1200



CINBENCH R10 X64



CINBENCH R11.5 X64



Furmark Benchmark



DirectComputeBenchmark



Computemark



光榮使命 Benchmark



 超頻穩定度 
超頻穩定度



超頻到4.6G,通過LinX 5回合的簡單燒機驗證,簡單達成小超頻的任務。


 結語 
小結:
如果以Intel Core i7-3770K或是i5 3570K+ASUS P8Z77-V LX這樣的組合效能可說是相當全面,兼具價格又有效能的組合,加上具有一定的超頻能力水準,整體的搭配可以滿足消費者的使用需求,多出來的預算可以加到獨立顯卡的選購,讓整體表現更是物有所值,透過效能測試發現這樣的平台確實也將個人電腦的效能可以再推升到另外一個層次,這次ASUS也針對Z77平台開發許多新技術,如DIGI+ 數位電源設計,主流產品DIMM插槽設計,讓Z77的雙通道記憶體技術表現更優異,ASUS也提供獨家功能,UEFI BIOS、USB BIOS Flashback、USB 3.0 Boost等都是相當實用的技術,以上測試提供給各位參考。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MD近期推出高階顯示卡Radeon HD5870/HD5850以後,也在10月13日推出佈署於中階的兩款顯示卡Radeon HD5770/HD5750,市場定位於中階的HD5770及HD5750擁有許多HD5800系列所擁有的新技術及功能,不過國內外網站有關這兩款HD 5700系列的顯示卡規格,如下







HD 5770官方的建議售價為159美元,HD 5750建議售價為105至129美元之間,主要用來取代HD 4770的下一代顯示卡產品,一樣使用最新的40奈米GPU為核心, 不過在規格及效能表現上卻是接近4870的表現,更遑論超越HD 4770、HD4850的效能表現,HD 5770在其上市價格甜蜜期回穩之後,有機會成為中階市場的首選(若Nvidia未能推出相對應的產品)。 

在輸出端子上,不管是先推出的HD5870/HD5850高階產品或是中階HD5770/HD5750,接採用同樣的配置方式,提供2個DVI、1個HDMI和1個DisPlay Port連接埠,並採用1G GDDR5 高速記憶體主要為了因應ATI所主打的「Eyefinity」多螢幕輸出功能,讓顯示卡能夠做到3到6個螢幕輸出,亦為中階市場首款支援Direct X11, 完全支援微軟首款有運算能力的作業系統Windows 7並同步支援針對Windows 7對遊戲運算規範Direct X 11及內含的DirectCompute平行運算, Direct X 11擁有先進的3D技術,如Tessellation,而DirectCompute則是讓程式設計者除了能使用CPU之外,也能利用GPU來協同運算,充分利用的GPU的強大運算效能,讓CPU+GPU的多核心並列處理。除了支援ATI Stream技術外,亦使用最廣泛支援的產業標準OpenCL運算架構, 讓頂尖的媒體、娛樂以及生產力應用中,充分應用及享受各種新功能特色與新產品的效能。以下就Lantic ATI HD5770作簡單開箱測試介紹!!


外盒

HD5770屬於ATI部屬於中階市場的新產品,Lantic樸實外盒簡單秀出這產品的特色。

外盒包裝

HD5770的基本規格,一樣是對岸製作的產品。

外包裝背面

有簡單的全中文產品介紹及支援的技術特點。

內包裝

簡單但確實的包裝方式,將顯示卡本體及相關配件作區隔。

HD5770及相關配件

HD5770 本體、DVI轉VGA接頭、CF橋接器、大4PIN轉6PIN轉接線及說明書。

全中文說明書
[img]http://pic.xfastest.com/wingphoenix/VGA/HD5770/IMGP4318.JPG[/img
說明最低硬體需求及原廠保固方式。

安裝說明


HD5770 本體

與老大哥HD5870及HD5850相類似的公版散熱器配置及外型。

輸出端子

提供2個DVI、1個HDMI和1個DisPlay Port連接埠

顯卡背面





公版卡用料果然不馬虎,4顆 HYNIX GDDR5記憶體配置於背面與正面4顆組成1G。
CF接頭一樣在老地方,散熱器亦秀出ATI Radeon字樣,增加產品質感。

顯卡尾端6PIN電源輸入

有點躲在散熱器內部的感覺,不過安裝時還好不會造成太多困擾。

將散熱器拆解。





只要拆除顯示卡後方的強化扣具就能取下散熱器。(另外兩顆螺絲是記憶體散熱器的)HD5770採用3+2相供電設計,3相給GPU,2相給GDDR5,雖然沒有全固態電容,不過BBA的顯示卡用料可是有口碑的,應該不會那麼快進廠吧。

記憶體散熱器及顯卡PCB強化扣具




拆除後


GPU DIE

TSMC的40nm產品。

顯卡風扇及GPU散熱鰭片

溫度壓制力良好,運作時噪音也不高。


上機實測
測試環境
CPU:INTEL I7 860
RAM:ADATA DDR3 2200+
MB:ASUS P7P55D Deluxe
VGA:Lantic ATI HD5770  
HD:SEAGATE 7200.9 160G
POWER:連鈺850W
COOLING:CPU水冷、GPU原廠空冷
作業系統:WIN7 X64
Driver:9.11beta


CPU、GPU預設時脈效能表現(By AUTO)
3DMARK 01


3DMARK 03


3DMARK 06 預設


3DMARK 06 1920*1200


3DMARK 06 1920*1200 8AA


3DMARK VANTAGE P模式


3DMARK VANTAGE H模式


3DMARK VANTAGE X模式


STREET FIGHTER4 Benchmark


DEVIL MAY CRY4 Benchmark DX9


DEVIL MAY CRY4 Benchmark DX9 8AA


DEVIL MAY CRY4 Benchmark DX10


DEVIL MAY CRY4 Benchmark DX10 8AA


BIOHAZARD 5 Benchmark DX9


BIOHAZARD 5 Benchmark DX9 8AA


BIOHAZARD 5 Benchmark DX10


BIOHAZARD 5 Benchmark DX10 8AA


Monster Hunter Frontier Benchmark


Unigine Heaven Benchmark DX9


Unigine Heaven Benchmark DX10


Unigine Heaven Benchmark DX11


Unigine Heaven Benchmark OPENGL


FURMARK拷打下

GPU最高溫度約在70度,顯示原廠風扇已足以壓制GPU的溫度。

小結:這張HD5770遊戲效能雖然還是幹不掉前輩HD4870,不過已經相當接近,畢竟這是主打中階市場的產品,預設時脈下整機待機約97W,FURMARK拷打下整機耗電約220W,相當不錯的功耗及效能表現,價位來說雖然會被拿來比較,不過現在是剛上市的甜蜜期,等過一段時間之後,市場價位有所反映之後,相信性價比會越來越高,另外待機耗電比上4系列,可以說是優秀不少,若以投資眼光來說,HD5770其實性價比蠻高的,支援HD5系列的新技術,功耗又降低不少,適合新裝機的使用者參考選用。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PC也是目前裝機市場中,頗為熱門的題材,畢竟現在主流的CPU效能都相當不錯,組一台小主機放在客廳當多媒體主機也是不錯的選擇,以下就ASUS 9500GT Bravo作簡單開箱介紹!!


9500GT Bravo外盒

9500GT不算新的產品,只是做成Low Profile的版本並不常見,外盒簡單印有這產品的訴求,
產品的圖片也能看出的主打客廳的HTPC應用。

外盒包裝內頁

主打多媒體應用中心並附贈MediaShow軟體。下方的透明觀景窗,可以看見9500GT主體、遙控器、接收器
及Ambient Light Sensor。

外包裝背面

有簡單的多國語言產品介紹。另外就是使用Scenario Mode+Ambient Light Sensor就是Splendid Plus,
提供最佳的顯示效果。

9500GT及相關配件

9500GT Bravo本體、遙控器、接收器及Ambient Light Sensor、Low Profile擋板、SPDIF連接線、說明書
及產品的相關軟體。

遙控器及擋板

電鍍黑的擋板相當有質感,遙控器就不予置評。


快速安裝說明




9500GT Bravo本體



珍珠白的配色,質感還不賴。

輸出端子

一組DVI、一組HDMI及一組D-SUB,另外後擋板一樣式鍍鈦黑的顏色。

顯卡板上共搭載SUMSUNG GDDR2 512M。


SPDIF連接處


顯卡風扇及GPU散熱鰭片

溫度壓制力算OK,運作時噪音也還在接受範圍。


上機實測
測試環境
CPU:INTEL I7 860
RAM:ADATA DDR3 2200+
MB:ASUS P7P55D
VGA:ASUS Bravo 9500GT  
HD:SEAGATE 7200.9 160G
POWER:FSP ZEN 400W
COOLING:原廠空冷
作業系統:WIN7 X64

此次要評測的夥伴們

ASUS P7P55D、ADATA DDR3 2200+、ASUS Bravo 9500GT及I7 860

CPU、RAM預設時脈效能表現(By AUTO)
3DMARK 01


3DMARK 03


3DMARK 06


3DMARK VANTAGE


STREET FIGHTER4 Benchmark


CINBENCH R10



預設時脈下待機約74W。

OCCT+FURMARK拷打下


全速

約213W

小結:這張9500GT遊戲效能算一般,打小遊戲應有餘力應付,若是負載較重的遊戲,可能就會顯得老態龍鍾,不過就裝機體積來說,算是小巧又具多媒體中心的應用,以上提供給各位參考。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搭配LGA1156新腳位I7/I5的新世代晶片組P55,近期將正式由INTEL發表上市(全球於9月8日發表),P55系列主機板將會是,各家主機板廠INTEL系列主機板的主力晶片,以搶攻各位玩家口袋中的小朋友,可想而知 Intel P55 產品將會帶給INTEL愛好者在中高階市場消費者除了X58晶片組另一個不同的選擇,另外就是這兩款晶片組搭配的均屬於DDR3記憶體模組(受限於CPU記憶體控制器只支援DDR3),加上DDR2及DDR3記憶體模組單位價格越來越接近,當然使用者在採購電腦時也更願意考量購買DDR3記憶體模組。

雖然目前INTEL官方目前支援的規格僅到DDR3 1333不過由於INTEL記憶體控制器蠻不錯的,實際上都可以支援超頻至1600、1800、2000、2133甚至今天要介紹的2200+記憶體模組。還有2oz PCB的主機板被炒得火熱,近來記憶體大廠ADATA也推出具2oz PCB的記憶體模組,以下就ADATA 2oz DDR3 2200+介紹&簡測


外包裝正面

4GB的KIT,給雙通道的產品搭配使用,當然主要是給P55使用囉!!
具有賽車感視覺設計,給產品賦予極高速度,也顯示記憶體模組速度不凡。

2oz COPPER PCB


規格

4GB的KIT組,工作時脈DDR3 2200+,屬於Plus系列,雙通道包裝for桌上型電腦。

散熱設計及終生保固


外包裝背面

剛剛正面都沒看到記憶體模組,原來是藏到背面囉!!不過由包裝可以猜出外來應該會有三通道的產品for X58平台吧。


記憶體模組

記憶體散熱片上標有記憶體工作電壓及參數。

記憶體散熱器

由圖可見由兩隻熱導管進行散熱,實際測試工作溫度不高。

記憶體特寫1

烙有ADATA的品牌識別。

記憶體特寫2

支援XPG

說明書


散熱模組運作示意圖



上機實測

測試環境
CPU:INTEL I7 860
RAM:ADATA 2oz DDR3 2200+
MB:ASUS P7P55D
VGA:ASUS Bravo 9500GT  
HD:SEAGATE 7200.9 160G
POWER:FSP ZEN 400W
COOLING:原廠空冷
作業系統:WIN7 X64

此次要評測的夥伴們

ASUS P7P55D、ADATA DDR3 2200+、ASUS Bravo 9500GT及I7 860

測試效能表現

將CPU外頻調整至RAM預設時脈2200效能表現



包含CPU MARK、PI 1M效能測試及記憶體頻寬。

跑一下 PI 32M測一下穩定度囉!!


拉一下記憶體頻寬

19173MB/S


19512MB/S接近2萬大關的表現

小結:DDR3雖然越來越平價,但是高速高價位的DDR3記憶體模組可以帶給使用者更快速的使用體驗及更高的效能表現, 其中的價差取捨端看使用者囉!!


文章標籤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MD的45nm力作Phenom II面市以來,除了效能跟功耗有一定程度的提升跟改善以外,最被玩家們提到的特性就是CPU能開核這項特殊能力(笑),AMD自上一代的Phenom推出3核心產品,3核心產品應該可以視為原生4核心的Phenom屏蔽1個不良的核心所產生,以提高產能的利用率,並於其後推出790GX+SB750的產品組合,SB750最特殊的功能除了支援RAID5外,就是支援Advanced Clock Calibration(先進時脈校正簡稱A.C.C)功能,可提昇CPU的超頻能力,雖然A.C.C功能可提升超頻性,惟第1代之Phenom之效能能無法有效拉進與Core2產品的效能差距,而且產生TLB的BUG,並且花了不少時間改善才另外推出XX50結尾的產品,更是讓INTEL氣勢無人可匹,另支援A.C.C之SB750價格較為昂貴,故AMD在之後推出功能精簡(取消RAID5)SB710南橋晶片做搭配,將整體Dragon平台的價位更為符合主流市場之需求。

AMD近期積極在處理器市場上的推出針對不同訴求之產品,如不久前省電版的Phenom II 905e、705e等處理器外,AMD更直接於美國時間8月13日推出目前最高階的旗艦版Phenom II 965來搶攻高階玩家市場,相關新聞如(http://www.xfastest.com/viewthread.php?tid=29156),而本次AMD Phenom II 965有以下特點

1、提升Dragon平台的價值。
2、記憶體控制器同時支援DDR2&DDR3(視使用何種腳位的主機板AM2+支援DDR2、AM3支援DDR3)
3、CPU超頻能力,Black Edition向來就是不鎖倍頻,可讓使用者依據其環境調整倍頻進行超頻。
4、NB也能超頻,使記憶體及L3的效能更佳。
5、更加穩定的DDR3超頻性。

AMD Phenom II 965基本資料


測試環境
CPU:AMD Phenom II X4 965BE
RAM:ADATA DDR3 1866+ 
MB:ASUS M4A785TD-V EVO
VGA:NVIDIA GTX260 1792M
HD:SEAGATE 7200.9 160G
POWER:連鈺 850W
COOLING:水冷
作業系統:WIN 7 X64

以下請就AMD CPU產品線最高端產品 Phenom II X4 965 的表現來驗證吧!!

AMD原廠的AOD相關資訊及效能檢測








CPU-Z、CPU MARK、SUPER PI


EVEREST 系統資訊


EVEREST 溫度監測


EVEREST CPU資訊


EVEREST 效能測試






















記憶體頻寬


3DMARK06


VANTAGE


CINEBENCHR10


STREETFIGHT4


Biohazard5_Benchmark


小結:
新款Phenom II 965和Phenom II 955架構基本上是相同,差別就是965時脈提升到3.4GHz,比起955還要高出200MHz的頻率,不過也因為時脈的提升,可增加一定之效能(這可以說是原廠超頻版嗎?!)。 基本上AMD 45nm產品線超頻性還算不錯,在一般空冷散熱之下,很多玩家可以直接將CPU超頻至3.6GHz左右的頻率,以其他型號CPU來說幅度還算滿大的,而這次965的推出,對於AMD主打的CPU產品線,AM3平台的Dragon有一定的助力,藉強化處理器效能,推升Dragon平台的價值及帶來的更實際效能表現給玩家們。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MD 780G系列主機板陸陸續續使用過4張包含ASUS M3A78 EMH HDMI、GIGABYTE GA-MA78GM-S2H、ASUS M3A-H/HDMI及這張M3A78 EM,節能減碳風的盛行,小弟希望使用內建較多功能的主機板,搭配上耗電量較低的CPU建置主力的上網、影音欣賞及兼具牧場功能的電腦,加上主機板內建顯示功能越來越多元,邁入藍光世代HD畫質的需求越來越高,除了顯示卡內建硬解功能外,內建顯示晶片組也慢慢將硬解功能加入,AMD的780G系列晶片組,Nvidia的MCP78及Intel的G45等,實測發現可有效減輕軟解對CPU的負擔,當然780G晶片組也加入一些突破性的技術,例如:HYBRID CROSSFIRE X、Side Port Memory等技術提升整合型晶片組的繪圖效能,當然是比不上主流的獨立顯卡,不過應付平常的文書工作,影片欣賞及小遊戲可說是游刃有餘。這片主機板屬於M-ATX規格,一般人裝機較為喜愛的大小,BIOS的設定相對於同廠來說也比較完整。M3A78-EM南僑採用SB700,希望以後的產品能推出搭載SB750的南橋晶片,提供較佳的傳輸性能跟超頻性。
以下就是小弟目前上網機兼工作機的主力主機板,ASUS M3A78-EM


外盒正面

屬於AM2+腳位,可支援下一代45nm的CPU產品及廢龍 TDP140W的CPU產品,有DisplayPort及HDMI輸出、支援Hybrid Crossfire。也具有ASUS力推的Express Gate功能,在最新一版的BIOS(1206)功能亦加入OC Profire的儲存功能,一共可儲存8組。這些特點可以在BIOS介面圖片分享中發現。

外盒背面

以簡單圖示簡介主機板支援的功能跟特色,讓使用者快速透過簡圖了解主機板的特色。

主機板正面

主機板電容採用全固態,雖非全為日系,相較於技嘉780G部分全日系固態電容主機板,亦已相當有誠意的表現,畢竟這是一張3K以下裝機價位的主機板,南北橋跟M3A78 EMH採用相同的散熱片,北橋的散熱小弟較不擔心,南僑的散熱效果,經過實測雖然SB700發熱量不高,小弟仍是幫它改裝一個散熱面積較大的散熱片,如下圖,



CPU附近用料

一樣屬於4+1向的電源供應配置,在主要電源供應回路採用日系富士的電容,CPU側 12V採用4PIN輸入,主機板內部提供5組SATA及1組IDE接頭,

IO

1組PS2、1組ESATA、1組Displayport、1組HDMI、1組DVI、1組D-SUB、1組1394、1組網路、6組USB2.0及音效輸出端子。提供這樣充足的輸出入端子,大概是市面上主機板中最完整的,只要您需要的這張主機板幾乎都能滿足您的需求,這也是小弟選擇這張主機板當BT機的主要原因之一。

主機板配件

有驅動光碟、SATA排線及電源線組、IDE及FLOPPY排線、IO檔板、EZCONNECT及說明書等。

BIOS

系統資訊及硬碟偵測情形。


CPU、RAM及BIOS基本資料。


基本的超頻設定,有自動、手動、超頻設定檔及測試模式。


可以看到您可自己選定超頻幾%,最高10%,當然這樣設定隊需要重度超頻的人當然是不夠的。那建議您使用手動模式吧,可以壓榨系統的最高極限喔!!


GPU一樣可以超頻,設定範圍從150-999。


CPU的倍頻設定。


CPU的電壓設定,不能向下調整,最高只能加0.15V,看來只適合小超頻,不過只要搭配的好,這張版子仍有不錯的超頻能力。


CPU內NB的加壓選項,一樣只能加0.15V。


HyperTransport設定選單。


記憶體的除頻選單,可依造自己的CPU及RAM的體質來選定最佳的設定。


RAM的電壓設定選單,範圍從1.85-2.24V,這樣的電壓已足夠讓玩家們小小超頻使用。


CHPSET的加壓選項,一樣只能加0.15V,對於北橋來說夠用了。


改為手動模式超頻,外頻範圍從200-400,應該算OK的設定。


CPU的相關功能設定選單。


CHIPSET設定選單


記憶體內部參數設定選單。


780G的王牌,HD3200顯卡的設定選單,分享記憶體範圍32-256MB,亦可選擇780G內建音效的開啟與否,及DISPLYPORT的開啟與否。


內建設備如音效、網路、1394等的設定選單。




進階PCI/PnP設定


USB的設定選單


POWER及硬體監控的選單


硬體監控的項目及設定Q-FAN


開機選單


BIOS工具有EZ FLASH2 、Express Gate、O.C. Profile及AI NET 22等。


O.C. Profile總共可以設定8組。

使用環境
CPU:AMD 4050e+
RAM:Kingston DDR2 667 2G*3(為什麼不上8G,因為上8G開不了機,問題正在查找當中) 
MB:ASUS M3A78-EM
VGA:內建ATI HD3200
HD:創見 32G SSD(MLC)+WD 750G AAKS+WD 1TB EACS
POWER:FSP ZEN 400W
CPU MB COOLING:OC3紅海

效能表現780G實際使用上可以參照小弟之前相關測試,大致上可得到參考的效能值。


小結:BIOS仍未開放各項電壓(尤其是CPU)向下調整的功能,超頻選單較為不足,不過MOS散熱沒有用散熱片加強,如果使用塔型散熱器,長久下來可能掛點,也算是一項小缺點,另外就是無法使用8G的RAM,除此之外,不管IO或是用料還有擴充性,均能滿足小弟的需求,算是中上的HTPC的主機板。


相關測試
ASUS M3A-H/HDMI


GIGABYTE GA-MA78GM-S2H


ASUS M3A78 EMH/HDMI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身為牧場管理員當然要給農場(HD)一個好的居住環境,避免農場突然掛點,就欲哭無淚囉!!當然要讓農場能有好的環境就是改善散熱跟通風,以下分享農場的優良居住場所-ICYDOCK MB672硬碟抽取盒!!

開箱圖
外盒正面


外盒背面

外盒簡示硬碟抽取盒的規格。

外盒側面

圖示硬碟抽取盒特色。

抽取盒包裝

硬碟抽取盒跟產品說明書一起用泡泡袋妥善包裝。

抽取盒及說明書


抽取盒正面特寫

具備LCD監控面板及安全防盜鎖。

抽取盒背面IO

設有4CM風扇加強散熱。

抽取盒背面IO特寫

採用大4PIN電源輸入,有相關監控端子可以外接,裝置蜂鳴器在故障時發出警報。

抽取盒面板

一指神功就能輕輕鬆鬆打開抽取盒囉。

抽取盒內部


跟星野搭看看

感覺還不錯!!

抽取盒搭配的WD EACS 1TB


LCD監控面板運作情形


溫度可以選擇華氏或攝氏顯示




監控警示溫度可以自行調整


正體中文說明書















接下來就是上機實測囉

測試環境
CPU:INTEL Q9450
RAM:TEAM DDR2 800 2G*2 
MB:GIGABYTE EP45-DQ6
VGA:ATI 4870
HD:HITACHI 7K80系統碟、WD EADS 1TB
POWER:保銳 525W
CPU&MB COOLING:WATER COOLING

HDTUNE

內接


MB672


檔案效能測試
內接


MB672


HDTACH
QUICK
內接


MB672


LONG
內接


MB672


FDBENCH
內接


MB672


CrystalDiskMark
內接


MB672


CrystalMark2004R3
內接


MB672


ATTO
內接


MB672


HDBENCH
內接


MB672



小結:以內接跟抽取盒來說效能損耗仍維持一定的水準,但就效能表現來說抽取盒跟內差異不大,免螺絲設計安裝十分簡便只要把硬碟塞進去就能安裝完成,並具備有LCD監控功能監控硬碟溫度,以上分享提供需要抽取盒玩家選購時的參考。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硬碟機在面對固態碟強力的挑戰下,僅能利用自身的容量價格比優勢,取得市場的青睞,目前固態碟價格仍屬高價位,需要大量儲存空間的使用者,傳統硬碟仍能在個人電腦中取得必要之位置,參考網路上網友分享的文章,單碟目前已有375G的產品面市,效能強勁可以預期,就總體效能表現較佳的HITACHI 7K1000.B,台灣代理商未正式引進上市,就系統碟言台灣目前cp值較高者仍屬WD 640G AAKS,WD最近推出WD Caviar Black、WD Caviar Blue及WD Caviar Green等產品,各以快取容量、處理器、保固年限、耗能、價格等特性來區別硬碟產品線此次分享WD Caviar Green EADS 1TB 效能及表現吧!!

官網硬體規格
http://www.wdc.com/ch/products/products.asp?driveid=559

開箱圖

硬碟正面

WD Caviar GREEN 硬碟屬於節能3年保固產品,並具有雙32MB快取緩衝。

硬碟背面IO

跟EACS分不太出有什麼差別。

接下來就是上機實測囉

測試環境
CPU:INTEL Q9450
RAM:TEAM DDR2 800 2G*2 
MB:GIGABYTE EP45-DQ6
VGA:ATI 4870
HD:HITACHI 7K80系統碟、WD EADS 1TB
POWER:保銳 525W
CPU&MB COOLING:WATER COOLING

HDTUNE


表現尚可,存取時間以節能硬碟來說算不錯。



寫入曲線有點不平穩。

硬碟支援之技術


健康狀態

使用時間=0,保證是新鮮剛出爐。:)... 

AAM

已啟用為效能取向。

檔案效能測試


HDTACH
QUICK


LONG


FDBENCH


CrystalDiskMark


CrystalMark2004R3


ATTO


HDBENCH


小結:Green系列以效能來說跟BLACK跟BLUE系列略遜一籌,但就節能來說卻是個不錯的動物機選購參考,容量硬碟來說整體表現仍有一定的水準,但就效能表現來說EADS(32M)跟EACS(16M)效能好像差異不大,分享供各位選購時的參考。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VIDIA跟ATI間的顯示卡大戰,持續推出更具CP值的產品進行流血戰爭,最終獲益者當然是消費者,這也是我們使用者所樂見的,可以用更實惠的價格獲得更好的電腦產品,一些主流級的顯示卡經過調整之後,讓玩家可以用更低價格購入使用,當然原廠對於不同的用途推出適合的產品,如何選用端看使用者的用途,在有限的預算裡要具有一定的遊戲效能,接下來繼上次介紹3650、3870之後介紹一張一樣適合裝機,除了打打報告、看看HD電影,也可以玩玩主流遊戲的顯示卡囉!!今天的主角最有力的顏色POWERCOLOR ATI 4830,許多網友已做了相關的遊戲測試,加上這張一樣是幫朋友的堂哥裝機用的,今天不做測試單純請各位賞圖吧!!


外包裝








靜電袋包裝


顯示卡特寫
正面

顯卡本體、說明書及驅動程式。

IO輸出

有一組DVI、一組TV-OUT及一組HDMI提供使用者不經轉接頭最大限度的使用方式。

另一角度

顯卡尾端有一組PCI-E 6PIN電源輸入。

背面

佈滿顯卡用料。

脫掉顯卡散熱風扇


顯卡DIE


小結:4830在22吋螢幕解析度以下螢幕,特效全開玩主流遊戲應可給予使用者有一定流暢感,加上HD硬解跟支援POWERPLAY省電功能,是在4K等級裝機卡等級來說表現還算稱職。顯示卡配置有一組DVI、一組TV-OUT及一組HDMI提供使用者不經轉接頭最大限度的使用方式,卡上電容採用日系固態電容,就整體用料而言相當不錯,以上圖片提供給各位參考!!


wingphoe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